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楊千嬅,沒有路是冤枉的

由為別的新娘子做「姊妹」到找到「真命天子」,楊千嬅終於有了「丁」之名「太」之實。推出新歌《斗零踭》,再加一個無綫播出的《我在東京很快樂》音樂特輯,再配合一輪攻勢式的雜誌採訪,為下月的演唱會「造勢」——集合起來,卻不只看到一個新的丁太楊千嬅,還有她一直及繼續締造的明星路。 什麼鞋也穿得起,什麼路也行得到,宣告楊千嬅已經成熟,那份率直卻不失她一向的純真。歌詞上雖然是「一個打十個」式的烈女詞,卻不同從前「心口得個『勇』字」,而是以有歷練女人 的背景去走出新路。值得自豪的,不是那率真或任性,而是成熟。藍奕邦一向是自況高手,填別人的歌也能握準天時人和,他為楊千嬅填詞的《斗零踭》亦不例外。 「成熟」這兩字最近不斷出現在楊千嬅身上,先有《我在東京很快樂》的電視特輯,後有各大雜誌的訪問,同時被別人和自己冠上。她不是刻意要換個形象,或為「老少女」找個美麗修辭,而是很自然的告訴大家,她變了,而且她滿意這個轉變——這個轉變叫成長。 《斗零踭》是宣言 也是肯定 先 說明星路,由A Music的「好壞參半」時期,到現在重投東亞唱片(華星)旗下,以《飲酒思源》一曲為她肯定重投華星懷抱的喜悅,卻沒有什麼為前東家A Music平反,於是楊千嬅刻意在訪問中用不少的篇幅感激黎明。對她而言,A Music的經驗是不同的嘗試,未必人人受落,但她慶幸有經歷過,「沒有路是冤枉的」,這堵了所有人的嘴巴。 上年的《原來過得很快樂》專 輯是回眸之作(甚至連封面風格都似回到寶麗金年代,幸好只是包裝過了龍,歌曲內容頂多也是回帶到楊千嬅的年代而已),歌詞不斷文字互涉以後歌詞,《原來過 得很快樂》對《再見二丁目》,《你幸福嗎?》對《少女的祈禱》、《我在橋上看風景》對一貫的(日本)旅行主題……不過轉公司後推出的新曲《斗零踭》,卻有另一個意思的訊息了。這歌除了讓楊千嬅在回望時肯定過去,也同樣顯示對未來挑戰的能耐;道出的不單是回憶,也是經歷,讓她成熟的經歷。穿得起斗零踭前,要經過多 少雙鞋子的試練?《斗零踭》是結果,但也是對從前所有鞋子的肯定,包括A Music。 《我在東京很快樂》電視專輯中,楊千嬅說揀了東京 為主題,除了因為當地風光,也為着她有許多歌曲都有日本元素(大部分是林夕填詞,夕爺也笑說是他自己的「日本系列」,千嬅是主要用家);也因為她初出道 時,其實有很刻意地參考日本曲風及造型。當時她真的經常待在唱片店翻CD,又聽又看,吸收精華。其實由她身上散發出來的東瀛效果(也是香港人潛意識或表意 識很喜歡的),不單是要闢一條東洋生產線的林夕的功德,也要有楊千嬅的付出才成(插個延伸︰《再見二丁目》的作曲者于逸堯其實是中國風底子,譜上歌詞後, 反而有了日本風情畫效果,是之後楊千嬅日本「系列」的開端)。 平凡是福 「楊千嬅」 聽過不少關於楊千嬅的評論。有說她其實唱功很好,只是特別愛挑高難度歌曲,令人以為她技術或換氣功力不濟。又有說她的成功,全靠行內人寵她,把最好的都給她,是個幸運的女歌手。實在一點,把唱K熱潮、一出道就被指模仿鄭秀文等背景加上去,除了詞人或樂人所賦予她的,楊千嬅究竟還靠什麼一路走過來?其實她的殺著正是最平凡的楊千嬅。 記者在背後或許笑楊千嬅做作,或說她虛偽,可是不得不承認她代表的那份平凡味道是多容易令聽眾投入:由護士做起,卻成功從新秀歌唱比賽入行,唱的不是艷光四射或居高臨下的題材,而是純真的衝刺或任性、卑微的祈求或渴望等心情,一切都符合一個鄰家女孩(又或師奶)的心願。 對於是否與楊千嬅共同成長的人來說,都易對她產生共鳴,這就是《楊千嬅》一曲「你有  個個也有」的宗旨。由她的真實背景到音樂上的故事,無縫地湊合起 來,就讓她成為一個親切的代言人。至今,她的平凡路沒有停下來,即使要結婚,楊千嬅亦不忘強調自己的「平凡」——以自身的經歷來反映香港最典型的「港女」 問題——她在訪問中曾說過,丁子高對她說,一直以來大家當她是「港女」,只是她改變性格以後,人變輕鬆,更見幽默,丁先生才敢接近並追求。楊千嬅覆述的這 件事,便說明了改變性格的重要。自以為對愛或愛人沒信心,又或仍有少女式的任性,通通不是失敗的藉口,也不是空唱來表達渴望或怨言就可以解決的,最終還是 要實實在在去改變自己。那是行動換來的意外驚喜,也是她透過「以身試法」去提供予觀眾的一個參考。 在電視的音樂專輯中,楊千嬅曾經提到, 本以為不會嫁得出了,卻想不到這個年紀還可以快快樂樂結婚去;「幸好,自己真的改變了自己」,她說。這令我想起另一紅星鄭秀文,她說宗教如何改變自己,其 實那何嘗不是自願修正的一步。那是樂壇道路以至人生旅途更重要的啟示──沒有路是冤枉的,因為它們都把你成就成一個更好的人。 原文連結

楊千嬅容祖兒謝安琪新歌分析

暑假是歌手的繁忙季節,重量級歌手通常選擇暑假打歌。六月1st plug,剛剛由年中打歌打到年尾順勢造勢到頒獎禮,楊千嬅、容祖兒及謝安琪亦不例外。說不上是戰場上的比併,然而三位歌手的樂迷從來在網絡上都甚多嘴舌,常以尖酸刻薄的言語鬥個難分難解。那作為在信報的首篇中文音樂評論,就乾脆將三位歌手的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