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山人海打游 GIG 之您是我的民歌:黃靖

人山人海打游GIG之您是我的民歌:黃靖

口在路,歌在心,人山人海2011重點唱作新人黃靖,由街頭唱上台板,一夜獨大,唱盡赤情。(是晚音樂會將收錄成黃靖首張個人現場收音專輯)
場地:柴灣青年廣場Y綜藝館
日期:2011年3月20日(8pm)
票價: HK$250/HK$180

門票2月20日起在各城市電腦售票網公開發售

【轉載】 詞話詩說再談陳奕迅《苦瓜》

陳奕迅一曲《苦瓜》引來極多討論,今天再轉載文匯報梁偉詩的專欄「詞話詩說」其中部分,再談一下這首近月熱播之作,以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驟眼看去,《苦瓜》的風格與《葡萄成熟時》似乎非常接近。《葡萄成熟時》談到葡萄成熟的時候,自然能釀出醇美葡萄酒。將會發生變化並變得成熟的,是主人公要守候的對象(葡萄),主人公只要調節好耐心和等待的心情便可。然而,《苦瓜》卻是另一個「苦瓜不變心境轉」的心靈故事──「共你乾杯再舉箸 突然間相看莞爾 盤中透著那味兒 大概今生有些事 是提早都不可以 明白其妙處 就像你當日痛心她回絕一番美意 怎發現你從情劫亦能學懂開解與寬恕 也像我很糾結的公事 此際回頭看 原來並沒有事」

《苦瓜》從「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腔調,寫出在故人重逢的場景中,再見到苦瓜這道菜時的會心微笑。今天對苦味的欣賞,相對於年輕時怕苦怕澀的條件反射,當中經過了時間的淘洗。正如有一些人生道理,「提早」說出來是沒有效果的,必須聽者自己體會後,才會進化為成長中的智慧。即如工作上的麻煩事和感情上焦頭爛額,當時或會煩惱不已痛心疾首,在若干時間後回頭再看,都不免微不足道。因此《苦瓜》的hook line花上大量筆墨將「青春」和「今天」對舉──「真想不到當初我們也討厭吃苦瓜 今天竟吃得出那睿智愈來愈記掛 開始時捱一些苦 栽種絕處的花 幸得艱辛的引路甜蜜不致太寡 青春的快餐只要求快不理哪一家 哪有玩味的空檔來欣賞細緻淡雅 到大悟大徹將虎嚥的昇華 等消化學沏茶 至共你覺得苦也不太差」。

從遣詞造句來說,《苦瓜》的hook line以味道和心境互為主體,自然流露出黃偉文在寫詞功架上的流水行雲揮灑自如。《苦瓜》中的神來之筆乃是用上了「太寡」一詞,來談味道的清淡。「太寡」為廣東口語中單調的意思,並不單純用於味道的描繪,往往以「豐富」的反義詞姿態出現,如「佢今日著衫顏色太寡」,即謂「她今天穿著的顏色過於單調」。其實黃偉文酷愛粵語,曾經身體力行推動「新廣東歌運動」,寫出《你唔愛我啦》等極富爭議性的口語化歌詞。《苦瓜》中恰恰藉著這一句「幸得艱辛的引路甜蜜不致太寡」,揭示出一帆風順平步青雲的人生,宏觀來看,未許就不是「太寡」的生命歷程,故此甚至在《苦瓜》後段反問:「做人沒有苦澀可以嗎」。

《苦瓜》B段,談及《香夭》等折子戲的部分相當具巧思,但《苦瓜》真正的層次感和對主題的深化,則出現在「半生瓜」一段──「真想不到當初我們也討厭吃苦瓜 當睇清世間所有定理又何用再怕 珍惜淡定的心境 苦過後更加清 萬般過去亦無味但有領會留下 今天先記得聽過人說這叫半生瓜 那意味著它的美年輕不會洞察嗎 到大悟大徹將一切都昇華 這一秒坐擁晚霞 共你覺得苦也不太差」。

在食肆的菜牌上,苦瓜往往被稱作涼瓜來避開苦字。很多人怕苦瓜的苦味,直到某一天,人不但接受了苦瓜的味道,甚至不知不覺愛上它。那可能是發覺人生原來走過了一半,對比前半生人吃過的苦頭,原來苦瓜的苦澀,沒什麼大不了,還甘中帶甜。因此苦瓜還有一個別稱,叫「半生瓜」,有人說這個名字相當張愛玲,我卻說「半生瓜」這個名字也相當黃偉文。

相關閱讀:
陳奕迅,《苦瓜》雖是彈牙,但其實⋯
網民論:詞大過曲的不健康現象

【轉載】明報專訪 The Marshmallow Kisses

殘響音牆﹕與Peter閒聊《Ciao!Baby 瞧!寶貝》
The Marshmallow Kisses

以棉花糖為樂隊名字,可以想像 The Marshmallow Kisses 的音樂風格:甜膩、輕快、幽默、圍繞著青春的二三事,跟大碟的封套和MV同出一轍。音樂人林一峰這樣形容新他們剛推出的大碟《Ciao!Baby 瞧!寶貝》:「The Marshmallow Kisses 把瑞典的空氣,巴西的陽光,法國的情色和香港的小聰明一併放進新專輯,聽後讓我十分期待有一天能與他們合作。」

已經七年沒有出過專輯,或許大家以為 The Marshmallow Kisses 這隊香港少有的Indie pop樂隊早已各散東西,但七年後的今天,他們再次以混合世界各地味道的音樂,引領大家進入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因樂隊成員之一的Eden身在外地,是次訪談只能捉著 Peter 細問新專輯的事宜。「其實不是整體停下來,一直想再做,但自己和隊友都各自有事忙,間中仍有參與製作不同的雜錦碟,仍有出 show。各自有其他 project,Eden 有自己的樂隊,她亦有跟其他 band 合作;我則多做graphic、design、配樂等,我又去了加拿大遊歷,直到去年儲到一定數量的歌,亦有空檔了,便的起心肝做。」他續說:「其實這些遊歷對音樂的內涵都有影響,使我們成長了,做過的事雖然不是音樂,但亦對思想和技術有所提升,會知道有新的方法去處理。而且,大碟內有些歌是從前寫的,亦有些是最近寫,所以層次上會更豐富。」

大碟的主打歌包括《Ciao Baby》、《 Jazz for lovers Solitude for me》、《Dreaming is fucking right》,談的是愛情、夢想、宅女精神等,還有關於一夜情《Bubble Love Waltz》和安全性行為等題材,十分年輕,亦很個人。Peter解釋,這與Indie Pop的精神有關:「情歌多?或許愛情一向是很多人的困擾,Indie pop是貼近生活的事,它單純、直接、無機心,內容主要是個人經歷,不會與生活相隔太遠。所以,雖然是個人的事或感覺,但相信大家也會有共鳴。」聽下去,發現Peter和Eden選擇Indie pop為音樂風格亦似是在反抗某些主流價值觀或意識形態:「香港的社會一向不鼓吹個人主義,有太多社會規範告訴我們什麼是對或錯,人們習慣遏抑自己的想法。希望這些歌能夠鼓勵個人去珍視他們的獨特性:有些東西只屬於個體,每人的思考角度和想法都會不同,但應被容許和重視。」

「一個step,做1000次」

一如以往,《Ciao!Baby 瞧!寶貝》內大部分歌曲都通過電腦軟件和網絡製成,他們如何溝通和分工?「創作階段有時各自寫,錄音或其他technical的東西則由我負責。多數是我弄完某些旋律,她再加上自己的聲音。」Peter形容這樣的創作方式非常「宅」,有點閉門造車之感,但他並不抗拒,甚至有點擁抱這種方式,「可能我有些完美主義,數碼的方式容許我undo同一個step,做1000次,直到滿意為止。」他笑說。

不要忘記 The Marshmallow Kisses 大概於十年前成立,而在成立之初,他們已經依靠電腦和互聯網做音樂:「的而且確,開初是有點想破格,大早已和Eden分隔兩地,那時候的網絡世界才開始成形,有可能性,但還未發展到現在這麼成熟,所以就算不見面都可以試試,這沒人試過的合作方法,使我們的組合更特殊和有突破性。」現在得來毫不費功夫的方便,卻曾帶給他們一些技術上的難題,Peter亦承認開頭設想得太簡單,未必能實踐所有想法,如檔案的傳送,軟件的配合都令他們頭痛萬分。

在世界各地玩音樂 ( 曾參與英國 Indietracks 音樂節、台灣草地音樂節、澳門藝穗音樂節等 ),Peter 如何比較各地的Indie圈?「外國當然較自由,東南亞的填鴨教育模式如前面所說,主張因循和規範,外國人則很早就培養下一代去擁有獨立思想,他們大早習慣發表和表達自己,較少抑壓,很早便決定了自己想做什麼,做rock star的專注做rock star,即使他只能捱麵包!另外,西方的音樂工業和市場都較成熟,雖然CD產量低,但收入能維持,因為樂迷願意付款去買 mp3,尊重音樂人產權,香港和國內則很難做到。」

令我意外的是,Peter對香港的 Indie 圈卻不灰心:「幸運地,我有志同道合的人互相幫忙,例如我跟維港唱片的朋友時常一齊表演,hang out,大伙兒一起行動的感覺很好很快樂。另外,香港始終地方小,人相對少,容易策動事情,反而想到的計劃都可以實踐,好像有攻略似的,你知道step 1 2 3 要做什麼,如要出碟和做 live show,都能夠做到,feedback 和成果快,因為渠道又多。」

輕快旋律訴說寂寞

雖然 The Marshmallow Kisses 的歌詞經常流露出對當代城市生活疏離的一些感觸,使人想起村上春樹小說裏那些寂寞的故事主角。但或許因為有 Indie pop 的滋養,Peter仍然是正面的,「這種音樂不是嚴肅的,它較率性、輕鬆、不用太細緻地雕琢,反而講究整體的感覺,如何保持單純和青春的心境,它以直接和mild的方式去切入問題,可能帶種調和作用,即使寂寞都是以輕快的旋律去訴說。有時把東西浪漫化。這是音樂本身的特殊功效。」看 Peter 溫文儒雅的外表就知道了,以溫柔的方法去表達激烈的東西,不僅是他的音樂理念,亦是他的人生觀吧。

《Ciao!Baby 瞧!寶貝》新碟2011年1月27日起於香港各大CD店有售

文:饒雙宜
明報副刊 2011年 1 月 30 日

孫燕姿簽約美妙音樂,拍五齣MV

孫燕姿落實簽約美妙音樂,而新唱片公司計劃動用 2千萬台幣作宜傳費,並拍攝五齣MV,新的專輯更將於三月一日推出,相信派台歌將曝光不遠。

另外,孫燕姿開通了新浪微博,說一聲「我來了,你們的留言我在猛看」,首天便吸粉多達十五萬人,受歡迎程度遠超一般明星。

潘迪華評陳奕迅今不如昔

香港蘋果日報刊登了潘迪華的簡短訪問,除了講述其即將舉行的最後一個演唱會之外,亦提及對歌手陳奕迅近年的表現:

音樂新不如舊,人都是新不如舊,迪華姐姐不想輕視新一代,她只是慨嘆音樂人缺乏自我,她說:「我之前喺電視睇港台頒獎禮,見到 Eason,我覺得佢唔得,感覺變咗,好似以前嘅 Eason好啲,佢以前嘅歌好好聽,下次我有機會見到佢,我會同佢講。」

而對於容祖兒則說:

「我同祖兒都幾熟,佢好乖㗎。我有次喺電視城化妝間見到佢,化緊妝嘅佢喺度瞓覺,真係陰功,累成咁,依家做歌手就係咁,冇時間休息。不過如果我嗰時係咁聽話,我都會好紅,但人就係咁,因為我有要求,又唔聽話。」

【轉載】糖兄妹 台灣人簽的香港單位

因與國語有緣

樂壇頒獎禮過後,人人都討論賽果,但若然全年使人記起的金曲不足三首,討論有何意思?組合糖兄妹出首張大碟,當中只有一首廣東創作,這陣法饒有意思。糖兄妹,你們想像方大同一樣,要面向 14億中國人,其實不在乎香港市場嗎?

「不,方大同咁勁,他當然可以啦,我們怎可以比。」糖妹說。

糖兄:「其實我們不是刻意(走國語路線)的,只是剛開始時,我作了的曲,剛好都適合填國語詞,於是就填了國語詞……而之後寫的曲,交給糖妹,她又填了國語。對,這不是一種市場計算。」

糖妹:「我大概中二開始不斷參加歌唱比賽,開始時都贏不了,後來轉唱國語歌才受老師讚賞,之後就一直唱國語了。我覺得國語易唱啲。」

糖妹說當年剛流行比賽要唱國語,自己也趕上這潮流,「當時還不像現在,每個人比賽都唱國語的,反正我就是唱國語比較有人注意。有一段時間,我又不斷的學孫燕姿唱歌,就是覺得她的唱法特別動人。」

糖兄:「就像每種語言之中,有一種唱法特別顯示到其特色,那國語的唱法就是孫燕姿吧。糖妹唱廣東歌好像個????妹,不過我們正籌備第二張唱片,打算要多唱廣東歌。」

糖妹:「因為要別人知道,我們也是懂得唱廣東歌的。我填廣東詞不及填國語順手,要好好練習。」

你唱國語怎麼會這麼流利?你又怎麼會填國語詞的?

糖妹:「我其實是廣東人,但母親會講國語,我小時候已開始參加國語朗誦比賽,所以講得還可以。」

糖兄:「我的國語就差很多,唱還可以,講就不行,現在找了老師惡補。」

糖妹:「他去到台灣看着 menu 都不會點菜!哈哈哈!其實填國語詞不難嘛,我有三年看很多愛情小說,那個作家叫甚麼娟,封面畫的是 Angelababy 那一種呢(按:應為席絹),看呀看,那些用詞就記起來了。」

天生就是創作人

《黃帝內經》云「腎藏志」,腎乃先天之本,因此你這生人要做甚麼其實一早決定了。

糖兄:「我爸爸做風水命理,中文名潘雲峰就是他改的。有一次我去翻那些命理書,查查我這名字的筆畫,它說我一生就是要做藝術創作的。」

糖兄今年 31,父輩是樂迷,自小聽着結他大,「父親及幾個叔叔都是玩古典結他,他們玩民歌多。我 6歲就識找他的黑膠來聽,有 Dire Straits、 MJ、 Deep Purple、 Guns N’ Roses、 Wham!,到了中一,父親開始教我彈結他,一學就迷上了。那時家中還有張國榮的《Stand Up》透明黑膠,人生第一餅卡式帶是譚詠麟《暴風女神》。」

16、 17歲他開始夾 band,之後加入一個創作音樂人組織,「組織名字不想提,裏面全是職業樂手,因為這樣認識了好多人,教識我好多事。有次晚宴,我把自己寫歌的 demo交給唱片公司,結果簽了五年約成為創作人,開始職業生涯。」平日夾 band玩音樂,接到唱片公司 order就開工,「收到 email,知道歌手需要些甚麼歌,就馬上鬥快寫出來,當然也要鬥好。」多年來,寫過給劉浩龍,最紅的一首是張衞健《工作狂》,記起的人不多。

終於找到自己聲音

糖妹:「最初我們認識時,糖兄找我唱 demo,後來大家去參加過一次比賽後,我覺得可以認真一點做,就打電話給他。」

糖兄:「於是大家正式細想,兩個人是否可以認真的去創作一些甚麼出來。」糖妹參加了多年比賽,贏過兩年校際比賽冠軍,簽過唱片公司,但沒有下文……「中學畢業後我報了 IVE讀工商,純粹是敷衍父母。有好幾年我不是模仿孫燕姿就是唱何韻詩,或者唱很多適合比賽、呼天搶地的歌曲,直至組成糖兄妹,糖兄告訴我,我才找到自己的聲音。」她現在的聲音,就是幾分天真幾分儍氣,充滿正能量的台式 Indie Pop。

初組成時組合叫 Soft Candy,但糖兄嫌名字不夠好:「我覺得叫中文名先有型,想 keep 番個糖字,就改成糖兄妹,英文叫 Sugar Club。」他們密密寫歌練歌,更開始瘋狂把流行曲改裝成自己風格,因緣際會下,開始了在朗豪坊每星期定時演出。「因為演出,累積了一些早期的樂迷。唱片公司也因此找到了我們。」

遇上蘇打綠監製

「唱片公司來看了幾次,然後有一次,跟他一起來的竟然是林暐哲!」糖妹說,「是蘇打綠的監製林暐哲!」糖兄:「他們約我們一起吃飯,我馬上給他聽我的 demo,他就告訴我,從一個監製的角色來看,歌應該怎做怎編。」他們也漸漸嗅到,出唱片的機會要來了。談到這裏,必須介紹一下他們的唱片公司 WOW Music(維高文化),這家香港公司與台灣音樂界關係密切,引進 S.H.E、飛輪海等偶像,也有陳綺貞、魏如萱、林宥嘉等歌手,「我們是公司簽的第一個香港單位。」

唱片公司給他們找來了重量級的人馬做監製、樂手,「 2008年我們去了『春天吶喊』演出,當時完全沒有人認識我們,但一開始玩,我就看見老闆身旁站着馬念先!是馬念先!(按:前「糯米糰」結他手及主唱)」後來馬成了他們其中一位監製,首張唱片也在台灣錄製,「台灣與香港分別嘛,首先,他們的錄音室好大,擺放着超巨型的喇叭。其次,台灣人工作好熱血,也很滋陰,香港人則趕頭趕命。」糖妹:「另一分別,是台灣錄唱片有配唱老師,香港這方面由監製兼任。配唱老師在錄音前先研究好整首歌的唱法,錄音時會提醒我哪個字是重音,在哪裏換呼吸等等,這樣我就輕鬆一點。」新碟先在香港推出,計劃 6月進軍台灣。糖妹:「我們的目標是想在內地、台灣、香港搞 tour,在路上的感覺實在很好。」

2011年1月26日香港蘋果日報
記者 何兆彬

Sony 音樂串流服務 Music Unlimited 進軍亞洲

根據 engadget 資料所得,Sony 名下的 Music Unlimited 今年即將從英國及愛爾蘭擴展到歐洲其他國家、美國、以及亞洲的日本。

「Music Unlimited 讓用戶可以經由自己的藍光播放器、PS3、Sony BRAVIA 網路電視或者 Vaio 電腦來線上聽歌,未來也將開放給 SE 的手機等行動裝置使用,費用部份共有兩種,分別是基本版的 3.99 歐元,內容類似廣播一樣,採隨選方式播送,而進階版的 9.99 歐元,則可以讓用戶自行選歌聽,也可以建立個人播放清單,將資料存在雲端資料庫。這項服務預計將推廣到美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也將在今年1月 26 號在日本推出,不意外日本會成為當第一站,也希望能快點有機會可以開放給更多地區國家使用。」

大家認為 Sony 的 Music Unlimited 有可能在台灣及香港發展嗎?甚至在大陸分一杯羹?

傳孫燕姿4月出碟

消息指自【逆光】一碟後,接近四年沒發專輯的孫燕姿將於今春推出全新大碟。並且沒有選擇一眾國際唱片公司,反之與在中國數位音樂方面有極大影響力的滾石移動旗新成立的美妙音樂合作,結果將會如何,相信很快揭曉。

【轉載】明報專訪《小明上廣州》製作人

劍橋尖子炮製《小明上廣州》
接受各方挖苦惡搞 「怪雞乃文化一部分」

李家仁醫生一曲《小明上廣州》,12月播出以來,網上點擊率已逾300萬次,各界網民發揮想像力,把它改頭換面成為不同版本,風頭可謂一時無兩。只是,即使紅了歌曲,李醫生亦不可能遙身一變成為新一代「歌神」,而負責創作及製作《小》的韋然和何沛澄,更加不能因為網上熱播而掙到一毫子版稅。面對網上惡搞兼不斷被網民挖苦,在英國劍橋大學畢業的何沛澄沒有感到難受。他說,cult(記者姑且譯作「怪雞」),本來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25歲的何沛澄,先後在劍橋和倫敦帝國學院取得學士和碩士學位,主修電腦,小時候學琴時仍未真正享受音樂,直至負笈英倫受當地音樂薰陶,Pink Floyd、Radiohead 成為他的啟蒙導師。畢業後,他一直希望以創作為業,用音樂說故事。他返回香港後卻發現單以學識,難以為他在樂壇找到一個位置,於是一直在 YouTube 發表作品尋求知音人。

YouTube 發表尋知音 盼拓音樂事業

劍橋尖子的音樂路,在18歲開始。18歲那一年,何沛澄放暑假,他的母親是老牌音樂人韋然的同學,在一次音樂會上遇上韋然,為兒子找到一份暑期工,何沛澄有機會跟創作人學編曲。從此之後,無論是「追女仔」或發表心中所想,他都會寫歌,更會找朋友拍成MV,在網站發表。直至畢業遇上金融海嘯,到投資銀行應徵石沉大海,他燃起了全職做音樂的夢。

看見兒子選上這條歧路,沛澄的母親萬分憂慮,一面跟兒子講道理,一面交託舊朋友韋然照顧,母子二人有君子協訂,兩年時間若仍然是成績了了,就要放下結他找工作,經過一年載浮載沉,想不到製作了《小明上廣州》卻「一炮而紅」。

收簡譜忍不住笑 當做練習曲

從韋然處收到《小明上廣州》簡譜時,何沛澄也忍不住笑了,但既然是工作的一部分,他亦要令《小》make sense(變得合理),「就把它當做練習曲」。何沛澄說,韋然寫的一段rap(繞舌讀白),其實並無指明節拍,只是一段文字,他要重新普上拍子,至於李家仁的「rap功」又如何?何沛澄爆出了一個小秘密,「他錄音時其實也是讀出來,我要逐個字再跟拍子做剪接,才做到現在的效果」。雖然李家仁的rap要後期加工,但何沛澄和韋然都讚「他唱出了廣東話的味道」。何沛澄說,當時只預期李家仁只會在無節目《都市閒情》唱一次就算,想不到後來成為了大熱歌曲。

「笑完我,請支持本地音樂」

面對傳媒和公眾把自己的作品當成笑話,難受嗎?沛澄認同,《小》其實頗為「騎呢」,「唔難受,我覺得《小明上廣州》係cult……有人笑,但有人讚編曲、有人讚好聽,甚至想買隻碟」。有主持人在電台節目挖苦他,他以電郵回覆﹕「笑完我,請支持本地音樂。」主持人看到他的誠意,播了《小明上廣州》和《小明去拜年》(此曲並非何沛澄製作)後,都播放了他的另一首作品《蔓延》,何沛澄的歌曲首次在大氣電波播放。

面對一個只能容許《小明上廣州》爆紅的香港市場,還要繼續做音樂嗎?「希望三數年再出一隻碟,不一定要做明星,但會為音樂做到老。」是的,他還要為李醫生製作下一首《小明上東莞》。

小明之父韋然﹕寫歌為小明爭氣

曾創作《氹氹轉》、《排排坐》、《何家小雞何家猜》和《十二隻恐龍去野餐》等不同時代經典兒歌的韋然,在香港創作逾30年,今次寫的《小明上廣州》,是其「小明系列」的其中一首。系列第一首作品《小明小明小小明》(後來被稱為《小明坐火車》)創作於1978年,前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尤曾家麗還在港大念書時,亦有份主唱。韋然說,與其說《小明上廣州》是兒歌,不如說是「讓成年人懷勉兒童年代的歌」。

尤曾家麗曾主唱《小明》

為何要選「小明」做主角?「從前的故事,小明都是被欺負的弱者。」韋然說,為小明寫歌,是要為他爭口氣。韋然稱,當年創作《小明小明小小明》源自一個兒童遊戲,後來李家仁重唱時,加入「去北京探祖父、去西京探外婆」,是希望小朋友認識祖國。到《小明上廣州》,歌詞亦滲入了政治元素,「去年7月,廣州有撐廣東話運動,於是靈感到,我就在詞中加入『廣州話的確最妙,棧鬼兼得意』,而『煲個冬瓜猛咁????』,則是說普通話「????低」廣東話,我相信有人會明白的」。

指惡搞乃中國人本質

面對歌曲成為網民挖苦的話題,韋然直言「惡搞」本是中國人的本質,「就像坐巴士時看到小朋友玩遊戲﹕『握握手,做個好朋友,我上樓梯你跳樓,我做皇帝你做狗,我食雪糕你就嘔。』你看當中的說話,其實都是惡搞。」

下一主角是「小強」

韋然說,在2011年,他會繼續趁著今次的氣勢炮製小明系列,除了《上廣州》、《去拜年》,還有全新製作的《小明去東莞》和《小明環遊世界》,並會推出精選碟。他說,《小明去東莞》歌詞也帶政治色彩,而東莞自然會令人想起港男士會到該處「尋花問柳」,「我會用『煙花』去比喻男人去滾,哈哈!」除了小明,他還會以「小強」為主角繼續創作,「小強平時給人的想法是曱甴的代號,不少名叫小強的人都成為取笑對象,可能將來小明和小強有機會合作」。


2011年1月23日香港明報
記者 彭美芳.羅永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