【2013年讀者選】2013年最佳單曲

無可置疑,C AllStar上年的【CantoPosibility】深得樂迷心,順利贏得讀者喜愛,成功在專輯與單曲都拿下第一,是有讀者選的三年以來的首次「雙冠軍」。

不過,或者因為我對這賽果沒什麼感到驚奇,更讓我慨嘆的是容祖兒的fans 的盲目瘋狂,「所有容祖兒」與「是旦揀隻容祖兒」的選項皆取得不少票數,基本上只要掛個容祖兒名,他們都會投選吧?這讓我想起,香港樂迷的數目,遠比粉絲的數目少;香港更多的,是捧自己偶像踩其他歌手的盲目粉絲。

1. C Allstar – 薄情歌 16%
2. 容祖兒 – 小日子 10%
2. 陳奕迅 – 任我行 9%
4. Supper Moment – 無盡 8%
5. 鍾一諾 – 幸福的保證 6%
6. 所有容祖兒 5%
7. 藍奕邦 – 你倫敦 我紐約 4%
8. C AllStar – 音樂殖民地 4%
9. 容祖兒 – 天窗
9. 容祖兒 – 續集
9. 謝安琪 – 最好的時刻
12. 盧凱彤 – 燈下黑
13. 藍奕邦 – 美麗到不能
14. 陳綺貞 – 流浪者之歌
15. 何韻詩 – The Science of Crying 眼淚教我的事
16. 是旦揀隻容祖兒 / any song by joey yung
17. 李宗盛 – 山丘
18. 馮允謙 – 世界劇團
18. 陳奕迅 – 斯德哥爾摩情人
20. 容祖兒 – 我杯茶
20.C AllStar – 老調兒
20. 鄭秀文 – 一追再追
23. 楊千嬅 – 星星.同學
23. 容祖兒 – 另眼相看
23. 吳雨霏 – 今夜煙花燦爛
26. 林欣彤 – 一千零一次人生
27. 陳奕迅 – 床頭床尾
28. 許志安 – 情人甲
29. 觸執毛 – Roll the Dice
30. 麥家瑜 – 好得很

其他被提名單位︰

李克勤 – 紙牌屋
小肥 – 負親
盧凱彤 – 囂張
C ALLSTAR – 足印奇跡
mayday – 步步
李昊嘉 – 模稜兩可
薛凱琪 – 周末畫報

RubberBand《Frank》:夠坦白但不夠深刻

RubberBand

Frank

廠牌:寰亞唱片︱ 評分:7.1

你的評分

[starrater tpl=10]

frankr
已經將專輯出到”F”字頭的RubberBand這次要坦白面對自我,從唱片包裝上頗有心思的點子(挑選了95位受訪者的相片外加樂隊的4位成員,以及在類似鏡子的封面上映照到的聽者本身,剛好就是第100位向自己「坦誠」的人),即可體現出他們對待「專輯概念」的認真態度;而於市道極度蕭條的情況下,RubberBand更是少有的能立下創作目標(A~Z)的香港樂隊,儘管前面尚有一萬里,他們現在仍能堅持尊重「唱片完整性」的精神,足以使人首先按讃。

要評論RubberBand的《Frank》,還是需提及一下它的「結構」,這次專輯的音樂佈局和《Connected》一樣,都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卻能互相銜接妥當。振奮的《前面尚有一萬里》與《成長說明書》可看成較有力量的一組,而《是時候》、《坦白》則是相對收斂的一對;跟著《大話西遊》至《黑雞》帶來了活躍的氣氛,《把酒當歌》、《人生有個真正的朋友》又留下男性的一點荷爾蒙;《童稚萬歲》甩掉成人的軀殼,走出拘束的城市,《We Are One》的大愛精神,亦類似《Connected》中的《海.地》,超越了自身,到達外面更廣闊的世界。RubberBand用音樂描述的坦白過程,會先經歷心理上的一場鬥爭(如第三、四首的壓制),然後才是第五至七首的不斷釋放(從音樂上);第十、第十一首看似與主題無關,但我想人只有通過坦白後,方能夠真正解脫到自己,令生活變得更逍遙快樂(《童稚萬歲》)。

一向肯於編曲上花精力的RubberBand,在《Frank》中也不例外,招牌式的鼓舞型歌曲《前面尚有一萬里》,通上了「電」的新意,《成長說明書》突出的結他彈奏,又以它稍帶著的激情,形象化了人生下來就要面對的比賽競爭環境,或不想重複再做「成長公式」的逃跑心態。多元發展的RubberBand,用不同樂風為專輯上了五彩顏色,他們將放克的《放》變做自己的《Get Lucky》,將延續《細街盃》風味的《黑雞》變做自己的《十個救火的少年》;《把酒當歌》擺滿的銅管樂器,增強了節奏的衝擊感;加插口琴的《人生有個真正的朋友》,則是一支俱Blues Rock血緣的佳釀;而敲擊部分成重點的《童稚萬歲》,引領大家前往不再局促的城郊野外,《We Are One》步伐齊整的合唱,亦轉化為正面積極能量,推動人放逐到離混世很遠之地方。

經過巨蛋「維穩show」事件的RubberBand,更懂得友情與忠誠自己的重要,他們的《是時候》、《坦白》仿佛像事件帶來的困擾與掙扎,而解救壓抑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撕掉掩飾著瘡疤的膠布。不宜用來「維穩」的RubberBand,骨子內有太多的不滿,北望神州種種弊端的《大話西遊》,以及用黑箱作業、亂擺龍門的球場去明喻這社會的《黑雞》,都是他們不迴避批判的出彩之作。RubberBand將諷刺代替憤怒的生動歌詞,呈現出夾雜「口語化」的隨心感,可是此些詞能更free地在某些歌中進行表達的時候,又曝露了「字不太合音」的問題。

另外,新專輯有關坦白的內容亦都流於平淡,音樂的豐富性卻遮蓋不到旋律未夠「入耳」之缺陷。RubberBand的《Frank》,縱使在製作上仍算是成熟,但還需要俱加強它深刻度的「神來」一筆,而「心照一生」的四子現在所站位置,離之前到過的高峰(《Connected》),亦尚有一段不短的路程,等待他們再次攀上。

首選:大話西遊

原文連結

「我所愛的香港-林夕」筆記

limxi

香港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學院 香港研究 主辦
「我所愛的香港-林夕」筆記 by Chikin

– 香港過往沒有那麼多包袱,是個很靈活的「野孩子」,用「年青」或「年輕」都沒有問題、用「煙花」或「煙火」也沒有問題。他回想起以前寫《皇后大道東》沒有任何包袱,只是一首很隨意並帶有民謠特色的小品,他質疑現在還會否主流電台會播這樣政治味濃的作品,因為每個機構都有包袱。

– 一首叫《狼》的歌曲,一首叫《無恥》的歌曲,都不能通過內地機關的政治審查。當時他很想力陳己見,但保持了必要的沉默。《無恥》是一首對前度控訴的情歌,但是他認為內地官員心虛了。「天主」在內地也是敏感詞,在一首歌中他想過是否要改作護士、醫生或顧問,最後他選擇了牧師,因為根據唯物主義枚師是存在的。林夕慶幸《少女的祈禱》早十年出世,要不然他要「祈求中共做十分鐘好人」。

– 林夕認為創作本身並沒有框架,但台灣部份歌手有太多唱片公司設計框架。他舉了一個「都市療傷系」的歌手作倒 (歌手本身卻沒有受過傷),林夕為他填了「中槍」兩個字,但唱片公司認為歌詞太敏感不能通過內地審批,堅決要將「中槍」改為「受傷」。林夕形容這是「未審先自閹,文化沒落怪不得誰」。不過他亦明白歌手的經濟包袱,如果想做個「我是(內地)歌手」的說。

– 林夕《畫意》一句「執起手槍然後自殺」無奈改成「很想清醒無奈病發」,是因為有傳媒工作者對他說這樣會渲染自殺氣氛,造成社會不良風氣,然林夕認為寫梵高開槍只是寫實。另林夕又要背負創作班底的包袱,例如有監製怕玩具、遊樂場,有歌手怕昆蟲,歌詞就要委曲求存。林夕討厭在被這些不合理的限制前跪低,雖然歌詞不是大是大非,但文化創作人連小是小非都不能捍衛,問題就更嚴重了。文化創作人追求的是絕對自由的意志。

– 林夕認為《北京歡迎你》是他個人的人生污點。當時促成這件事是他的朋友,因為朋友勸勉故降低了警界線,模糊了個人的決定。他從不善於寫大格局作品,寫《北京歡迎你》雖非甚麼作奸犯法的大罪,非在社會生存出賣甚麼,但做了一趟官方喉舌給了他很多反省。

– 林夕認為自己有很高的「擦邊球」的技巧,意指滿足對方要求同時亦可捍衛個人的自由意志。他說當時得知要為謝安琪寫歌心感興奮,因為他以為可以寫寫非情歌,結果他收到了一首非常抒情的歌曲,監製說她謝安琪新碟需要一首情歌平衝一下。但林夕不甘於此,希望「擦邊球」並藉一首情歌包裝一個眾生麻木社會現象,這首歌叫《你們的幸福》。他喜歡這種上善若水的做法,如《斯德哥爾摩情人》,他認為情人與公民都是一樣,沉默被虐者都是罪犯。不過他認為自己能掌握這套潛規則,卻不希望來繼者以此為生。無論文字創作者、有志的政客、清醒的香港人也能擺脫這個枷鎖。

楊千嬅《來生舞》究竟堆砌出「誰」的死亡?

黎堅惠的離世,然後在面書見到她為盧巧音填詞的《接收現實 》的分享。這讓我記起,彷似是遠古時代的事,九七到千僖年的時份,就是林奕華亦會與最主流最紅的陳慧琳合作,而盧巧音有陳輝陽及梁翹柏,古巨基有Black Box的林健華,梁漢文、陳奕迅的音樂會找到Huh!?的Tim Leung及Edmund Leung,而楊千嬅就基本上就是整個人山人海,模擬城市、黎達達榮撐起,而就連【私日記】一碟的「手寫字」亦是進念的胡恩威所寫(那個年代胡恩威還未叫香港人唔鍾意香港點解唔移民)。那個時期,還未興獨立音樂還未興文青概念,唱片公司還未將什麼都變成噱頭,確實是好時代。

我不是懷著那種「舊的總是好」的nostalgia或偏執,但確實那個年頭是新音樂人湧起的年代,陳輝陽,Eric Kwok,伍樂城、黃丹儀、周博賢、人山人海都是那個時代起步,而早一點起步的如CY Kong、雷頌德、王雙駿等在那個時期亦已自成一家;同時獨立音樂人或上一代的樂隊組合亦插手主流音樂,所以特別熱鬧。而那個年代,人人仰慕的是賣個性不買歌迷帳的王菲,還記得那時的樂迷如何抱著聽《紅豆》、《約定》的心情,被【浮躁】及【寓言】等拉進十八層地獄的失望,但結果還是每次甘願購買她的新唱片,不敢走寶。

但是,或是又要拉政治落水,或者是九七後吧,香港的媒體腐化程度比想像中更激烈,而本身媒體的不健康狀況與及結構性的問題令廣東音樂一去不返,歌手音樂人均變得沒風骨沒底線,就算是明知賣音樂賺不夠錢,卻仍然願意製作「擊中市場」、tick 哂所有boxes會受觀眾歡迎的平庸情歌,很是諷刺。

是的,這些感想都是因為聽到一個曾經是暗訝底「香港文青歌手」的楊千嬅的新作《來生舞》而帶來,但卻不僅只是應用到這首作品的。這幾年的香港流行曲,輪廓分明的有幾多首?坦白講,叫人記得到的,有幾多?我不相信音樂圈沒有新talent的,只是相信有制度及有一些人不容許一些新talent 有機會變得更好,我不相信所有音樂人都是想做所謂的radio-freindly的K歌作品,然後上過幾週流行榜自我感覺良好就滿足的。

那為什麼,就算是楊千嬅,一個已經上哂位,連影后都拿了,已經不用再搏什麼獎項的歌手,當大家都在幻想經過兩張重用人山人海班底令人重拾信心的EP後,有過《我係我》有過《火鳥》等作品後,會帶來一張完整不妥協的專輯時,會派來一首擺明針對市場的平庸turn off?當然,我不是不明白的,或者,這一年明顯是楊千嬅的再上力的一年,電影《香港仔》到「拉闊音樂會」,那就代表要做一些「偏向市場」但卻是平庸乏味的作品?

這首作品,我反覆聽了十多次,基本上編曲是多餘的,整個編排到mixing 都有種歌手有歌手唱的單調乏味唱K感覺,像那個「電子編曲」要營造的糜爛、凋零、蕭條感覺,是完全搔不到要處,atmospheric欠奉,而很坦白說,聽了十多次我也不太記得intro 是怎麼樣;同類型的像楊千嬅自己的|明日之歌》、《閃靈》或是近期又hit 返的謝霆鋒《玉蝴蝶》又或是黃耀明一系列像《一千場戀愛》那些,都完全將作品比下去了吧。還有,說到電子說到theramin,不找梁基爵或蔡德才甚至何山,就已經脆異了吧?當然,我不覺得這是黃思彦的問題,而是整個製作的大方向問題吧。

來到歌詞,說這類題材不感人的,在香港的社會上,我想或者會引來公憤吧?人的感情真的可以很廉價的,失戀當然是普遍人的感情要害,但生離死別對我來說就像是呃人眼淚的必殺技,你沒可能不為這題材感到傷感的。不說遠,像《飲酒思源》、《火鳥》等都在訴說她自己的心路歴程,當一向以賣「真」的楊千嬅,一直以來歌曲都有意無意地配合她的生命的時候,突然活生生正在享受工作與家庭樂的楊千嬅要玩到「死」,呢舖確實是玩大左。正如拍愛情片或感人片總要來個主角大哭的場面,點解?因為人的感情同理心真的很簡單的,你很容易就會受到感染。

我不是說這主題不感人,只是,歌詞的堆砌確實很難讓人投入這歌詞,這詞作有如《明日再會》的堆砌,都是落力拉著一些感動字眼去讓你感動——大家對林夕的愛,不是沒原因的。很多時大家說歌詞堆砌是不解䆁的,我今次就不知為何很想解䆁,因為不只這首,坊間大部份新填詞人的歌詞,大部份都堆砌得過份。最簡單,感動前,不如先問問究竟這首作品想表達的是誰死?這麼簡單的處境,在歌詞中亦造成混亂了,「不害怕死唯獨不捨瘦弱的你」,這彷是說主角是死那個吧?那為什麼要強調「瘦弱」?但是歌詞其他部份,都好像在指是「伴侶」死吧,那究竟是誰要死呀?我又找另一個角度,或者可以是理解是其實「伴侶」早已死了,現在「主角」在死了,咦,但點樣可以「如生命總有個限期 用僅有生命陪伴你」?我甚至要用上Alzheimer’s的橋段,來令作品make sense,但最後都係講唔通。

好了,不做Sherlock Holmes,那我又不明白歌詞的時間概念,既然強調生命只是「秒速」,那其實應該對生命有很超然的態度吧?好,就算不是,然後又「給十秒鐘回味一起那幾千里」,講完人生只係秒速後講「十秒鐘」,係咪有點過份?再說「時間遠走高飛到下世紀嬉戲」,既然咁愛一個人你偏偏只用十秒鐘懷念一起的路?哦,原來係指臨死前的十秒鐘?

然後再讀于逸堯為歌曲寫的「背景」,很坦白說,這個情懷很實在,我在歌詞上卻完全讀不到這個主題。

《來生舞》是個勇往直前的邊緣回望。我們常常慶幸自己一路走來相安無事,代價卻是不自覺而殘忍地拋棄了往日的情懷,為的可能是害怕忘不掉隨手撫摸得到的傷痕,也可能是害怕自己捨不得,亦有可能只是因為慵懶而忘本。無論甚麼原因,人成長成熟成功了,不就等於要變得麻目不仁,依然可以擁抱哀愁的美麗,歌頌遺憾的印記。不完美的人生才是不枉此生;昔日的種種缺陷美,成就了今天不完美但完全的我,讓我在明日世界終結時,可以雙手緊握着一切回憶,在最寧靜的冰點上安然過渡彼岸,下世紀再嬉戲。

最後,我真的不想講,但都要講,「長橋一過 奈何化霧」,其實如果只用橋來暗指「奈何橋」其實幾有意思,但畫公仔畫埋腸上的血筋,就真係好核突。同埋,喂,家陣咩年代,乜我地呢一代的人仲迷信「奈何橋」?係咪睇緊《倩女幽魂》呢類片呀喂?當然,音樂部份亦不讓歌詞的老土獨美,和音的美學真係老土到以為返返幾十年前。

作為一個聽廣東歌大的八十年代生長的人,我不是因為一首楊千嬅《來生舞》而讓我感到悲傷,我只是慨嘆現在廣東音樂真的沒有可以讓一些成年人聽的作品,很悲哀。講流行又不夠悅耳流行,講歌詞又全部沒有想像力。當然,這亦是因為這是楊千嬅的原因,一個曾經以音樂性見稱的歌手,一個曾經是以歌詞可讀性見稱的歌手,竟然,到了今時今日亦交出了這樣的一首作品。再看同公司的蘇永康、梁漢文,這些曾經都交出過好音樂的歌手,這一兩年亦交出平庸到不能的「市場作品」,發生什麼事了?

或者,我是不應該在這裏發牢騷,應該只是對自己說一句「算罷啦」就算。

來生舞

曲:伍仲衡 
詞:林若寧 
編:黃思彥
監:舒文@Zoo Music/于逸堯@人山人海
唱:楊千嬅

仍腳踏你歸家的幾里路
仍細味與你冰點雪下擁抱
長橋一過 奈何化霧
忘記遇過太多的美好

仍掛念你掌心的溫暖度
仍戴著與你牽手破爛手套
捱不到白頭皆老 記憶給不斷損耗
怕記不起伴你幾個微涼清早

不害怕死唯獨不捨瘦弱的你
成為秒速一生最大的缺陷美
如生命總有個限期 用僅有生命陪伴你
難逃分開始終稍欠運氣

給十秒鐘回味一起那幾千里
時間遠走高飛到下世紀嬉戲
白髮等不到齊眉 遊歷過風光全忘記
唯一會是你 忘不了下輩子欣賞你

仍浪蕩你那天公園散步
仍聽著你愛的歌帶淚起舞
人間我逗留不到 甚麼都不用知道
也記得起被你親吻如何的好

不害怕死唯獨不捨瘦弱的你
成為秒速一生最大的缺陷美
如生命總有個限期 用僅有生命陪伴你
難逃分開始終稍欠運氣

給十秒鐘回味一起那幾千里
時間遠走高飛到下世紀嬉戲
白髮等不到齊眉 遊歷過風光全忘記
唯一會是你 忘不了下輩子欣賞你

橋一過便了 來生再讓我結識你

黃耀明回顧展–由 guilty pleasure 到 peer pressure

IMG-20140318-WA0013

當大家可以站在太平山上,把自己的態度等同明哥的政治觸覺及要求;我也可以站在資深粉絲的高地,一一列出他一歌一句的回憶,力證我悠久的忠誠:陳秋霞和教會曾在無數訪問出現過,喃喃的獨白亦呼應著他 DJ 出道之身,還有《偶然》、《忘不了的你》、《一一》如何從 2001 年走過來(已是十三年前的《黃耀明沿途監督獨樂樂人山人海音樂會》!),《 Dancing Queen 》在他的不只一次的 LIVE 裡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還有不知多久沒唱過的《迷戀荷爾蒙》,就是來自我第一張買他的大碟,那是才中四,今次還唱了同碟的《下一站天國》、《漩渦》和《光天化日》。

中學時喜歡明哥,從來都是 guilty pleasure 。我沒有如他曲折委屈的青春,但在青春期的強說愁,或者對主流教育以外的追求,都令我在他的歌中找到慰藉。十多年的過去,他由窗邊看雨、遙不可及的美男子,搖身成為抗爭隊伍的頭目,在網上以至街頭上,旗幟鮮明,如他微博上的 selfie ,叫人直視他的存在、他的聲音,我們聽他不再是 guilty pleasure ,反而不聽他的才是冷感,才是不仁。他變成另一種政治正確。

在崔健與羅大佑之間,明哥在是次個人演唱會中,更明確表示選了前者(又:在崔健與羅大佑之間,今次他選的其實是胡恩威,看過《東宮西宮》頭幾個版本自會明白,哈)。於「現在是爛鬥爛」(林夕,《太平山下》)的時代,他想說是我們如何在喧嘩裡保持著永遠是對──是公義,是自由,是平等,那與他爭取同志平權的路重疊。但為了觸碰到更多人,他要犧牲曚朧美,犧牲多重解讀,為每一首歌定下意義,將他們的生命全獻給當下的香港,以打動更多心靈。那種用《天問》的前奏去配《一無所有》的隱晦,或許只會出現一次。

這也是為何在個人自傳演唱會中,他還要選達明的歌。作為一個死忠,我印象中的達明歌詞比他個人發展時的直白。是次還要動用達明一派時代的歌曲,是怕大家還不明白歌中比喻,選《月黑風高》,選《今夜星光燦爛》,就是不作比喻,選直接了當,是對香港歌迷的單刀直入勸諭,也是對內地歌迷的自由言論 show off 。沒有 taboo ,沒有曖昧,這是繼兩年前達明 party 後,他再次選擇明刀明槍的一次抗爭。

說到底,還是個人經歷最觸動人….因為最獨特,且對他個人最深。

如《無間道》裡的大歷史 VS 小歷史,曾志偉在房中抱著劉嘉玲的相流淚 VS 出大廳後跟回歸晚宴的人士祝酒,黃秋生在辦公室正式把頭號想緝拿的人換上曾志偉 VS 外面下著大雨港英旗正式被區旗取代,隻身且小的個人經歷還是最感動。其實無論政治環節,還是個人自傳,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的,他說他給陳秋霞、Bob Dylan 、Simon & Garfunkel 等養大,我們何不是被他一人帶著進念、Abba 、Pet Shop Boys 、姚蘇蓉的眼界和心胸湊大?他如出櫃般再道來的個人經歷,就像我家的三個 clear folders 裡的明哥訪問錄,一直都在;那些對社會的紀錄、反諷、批判的錄像,從來亦如菲林般在聽他的歌時於腦海自然生成──但說到底,為何糖果廠內的性實踐最叫我發出共鳴的冷顫,是因為那不是口號式的,也不是洗版式的(如他用語 social media 以外的),是他的私密檔,釀過的,陳年的。他卻如能鄭子誠做「音樂情人」般,邊播歌邊告白給大家聽,所以震撼。

而大概,當我們被鞭策成社會關注份子時,大家越不會提的,就是那個在房中望著愛人逝去相片的我們,在辦公室看著大社會未必關心小理想的我們。大是大非裡,我反而在想,我還是最喜歡那個私密的明哥。
Rundown:

01/ 勁草嬌花
02/ 忘不了
03/ 忘不了的你 (OT: 姚蘇蓉)
04/ Sound of Silence (OT: Simon & Garfunkel)
05/ 偶然 (OT: 陳秋霞)
06/ For Those Tears I Died (OT: Marsha Stevens)

07/ It’s A Sin (OT: Pet Shop Boys)
08/ Relax (OT: Frankie Goes to Hollywood)
09/ YMCA (OT: Village People)
10/ Dancing Queen (OT: ABBA)
11/ Express Yourself (OT: Madonna)

12/ 今夜星光燦爛 (OT: 達明一派)
13/ 一無所有 (OT: 崔健)

14/ 夜生活
15/ 迷戀荷爾蒙
16/ 愛到死

17/ 漩渦 (with 林宥嘉 / 何韻詩)
18/ 這麼遠那麼近 (獨白: 黃偉文)
19/ 春光乍洩

20/ 月黑風高(所多瑪) (OT: 達明一派)
21/ 你真偉大
22/ 下流
23/ 金粉世家
24/ 大平山下
25/ 人山人海
26/ 一一 (2017版)

Encore
27/ 下一站天國
28/ 四季歌
29/ 親愛的瑪嘉烈

G.E.M.我是歌手「嗌上癮」傳播土豪文化

gemsinger

G.E.M.,竟可以讓社交網絡連續幾星期熱烈討論,証明G.E.M.以前葡萄商台不是沒有道理的,擺明,G.E.M.就是現今香港最紅最多人討論的歌手了,仍然繼續捧那些上一代上哂位歌手的媒體確實是跟不上時代,難怪會激爆燈小姐。

都係香港對G.E.M.唔住,就係因為香港傳統媒體因利益關係死攬上一代已經過哂氣的歌手,就係因為鄧小姐沒有英皇的勢力能夠控制傳媒為鄧小姐寫好新聞有廣告歌日日洗大家腦,令到鄧小姐雖然又紅唱得仍然一直沒有主流媒體「實力的肯定」,所以對香港冇哂信心,唯有轉投大陸市場。

講真,一個年輕歌手為求開拓大陸市場,在大陸節目唱得聲嘶力竭,其實沒有什麼大不了。即使,這明明就已經不是音樂了,這只不過一場show,一場與音樂無關的特技show,與魔術表演或馬戲雜技表演沒分別。歌手上這類節目,與上獎門人玩遊戲無異,唯一分別只是這些歌手當自己在參加神聖的音樂集會。觀眾實際想看的不是音樂,而是意想不到的「技倆」,真係估你唔到唱乜歌都可以嗌,仲要嗌得咁高音咁穩建,確實是很有戲劇效果,拍爛手掌——不過,不是為其歌聲,而是為其賣力的演出,那種與在海洋公園看海獅頂波一樣,令人猶憐的感情。

同一道理,之前看到謝安琪上另一大陸歌唱比賽,就一樣折墮。謝安琪唱唱下,螢幕上突然有一堆數字,原來係評判按著整首歌表現逐D逐D聽你的瑕疵來扣分。不講,我還以為睇緊跑馬,樓下係一堆即時賠率。將歌手演繹變為一堆即時賠率,尊嚴往那了?

其實,上這種大陸歌唱節目,美其名是「開拓大陸市場」,實際上是出賣自己,出賣音樂,出賣歌手的尊嚴。音樂是藝術表達,就算是流行音樂這再商業化的音樂種類,亦是一種有情操的文化產物。任何文化藝術,都不會「鬥」的。一般歌唱比賽是一個選材的門檻,而傳統classical/academic, opera music之所以有評級或比賽,是因為他們有豐厚的知識、理論與技術支援的,所以有其一套基礎去評核樂手的音樂技術。普遍藝術嘛,鬥什麼?我們不會見畫家鬥畫條靚眉,不會見Damien Hirst大戰Ai Wai Wai,我們不會見史匹堡鬥George Lucas拍一個靚鏡頭,所以我們不會見到外國歌手會放下身段去「鬥唱好一首歌」(除非是那些在浮浮沉沉的歌手吧)。鬥,只是喜劇,像《唐伯虎點秋香》中的鬥詩,就是鬥了。現在這些歌唱節目,就是這種喜劇了。

最叫人心寒的是,不少香港人確實很喜歡這個《我是歌手》的節目,而不自覺接受當中的土豪文化。每次演唱總會有不少觀眾的大頭反應鏡頭,而通常每一個觀眾的表情,都像去了邪教,聽了天使或是魔鬼的聲音一樣的浮誇表情,絕對誇張過Lars von Trier 《Nymphomaniac性上癮》主角高潮表情的海報,稍有判斷力的成年人其實怎會不對著那些觀眾的表情發笑?怎會不發現整個節目的誇張戲劇效果已經到達喜劇效果?有判斷力的,應不會對節目感到認真之餘,更應該「嘰嘰」聲地笑一餐才是。然而,年紀小的觀眾,欠缺判斷力,還醄醉在G.E.M.機器摩打聲一樣咁勁的歌喉體操,那就不會明白整個節目的不正常,不覺意地接受這種浮誇文化,才最是可怕。

不難想像,G.E.M.成功赢得大陸人注意後,將會有更多香港歌手會接力到大陸這類歌唱節目中演出,像王菀之或泳兒等類歌手,就很有可能會這樣做。我而家只係有D擔心,他朝一日G.E.M.真的紅爆大陸,然後可以徹底地蹂躪我們時,會大講︰「如果唔係有呢個節目,香港樂壇早完蛋了!人家中國大陸又知鬼我地香港歌手是有實力的啊?」

【2013年讀者選】2013年最佳專輯

3c2013voteresultbestalbum

音樂的可能性從來是無限的,有限的是我們的想像、創意及視野。C AllStar的【CantoPosibility】成功以27%的票數成為2013年讀者選的最佳專輯,正反映我們最希望廣東音樂可以做到的——無限可能。

1. C AllStar – CantoPosibility 27%
2. 容祖兒 – 小日子 25%
3. 藍奕邦 – 優與美 10%
4. VA – We Are One 8%
5. 陳奕迅 – The Key 7%
6. 何韻詩 – Recollection
6. 蘇打綠 – 秋︰故事
8. 陳綺貞 – 時間的歌
9. 馮翰銘 – 樂章
10. MastaMic – 流行反擊戰
11. Chochukmo – A Tragedy Your Majesty
12. 何韻詩 – 共存
13. 泳兒 – 我自在
14. 吳雨霏 – State of Mind
14. 周華健 – 江湖

其他被提名單位︰

李昊嘉 – enchantment
蔡健雅 – 天使與魔鬼的對話
薛凱琪 – Tenacious
林欣彤 – district 23
蔡卓妍 – Blooming
陳珊妮 – 低調人生

Super Girls 《迷失東京》好得滯

supergirls

Super Girls 這隊香港女子組合的新作《迷失東京》讓我感到頗為意外,作品節拍強,音色不落伍,玩音樂元素起來不賣弄亦揉合得好,不似一貫這十年八載的generic 廣東快歌格局,應是這幾年來廣東歌裏頭其中一首最好的快歌。再看其MV,MV的選景,色調的處理及整個格調都有別一般港式MV美學,尤其在色調調得特別靚,接近那些artsy fashion photography 的美感,很refreshing。

查誰做這歌,原來是上一代的譚國政,原來譚生寶刀未老。郭富城活躍成功時期的大量作品均是譚的作品,由最紅的《唱這歌》、《鐵幕誘惑》及《愛的呼喚》到較風格化的《有效日期》及《失憶諒解備忘錄》都是他手筆。不過,諷刺的是google 譚國政,竟然沒有譚國政的wiki page,而更多的是「譚國政花心湯寶如回首愛情路」的results。其實仲有冇人理香港樂壇?一個在樂壇活躍了過十年,做過不少大熱作品的一個音樂人竟然沒有人為他寫一個wiki page?很無奈吧。

再查查誰做mv,原來是一個叫dimitri soru的加拿大導演,又難怪mv由lighting 到色調都特別靚。

香港樂壇這十年八載香港樂壇唯有靠製作重覆再重覆的悶人情歌來嘗試製作大熱作,結果真正跑出的十隻手指數得淸,真正會讓人記得的也許一首也沒有。也許是文化的分別吧?香港的環境就是接受不了cool的東西?我們就是只愛generic、平庸保守沒㓧意的作品?人家J Pop K Pop可以玩造型玩到瘋狂得叫人拍手叫絕,歌詞可以無厘頭到讓人沒有頭緒,但香港就是什麼都要扮做言之有物,那就叫做「我知道佢唱咩啦」?還是這是我們的媒體為我們決定的口味?為什麼以前會敢push forward 一些大膽一點的作品的903 都不再敢播大膽的作品?903 竟然播Super Girls的《I Belong to You》到第四位,而這首《迷失東京》就一次亦沒上過榜。當然啦,或者airplay 的空位都留給像容祖兒等歌手的最新廣告歌之類嘛。

或者《迷失東京》真係好得滯,lost in translation,香港樂壇真係唔識欣賞。

愛還是恨C-12?

c12

在沒有任何資料的情況下,看香港的新樂團C-12的首支單曲《愈來愈正常》的MV,看罷,我不知道我應該愛這個C-12 還是要恨這隊C-12。

首先,不如試下估下這C-12的底細吧,C-12 應是一隊主流投資的樂團卻用上「神秘」宣傳手段,估計最後會發現團隊中更會有圈內人,藉此製造「surprise」作宣傳。當然,我估錯是不出奇的,但MV的製作費就不會是一隊獨立樂團普遍能夠負擔,除了主角是model及導演應是「專業」行內人(單是開頭的跑車就知來頭不少),歌詞的填法亦似是坊間主流填詞人的手筆。

那回正題,究竟為什麼會在掙扎要愛還是恨這隊C-12?愛,是因為C-12終於是一個有跟得上世界潮流的香港project,它走「舞曲」路線,並嘗試用一個出色、具話題性的MV來使作品獲得廣泛流傳,沿用近年世界各平地一聲雷的大熱作品的策略。MV是一個用心的良好製作,在各方面都做得很仔細,雖然有點冗長,但MV的尾段尤其出色,做到令人不安的效果,亦具話題性。同時我亦對MV電視上播出《Monty Python The Meaning of Life》的「肥富商」一幕感到意外,與肥女主角的並列效果亦很好。

好了,那我又恨C-12什麼呢?就是恨其捉到鹿唔識脫角。其偷懶trashy sound好攞命呀,喂,intro 那些音色真的怎聽都不像現今世代的產物,可唔可以揀個一d 好d 的聲?當然,我不要求你有Psy或Ylvis 的質素,畢竟像Ylvis 的《The Fox(What does the fox say)》就是由美國樂壇最成功的音樂製作單位Stargate所監製。但是,就算編曲沒有多少是原創,沒有多少創意,沒有多少新意,全是抄這幾年世界的流行跳舞作品,但音色至少還是可以選得好一點,作品的定位還是可以定得更好吧?究竟是完全跳舞?還是要做到有點atmospheric的電子作品?現在真是兩頭不到岸,作品紅唔紅到?唔⋯⋯

當然,到最後究竟此作品是成功還是失敗,還是要看它在坊間有多廣泛流傳,到時分曉吧。

goldEN《反擊的愛人》中的最好的時刻

golden2014

Ban Ban Music 旗下組合goldEN在前年推出了首張EP【足金金㺅】,反應冷淡,「樂壇指標」903不支持,只有《重頭戲》能上903的流行榜。當然,我不武斷說這是因為Ban Ban Music 是細公司的關係,更不會直言是因為其公關與903關係不良好的關係——當然,goldEN的音樂坦白說火喉確實不夠,這是事實。然而,這一對創作組合不獲媒體支持怎說亦是一件可惜事。

之後Cousin Fung主理了謝安琪的廣東派台作《最好的時刻》,而今時今日他們新EP【Lover】的最新派台作自《反撃的愛人》,就似是《最好的時刻》的續集。主題方面,同樣是有關今時今刻香港,同樣是周博賢的樂觀打氣調子。作品平白寫出了香港的政治狀況,亦寫出了香港人的氣餒。雖然,歌名確實是有點「爛GAG cheesy」,但將愛情與香港人與香港的關係同寫,是作品的亮點。

音樂方面,則沿用《最好的時刻》以絃樂與鋼琴為主導的編曲(當然這首沒有《最》的budget用真絃樂吧),旋律則較接近傳統的情歌走向,少了「搖滾」。坦白說,音樂方面依然有像《最好的時刻》的問題,太過radio friendly,太過保守太過generic。不過,這次Cousin Fung 的旋律這次寫得特別出色,尤其明顯有他們喜歡的台灣經典情歌的駐腳,絕對有潛力成為大熱作作品。可惜,可惜的是編曲幫不到整首作品推到更深的層次,反而變為一首太過「悅耳好聽」的流行作。同樣地,「我在旁緊緊抱你別再驚怕 天再旱都不可阻我 從頑石種花」一段亦明顯甩咳,做不到那種大家都喜歡的「一鼓作氣」的連貫氣勢,可惜。

不過,當其他主流想上位的歌手製作無關痛癢的爛情歌的時候,《反撃的愛人》確實是首很合時機的香港打氣歌,電台肯播的,就算做不到超級大熱,我相信也至少可以成為goldEN首支入屋作品。

好吧,「再輸都不氣餒 為你我敢放下了恐懼 只想給你 一個遼闊與友愛國度引你發笑進睡」,是給所有氣餒的香港人的。

《反擊的愛人》

作曲:Cousin Fung
填詞:周博賢
編曲:Cousin Fung
監製:周博賢

界線以外一眾巨人 肆意過界進襲侵吞
還作戰 傻了嗎
試過拼命抵抗敵人 確信這村莊終會解困
被痛擊 不沮喪嗎

每次覺得喘氣 都想放棄 差點心死
你令我在低谷裡站起

再輸都不氣餒 為你我敢放下了恐懼
只想給你 一個遼闊與友愛國度引你發笑進睡
再苦都不撤退 樂窩需伸手爭取
要給你幸福的證據

看似這地走到盡頭 固有信仰價值失守
還信愛 天真嗎 
看見你在手震淚流 慨嘆這居所彷似失救
壞至此 不心痛嗎

偶爾也想賭氣 火速逃離 差點心死
你令我在低谷裡站起

再輸都不氣餒 為你我敢放下了恐懼
只想給你 一個遼闊與友愛國度引你發笑進睡
再苦都不撤退 樂窩需伸手爭取
要給你幸福的證據

我在旁緊緊抱你別再驚怕 
天再旱都不可阻我 從頑石種花

傻得不懂氣餒 面對進擊也未覺恐懼
不惜一切 保證讓你有個最摯善美滿世界進睡
愛得早豁出去 期望能為你看守這堡壘
以免它變做空空廢墟
願我跟你在這家 同寢老去

歌手與政治,良知與無知

圖片取自明報

圖片取自明報 圖片取自明報

徐小鳳演唱會樓下貴賓席出現了特首梁振英與前特首董建華,徐小鳳突然在歌曲完結後說要給掌聲這兩位特首,多謝他們為香港服務,仲話「佢地都幾辛苦架」,結果掌聲突然混雜著大量噓聲。明報的報導更離譜,「徐小鳳開騷梁振英董建華捧場」,標題已經有媚政府的姿態,用「捧場」尤如指他們大人物大駕光臨,而內文亦隻字不提觀眾的噓聲,又一証其實不少人口中說明報早染紅一說。

坦白講,六十五歲的神台級歌手徐小鳳與社會脫節,沒什麼出奇;而她是梁粉又或是大愛中國一統精神,亦一樣不會令人意外。畢竟徐小鳳唱的歌從來都是「風花雪月」,不與政治掛勾,政治冷感當然見怪不怪;而老一輩的歌手亦難免講究身份地位,特首駕到,亦証明自己有地位,當然要高調處理。

不過,不怪徐小鳳這類長老歌手,不等如不替當時在場的觀眾感到可憐,硬生生變了梁粉,很羞家;亦不代表我們不鄙視這種「歌手政治無知」的風氣。其實,我也不知道是「無知」還是「無良知」,稍有判斷能力的人,其實也明白今天的香港已在死亡邊緣,在大陸化換血政策急劇推行的時候,不夠十年八載其實香港就早已面目全非。對歷史稍有認識的,其實亦早明白這就是歷年各大國家對付鄰近國家的手段,英國如是,像俄羅斯對東歐國家亦一樣,烏克蘭就是一例子。在這種政治氣侯,能說出「其實特首都很辛苦」或是「為特首打打氣」的歌手,只能有三種推測,一是他們真心愛中國,二是他們真心想擦鞋,三是兩者皆是。

當然,又會有樂迷說,聽歌就聽歌啦,唔好咁政治化好唔好?這其實不又是(政治)無知之過,流行音樂從來如政治有關,你看美國奧巴馬選舉運動請到那個歌手幫忙拉票?Bruce Springteen或Billy Bragg政不政治?你看英國indie界的誰不是不痛恨Tory右翼保守黨?David Cameron是The Smiths的樂迷時Morrissey與Johnny Marr如何回應?香港音樂界發展不成熟,導致樂迷對音樂的認知與發展亦不認識,很感慨。

當然,歌手的身分就是歌手,有很多制肘的。我們不會幼稚得希望那個歌手成為革命份子,那個歌手成為「民主男/女神」。至少,唔出聲冇人當你啞,唱與社會沒掛勾,市場是小朋友的歌手嘛,講真,我地冇乜要求,唔想做公㪣的,至少,唔好擦政府鞋,唔好自投政治網。

無可否認,今時今日,當歌手真的很難撈,徐小鳳今時今日出道的話相信亦一樣難有那個年代的成就;今時今日,香港人生活亦好難過,想有正常舒適生活亦很難。在香港這個黑暗的時刻,香港已經逐漸解體,香港流行音樂真的完全跟不上時代走。至少,我們是消費者,我們有選擇權,買商品,我們選Organic、環保製作的良心公司;歌手,我們亦選有判斷能力,不買港共政府帳的良心歌手。

【2013年讀者選】2014年最希望退出單位

3c2013vote_disapproving

讀者曾質疑這個「負面」選項意義何在,我們亦在此再重申︰香港的社會與媒體生態都是極度單元,異常焗促。石屎森林裏頭四方八面均是商業廣告,這些廣告因為香港的偶像文化關係,通常由名人「代理」,作為市民的我們根本無空間亦無能力逃避這些強迫性的資訊,是媒體的資訊性「強姦」。

電視台我們又只有「一個」,我們每天被迫聽那些連鎖店廣告歌或K場歌曲十次八次可謂接近家常便飯。所以,既然有權選最喜歡的,我們同時亦希望讀者可選出最厭惡的單位,以平衡那些一面倒的「主流聲音」。

過往兩年總由英皇歌手「榮登」榜首,但今年則由不是歌手但卻被歌手更黑人憎的梁振英以30%得票奪得「最希望退出單位」,証明香港人被壓抑的程度已經爆燈,政治的壓力及恐懼亦要令音樂讓步了(當然亦証明我們的讀者均不是討厭政治的港蛙吧,單看第七名有周一嶽便知讀者們的政治/社會觸覺之高)。

香港被中國大陸侵蝕的情況已經發展到極嚴峻的地步,香港的發展方向不僅由國際化變為大陸化,香港本土文化與語言亦逐漸被「暗D暗D」洗去,可謂十級折墮。香港在短短一年內極速赤化大陸化,這些當然有賴愛國愛黨的特首梁振英吧。相信讀者及我們,不只希望梁振英不再唱歌,更渴望的是梁振英與所有中國大陸化立即彈開停止。

不過一向與無綫霸權手牽手合作的英皇依然令人討厭,一向是此選項的常客的容祖兒亦繼續有14%選票,成為最希望退出第二位;有公關大災難的龍小菌亦由無臉歌手成為希望退出單位,成為第三位,獲11%得票。

我們希望香港有朝一日,香港媒體及社會不赤化之餘,亦可以多元多選擇,不再受資訊強暴,那我們這個選項就或者可以取消了。

1. 梁振英(真心英雄) 30%
2. 容祖兒 14%
3. 龍小菌 11%
4. 陳偉霆
4. 楊千嬅
6. Twins
7. 周一嶽
8.連詩雅
9.胡鴻鈞
10. 關心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