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美辰「鷹與月」歐亞合璧的老歌新唱


Eagle & Moon

鷹與月

廠牌:Linfair Records Limited/DECCA | 評分:4.1 (你的評分)

原文刊載於信報八月十六日心水推介

潘美辰十九歲出道,在樂壇打滾廿多載,原來她只不過四十二歲,相當年輕。以創作歌手出身,由出道暴紅到轉攻內地登台,廿多年最為人熟識的依然要數初出道的《我曾用心愛著你》及《我想有個家》。香港年輕一輩或者連潘美辰是何許人也不知道,筆者之所以感興趣也全因這一個「史上第一張歐亞合璧的雙語專輯」的賣點。潘美辰這次自資出碟,與居美波蘭藉女生Joanna Moon組隊發片,結合潘洋名Eagle所以名為鷹與月,與國語「音樂」同音,看似天造地設,鬼斧神刀,實情卻是難以啟齒的尷尬。

所謂的歐亞合璧,其實只不過是用雙語廣播唱出九十年代格式的流行曲。【鷹與月】大部份歌曲由潘美辰作曲,各自填中英文詞,各有各唱自己語言。更壞的是歌曲基本上還是90年代潘美辰的那種流行曲。何來創作火花?最弔詭是全碟十二首其中六首是由三個旋律分裂出來,其中更重用潘近年唯一知名度高的作品《我可以為你擋死》,環保之餘,更有著迂腐的市場考慮。

大碟不乏朗朗上口的流行作品,不過基本上難以分清那首是那首,而作品當中像《我怎麼可以》依然停留《我曾用心愛著你》的結構,確實是考驗聽眾對90年代K歌的熱愛程度。《就是想愛你》跟與陳以仁合唱的《前世情緣》算是碟內亮點,前者重現九十年代英美流行曲的流暢;後者有賴一點電子元素,終於打破機械式的K歌格式。

其實僅是首支單曲《傷心神話》的MV已可總結整張大碟的問題︰它雖有舊時代流行工業的市場策略及野心,卻沒有貼近時代的手法及視野。整個MV就像8、90年代中港台粗製濫造的山寨版特攝片,造型劇情演技就只能以其中一幕來概括︰吐血。當然不難聯想到最近因老套而大紅的劉子千,不過《唸你》勝在復古得徹底,造就時代衝突引來大話題;《傷心神話》則尷尷尬尬只淪為騎騎尼尼,以其「爛」口碑獲得近五萬的點擊率已算是宣傳湊效。

娛樂圈裏頭最悲哀的,莫過於一些老派流行歌手依然停留甚至是迷戀當紅時期的眼光及思考模式,打算再闖一片天。老派歌手追不上潮流坦然不是他們的錯,反之能夠鎖定自己的fan base,安守本份,唱其喜歡的老歌跳其喜歡的老舞,實是樂壇樂事,百花齊放。殘酷的事實是那邊廂劉家昌真心復古而令劉子千一夜成名了,潘美辰則學周杰倫玩Cosplay風格,仍然嘗試打造偶像般的崇拜,更不諱言說「我帶她(Moon)出來,我想要捧她。」嗚,以為在打造廿一世紀的流行曲,卻不知自己雙腳其實已滯留在過去的月台了。

請唱好廣西,旅行團莫扮英國壞男孩

Wonderful Day

旅行團

廠牌:摩登天空 | 評分:6.5 (你的評分)

原文刊載於八月二日信報心水推介

還記得零八年來自廣西的旅行團【來福膠泥】的出現就像一杯清新的雞尾酒,讓我們再次享受耳目一新的華語音樂。距離首張大碟三年時間,旅行團帶著【Wonderful Day】再次跟我們一起擁抱炎夏,依然年輕,卻略感清新不再。

或因演出經驗漸多,旅行團的中心思想有變,少了之前Lo-Fi及minimal美學,換來的是一張嘗試打造英倫搖滾流行的專輯。突然間,原本的旅行團離我們遠了,要做中國五月天嗎?【來福膠泥】雖未能成篇,但個別作品個性極強,擁有對樂器的敏銳,每種音色都巧妙融合;【Wonderful Day】則過多英倫影響,新意不足,彷英倫搖滾?我們確實已聽過千遍萬遍。

專輯前半的偽英倫吃力不討好,像《行人要走斑馬線》等模彷英國rockers的反叛作品,旅行團這班乖乖仔便明顯壞不起,火氣力度均欠奉。向The Beatles致敬的《利物浦》挪用《Eight Days a Week》及《Love Me Do》,問題亦一樣,弔詭的是更像Manchester的Oasis。打造成六十年代The Beatles式的Music Hall作品的《Our Monday is Free》則較對勁。

既然不是英國壞男孩,放棄Grunge味或反叛,帶有地方色彩的《柳江》或《廈門之夏》就最能重拾【來福膠泥】的獨特個性。前者接近二千年打後的新民謠樂隊的聲音,輕快寫意,呢喃的唱法似是對中國地方民謠的回應;後者以電子音色作intro帶動新巴夏日風情,慵懶地唱出廈門生活點滴。以Drone帶入的《島嶼》亦出色,營造出色的迷霧氣氛,副歌的變奏亦淒迷美麗。緊接的《船》簡單而滿佈情絲,造就中間四首成為專輯的亮點支柱。

專輯尾部可惜又迷路了,音樂特色只像炒冷飯般炒在一起。傷感情歌《Marry》最可取,層層遞進,氣氛糜爛,是首死人塌地的真摯情歌。《80》重回夏日輕快的Twee Pop,盡是口風琴拍手等最耳熟的夏日元素,旅行團當真偷懶了,隨意加入的「hakuna matata(獅子王的經典)」更是偷懶的鐵証;點題作《Wonderful Day》是典型的folk pop 青春勵歌格局,情感充足但意念落後。

英式搖滾從來博大精深,旅行團這次「取西經」坦然是學藝未精,人家的層次豐厚及音樂創意學不來,出色混音及彈性的演唱亦欠奉,卻換來盡是耳熟的英倫次貨,可惜。首張專輯中旅行團明明不僅是打造朗朗上口、重重覆覆的Indie Pop的貨色,找回樂隊獨突特質,莫扮洋人,做回樸實廣西人,這趟用音樂編寫的旅行才可走得更遠更精彩。共勉之。

首選:《柳江》、《廈門之夏》

全碟歌詞

重構劉子千《唸你》成名元素

原文刊於信報七月廿一日

歌曲或MV要在網絡廣傳其實極難,中港台近日則有劉子千一首《唸你》成功製造網絡現象,成為大中華新的Internet meme。《唸你》如何令劉子千由寂寂無名到一夜成名,在此嘗試解構並闡釋個中現象。

刻意逆市場宣傳︰刻意老土惹你笑?

如果你把《唸你》當是笑話一則,心裏不爽,狠評老土難聽,但又不禁再分享,那你就正正跌入新世代網絡宣傳策略的圈套。網絡發達,言論開放,像高登等平台的網民早已養成對什麼都極速評頭品足的習慣。然而批評背後往往都欠缺了包容、對事件詳盡的了解及應有的分析力。最普遍——亦是最蠢的——就是不少網民均假設眼見的人和事真的是如眼見的沒經大腦,動輒破口大罵,正正不自覺地成為人家的宣傳工具,推波助瀾。《唸你》或者就是摸清了網民底細而作出的聰明市場策略。

《唸你》的弔詭在於大家也搞不清所謂的「難聽」唱法是「真心」還是刻意「搞笑」。只要聽畢【感動】全碟,便會知道劉子千的唱功遠比《唸你》中的成熟。所以不難令人猜測︰這是否從頭到尾都是商業策略?父親劉家昌坦言《唸你》是要讓他忘記技巧來唱,而這種唱法及mv的風格都是他堅持的。這又洐生另一有趣的反思,若判斷這只是狡滑的宣傳技倆,那便純粹商業;相反,若然我們相信《唸你》是基於劉父的音樂信念及堅持,那又有另一種閱讀。

「不正常」音樂衝擊保守聽眾

網友狠評《唸你》難聽,究竟有幾難聽?絕大多時間我們都找不到具體理由來解釋為什麼一首作品難聽。舉Rebecca Black的《Friday》為例,被稱為最難聽的原因,其實不是歌曲真的「難聽」,歌曲錯在歌詞內容的空泛無聊。對於大眾,《唸你》錯在它的與別不同。歌曲用六七十年代的音樂風格配合搖滾編曲,以隆重絃樂延續舊歌情懷,手法不新穎但亦不老土。千夫所指的是劉子千的唱功,或應更準確︰唱腔。要所謂「正正常常」地演繹歌曲何其容易?接受不了劉子千的演繹——那幾乎像一個孩童般張開嗓子用力地唱的演唱,說穿了,其實只不過是我們都習慣了坊間的標準演唱方程式。

大眾跟隨Social Norm不愛離群是情理之中,然而把這慣性思維放在音樂上則難免固步自封。缺乏包容力接受力,快速作出沒論點的批評除了是缺乏批判思維的表現外,更可惜的是喪去了欣賞不同音樂的可能性及洞悉力。人人的口味固然有別,有喜有惡,然而,如果看不穿劉子千的演唱是刻意懷舊及幼稚,捕捉舊社會戇直男士的情深款款,那就未免太膚淺了。【感動】一碟是劉子千孝順劉家昌而唱,為的是「老人家開心」,而歌名「唸你」則是源自劉父舊作《念你》。整個策劃至少充滿人情味。惡罵之餘,不妨嘗試了解。歌曲其實就像老夫子用傻勁對陳小姐示愛一樣的情懷罷。

陳珊妮就是要John可愛

I Love You John

I Love You, John

陳珊妮

廠牌:亞神 | 評分:8.2

修剪版原文刊於七月十二日信報

時日真如飛,不經不覺,自陳珊妮首張專輯到現在已有十七年,陳珊妮原來已踏入四十。就如她在電視訪問中說,也許女人四十才最勇敢,因為之前顧慮的已不再顧慮了,人生再次踏進另一階段。我想,大概因為這樣,我們才會聽到這樣一張以Electronic Pop作主????的專輯。

從來陳珊妮的每張專輯都是一個完整充實的策劃,無論在音樂到唱片封套甚至她的形象與造型都會是貫徹始終。這次【I Love You, John】亦不例外,就像封套上激似奈良美智的公仔一樣,陳珊妮選擇用可愛而absurd的Pop Culture風格包裝她這次有關人生有關青春有關要好好活著的主題專輯。音樂方面,由以往的文藝女生到熱門製作人到電視節目【超級偶像】評審,陳珊妮越走越近主流大眾。上一張專輯【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的重點是優雅隆重的管絃配簡單美好的旋律,這次【I Love You, John】更進一步,運用那輕快跳脫的電子風格來裝飾那前所未有的Pop的旋律。

文藝系的朋友一定急不及待說陳珊妮販賣靈魂給主流音樂了。其實,這算不上是什麼妥協又或是討好市場,在陳珊妮眼中原來那些台灣美眉的打扮說話方式都是無限可愛。「正妹都很可愛」,陳珊妮這樣說。喜歡Hello Kitty的她難怪會因為正妹潮語「John」(John即是「這樣」的諧音)而用一晚時間創作《I Love You, John》。《I Love You, John》的嬌滴滴味道濃烈,就像粉紅閃粉、士多啤梨等一系列典型少女定型走在一起。難怪有人打趣說這不是給郭書瑤唱的嗎。當然,陳珊妮自然懂得怎樣將這份萌味變成型格,先是似特意向Bill Conti的Rocky Theme Song致敬的電子Trombone聲效riff作起奏,已經讓人緊握拳頭;再送上拳拳有力的鼓聲,你便知道這是一首帶著少女心,電子跳舞靈魂的爽快跳舞作品。副歌用剔透鍵琴音色一下子變為可愛夢幻的內心世界,又是神奇。

揭開專輯序幕的《OK》則意義重大,在歌詞內容到音樂上都為專輯定立了基石。在電子色彩下陳珊妮用典雅的鋼琴聲打通全首作品的血脈,抽象說就像是在冷酷型格的基礎上加添了人文的關懷及情感,立體一點,就其實像是在傢俬電器上塗上貼子,畫上塗鴉一樣的personalise的作用。歌曲表面OK卻其實很不OK,陳珊妮的文字就是如此聰明地又樂觀又悲觀,典型的苦中作樂,留下的就只有無奈。緊接的《青春》是同系電子爽快作品,16bit中國味道則忽然想起近年的新褲子,鋼琴依舊在穿針引線;對青春的闡述更是傳神,或者,音樂就是青春,青春就是音樂,我們就是要多一點感受多一點體會。再緊接連貫的《慢動作解說》靈感來自家庭暴力,偏向更純粹的電子跳舞作品。

較少女風情的小品《Naive》大概就是陳珊妮口中說「每個人心中都有個小孩」的表達。被人叫幼稚又怎樣,每個人都有選擇好好地活自己的命的權利。《I Love You, John》之後專輯來了個心情轉變,用氣氛較沉澱,色彩較陰暗,較接近上一張專輯的風格的《晚安曲》來連接感性、帶著小憂愁的《美好人生》則是最好不過。《美好人生》是在呢喃人生這漫長道路的所有未之數,我們會走到哪裏?不過,有趣的還是陳珊妮正面地負面的風格,人生是「美好人生」,至少,人生有「美好的」假設。一句「因為女孩都瘋狂」,忽然令整首歌曲帶著強烈的女性意識,有趣。

有著Trip Hop色彩的《Bitte》,則順著《美好人生》的憂鬱,把專輯推到更黑暗更負面的情緒。Bitte即是徳文的Please,音樂風格似回到《後來我們都哭了》的陳珊妮,歌詞用字及較多動作及畫面的手法,較接近早期的陳珊妮。《愛情》則是另一首有關愛情哲學的小品作,算是引領到第二主打《雙人體操》的過渡作。靈感來自國民健康操的《雙人體操》是專輯典型的電子爽快流行。有趣的是有別像《OK》等專輯上半部的作品,《雙人體操》是最單純的feel good作品,氣氛及運用的音色與手法都更校園更年輕化,聽,鋼琴亦拿掉了。

陳珊妮利用【I Love You, John】來表達Pop Music其實不一定要是情情塌塌的慢板歌曲的,亦不一定要像Madonna般那些要勁歌熱舞的快歌。喜歡以往的陳珊妮的朋友或會嫌作品太流行太即食,旋律太相似之類的。然而,事實是你不能否定【I Love You, John】是華語樂壇一張鮮有以旋律節拍及編曲帶動心情的爽朗流行專輯,在執行及製作水平上都是高水準的情況下,你會知道流行音樂也可以很有水準很有型格很有態度。

楊千嬅容祖兒謝安琪新歌分析

修剪版原文刊於七月五日信報

暑假是歌手的繁忙季節,重量級歌手通常選擇暑假打歌。六月1st plug,剛剛由年中打歌打到年尾順勢造勢到頒獎禮,楊千嬅、容祖兒及謝安琪亦不例外。說不上是戰場上的比併,然而三位歌手的樂迷從來在網絡上都甚多嘴舌,常以尖酸刻薄的言語鬥個難分難解。那作為在信報的首篇中文音樂評論,就乾脆將三位歌手的新歌作個比較及分析,刺激大家理性討論。

歌手市場學︰別爭錯地盤

歌手如像品牌商品,唱片公司的A&R其中一職便是替歌手度形象諗歌路,簡單一點其實就如Branding。因此,只用「流行曲」來形容三位歌手的音樂風格未免太空泛,打個比喻,其實容祖兒應屬Popcorn Movie,大眾化,易消化,銷量保證;謝安琪就應是次文化sub culture的獨立製作,特別受反動對社會有體察的聽眾青睞;楊千嬅就應是亦舒的文字,較多自省的愛情情愛的思緒,吸納感情脆弱或情感豐富的聽眾。

容祖兒《13點》籲兄弟姊妹站起來

容祖兒出道至今歌路都沒有定型,與以前的巨星音樂方程式,既有最受歡迎的主打苦情路線《破相》亦要有《越唱越強》等製造勁歌熱舞歌后型象的作品。零六到零八年的她極力擺脫苦情K后定型,由【Ten Most Wanted】到【In Motion】都有巨大音樂野心作不同突破,同期開始與王雙駿合作。到近年開始容祖兒在音樂上反而顯得淡定穩陣,沒有了之前誓要突破的野心,《空港》、《破相》等作品都回歸到大路穩檔的作品而更受大眾的喜愛。

最新作品《13點》用大鑼大鼓的Big Band佈置配合典型夏日開朗拍手等元素,是首應節的爽朗流行。找來前Rubberband 成員藝琛作曲編曲,最大亮點是現場樂器錄音的方法,令音樂的氣氛更濃厚更具質感。創意層面上,《13點》非新點子,流行曲換個編曲著上Big Band套裝常常見;對容來說,爵士元素的嘗試,最早已是02年【Something About You】的《拍拖》了。歌曲最可取的反而是讓樂迷聽到容祖兒盡興的演唱,難得年輕活潑的一面。整體來說《13點》交足功課,達到水準,歌曲較有趣的還是黃偉文的歌詞。

自樂壇出現林夕派與黃偉文派後,容祖兒便極速歸入黃偉文陣營。私交甚篤的黃偉文近年為容祖兒填寫了更多具個性的詞作。《13點》似延續上年的《澎湃》,之前鼓勵聽眾「想擁戴 就擁截」;這次則以一詞兩意的「十三點」命題,意指在烈日下一點正眾生平等齊來曬太陽。黃偉文把何韻詩的「呼喚群眾」主題放給容祖兒,「就算各路那好漢
誰也有權曬一趟」,「十三點」其實不過是其中一路好漢的例子,將這與何韻詩《光明會》等的歌詞拉上聯系便令歌詞突然更有趣了。

夕陽下楊千嬅《火鳥》的絕處逢生

明星愛升cup,偏偏楊千嬅近年愛升key,挑戰高音,要展示其歌藝的成長,卻正正是樂迷詬病的地方。有人嫌重回華星,回應《Try to Remember 》的首支作品《飲酒思源》老歌格局過重過份高音,情懷太老,不是人人能明白或接受。那這次唱回舊key的《火鳥》就明顯是徹底的回歸了。

聽著由陳輝陽作曲林夕填詞的《火鳥》,我們便明白為什麼楊千嬅說「沒有路是冤枉的」,來形容幾乎是公認為楊千嬅音樂道路黑暗低潮期的A Music時段。與手塚治虫漫畫【火之鳥】同名,林夕的《火鳥》指的是浴火中重生的鳳凰, 亦即是沒有斬釘截鐵如死的決心便沒可能重生。亂扣帽子的話可以這樣理解,沒有A Music時的喪失個性,便沒有重回華星後重生的楊千嬅。

厚厚的鋼琴聲引入,典型慢板的《火鳥》既有《少女的祈禱》的迴腸盪氣,亦有《我的生存之道》的針針見血、自我鞭策的絮語。歲月的洗煉亦讓楊千嬅在《火鳥》中找回華星的聲音狀態及含蓄的感情表達,由吐字到不少細微位置(假音的轉換或是尾音處理都是細而精)都讓人覺得楊千嬅從前自然的感情流露及溫婉氣質回來了。

「重生」不只應用於楊千嬅上,亦應用於近年少產的陳輝陽。陳輝陽是少數本地能打造叫又又叫座的流行曲的音樂人。撇除二千年早期的輝陽暗淡時段,有傳統音樂訓練的陳輝陽從來作品中都有脫俗的氣質,基本上你不用懷疑陳輝陽的功力,由《暗湧》、《垃圾》到《黑夜不再來》、《少女的祈禱》再到《K歌之王》都是陳輝陽創作力的最佳履歴。陳輝陽四十有三,不再年輕是客觀事實,亦無需爭議創作高峰期已逝這事實。《火鳥》則驚喜在聽到除了有一貫古典隽永的特色外,還有他早期喜歡運用的電子聲效(久違了的”Theremin”音色)來令歌曲更有現代感。人大了,心境亦因此轉吧,《火鳥》的旋律與以前陳輝陽的曲風亦十分不一樣,繼續有舊歌情懷。之前《破相》副歌詭異地與《傻女》幾可亂真,《火鳥》的Verse亦竟有楊千嬅的偶像陳百強《喝采》及王菲《約定》的註腳,有趣。

《火鳥》亦再一次証明林夕為何敢高調地說楊千嬅是她的一塊肉,好的總是留給楊千嬅。有別舊作,這次的「重生」主題與愛情的連扣較寬鬆,想像空間亦較大。「沒有光末路憑目光照明」或「天國近才會記得不死本領」都是典型林夕送給聽眾或是楊千嬅或是陳輝陽甚至是林夕自己充滿詩意與智慧的勵句,字字到肉。

謝安琪《十二月二十》重回市井,挖苦富翁高官

繼【Slowness】跟國語專輯較多ballad及情愛主題後,謝安琪新歌《十二月二十》重回其立足點,曲風偏向以往較偏門的風格,以市井式嬉笑怒罵來評論社會現象。繼續夥拍老戰友周博賢而不假外人,周寫出社會貧富懸殊的荒誕現象,依然幽默風趣,像「給丟低家裡個個冏樣」或「瑟縮於家裡吃凍香腸」與「Lafite加官燕」的對比實在啜核非常。集合不同音樂元素的格局甚至讓人想起同樣Reggae達明一派的《十個救火的少年》。

不過,作為首支單曲,《十二月二十》的弱點在於旋律流行力不足,亦即是樂迷所謂的「不夠搶耳」。諷刺性再強再怪誕的,或可加強Screwball風格,如《十個救火的少年》;要加強氣勢及歌曲變化的,或可放更多起承轉合,在結構簡單的旋律之上有更多的變化。現在作為首支單曲的《十二月二十》,以一貫流行歌手標準來說,明顯是偏向平淡了,作為side track 下一個諷刺社會的小remark或許更妥當。似乎謝安琪始終如一,並非那類只重視獎項而推出重重覆覆的無聊流行曲的歌手。

三個歌手,三個黨派

有龐大市場照顧的容祖兒依然流水作業,旗下產品通常都經過嚴格程序,達到品質保險線,卻鮮成佳品;婚後楊千嬅則開始找回自家音色,重修其音樂聲譽,保守中尋突破;謝安琪則仍然獨立製作,為民發聲,可惜創作力有限。不過,三位重量級女歌手都有明確音樂取向已是值得慶幸,《13點》的正面開心流行同時有關心社會的元素;謝安琪重新背負為民發聲的精神,以《十二月二十》來個嬉笑怒罵;楊千嬅不再奢求成為流行巨星Lady Gaga,交來字字到肉的《火鳥》。樂壇理應百花齊放,將歌手或歌曲盲目比較或是盲目比併都甚無意義。現在三個歌手三首歌曲有三個不同故事,不再是K歌鬥K歌,慘情鬥苦情,暗戀鬥失戀,其實應值得高興。

不談林欣彤,借《洗澡》速談林若寧

photo taken from egg.com

事先聲明,筆者從未與林若寧的歌詞結緣,印象中暫時為止幾乎沒有一首林若寧作品得我歡心。當然,我非神亦非什麼權威,或者我對林的冷漠甚至偏見,全是因為他的歌詞活在林夕及黃偉文歌詞風格的影子下。

不過,這次因為林欣彤的《洗澡》,我決定要寫一點東西。

超級巨聲二的勝出者林欣彤風頭大是早已預料,既有無綫撐腰,她亦簽上銀彈充足的英皇,看來Mag要走紅只是時間問題。作謂首支單曲,相信主理者Eric Kwok及林若寧都受了不少壓力。我亦不否認《洗澡》在題材方面是嘩眾取寵之作,一個話題新星的首支單曲不招搖便苯了。

肯定的是歌曲已成功製造話題,不足一星期便有近十萬人點撃youtube 的MV ,更厲害的是引來不少人的惡評,主要矛頭是林若寧的歌詞,我不禁疑問︰究竟有幾差?

當然,《洗澡》對戀愛的沉溺及污糟主題當然令人聯想起黃偉文《垃圾》的歌詞。不過,這次林若寧真的成功自成一格了。林若寧捕捉了女生失戀後的糟塌情況,將那種失戀後「冇心機」「又不服氣依然愛你」的狀況無限量放大,變成這一首重口味接近Fetish的「一千天不洗澡」的女生的作品,確實去得夠盡。

除了心思獨突,寫得夠盡外,林若寧這次以十分立體的寫法寫不同的狀態亦是別具用心,「懶得梳的打結頭髮」全都是充滿畫面的文字,把一張一張照片作碎片組成這一套愛得要死的故事,成功。副歌的部份亦寫上到位尖銳的意象,像
「頑固思憶再污糟 污跡都帶愛慕」便寫得既具病態亦具影像;我則最愛「喊破的眼睫毛」一句,女生喊破眼睫毛,寫得如何有力量,簡單直接具形象化。

近年黃偉文的文字變得漸漸無趣,就連招牌垃圾系列作品《破相》亦寫得老氣拖泥帶水,這次林若寧以「陰毒」的《洗澡》便似乎告訴我們,或者,我們可以對林若寧的作品改觀了,或者,林若寧的時代真的會來臨?

洗澡

主唱:林欣彤
作曲:Eric Kwok
填詞:林若寧
編曲:Eric Kwok
監製:Eric Kwok

已經一天手腳麻痺 以僅有呼吸隱閉在家
已經三天感覺胃痛 看一隻烏蠅戀上麵包
已經七天打斷聯絡 要找救傷車失去電話
我都開心因你頹廢 沉淪浴缸中不要向上爬

第一千天未曾洗澡 沉迷做你信徙
頑固思憶再污糟 污跡都帶愛慕
骯髒相愛記號 喊破的眼睫毛
臭到令人嘔吐 無言地控訴

懶得梳的打結頭髮 缺少你消失打理動機
懶得清的瑣碎垃圾 要跟我瑟縮於一角做知己
懶得修的指甲長到 快將要尖得抓破自己
浸於花樽死了玫瑰 無聊地呼吸你殘留毒氣

第一千天未曾洗澡 沉迷做你信徙
頑固思憶再污糟 污跡都帶愛慕
骯髒相愛記號 喊破的眼睫毛
臭到令人嘔吐 無言地控訴

毫無事情想做 毫無任何喜怒
毫無榮辱悲歡鎖我到地牢

第一千天未曾洗澡 如同是個女巫
頑固思憶再污糟 污跡都帶愛慕
骯髒相愛記號 引證戀愛旅途
愛到比愛恐怖 你會否知道

就借The Pancakes的《腦殘遊記》讓我們一起做腦殘

The Pancakes 算是香港在AMK, Huh!?及亞龍大的Indie 輝煌期後的最成功indie 單位之一。由當年九巴廣告到近年幫麥兜電影製作主題曲,更憑《咁咁咁》贏得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Dejay這傳奇女子可謂不可以再傳奇。

The Pancakes的風格從來都是「重口味」,喜歡的人通常喜歡她的幽默及童趣,不喜歡的人通常接受不了她的特別唱歌方法,如何「扭音」如何「cutie」都是令不喜歡她音樂的人皺眉的地方。這亦正正是The Pancakes的可愛地方,打滾十年依然固我,像新歌《腦殘遊記》,一樣是用她獨突咬字與唱歌方法唱出這可愛調子。亦一貫其幽默愛自嘲的本色(最經典的莫過於是她說最初想玩英倫音樂的她變成玩pop songs全是因為沒音樂天份),以「腦殘」來自述其「白痴仔」身世,十分啜核抵死,甚有麥兜超現實荒誕的幽默感覺。

其實,我們都不介意成為某些人眼中的「腦殘」。就如The Pancakes 的Indie 精神,主流如何重視「正常」唱功或是「似有非有的」價值去打壓個性打壓小眾時,我們不介意自嘲是腦殘,只要你承認你是腦殘,那我們都可以快樂地活在豬欄。

當然,別忘記The Pancakes的演唱會。

官方網站

The pancakes《腦殘遊記》

腦殘 我是個腦殘
我的腦筋轉得很慢
腦殘 我只是個腦殘
這個真相我已習慣

還記得一歲那一天 某位醫生笑瞇瞇
他的眼睛閃閃發亮說 我會是個尖子

但有些東西不可不知 我的身體有些怪異
我頭顱脆弱似雞蛋殼 輕輕一篤都可變白痴

腦殘 我是個腦殘
我的腦筋轉得很慢
腦殘 我只是個腦殘
只懂呆呆地坐 坐在豬欄

還記得三歲那一天 某位忽忽地的姨姨
我將我拋高卻沒接 我就是這樣跌了在街邊

自那天起我變了低B 每天都充滿古怪事
我日常怪問怪答確是不得已
只因當天一亞太區有一天成為亞太區跌斷食指

腦殘 我是個腦殘
一天裡有數十次不懂怎麼辦
腦殘 我只是個腦殘
一生浮游在笑與淚之間

腦殘 我是個腦殘
感激你接受我唱作編都最爛
腦殘 只要你也是個腦殘
即使遙遙萬里隔著千山
都有你們陪我不再孤單
我們各自困在快樂豬欄

台灣女巫店不關門了;香港Hidden Agenda受危

獨立經營的音樂表演空間(Live House )突然在香港及台灣都因政府政策而面臨結業的命運。好消息是台灣的女巫店不關門(新聞)了。不過香港的Hidden Agenda命運仍有待揭終。各位熱心人士請關注及支持Hidden Agenda。

以下轉載Hidden Agenda在Facebook的文章

Hidden Agenda的28日後 by Kimi Lam
av Hidden Agenda den 26. mai 2011 kl. 23:29
正如月頭所說的,其實有曬心理準備隨時收皮。不過真係愈逼愈近,火燒眼眉。
一次又一次既政府部門到訪,嚇都嚇都破膽。
今日收到信,手都震埋,可以點做?可以點做?

一年幾來,同HA咁多朋友,日日都諗,我地點樣可以做好D?點樣可以改善個環竟,然後一手一腳將佢地變出來,講起都覺得神奇!租HA時,個地爛既,D光管就響頭売頂,D門爛既…..然後我們十多人,日日都油油油到天光,自已一手一腳整個場,Happy一個人,拉曬成個場既電,音響唔夠,各位朋友即刻借過來,當時我意識到大家都好希望擁有一個真正既Live House, 這個用友情,汗水,青春換返來既地方。正如我地成日講,HA唔係亞和既,唔係我既,而係大家既。

對於去經營一個Live House, 我地無經驗,由舊HA到而家,自已慢慢學,去參考世界各地既Live House, 去聽各界朋友既意見,因為我地眼中,無野係學唔識!只係有無心去做。

每聽到一個人話:「我真係好鐘意HA!」真係會滿心微笑。

開左6個幾鐘頭會,累到企都訓得著呀。不過一開電腦,見到下面個畫面,真係眼水都流埋出來。


無諗過真係有咁多人為左HA出聲!今日收到各界電話,真係好多謝好多謝大家。
有你地支持,我地堅信,香港真係需要HA, 只要我地堅持,我地一定可以渡過難關。

盧凱彤最新單曲《不脫知女生》不脫脂不裝無知

盧凱彤最新單曲《不脫知女生》依然走在獨立搖滾流行的類型,散發著爽勁的夏日青春氣味,亦有著沿自at17的自省、反醒生活的思緒。這次反思主流思想價值與對自我價值的矛盾掙扎,既唱出我不要減磅為了討好大眾要瘦的美學追求,亦唱出在主流意識形態中如何保持自我,追逐夢想。

不脫知女生

主唱:盧凱彤
作曲:盧凱彤@人山人海
填詞:周耀輝・盧凱彤@人山人海
編曲:盧凱彤@人山人海
監製:盧凱彤@人山人海・蔡德才@人山人海

盧凱彤 – 不脫知女生(國) by 3cmusic

歌詞

花力氣讓我減掉一兩公斤 來討你歡喜

溫柔的牛奶要脫脂

大不了讓我拿著不用腦袋看的雜誌

聰明的懂得裝無知 

ohh…   我拒絕 我拒絕做這樣的女生

0hh….  我不能 我不要過這樣的人生 

da da da da….   

你不想我做的事 我偏不要再約束自己

雖然流行的是脫脂

你不問我的問題 我偏要每天問我自己

雖然流行的是無知 個屁….   

ya ya ya ya… 

難道我不能選擇愛的事?

難道要我解釋?

不喝脫脂 不裝無知 再來一次 

ohh….    我知道 伸出雙手我就能站穩

ohh…     我明暸 不脫知性我就有可能

【三月推薦音樂】陽光曬出《雀斑》的缺撼美

聽盧凱彤Ellen的《雀斑》,不禁要讚嘆,當年只有十六還是十七歲的盧凱彤,今天已是獨當一面的singer-songwriter。

當然,從沒忘記盧凱彤的作曲能力,早期楊千嬅的《龍爭虎鬥》到《偷吻杜魯福》仍然嗅到校園淸新爽利的風格;到聽黃耀明的《親愛的瑪嘉烈》到近作《絕色》,我就知道在主流圈子裏工作近十年的她在作曲層面上已成了「專業級」,能譜寫流行流行卻秀麗之作。

at17的暫時完結其實很是明智。Over the Rainbow中作品的個性被市場的需求而磨滅。然後跟著Ellen個人發展首支單曲《Summer of Love》已是明顯地說明她走的是忠於自己的道路。或嫌《Summer of Love》火氣不足衝撃不足,聽《雀斑》則美得讓人順服了。

在那些美麗的絃樂,在Ellen的青澀脆弱的聲線裏我們聽到的是青春戀愛的美麗殘酷。《雀斑》的美學在於在人聲製作方面的智慧,捨棄傳統studio式的人聲完美美學,取用Lo-fi接近現實生活的聲音質感,成功製作出一首淸秀美麗的獨立流行作品。甚至我聯想到的是陳綺貞【讓我想一想】大碟中,歌曲那種像在沉溺於個人感情狀態的質感。

盧凱彤再一次証明她與人山人海團隊對音樂的觸覺與歌曲整體處理的敏銳,而不是束拘於某一製作模式。這次走的是台灣書卷氣味的獨立流行,期待她下一個的完整音樂作品。

雀斑 - 歌詞

主唱:盧凱彤@人山人海
作曲:盧凱彤@人山人海
填詞:盧凱彤@人山人海
編曲:盧凱彤@人山人海.梁基爵@人山人海
監製:盧凱彤@人山人海.蔡德才@人山人海.梁基爵@人山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