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生門角度看麥浚龍「羅生門」

沒修改原文【沙發薯﹕羅生門角度看麥浚龍《羅生門》】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

真想不到,麥浚龍一首《羅生門》令「大家」急不及待分享,然後「大家」爭著分享自己的共鳴及愛情經驗;跟著是各「樂迷」開始解釋《羅生門》的成功因素;再最後是不少「haters」開始質疑究竟這首《羅生門》有啥特別並慨嘆香港樂迷水準低。

樂迷的反應與評論都頗為弔詭的,弔詭的地方有幾個層面;而很多人都想知究竟《羅生門》為何會爆紅,這也相信就其實在這幾個「弔詭」層面上可找到一些線索。容我長氣,試試逐點解說,由麥浚龍開始講起,慢慢分析。

麥浚龍的口碑

2002年出道的麥浚龍在這十多年以來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音樂地位及口碑。當人人爭唱K 歌的時候,有品味加有財有勢的麥浚龍則偏偏逆道而行。他先經歷了環球時代那些《愛上殺手》香港新人典型作品,給大眾笑到面黃後,麥浚龍加入呀哥開設的Silly Thing 開始自己話事,逐漸走小眾型格路線,亦即現今最多人用的字眼「文青」路線。2007年由王雙駿處理的一張【Chapel of Dawn】成為麥浚龍至今的音樂代表作,是樂迷皆追捧的佳作;2009年的EP【天生地夢】則出產了他的單曲代表作《弱水三千》,張亞東把馮穎琪的旋律編成冰冷電子流行,尤如港版Massive Attack 的《Teardrop》;林夕的詞則配合歌曲意境及風格,令這作品成為近年香港樂壇曲詞編俱佳的傑作。

麥浚龍小心經營其文青形象,設計攝影服裝造形均是品味之選,合作的音樂人到歌手都是小眾樂迷偏愛單位,再加上其「自己人」潮流雜誌Milk 的宣傳幫助,麥浚龍早已成香港文青界的一個指標(當然,不要忘記其電影作品如《殭屍》的幫助)。低調不得罪人沒有什麼負面新聞的Juno形象亦甚好,所以跟人家說你聽Juno是會瞬間得到一種文化身份認同。同時,麥浚龍懂做PR及與傳媒關係良好,《羅生門》一出,媒體均配合宣傳再有黃偉文配合造勢,當然事半功倍了。

不過同時間,香港人最愛的還是易聽易唱的洗腦K歌,對很多人來說最念念不忘的還是麥浚龍的K 歌情歌作,當年最早有《有人》及《沒有人》,然後到2004年《耿耿於懷》成為當年K 場其中一首大紅作,造就這個《耿耿於懷》三部曲得以成事。

渴市已久的伍樂城K歌

半年前面世的續集《念念不忘》其實已取得很好反應,在Youtube 上點撃率已過百萬,這次最終回加上樂迷心肝頂以及同是文青界追捧的謝安琪,以「羅生門」手法以女方從另一個角度解說整個苦戀故事,前後的差落必定會令喜歡上兩集的樂迷嘩然,回嚮會更大就已是必然之事。網上不少人只將重點放在麥浚龍上,當然,Juno是主菜,媒體這次「造神吹捧」的焦點全落在他身上,但好似漏左d 野,係,唔記得左謝安琪的賣座力。不要忘記,與Juno一樣小心處理音樂風格的謝安琪,自當年環球時唱了一首《鍾無艷》而爆紅,紅到去姨媽姑姐界後,往後就一直沒怎樣唱過K歌(合唱歌《滄海遺珠》當年在K場反應都很好),其主打作都是偏向大器、成熟的流行。當年一首《鍾無艷》能讓謝安????一炮而紅,渴市多年,這次再唱朗朗上口的洗腦作品有好反應就當然毫不古怪吧。

一向懂得製造話題的黃偉文這次以「女方版本」的解說來作結,當然是別出心裁。但這種女方解說,其實又有幾特別?香港樂迷愛情歌愛讀歌詞愛找共鳴是人所皆知,但「羅生門」的故事卻是巧妙地成功既打入了男生界的戀愛獨男的心砍,又唱出了不少女生界愛情達人的心聲。大家喜歡的不僅是女方解說,而是這個「男苦戀,女麻木」就像出奇蛋一樣一次過滿足了兩邊人的情感世界,令大家都能夠用同一首歌演繹自己的愛情故事。

羅生門的走紅是大家餓歌太久嗎?

有不少樂迷將這個「羅生門現象」解讀為香港樂迷餓歌太久的原因,也不無其道理。二千年時代的K 歌作品的最大供應商雷頌德、陳輝陽及伍樂城三人在近數年已經相繼減產,打後至今都再沒有作曲人可以量產製作聽眾受落的商業作品,紅遍全城的大熱作買少見少,亦即大家口中的「香港樂壇一潭死水」的現況。

說到這裡,就很易走入一個盲點,然後就這樣結論。以上所述,真的正確嗎?香港樂壇真的不再能成功製作「暢銷單曲」嗎?其實,《羅生門》真的是近年少有的香港流行嗎?我則不大同意,我會閱讀為這是香港傳媒生態斷層所產生的假象。

以《羅生門》洗你版的Facebook朋友,說穿了大部份都是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頭出生的那些朋友。而你,你對歌曲紅不紅的定義,還不過是留意你身邊朋友的聽歌習慣吧。我們從來都喜歡從自己的身處去斷定歌或人究竟紅不紅,這是正常不過。以前都尙且可以作準,因為年輕人都會視商業二台903為流行指標,你的朋友都會用903作歌紅不紅的標準。90年代到二千年初的903敢播其他主流電台不播的年輕歌手的音樂,先有陳慧琳然後是陳奕迅到楊千嬅再有稍後的何韻詩都是商台幫手追捧的。

不過,近十年整個香港媒體的生態嚴重扭曲,903也變得不思進取,除了幫手推廣方大同外,這十多年來不就就與其他電台一樣變成了容祖兒與陳奕迅的獨家音樂宣傳工具?僅到今年他們才肯把男歌手寶座讓給新一輩歌手周柏豪,值得鼓掌,可惜這一變遲了至少十年,903 在推廣年輕音樂的地位早已敗壞多時,亦配合不到網絡發展,與其電台DJ情況老化一樣,年輕不再。

媒體不再反映年輕人口味

對,你仍然沉迷在陳奕迅、容祖兒、楊千嬅?Out哂啦,年輕一輩早就不聽這些神枱級歌手,不轉移聽K或J pop的,聽的當然是年輕歌手了,而有趣的是這些年輕歌手都是80、90年代早期出生的成年人鄙視的新歌手。G.E.M.早就在90後層面大受歡迎,一到大陸更成為宇宙G.E.M.,衝出香港,在Youtube 她的點撃率最高是達一千萬以上,有很多作品都會自動過百萬。好了,宇宙䊢太強勁,公平一點看只有香港市場的歌手吧。

被恥笑為大文豪的周柏豪都有過十首作品過百萬點撃率,最高的《我的宣言》有近六百萬點撃(但我能說出的作品卻是一首都沒有)。連詩雅有過十首過百萬點撃率,最高的《I’m Still Loving You》及《到此為止》過九百萬點撃,上一輩有接近的點撃率的就僅有陳奕迅,破盡紀錄的樂壇天后容祖兒呢?多得CCTVB,電線主題曲《連續劇》有四百萬,其他作品的點撃數目還不及周柏豪。

《羅生門》四天有一百萬youtube點撃率,Facebook朋友爭相share,這已證實這首歌取得極速成功。不過,估計這首作品的點撃率到今年年底最多只會徘徊在三百萬的數字。對比起年輕一輩如G.E.M.、周柏豪等歌手的歌,這個作品也只是其中一首「minor hit」,而不是像大家所講「香港樂壇終於有一首作品跑到出來」,或者,「終於有歌在廿、三十歲的聽眾層面上走紅」這說法就更準確。再者,Facebook亦不再是年輕人最愛用的平台,為避家長及朋友的監察,不少年輕人早轉用Snapchat或其他新平台,以Facebook作標準只是我們成年人的一廂情願想法。

香港樂壇其實一直有歌能夠走紅,只是這些歌均沒有取得主流媒體的加冕,而主流媒體亦早已沒有一個年輕人頻道能夠反映年輕人的口味及反應,一台獨大,903老去,連Yes 都執笠,實屬香港媒體不健康的情況的併發症之一。

香港樂迷的悲哀?

至於有不少人慨嘆大家會喜歡《羅生門》這平平無奇的K歌是代表香港樂迷口味的差勁,則只算是說出了事實的一半吧。普羅大眾的口味在世界各地都是如此庸俗的了,君不見Justin Bieber 或One Direction流行全世界?他們的音樂又不過是精製易唱易聽的流行曲吧。香港樂迷的分別只不過是口味比其他國家更單一更保守罷了。

香港人的音樂品味已經接近象不少落後東南亞國家一樣偏愛情歌慢歌一樣,這幾十年來流行的九成都是情歌慢歌。再早一點流行的,質量又高得哪去了?盧巧音的《好心分手》?容祖兒的《心淡》?還不是流暢得滑過油,像打油詩一樣的平平無奇的旋律罷。普遍樂迷喜歡朗朗上口的作品,這是肯定的,亦是流行曲的意義。《羅生門》成功,大家有如此反應,不是稀奇,而只是因為真的太耐沒有歌能在80及90頭出生的層面走紅罷了,大家才會熬有介事罷。

8 Replies to “羅生門角度看麥浚龍「羅生門」”

  1. 只能講慶幸自己成長在九十年代,一個仲有好聽廣東歌的年代!坦白講,我唔覺呢首歌有幾好幾特別,可能我呢啲老野 out 喇,唔明而家九十及二千後諗乜。

  2. 低調不得罪人沒有什麼負面新聞的Juno形象亦甚好,所以跟人家說你聽Juno是會瞬間得到一種文化身份認同

    真係笑死 me. 呀作者 2002年出左世未?

  3. 同意你的分析,我想真的可能是這首歌click中了大一點年紀樂迷的心吧。我覺得首歌中上但未至神化,反而瑕疵比這首更突出。

    另外也很同意你說主流傳媒已不能夠反映流行口味及推動樂壇,這現象真的很可惜。

  4. 噓, 13年前上哂頭條 做埋 10大負面人物 就唔好大件事 絕口不提 “低調不得罪人沒有什麼負面新聞”. 但耿耿於懷 就照樣拎黎講, 果然夠選擇性.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