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千嬅容祖兒謝安琪新歌分析

修剪版原文刊於七月五日信報

暑假是歌手的繁忙季節,重量級歌手通常選擇暑假打歌。六月1st plug,剛剛由年中打歌打到年尾順勢造勢到頒獎禮,楊千嬅、容祖兒及謝安琪亦不例外。說不上是戰場上的比併,然而三位歌手的樂迷從來在網絡上都甚多嘴舌,常以尖酸刻薄的言語鬥個難分難解。那作為在信報的首篇中文音樂評論,就乾脆將三位歌手的新歌作個比較及分析,刺激大家理性討論。

歌手市場學︰別爭錯地盤

歌手如像品牌商品,唱片公司的A&R其中一職便是替歌手度形象諗歌路,簡單一點其實就如Branding。因此,只用「流行曲」來形容三位歌手的音樂風格未免太空泛,打個比喻,其實容祖兒應屬Popcorn Movie,大眾化,易消化,銷量保證;謝安琪就應是次文化sub culture的獨立製作,特別受反動對社會有體察的聽眾青睞;楊千嬅就應是亦舒的文字,較多自省的愛情情愛的思緒,吸納感情脆弱或情感豐富的聽眾。

容祖兒《13點》籲兄弟姊妹站起來

容祖兒出道至今歌路都沒有定型,與以前的巨星音樂方程式,既有最受歡迎的主打苦情路線《破相》亦要有《越唱越強》等製造勁歌熱舞歌后型象的作品。零六到零八年的她極力擺脫苦情K后定型,由【Ten Most Wanted】到【In Motion】都有巨大音樂野心作不同突破,同期開始與王雙駿合作。到近年開始容祖兒在音樂上反而顯得淡定穩陣,沒有了之前誓要突破的野心,《空港》、《破相》等作品都回歸到大路穩檔的作品而更受大眾的喜愛。

最新作品《13點》用大鑼大鼓的Big Band佈置配合典型夏日開朗拍手等元素,是首應節的爽朗流行。找來前Rubberband 成員藝琛作曲編曲,最大亮點是現場樂器錄音的方法,令音樂的氣氛更濃厚更具質感。創意層面上,《13點》非新點子,流行曲換個編曲著上Big Band套裝常常見;對容來說,爵士元素的嘗試,最早已是02年【Something About You】的《拍拖》了。歌曲最可取的反而是讓樂迷聽到容祖兒盡興的演唱,難得年輕活潑的一面。整體來說《13點》交足功課,達到水準,歌曲較有趣的還是黃偉文的歌詞。

自樂壇出現林夕派與黃偉文派後,容祖兒便極速歸入黃偉文陣營。私交甚篤的黃偉文近年為容祖兒填寫了更多具個性的詞作。《13點》似延續上年的《澎湃》,之前鼓勵聽眾「想擁戴 就擁截」;這次則以一詞兩意的「十三點」命題,意指在烈日下一點正眾生平等齊來曬太陽。黃偉文把何韻詩的「呼喚群眾」主題放給容祖兒,「就算各路那好漢
誰也有權曬一趟」,「十三點」其實不過是其中一路好漢的例子,將這與何韻詩《光明會》等的歌詞拉上聯系便令歌詞突然更有趣了。

夕陽下楊千嬅《火鳥》的絕處逢生

明星愛升cup,偏偏楊千嬅近年愛升key,挑戰高音,要展示其歌藝的成長,卻正正是樂迷詬病的地方。有人嫌重回華星,回應《Try to Remember 》的首支作品《飲酒思源》老歌格局過重過份高音,情懷太老,不是人人能明白或接受。那這次唱回舊key的《火鳥》就明顯是徹底的回歸了。

聽著由陳輝陽作曲林夕填詞的《火鳥》,我們便明白為什麼楊千嬅說「沒有路是冤枉的」,來形容幾乎是公認為楊千嬅音樂道路黑暗低潮期的A Music時段。與手塚治虫漫畫【火之鳥】同名,林夕的《火鳥》指的是浴火中重生的鳳凰, 亦即是沒有斬釘截鐵如死的決心便沒可能重生。亂扣帽子的話可以這樣理解,沒有A Music時的喪失個性,便沒有重回華星後重生的楊千嬅。

厚厚的鋼琴聲引入,典型慢板的《火鳥》既有《少女的祈禱》的迴腸盪氣,亦有《我的生存之道》的針針見血、自我鞭策的絮語。歲月的洗煉亦讓楊千嬅在《火鳥》中找回華星的聲音狀態及含蓄的感情表達,由吐字到不少細微位置(假音的轉換或是尾音處理都是細而精)都讓人覺得楊千嬅從前自然的感情流露及溫婉氣質回來了。

「重生」不只應用於楊千嬅上,亦應用於近年少產的陳輝陽。陳輝陽是少數本地能打造叫又又叫座的流行曲的音樂人。撇除二千年早期的輝陽暗淡時段,有傳統音樂訓練的陳輝陽從來作品中都有脫俗的氣質,基本上你不用懷疑陳輝陽的功力,由《暗湧》、《垃圾》到《黑夜不再來》、《少女的祈禱》再到《K歌之王》都是陳輝陽創作力的最佳履歴。陳輝陽四十有三,不再年輕是客觀事實,亦無需爭議創作高峰期已逝這事實。《火鳥》則驚喜在聽到除了有一貫古典隽永的特色外,還有他早期喜歡運用的電子聲效(久違了的”Theremin”音色)來令歌曲更有現代感。人大了,心境亦因此轉吧,《火鳥》的旋律與以前陳輝陽的曲風亦十分不一樣,繼續有舊歌情懷。之前《破相》副歌詭異地與《傻女》幾可亂真,《火鳥》的Verse亦竟有楊千嬅的偶像陳百強《喝采》及王菲《約定》的註腳,有趣。

《火鳥》亦再一次証明林夕為何敢高調地說楊千嬅是她的一塊肉,好的總是留給楊千嬅。有別舊作,這次的「重生」主題與愛情的連扣較寬鬆,想像空間亦較大。「沒有光末路憑目光照明」或「天國近才會記得不死本領」都是典型林夕送給聽眾或是楊千嬅或是陳輝陽甚至是林夕自己充滿詩意與智慧的勵句,字字到肉。

謝安琪《十二月二十》重回市井,挖苦富翁高官

繼【Slowness】跟國語專輯較多ballad及情愛主題後,謝安琪新歌《十二月二十》重回其立足點,曲風偏向以往較偏門的風格,以市井式嬉笑怒罵來評論社會現象。繼續夥拍老戰友周博賢而不假外人,周寫出社會貧富懸殊的荒誕現象,依然幽默風趣,像「給丟低家裡個個冏樣」或「瑟縮於家裡吃凍香腸」與「Lafite加官燕」的對比實在啜核非常。集合不同音樂元素的格局甚至讓人想起同樣Reggae達明一派的《十個救火的少年》。

不過,作為首支單曲,《十二月二十》的弱點在於旋律流行力不足,亦即是樂迷所謂的「不夠搶耳」。諷刺性再強再怪誕的,或可加強Screwball風格,如《十個救火的少年》;要加強氣勢及歌曲變化的,或可放更多起承轉合,在結構簡單的旋律之上有更多的變化。現在作為首支單曲的《十二月二十》,以一貫流行歌手標準來說,明顯是偏向平淡了,作為side track 下一個諷刺社會的小remark或許更妥當。似乎謝安琪始終如一,並非那類只重視獎項而推出重重覆覆的無聊流行曲的歌手。

三個歌手,三個黨派

有龐大市場照顧的容祖兒依然流水作業,旗下產品通常都經過嚴格程序,達到品質保險線,卻鮮成佳品;婚後楊千嬅則開始找回自家音色,重修其音樂聲譽,保守中尋突破;謝安琪則仍然獨立製作,為民發聲,可惜創作力有限。不過,三位重量級女歌手都有明確音樂取向已是值得慶幸,《13點》的正面開心流行同時有關心社會的元素;謝安琪重新背負為民發聲的精神,以《十二月二十》來個嬉笑怒罵;楊千嬅不再奢求成為流行巨星Lady Gaga,交來字字到肉的《火鳥》。樂壇理應百花齊放,將歌手或歌曲盲目比較或是盲目比併都甚無意義。現在三個歌手三首歌曲有三個不同故事,不再是K歌鬥K歌,慘情鬥苦情,暗戀鬥失戀,其實應值得高興。

如果Mr.是太極

記得Mr. 的第二張大碟【If Iam…】推出後,業內人士告知他們是行內實際銷量最高的歌手。說的是沒有內部認購的數量。如今受歡迎度大概是有增無減,新碟【People Sing for People】 上月推出,看見他們在旺角小小的唱片店widesight舉行簽名會,實在是徹頭徹尾堅持平凡,符合踏入主流樂壇時起名「Mr.」的原意。作為當代香港樂壇最火紅的樂隊,簡直是「地上」最強,原因如他們的音樂般易懂:

一、由曲到詞皆可以一手由成員包辦,而且兩方面都貫徹簡單直接,旋律編曲容易預計,迅速入腦;歌詞主題大眾化,不轉彎抹角,共鳴易生。

二、香港如今是沒有純玩節拍pop rock 的樂隊 (或者應該說,沒有這樣地pop),這種少年極度需要及容易消化的宣洩及亢奮音樂,Mr.全包起。在這個什麼都講求crossover 的時代,他們大概可以一直專心做流行搖滾,已能穩佔一席。

三、主音Alan 的聲線高音佳、中音準、低音冧,出道靠似陳奕迅一人,當紅靠〈如果我是陳奕迅〉一曲,如今大家聽得出分別,卻仍會喜歡「Eason」唱搖滾的完美快感。

除了這三點外,一直覺得Mr.很有八十年代氣息(說不定也是伯樂譚校長力捧的原因)。Mr.則在訪問及歌曲中,流露出對Beyond 的鍾愛,可是,就詞曲而言,他們的發展其實更似太極的公式。

這樣比較,或許都是來自一份對八九十年代Band Sound 盛世的情意結。(也或許來自歌詞: 自問極不願當複製人 但事實聲調難以變更–那我不如提供一個他們不要變的原因。) 太極出道至解散,除歌詞外,演及唱一手包辦。比較大熱的歌曲都由因葵及潘偉源寫出太極風格。朱耀偉在《光輝歲月﹣﹣香港流行樂隊組合研究84-90》一書裏曾形容太極的詞為「典型控訴」,對城市的不公吶喊。可把重點放在「典型」二字,的確,他們沒有Beyond 的強烈個性或宏大的價值觀,亦沒有達明一派滿溢的詩意或隱喻。

這種普遍性強、容易代入的特性,放諸Mr.亦然。〈2030〉 及〈戰禍〉的亂世惡夢、〈禁區〉及〈搖擺〉的音樂青春解脫、〈Crystal〉和〈遇上了〉的簡單愛情故事、〈全人類高歌〉及〈零時起哄〉的熱血嘉年華等等,都是直接及普遍的青春代言。只是Mr.有更殺食的形象,一隻腳在偶像派的範圍,大概會令他們比太極更站得住腳。

其次,太極如Mr.般在音樂上都是技術型:原創度不高,但演繹能力強。兩者無論是玩自已的歌曲還是別人的歌曲,在live的空間都是醒耳動心,太極作為他人的打手自然毋庸置疑(Joey Tang、雷有輝等剛剛又在林子祥的演唱會擔任樂手及和音,依舊精準出色),而Mr.的話,就算過他們在芸芸翻唱作品的樂隊中(譬如又要提提《林敏聰好歌好友音樂會2009 》中的〈打開信相〉比原版更rock,唱法卻不是幼嫰cover),編排及演繹都先聲奪人。

Mr.在耳界大開的年代,或許會被看成重複——不止會出現別人的曲風,連自己的編曲或chord也免不了熟口熟面。但一隊樂隊的價值大概也不只在於create,也在於perform。而如今,我們不單需要Mr.,還需要更多Mr.。

不談林欣彤,借《洗澡》速談林若寧

photo taken from egg.com

事先聲明,筆者從未與林若寧的歌詞結緣,印象中暫時為止幾乎沒有一首林若寧作品得我歡心。當然,我非神亦非什麼權威,或者我對林的冷漠甚至偏見,全是因為他的歌詞活在林夕及黃偉文歌詞風格的影子下。

不過,這次因為林欣彤的《洗澡》,我決定要寫一點東西。

超級巨聲二的勝出者林欣彤風頭大是早已預料,既有無綫撐腰,她亦簽上銀彈充足的英皇,看來Mag要走紅只是時間問題。作謂首支單曲,相信主理者Eric Kwok及林若寧都受了不少壓力。我亦不否認《洗澡》在題材方面是嘩眾取寵之作,一個話題新星的首支單曲不招搖便苯了。

肯定的是歌曲已成功製造話題,不足一星期便有近十萬人點撃youtube 的MV ,更厲害的是引來不少人的惡評,主要矛頭是林若寧的歌詞,我不禁疑問︰究竟有幾差?

當然,《洗澡》對戀愛的沉溺及污糟主題當然令人聯想起黃偉文《垃圾》的歌詞。不過,這次林若寧真的成功自成一格了。林若寧捕捉了女生失戀後的糟塌情況,將那種失戀後「冇心機」「又不服氣依然愛你」的狀況無限量放大,變成這一首重口味接近Fetish的「一千天不洗澡」的女生的作品,確實去得夠盡。

除了心思獨突,寫得夠盡外,林若寧這次以十分立體的寫法寫不同的狀態亦是別具用心,「懶得梳的打結頭髮」全都是充滿畫面的文字,把一張一張照片作碎片組成這一套愛得要死的故事,成功。副歌的部份亦寫上到位尖銳的意象,像
「頑固思憶再污糟 污跡都帶愛慕」便寫得既具病態亦具影像;我則最愛「喊破的眼睫毛」一句,女生喊破眼睫毛,寫得如何有力量,簡單直接具形象化。

近年黃偉文的文字變得漸漸無趣,就連招牌垃圾系列作品《破相》亦寫得老氣拖泥帶水,這次林若寧以「陰毒」的《洗澡》便似乎告訴我們,或者,我們可以對林若寧的作品改觀了,或者,林若寧的時代真的會來臨?

洗澡

主唱:林欣彤
作曲:Eric Kwok
填詞:林若寧
編曲:Eric Kwok
監製:Eric Kwok

已經一天手腳麻痺 以僅有呼吸隱閉在家
已經三天感覺胃痛 看一隻烏蠅戀上麵包
已經七天打斷聯絡 要找救傷車失去電話
我都開心因你頹廢 沉淪浴缸中不要向上爬

第一千天未曾洗澡 沉迷做你信徙
頑固思憶再污糟 污跡都帶愛慕
骯髒相愛記號 喊破的眼睫毛
臭到令人嘔吐 無言地控訴

懶得梳的打結頭髮 缺少你消失打理動機
懶得清的瑣碎垃圾 要跟我瑟縮於一角做知己
懶得修的指甲長到 快將要尖得抓破自己
浸於花樽死了玫瑰 無聊地呼吸你殘留毒氣

第一千天未曾洗澡 沉迷做你信徙
頑固思憶再污糟 污跡都帶愛慕
骯髒相愛記號 喊破的眼睫毛
臭到令人嘔吐 無言地控訴

毫無事情想做 毫無任何喜怒
毫無榮辱悲歡鎖我到地牢

第一千天未曾洗澡 如同是個女巫
頑固思憶再污糟 污跡都帶愛慕
骯髒相愛記號 引證戀愛旅途
愛到比愛恐怖 你會否知道

給叱吒903的一封信

致叱吒903:

正因為香港缺乏平台讓大眾知道甚麼是好音樂,我曾經認定商業電台是香港樂壇的最後一道防線。學校會教年青人知識,家長會教年青人品行,貴為一個深受年青人的媒體,叱吒903實在肩負起年青人「何謂好音樂」的責任,也應為香港樂壇的新陳代謝貢獻。可惜冀望太大,恐怕失望越多,過去五年叱吒903沒有持平地獎勵樂壇,評審的間尺一年比一年歪,嚇壞了很多樂迷。

痛心!叱吒903扼殺新血.青黃無以接

回想過去五年,叱吒903 的作風保守得可怕,扼殺了不少新血的發展空間,獎勵好音樂的功能更時日益衰退。以例證之,王菀之早被褒為香港樂壇新一代的希望,欠的正正是主流傳媒的嘉勉。可惜903已經習慣以唱作人獎項安置這位非池中物,被樂評人譽為年度亮點的《畫意》,《月亮說》都沒有被叱吒肯定,說到這個年頭,《最好的…》連冠軍歌也稱不上,你那生平傑作,被埋在商台腳下了。at17 是另一個好歌無好報的故事,連樂迷也成就一隊 Indie Band 成為主流的「我最喜愛的」,叱吒竟然吝嗇將組合金獎頒到 at17 的機會。也許 Indie 不是叱吒的那杯茶,她們努力嘗試改進自己,推出比較入屋的【Over The Rainbow】,諷刺在依然與十大擦身而過,遺撼地八年間從試過在叱吒頒獎台上為得獎而演唱,零九年二汶的《窮得只有愛》論叫人何其痛心。唱到無癮,難怪10年她們選擇暫時分開,真多謝叱吒903。

當叱吒903一直暗嘲某傳媒頒獎禮分豬肉的時候,自己又好得了多少?古巨基06年之後音樂缺乏進步意識,一首首但求安穩的《愛回家》《地球很危險》偏偏在叱吒十大佔有席位,確保一年一豬肉。《年度之歌》,《原來過得很快樂》,《Crying In The Party》等陳腔濫調的作品都只是為了在一線歌手的臉上貼金。正如去年陳奕迅以【Time Flies】奪「大碟」獎成為叱吒史上一大笑杷,與其如此,為何不鼓勵新秀,把大碟獎項頒發給更有內涵的 RubberBand 【Connected】?我相信一線歌手也會為新勢力得獎而鼓舞,叱吒903這個老古董,為何還食古不化呀?

痛心!叱吒903的所謂音樂審美觀

任憑你怎樣在播放率上造馬,叱吒十大以前確是很有權威性。可是近幾年的所謂專業推介中,不是陌生,就是弱雞,不禁讓人懷疑叱吒的審美觀出了甚麼錯。單看去年的得獎十大,你選擇頒給聽罷忘了《忘了.忘不了》,何其脆弱的《脆弱》,就連香港成功轉形為 Cover Band 的 Mr.都憑一首《黑色狂迷》取得第二位。一堆流行而有質的歌曲:《夏花秋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無忘花》《紙箱國》《心足》皆空,首首曲詞並重,歌手演繹稱職,一個這樣糟糕的頒獎禮如何服眾?

要知道叱吒雖然是一盤數字遊戲,但這個電台的音樂品味就成為時下年青人的極則。流連網絡,驚見年青樂迷洋洋灑灑地留下一句:「叱吒何韻詩一個獎都無,人地謝安琪假假地都有兩個,金曲獎評審係咪盲嫁?」的句子,我就要恭喜商業電台有如此龐大的影響力,足以凌駕於整個台灣政府新聞局之上。事實上何韻詩入圍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演唱人,已是對叱吒的審美標準響起一大警號。原來香港樂壇不是沒有人材,只是給叱吒的審美觀判了死刑。

痛心!不敢想像的2011年叱吒樂壇頒獎禮

一個半年,樂壇相比去年熱鬧了,但叱吒903卻熱捧了一堆爛歌。鍾舒漫出道時很有棱角,可塑非常,很懷念《Let’s Pop》中 R&B 的鍾舒漫。當鍾舒漫自【給自己的信】開始路越走越歪時,叱吒偏卻加以寵愛,陷害一個有個性的歌女。這年叱吒熱播《Take It》,用意是鼓勵鍾舒漫繼續向韓國千篇一律的電音致敬,還是鼓勵香港音樂人多做罐頭電音?

自【H3M】之後,陳奕迅的作品都擠不出半點共鳴。同是生活常談的《苦瓜》如果放在【H3M】定必成為一大瑕疵。旋律沒有美感可言,副曲如義勇軍進行曲般一拍一拍操兵。Moov Live 時陳奕迅曾經說過《於心有愧》旋律平庸,不敢相信的是更平庸《苦瓜》竟然被陳奕迅看上眼,更被叱吒日播夜播。而林海峰的《安多芬與我》一樣泛濫於叱吒,可惜相比起【我地大家】,林海峰的歌詞已經沒有往日的啜核雕鑽,黯然失色,「Bossa Nova」版本更是一塌糊塗。

平平無奇,蔡卓妍的《年年》竟然成為叱吒的菜。同碟的輕鬆小品《大人國》反而搶眼得多,節奏明放的爵士曲式算是蔡卓妍良好的嘗試,加上以小見大且角度有趣的歌詞,叱吒偏偏看不上看。叱吒年頭最熱捧的定必是方大同的《因為你》,然而以弦樂作賣點的【15】裡頭《因為你》的製作算是最簡單,與《好不容易》相比簡直是小巫遇大巫。叱吒果然口味獨到。

以歌論歌,叱吒903對得住自己嗎?上半年香港有麥浚龍首首高質的【無念】,卻慘遭叱吒冷落;你選擇捧紅 Mr.和野仔,卻忽視這兩年的搖滾樂最大亮點 KOLOR,年頭沒上榜的《Get So High》《愚公》題材尖銳,諷刺有力,相比之下,叱吒勁播的《Tonight Tonight》《Chok的故事(上集)》是何其渺小膚淺。如果告訴年二零一一年度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禮的叱吒十大分別為《Take It》,《苦瓜》,《安多芬與愛》,《年年》,《因為你》,真是香港樂壇的一大悲劇。

結語:有希望才有批評

廣大樂迷對叱吒依然是有希望的,我們需要叱吒,畢竟你曾經創造過無數樂壇奇跡,也是香港唯一一個有說服力的頒獎禮。正因如此,大眾對你的要求更高了。我們不奢望叱吒一躍如台灣金曲獎般具權威性,最起碼我們需要你教好新一輩年青樂迷,我們需要你促進樂壇新陳代謝。樂迷看到近幾年叱吒的制度崩壞了,痛心了,才不希望叱吒頒獎禮會錯下去。叱吒903,請挺直腰板,換一副合度數的眼鏡,好嗎?

3cmusic 筆者
chikin
原文連結

長夜漫漫是如何走過 – 黑夜時間 結果篇

晚上睡不著時,總希望DJ播一些不心跳的歌,甚至讓人心停止的歌,像《黑暗之光》(雷光夏) ,低吟的,傷感的…..傷心能讓人入睡,可能是眼睛淚壞的關係。「繁星亮起 回憶浮動 曾經存在 如今隱沒」。晚上從哪時起變得楚楚可憐? 小時候,看著星空,聽《三人行》(林子祥/劉天蘭/詩詩),「漫長漫長路間 我伴我閒談」,那時還未懂寂寞為何物。

長大,有了回憶,或者有了戀愛,才有無盡的孤獨和失落。「霧色安撫月缺 大街依舊積雪」,成為了《撈月亮的人》(楊千嬅)。與其呆在家中,受寂寞洗禮,有人則選擇做徹底一點去做夜間動物。《不眠皇后》(何韻詩)四處奔走,期待遇上愛的人。「記住不要睡眠 睡眠 睡了怎會 碰面」。時間有限,緣份有時,擴大碰上的機會。可惜某天光陰不再,又回到孤獨的晚上。曾遇上的人已不在身旁,《午夜時分》(林保怡),「 又再悶困 又再獨飲 舊日伴著美酒興奮 仍是那樣遺憾」。

歌曲訴說著黑夜的故事,有幾多是關於你的?

晚間活動篇
1. 一轉身卻天亮了 Rubberband
庶務如簡單 明明不想加班
電腦多怠慢 重複的 無聊刻板的一晚
想歸家去昏睡了 一轉身卻天亮了

2. 床呀!床 梅艷芳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qldIochA0I

無眠綿羊篇
1. 全世界失眠 陳奕迅
想起我的時候 你會不會
好像我一樣 不能睡
想像你的曖昧 我會不會
數不到綿羊 一雙一對

2. 無眠 蘇打綠
今夜的月光超載太重 照著我一夜哄不成夢 每根頭髮都失眠

深宵轟機(或飛車或跳舞)篇
1. 衝 Rubberband

2. 自製空間 林憶蓮
自製這個空間 好似帳幕
悶已散 交給感覺最簡單

3. 大日子 陳慧琳
炸到腦部缺氧 震到放下智商
壯過壯烈志向 美過美麗晚霜
各有各的信仰 完全無關痛癢

夜半狂想篇
1. 佛洛依德愛上林夕 盧巧音
我看見 佛洛依德 一絲不掛 掛念著林夕
天黑充滿魅力
天光不要寂靜
答應我 你會天天專心傾聽 由我夢見的

2. 亥時出世 (麥浚龍 with grasshopper草蜢)http://www.youtube.com/watch?v=e6bsYj2JmOE

搭訕便利店篇 (黑夜限定)
1. 迷你 陳曉東
迷上你的手勢 彈去那煙蒂 如流動飛蟻
我在 漆黑中觀禮 沉默 會更矜貴

2. 借火 – 麥浚龍
剛剛要去便利店裡 為著香煙無人點火
湊巧你正走出路上搖搖盪盪
明明喊過不借得太多也想借點火

3. 避雨 Shine

孤寂來襲篇
1. 夜盲症 蔡健雅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uueD-fkh_Y

2. 藍色時份 王菲
又是藍色時份 沒有清清楚楚的愛恨
就算這個世界即將轉暗 就算即將歸去 無須開燈 

3. 安眠 林海峰
為何突然又想你
我每晚也會 抽空記起 當天煙花很燦爛

黑夜相黑篇
1. 騷靈情歌 張敬軒
用黑色聲音唸著我想你 像黑色詩歌一般多細膩
換黑西裝抱起你才優美 這見證神也驚喜

2. 黑房 黃耀明
終於黑得可以沒時沒間 在右面或碰著誰人便吻吧
終於黑得一切狀態在雲集 在入面是一片熱巖能暴發

天光情滅 (或地下情) 篇
1. 漩渦 黃耀明+彭羚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XRZrnHAz_c

2. 歡樂今宵 古巨基
從夢裡伊甸 來到我枕邊 夢與真之間就只差一寸
要是留著你 真實地糾纏 怕沒權利以後留戀

3. 小塵埃 陳綺貞
我在清晨時候醒來 帶著他的暗示離開
在跌倒的地方勇敢站起來
我在這裡 我在你昨天的夢裡

黑夜回想篇
1. 陳小霞 – 暗舞
白天的脆弱 在夜裏發現勇氣 像一顆珍珠 最明亮的孤獨

2. 只有夜知道 蘇芮
只有夜和浪花知道 在這間海旁小屋內 有過歌 酒與盟

3. 夜游杜拜 李蘢怡
我試過獨個凌晨 逛過了異國邊界
怎麼不算狠


同一夜空下,大家選的曲還有很多來自許哲佩、陳潔儀、陳珊妮、雷光夏…男的曾有陳奕迅及麥浚龍,可當選黑夜歌手,而黑夜詞人則非周耀輝莫屬,在大家提出的歌曲裡,足有六成是他的筆下之作。

首次出題,大家反應踴躍,曲目恕不能盡錄。這兒還有更多黑夜旋律。

重唱是奪權、整合還是反芻?

打開收音機,翻唱歌鋪天蓋地。舊人可以翻唱一隻碟,自己或他人的都可以。新人則指定動作包抄一兩首舊曲,引人注意。重新演繹,不只是星光大道偶像的專利。翻唱風在這幾年吹個不停,究竟它們是致敬? 是食老本? 是奪權? 是懷舊? 還是唱k?

翻唱自己 vs 審視自己

今年一月,已有兩位歌手出翻唱專輯。國內歌手許巍製作事隔三年,以lounge、中樂、電音等remix自己的作品,推出【一時】。許巍本是個很多經歷的歌手,而其經歷是很典型藝術家的,他抑鬱過、頹廢過,然後因為外在及自身的問題不能再做和表演音樂。後來走出陰霾,但他不再寫憤怒的歌曲,甚至像王菲一樣,讀起佛經來,和出道時rock友形象大相逕庭。現在他可是治療系。

【一時】選曲都是他後來時期的,沒有《永恆》的虛無,也沒有《浮躁》的不安,全部都較溫柔親切。技術方面,除了以嶄新的編曲有換來新穎感,他們還把歌曲調慢15%,令其更合適地盛載新的編曲–放諸他的人生哲學,大概更慢更悠,也是切合他的態度。這可謂重編自己的最大意義。

若粗略把自己翻唱自己分類,可以有: 技術主導 (林子祥【lamusique】)、類型主導 (羅志祥【舞者為王】、張學友【Private Corner 迷你音樂會】),或主題主導 。許巍今次的嘗試可謂恰恰三樣都做到了。

雙重致敬vs暗中挑戰

另一位歌手是新加坡女星陳潔儀,剛剛推出【重譯】,是今年的首張翻唱他人的專輯。她自選了粵語、國語及英語經典去重唱。陳潔儀算是舊人了,比起很多新加坡同鄉,是晚來的重唱。譬如孫燕姿,當初出道兩年已推出自選翻唱專輯【START】,近一點就有Olivia Ong,以重唱英文老歌為主打,去年更開始唱國語歌,在音樂會紀錄【夏夜晚風live】及香港的現場表演中唱起王菲及那英等的國語歌,令一向偏重oldies 的風格中更顯親和感。今次前輩陳潔儀就一於連粵語歌也包抄,選了〈浪子心聲〉、〈明星〉這類八十年代初期的粵語經典,另外還有〈追〉(張國榮版,1995)。有趣的是,後兩首本身也是翻唱熱門,而且翻唱者葉德嫻及張國榮比原唱更成功,對陳潔儀來說,這樣的選擇顯然既是雙重致敬,也是暗中挑戰。

可惜陳潔儀在唱廣東歌時,太過用力去不用力,只靠自己的聲線卻沒有樹立新曲風,令幾首歌淪為酒廊式翻唱。英文歌自然兼省力的唱法也令她遇上前幾首粵語歌的問題。新加坡歌手一向是中英夾雜的代表,其雜亂無章的自選法也是最具體的反芻,但既然不能做到首首出色,四處借歌的做法就變得隨意。

做一張重唱他人的專輯,主題比翻唱自己更重要,講到主題,也要提提復出的呂方,在翻唱概念上就有較統一的做法—【Tou ching Moments】 剛剛推出,清一式女歌男唱。這一安排頗有噱頭,至少DJ 也能介紹多句,且較出師有名。

重唱的對象

重唱的目的究竟是要坐上懷舊的搖籃,還是要證明自己唱功非凡?方大同在製作Timeless(2009)時,解釋其重唱理念來自重溫: 「……讓自己永遠記得回歸起點,看見自己在每一個當下被音樂牽引的感動。」翻唱選集往往反映歌手的品味,或音樂素養。

而對樂迷來說,做得不好,就變為省錢但省鏡的手段,做得好,則就算不至於奪權,也可以做到跨世代——像方大同翻唱王菲的《紅豆》,讓新舊不同年紀的樂迷同能欣賞這一傑作。

同在2009 年,莫文蔚出了《回蔚》一碟,網上看到一歌迷發表了有趣的評論。他起初覺得莫文蔚在擦他爸爸的鞋——唱一堆舊歌是什麼意思,又想刮一筆上一代的錢嗎? 聽畢專輯,卻覺得不得了,原來完全是新瓶新酒,爸爸不會喜歡,他慶幸莫文蔚要討好的還是自己。結語是毛澤東的一句話: 「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但終究也是你們的。」短短的網評,足以看到歌迷對翻唱者的心態——不理你是曬冷品味,還是根據市場導向,總之你把歌曲處理得我心服口服,不是一味只叨原曲的光,我們就看得起你的重唱。《回蔚》一碟除了有豐富的編曲處理,莫文蔚的怪聲亦可記一功,她不是典型靚聲,卻能以獨特的聲線聽得你心痕痕,把原曲輕易轉到自己的旗下。

手法決定一切

對新人來說,重唱更是殺入廣大市場的快票。上年,新人中的李悅君,翻唱了梅姐的〈夢伴〉,俘虜了不少樂迷的耳朵,把瀟灑激昂化為悲傷無力,恰到好處, 還得歸功阿正(@Rubberband)的編曲。去年新組合C Allstar 也是以重唱起家。以a cappella 跑遍校園show,觸目的就是這種主流樂壇不多見的無伴奏合唱(只是偶爾有不同歌手在慈善騷作個別表演),彰顯歌喉之餘,也讓人留下印象。去年愈唱愈紅,大家對其實力不容置疑。今年再次回歸重唱,選了〈時間之光〉(鄭秀文),深情動人,男聲女唱了本身是side track 的這首,效果不錯。

我想指出的是,在重唱的範圍裏,改編手段就是一切。2009 年林敏聰舉行了《好歌.好友演唱會》,各單位翻唱了很多他早年之作,記得當時Mister翻玩了〈打開信箱〉,令人耳前一亮,比他們平時的穩陣曲風突破,這就是再編造詣的彰顯。 可是當重唱變成演唱會外的事,變為電子或新世紀音樂,甚至tune 成超級易入耳版的bossa nova,就如電影經典的翻拍潮一樣(看賀歲片就知道),永遠不怕舊,最重要是橋要新。《二十世紀少年》漫畫裏,主角健次是玩音樂的,他有一句話: 「還以為又作到一首新歌,原來只是封塵在記憶裏的旋律。哈,最好的曲大概都被前人創作了!」既然大家都接受流行文化裡創作是飽和了,歌者或樂迷都不介意消費同一堆材料,哪管只是用作勾起回憶,只要是真正的經典酒釀,搞好瓶子就是(新)創作了。

五大聽了會生耳朵蟲的歌

今天讀到一側新聞

內地網民表示聽歌 2小時後,腦海無法消除音樂,直到翌日才無恙。其他網友回應整理出 5首保證「中毒」歌曲,包括《氣球》《 fallen》《甩蔥歌》《圓周率之歌》《我在那一角落患過傷風》

網友表示,任意收聽其中一首達 2小時以上,肯定出現「耳朵蟲現象」。

新聞有趣,源自德文 Ohrwurm 這名字的耳朵蟲就更有趣,就像蟲子走進了耳朵裡,嗡嗡作響,揮之不去的意思吧?文藝一點的說法是縈繞心頭,可以是好歌,但更多時摸不著頭腦的一首,甚至感到厭煩,即是那些洗腦歌?不由自主的不停重覆的調子與歌詞,無限個 loop,霎時想到有去年十分鐘版本的《尖尖尖》,大家又有甚麼心水選擇?還沒有頭緒?聽聽以上的幾首,不過慎點,尤其是初音未來版本的《甩蔥歌》《圓周率之歌》,聽過了便明白,絕對比《尖尖尖》更有力量。

羽翹新歌《念銅鑼》變《銅情深》

羽翹的新歌《念銅鑼》終於面世,不過當中卻發生了一小段曲。話說此曲的填詞人小克在徵博上透露原本歌名為《念銅鑼》,述及往日銅鑼灣種種哀愁浪漫的回憶,沒想到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歌曲出來後卻改了一個玩食字的歌名《銅情深》,意境與原來歌詞及曲的氣氛相差甚遠,讓小克深感創作人不受尊重,而微博裡眾人亦異口同聲表示支持小克。

LaJeunesse:現世人情單薄,無法分辨「懷念」與「同情」, 祇分「有feel」和「冇feel」兩種。也無興趣了解別人的真實感受, 祇愛替人「設計對白」。相對卑微的《念銅鑼》敗給自我形像偉大的《銅情深》,因為在娛樂圈,「表演同情心」是形像增值的必殺技。(1月14日 18:24)

方俊傑又名方杰:我在台南也忍不住回覆,若干年前,歌名叫十二年後沒有冬天,出街時,被神祕人改成12年沒有冬天,這事,害我內傷多年,珍重。(1月14日 19:01)

郭啟華:港人最愛食字,以為食字就係有創意,君不見tvb節目名、slogan以及各廣告公司script writer寫手,一般都以為食咗就即係有諗嘢。完全冇諗食得高明與否,食咗先算!「銅情深」乃一典範!對於所有試過被強姦過嘅創作人,大家都真係同「悼」中人嘞! (1月14日 19:15)

soyKita:看來這種先斬後奏的行為並不少見,Wyman那首出街一刻才知道慘被改名的”星夢情真”不就是前車麼?別傷心,有心的自然會記得,Eason那首是”打回原形”而非”大開眼戒”。若非這事我恐怕也不會發現這首填得很好的詞,阿Q點想,也是一種宣傳吧~(1月14日 19:25)

Alex方力申:我曾經有一首歌,發片的時候改了歌名但填詞人不知道,他當然十分生氣,雖然那不是我的決定,但我事前是知道的,也怪自己沒有處理好溝通好,我一直耿耿於懷 // 真不地道~(1月14日 20:22)

阮筠庭:创作本来点点滴滴一镜一格反反复复标点句号都斟酌过,来来回回,找到最佳表现。结果最终……强奸前,可不可以支会一声? //@小克siuhak:食字,有雅俗之分。本來的哀愁浪漫蕩然無存。你知道歌手出道第一首歌有多重要嗎?溫馨提示:趁歌未真正派台,務請用同情之心再三思。 (1月14日 21:15)

續談 RedNoon 與納粹黨徽

關於 RedNoon 與納粹黨徽的爭論近日惹來不少迴響,而微博中亦不乏來自各路的音樂人與媒體人各抒己見當中不乏發人深省的地方,值得大家學習,借鏡:

Kengo健吾:要搞這些事情,不如唱首歌,令我記得可以嗎?(1月3日 22:57)

卓韻芝:天呀!還要用紅色!請千萬千萬不要亂玩swastika(這標誌),除非你們是新納粹neo-nazi,想要宣揚種族歧視和滅絕主義,swastika絕不能玩,不能用任何方式modify,你們真的會給人告上法庭。禁止運用這標志,是為了停止對新納粹恐怖思想的宣揚,是一種警惕意識,非單純的守舊觀念。這是一種自我羞辱。(1月4日 11:24)

梁子寧Giani:當這樣一個設計讓九成人都會聯想,就不是「這只是你的聯想而已」的問題了。最慘的是,不知的人會去查找,與其說是挑戰極權,我“只是聯想”到極權“而已”,甚至頗有些可能是當初原意所沒有的宣傳功效(1月4日 11:49)

yoko903:我認同@梁翹柏 這說法//@梁翹柏:回復@何山kawayama: 我的小小看法:如相信粗口就堂堂皇皇的說,我不認同但尊重別人的信仰,但說了“杏加橙”後反怪別人不夠智高商而聽不清楚其實那是指水果雙併的話,我就覺得就用心不純淨。。。 //@何山kawayama:回復 @梁翹柏:For 我算, 杏加橙真的是水果雙併嗎? //(1月4日 12:10)

梁東leungdont://@曾凡tsangfan:請勿以別人的慘痛來突顯自己的反叛,這只表示你幼稚,腦囟都未生埋!(1月4日 12:50)

梁東leungdont:回复@Eric梁德輝: 無知便不要玩音樂。音樂是知性的東西。水已覆舟。

黃彬信Benson:Rednoon在微博上說:“但我們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透過反思,令這世界變得更美好。”不知敢言的他們會否考慮到以色列領事館及本港彿教機構扮演唱及宣揚設計理念.不過今次不要口窒了,人家未必會給予他們很多時間……(1月4日 15:19)

tobyhk:我只可以說,如果他們用大日本帝國那旗做設計,現在“理性”的人還是會一樣理性的評論嗎?“理性”是必需,但不是所有。

而在一月六日的蘋果日報副刊記者何兆彬則訪問了當事人 RedNoon,當中也有談及是次事件並表示:

「其實它不是納粹黨徽,而是佛教及遠古卍字符號,是跟納粹黨徽剛好反轉的,是太陽神的意思,代表了 RedNoon正午時分的火紅太陽,只是後來納粹黨拿它來反轉使用。使用納粹相近的顏色,是希望大家不要因為印象來決定,而是要想清楚它本來的意思。其實這 Logo我們已用了一年。」

不過記者亦訪問了熟悉香港 Band九壇運作的《 re:spect》音樂雜誌出版人 Gary Chan評論一下:

「這令我想起從前讀 Design,同學有一件作品是佈滿了三腳架,他想表達甚麼?原來是想表達香港大廈林立,這個設計的聯繫有沒有人 get到?這個設計是弄巧反拙了。」

對於港台元旦倒數一事 (元旦港台在時代廣場倒數,部份藝人獲三分鐘,部份只有一分半鐘, RedNoon上台時的分半鐘沒有唱歌,而利用了這段時間質疑官台為何要用這種方式,不尊重音樂。 ) Gary則評:

「其實你不同意,是可以不出席的嘛!這等於出騷,說好了一萬元就是一萬,不可能你到上台時不同意歌酬的。」

在訪問裡 Gary 更跟大家分享一些 Band 壇生存之道:

講香港 Band壇,不得不找《 re:spect》出版人 Gary。《 re:spect》以搞騷作收入養雜誌,成功在過去幾年搞過大量 Rock Show,不少潮流品牌要找代言人都先找 Gary談談。他看着 Mr.由沒人看騷到如今炙手可熱,深知香港樂隊的遊戲規則及成功因素,「樂隊要成功有好多因素,一要有感染力,二要有人緣。即係如果你唔識做人的話,玩到曉飛都無用。劉青雲在《我要成名》中演失敗演員,他問:點解我啲戲咁勁,都無人用?黎耀祥答:你戲好,但你唔識做人!」 Gary說,夾 Band一定要謙虛,可是一般 Band仔自我太大,「有些 Band見到有人玩得勁過自己,就馬上謝晒。但謙虛的人會不恥下問,究竟人家呢段點玩。」

因為搞雜誌搞騷, Gary深知市場需要,問他出 CD還有沒有作用?他直言:「賣碟已經搵唔到錢!對於唱片公司來說,出碟是一筆開支。但如今的市場,碟還是要出,讓人家知道你做了些甚麼。」他搞騷,也簽了樂隊 Supper Moment回來出碟,經驗告訴他:「夾 Band出碟,錄音唔使話好靚, Supper Moment第一隻碟在錄音室錄,聽來有點『遠』,反而不及近期一隻在 Band房錄效果好。」他試探市場,近期替 Supper Moment推出特輯+CD的《 re:spect AAA》,眼看明明是一本雜誌,介紹樂隊,但附送 Demo CD一隻,「 Demo是在 Band房一 Take錄的,與錄音室版本不同,我想試試在街上宣傳 CD,令聽眾因此而去買他們的唱片,結果出了幾千隻,也差不多售完了。」

對於樂隊的宣傳,他深深感受到時代的變化,「你看 Tonick,他們改編了 Wham!的《 Last Christmas》,結果在網上瀏覽人次達 53萬多,但他們這歌因版權問題,不會出碟,又從來沒有在電台及電視上播放過! Supper Moment的《最後晚餐》,又有 Fans自己剪輯了《沖天救兵》版,瀏覽人次也過 10萬。」 Gary說,網絡的傳播力量不可小覷,「如果你問我,我會認為最有力的是 facebook及高登,有人說 Tonick首聖誕歌也是上了高登才爆炸性傳播開去。傳聞,行中是有人專門做這種工作的。」

2010香港樂壇:超錯

萎靡,一零年寫下香港樂壇冷清可憐的一頁。年初香港樂壇的作品寥寥,到了年中更幾乎處於停滯的階段。千禧過後的十年樂壇無疑是香港樂壇最暗淡無光的時代,一零年的香港樂壇更是病入膏肓了,歌手們只懂因循,不懂創新;只講效益,不重製作。誠言要在要2010年揀選香港的十優歌曲和十優專輯都是前所未有的困難,真佩服如斯時勢還有頒獎禮能夠頒發多達130個獎項。

EP橫行抹殺歌手形象
林夕去年接受訪問時說過:「只做 EP會死……歌不是逐首去聽,出 EP得一兩首歌,完全喪失傳統出一張有風格的唱片模式。」一年之後這一切應驗了,2010年 EP 數量之多,足以改變整個樂壇的運作模式,我們可以見到 EP 潮所捲起的不良風。由香港樂壇持旗手陳奕迅、容祖兒各以兩張EP應市,到音樂較成熟的楊千嬅、Swing、王菀之,再到年度較有亮點的周柏豪、周國賢、官恩娜都只以 EP 應市生存。2010年唱片公司學地產商計到盡,務求以最少的資源做到最大的槓桿,賺盡樂迷之外,也為了勤派台多爭幾個豬肉獎,正如楊千嬅一張【HOME】做五首歌派足五首台,必然是 2010年的「發水樓」之冠。

誠如林夕對 EP 的評價,2010年樂壇沒有為歌手塑造過形象,甚至使歌手流於空泛,面目模糊。將2010年樂壇失色的最大罪名加予陳奕迅,鎖碎零散的雙 EP 猶如將幾首質素不賴的 Singles 充數成菜,全碟並非一脈連氣。假設把《無人之境》如此老氣的歌曲湊進【Taste the Atmosphere】,反注別具喜感的《葉問風中轉》於【Time Flies】走一轉時光逆轉之旅皆可成碟。唱片結構如此鬆散,音樂事業何其老練的陳奕迅在2010年竟然沒有為自己找到立足點,EP 製作缺乏方向,連形象也變得不立體了。就算捧紅熱唱幾首《陀飛輪》,《一絲不掛》,《講男講女》,亦不代表陳奕迅這年的音樂製作可以冠上成功二字。

連小明都跑得快過樂壇
2010年樂壇沒有被傳媒捧出甚麼大熱作,偏偏網絡炒紅了幾成熱滿全成的歌曲,成為香港人茶餘飯後的熱話。謝金燕亂跳舞,高呼今年冠軍係我,連 Youtube 點擊率破百萬的陳奕迅《陀飛輪》MV,也及不上一首《嗶嗶嗶》。老母撼贏勞力士,更覺一零樂壇的空洞虛無。

思源淺窄,風氣保守,一零樂壇不如一首《小明上廣州》。李家仁醫生大膽嘗試何沛澄處理的電音和Hip Hop,作詞的韋然更在兒歌作包裝的葫蘆之內埋下一堆政治密碼讓人解讀。最幽默並非網民慢版快版 crossover 的種種惡搞,反而是李家仁醫生發揮著 My Little Airport 的政治諷刺功能,醫生踩過界轉職 Indie 歌手,你我哈哈笑。

連醫生都有如此表現,這年的流行歌手多麼羞家。陳柏宇死抱《你瞞住我》的流行,照板再煮出一張【Put On】,縱是靚聲一把,都彌補不了大碟的單調乏味。都五年了,側田還好像沈醉在《我不是好人》的年代,唱著《愛的習慣》這些罐頭情歌,大概側氏情歌已象徵著零新鮮感。張敬軒【No. Eleven】不過是新器舊酒,沒有超前自己的意識,缺乏過往的魅力。更不用提衛蘭的【Love Diaries】,繼續淪為任由老闆擺佈且了無新意的木偶一隻。不進則退,若然上述歌手繼續安於現狀,相信這些名字會很快消失。

一團俗氣之中,《最好的……》已算全年最驚艷的作品,挾著《畫意》對藝術的沈溺和《雷電》的神經質,由馮翰銘多變的編曲逐層承托,以懾人的藝術品姿態為一零樂壇年潤色。一零樂壇中喜見有些歌手還能掌握時代脈搏,古巨基在英皇手中仍能偷生,推出具社會觸覺的【時代】已算萬幸。但也不及新晉樂壇組合C Allstar 的歌曲題材的橫切面廣闊,論盡八十後、微博、世界盃等等,以歌曲為一零年不同階段打磨。農夫、RubberBand 亦能用心發掘新鮮話題,華實並稱的【奇蹟】和【Connected】都是年度香港樂壇的代表作。

香港歌手如何建立「第二個家」?
當鄭秀文在台北小巨蛋開演唱會,莫文蔚【寶貝】備受台灣樂迷好評之際,回眸過去幾年都再沒有香港女歌手能成功立足台灣。一零樂壇,香港有三位女歌手勇戰台灣市場,有趣的是三人策略各異:有歌手笨到徹底剷除自己的形象;有一位將在香港建立的形象一式一樣地搬到台灣;比較聰明的那一位選擇以最簡單自我的形象攻台。

一零年謝安琪的音樂徹底地喪失靈魂,當《脆弱》在香港被傳媒熱播時,【第二個家】不但在台灣惹不到甚麼關注,又不討好香港觀眾。要知道謝安琪一向有其功能,作為香港人民的喉舌,以歌曲繪畫浮世百態,方可撐起她第一個家。當【第二個家】的作品流於情情瘩瘩,謝安琪的音樂因而變得庸俗而失去鑑賞價值。謝安琪選擇以這樣的姿態闖台是必然撞板的,在台灣同類型的歌手不乏,聲而優則唱的歌手更是比比。在沒有重新檢討自我價值的情況下硬闖,謝安琪終會淪為第二個容祖兒,四度闖台而無一獲。

要定位明確,忠於自我,方能鑄造更光更亮。何韻詩過去兩年相當吃力地探討社會弱世社群後,一零年反樸歸真,以華星時期的清新形象闖台。何韻詩凌駕【無名.詩】比起前幾張粵語專輯來得自然舒服,焦點也回歸音樂身上,不再被所謂的概念框死自己的創作空間。成功抓著台灣樂迷的口味,何韻詩算是近幾年來唯一能在台灣的土壤上播種的香港女歌手。至於G.E.M的【My Secret】國粵參半,純粹試水,喜幸形象鮮明,單憑她那個巨肺也在台灣賺到一點關注。這兩位歌手才算真正地在台灣建立了「第二個家」,今日奠好基,相信日後在寶島市場會有很好的成績。

一零年飛躍進步獎:容祖兒
我從未試過為容祖兒護航,但一個【Number6 演唱會】使我重新評價這一位女歌手。從來認為容祖兒只是一台唱歌機器,生硬地為一首又一首K歌倒模,而音樂底蘊並不深厚。但我欣賞她越唱越強的性格,容祖兒一直在音樂上是有意識地進步著,經過多年閱歷後得以沉澱,我不敢說她脫胎換骨了,但總算淆出了一些味道。【Number6】的賣點重歸於音樂,容祖兒以結他自彈自唱《空港》,《越唱越強》字字踏實堅定,卸下濃妝,容祖兒更加忠於自己。貴為香港樂壇一姐,被千夫咎病名不符實這麼多年,誠願她下一個十年有在音樂上有更深層次的演化,越唱越勇,找到方向。

結語:從超錯到起錨
四大唱片公司和三色台因版稅鬧翻,也不過蒜皮小事一宗。歌手少了一個露面的平台,傷害也及不自己缺乏進步的意識和膽量,更甚者出賣自己靈魂,為了賺取最大效益弄得自己形象支離破碎。香港樂壇拋錨超錯,確實讓人痛心。歷越十年浩劫,是時候痛定思痛,反醒一下過去十年為甚麼搞了一個這樣的爛攤子。若然下一個十年是光芒綻放的話,起碼能使廣大樂迷信服:放慢了腳步的2010年,是一年的沉澱,為了撥亂反正而養精蓄銳。奮鬥總不太晚,互勉之。

(密切關注:3cmusic筆者2010年年度單曲選及唱片選。)

原文連結

死蠢 Rednoon 亂用納粹標誌

剛成軍十年的香港樂隊Rednoon推出十年紀念首張EP,理應是高興事。不過問題出在Rednoon的【RedVolution】封套上用基本上與納粹黨徽一樣的圖案,原本與政治歷史無關的一支Pop Rock樂團無頭無腦用沉重不應亂作玩笑的納粹黨徽作標誌,是不是死蠢?

聚散有時 – 2010香港樂壇重整及重現

聚有時,散有時。回望2010 年,覺得今年樂壇聚散特別多。從未試過合作的,走在一起;也有形影不離的,暫時分開。有時或許換個組合,就如歌曲換個編曲,不但感覺清新了,還能讓人更徹底地認識音樂人

陳奐仁愈見活躍於幕前,與其他歌手的合作更見浮面。最矚目的, 當然是邀請MC Jin 合作, 一場Moov Live 後,二人繼續發表歌曲。第一首《女朋友》在他自己的網誌post 了音樂錄像,製作頹得不得了,但歌曲勝在搶耳有新意,廣東話「說」國語「唱」,新形式的說唱為今年華語樂壇下了個註腳。MCJin 也回應過,和陳奐仁特別心有靈犀,亦當對方是偶像,這種的相遇一定比和曾特首的高幾個層次呢。專輯《買一送一》是好名,連創作產品也要用市場策略,其實也未妨是壞事。

離合為新意
買一送一,也可以被解讀成又rap 又唱。不知是否受他們影響,又或是樂壇趨勢,農夫今年的作品也注重了音樂的部分, 據說是二人過去兩年學樂理的成果,真心想由rapper 進化成更完整的音樂人。《奇蹟》二人分開單獨作曲作詞,找黃秋生客串不是奇事,但分別找王菀之及龔柯允來合唱情歌,就有點驚喜。對上一次《O’Fama》成績彪炳,二人再尋突破,惟有分開創作。據他們「命裏有時分開吓」的理論,只希望大家都有個別的嘗試;二人分別的solo作品,也是唱一半rap 一半,亦算是新嘗試。

幕後人台前聚
之前曾寫過Black Box 復出,或許三人的幕後戰績,會更易讓人認得他們。為十五周年誌慶, 他們推出《MyWorld》及其主題演唱會。十五周年只是個原因,對這隊才華洋溢的樂隊而言,每個成員都是現在當紅歌手的幕後策劃,怎會不心癢癢自己演出?何況九十年代Black Box 的解散,多半是因為唱片公司遷台等技術性問題,他們大概都有不甘心。

《My World》有過半是他們為別人寫的作品,包括古巨基的《第二最愛》、莫文蔚的《忽然之間》、陳奕迅的《與我常在》、孫燕姿的《懶得去管》。重新組合,也是把歌曲拿回來重新演繹。新曲《四十筆劃》當然是說中年如何不惑,說珍惜,說隨緣。一把年紀復出沒有說不可以,只要不是還在唱青春小子迷惘的故事,就是有意義的重整修正。

同樣在幕後幹得更出色,也是人屆中年的Swing,今年也推出了新專輯。雖說2009 年也出了《武當》(他們在2001 年出了《For Sale》後收山,其中之一的誘因是Jerald 不喜歡拍照,不習慣做幕前很多附屬的東西,於是突然說不玩了。之後Eric Kwok 亦有自己推出專輯,直至往年因為與英皇約滿,七年內不准幕前演出的條款同樣失效,Jerald 又提議再以Swing 的名義復出,真是神又係佢,鬼又係佢),但今年的《電》更見他們努力的再包裝──造型和意念一次比一次前衞,即使不是人人受落兩個中年漢在封面玩科幻,也不得不佩服他們銳意唱出港男心聲。沒錯,沒有顧忌,就是重組的精神!

《無如果》講愛(愛到極濃);《7》講求快感(放肆啊);《男人不可以窮》講實際(抵死抱怨);《愛神死了》講孤獨(沒人愛);《隔三日見一面》最高層次,講男人都要矜持,愛情更要拖長來愛,細水長流,竟是節制換來。對中年男人而言,愛情也可以有很多細節,失戀失意也要有層次。

兩隊組合除了在「中男」的主題意義上有所啟示,也為創作人在香港樂壇的命運做了個示範──香港的創作人如何讓自己的作品於自身及別人之間取得平衡,走獨立路線是一個出路,做幕後樂人也是另一個出路,這兩條出路的先後次序,是否可以定奪創作人的知名度?還有,他們亦一再印證了樂壇由唱片公司主導的道理。(Black Box 最先獲獨立時代唱片公司青睞,後簽至滾石旗下──亦即成為解散的導火線,今次復出的EP 則由金牌大風發行;Swing 則一向在大品牌發碟,先是EMI 及英皇,現在簽了新藝寶。)

散後如何重組?
Twins 卻是無法真正歡喜地重組。她們的分開是何其具悲劇性。

年初,Twins 舉行《人人彈起2010 演唱會》。經過三年前「艷照門」後二人分開,阿Sa 獨立發展,唱過獨自上路的《二缺一》,也唱過為嬌出氣的《生還者》,今年再沒有怨氣,也沒有不平,看來是要若無其事地迎接二人的重組。2010 年個人國語大碟《As a Sa》,甚至連從前Twins 的孩子氣都沒有,換來的是沉重囉嗦的情歌,不論是大事件的洗練,還是自然的時光流逝,阿Sa 都要長大了。

另一邊廂,阿嬌自己也推出《Move On》。明明要一洗過去,放低困窘,重新出發,卻被封面楚楚可憐的樣子出賣,那個像被欺負的造型,怎叫人接受這是復活了的你?腦海還浮現她在記者招待會上的樣子,是製作班底太沒心還是太多心?

久未出現,造型就如歌曲《放低過去》一樣,欲蓋彌彰,更叫人無法忘懷她的經歷。

誰能真正忘記過去?那對可愛的校園女生,甚至那個被毁譽的女生,那一切其實都是她們的經歷吧。就如她們在演唱會壓軸唱的《風箏與風》,其實歌詞填得真好,有遠見──阿嬌是風箏,阿Sa 是風,風背負着風箏還可以走得很遠吧,風箏,進取點,不光彩的事,就當是擦身而過的浮雲吧。

兄弟姐妹crossover
還記得首次簽了人山人海後出show,At 17 穿的是Twins 的大頭衞衣,這對「Twins」在出道八年後,首次暫時分開,嘗試各自發展及出碟,原因也很創作性──合作模式遇上了瓶頸,倒不如暫且分手,嘗試自己一人上路的取向。

二汶和哥哥一峰合作,推出專輯也舉辦演唱會。《林一歌林二唱》有些是新歌,有些是舊歌。《三》是兄妹情誼歌,是這個合力創作計劃的主題曲;《愛你枕邊暖》則是師奶太太歌,證明兩兄妹的活潑創意。但專輯除了是血脈相連之示範,在創意上仍很有發揮空間,二人都是點子多且貼近生活的人,在主題上仍有待1+1>2 的突破。

至於姐妹盧凱彤,同是要翻唱作品,選的是王菲當年的《Summer of Love》(本是Helen Hoffner 的作品)。

At17 當中,總覺得Ellen 唱得不夠多,雖然她和二汶的聲線風格不一樣,亦有過人的地方,但她總是做副手,多做和音。今年分拆發展,最驚喜其實可以見證到Ellen 個唱一整張EP。《Summer of Love》裏同名歌曲最搶耳,年輕逼人,想不到Ellen 竟然選擇這麼輕快活潑的編曲,沒有刻意show off,但短短EP 裏,只是表演了對音樂的尊重與品味,希望這只是Ellen 的solo 創作前奏。

離離合合我更覺不厭
用歡欣去看離別,用憂傷去看分開,大概都不合時宜了。離離合合,其實在好的方面證實了如今樂壇大概要拋低形式,不斷尋找創作、表演及合唱的可能性,才是棋高一着。無論因何事聚散,如何把過去的經歷,化為當下的靈感,才是上策。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