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七年之癢清新版The Marshmallow Kisses

1月25日 | 信報 音樂洗耳 | 月鳥

人生的一個十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不過對於本地Indie樂隊來說,十年的確是漫長遙遠的日子,畢竟在這缺乏支援的環境下,要維持長時間合作不是易事。不經不覺,本地二人清新組合The Marshmallow Kisses(MMK)已經成軍十年,時光倒流到十年前,當時本地Indie樂圈忽然冒起了很多一男一女的二人組合,MMK是其一,還有PixelToy、My Little Airport、在草地上、StealStealGround等等,多麼熱鬧的境況,可稱得上是Indiepop小陽春。

返回三千六百五十多日之後,情況歸於平淡,PixelToy忙於幕後工作多於自家創作;在草地上差點變成一碟Band,事隔八年才帶來《微笑》EP後首張專集《未命名》;StealStealGround自一碟同名專集後便名存實亡;My Little Airport是唯一持續生產的一隊,化身社運分子,定期發表新曲新專集,可是還是喜歡從前天真瀾漫的小機場多一點;至於MMK,原來跟在草地上殊途同歸,說的不是音樂風格,而是大家不約而同發表了一張優秀的EP,之後卻失去蹤影,幸好最後幾經風雨終於帶來完整的full length專集。

甜美音樂衝出香港
於2000年正式組成的MMK,成員只有Edine和Peter兩位,筆者自幼跟Peter認識,中學年代曾經借他The Jesus And Mary Chain的結他噪音經典專集Psychocandy,現在心裏暗自慶幸沒有把他帶「壞」,依舊彈得一手好結他好鋼琴,假若當日禍及他變成Noisenik份子,便聽不到MMK可愛之音;至於Edine,因英國純情派Brighter的Laurel唱片而認識,她在家中自製不少簡陋的Bedroom-Pop小品,後來介紹他倆認識後一拍即合結成MMK,順理成章玩起清新開朗的Indiepop風格。首作是04年發表了的I Wonder Why My Favourite Boy Leaves Me An EP,內裏記載了最甜美動人的清新音符,那清脆的結他、柔弱的鼓擊、流麗的琴弦、和諧的唱詠,配上美妙的調子,我敢大膽說句,是本地有史以來最出色的Indiepop唱片,登上香港外語歌曲流行榜的冠軍之餘,也有作品成為Nike、 McDonald、JVC、台灣統一等知名品牌的廣告歌曲,同時還參與日本的「米國音樂」、台灣的Silent Agreement、新加坡的Peach Records、英國的Make Do And Mend Records等海外合輯,雖然不像The Pancakes和My Little Airport般跟歐洲唱片廠牌簽約,但MMK在海外的知名度,並不比前兩者弱,而他們兩年前參與英國Indietracks音樂節時,跟Camera Obscura、Teenage Fanclub、Emmy The Great、BMX Bandits等Indiepop新舊Big Names同台演出。

I Wonder Why My Favourite Boy Leaves Me An EP成功後,MMK沒有乘勝追擊,因為兩人都是流浪客,Edine旅居於英國和日本,Peter則游走於香港與加拿大之間,一年也未必會有一天見面的機會,惟有依靠網上來聯繫創作。經歷過七年之癢後,他們終於發表首張專集Ciao! Baby,忽然發覺歲月並沒有在他們臉上留痕,音樂也同樣是不老的傳說,由於二人身處異地,我這個電車男也只好在線上跟這對自稱宅男宅女的組合作個電郵訪問。

新碟風格更加成熟
闊別了七年長日子,I Wonder Why My Favourite Boy Leaves Me An EP和Ciao! Baby在風格和心態上有着不少分別,「首先是風格上,上張專集比較Twee Pop,今張比較多一點爵士同Bossa Nova味,整體編排有很多層次,編曲也較多樣化。至於心態上,都是熱切期待,上次多了一份『初體驗』的神秘,因為任何事情第一次總是充滿幻想,有時候像進入了無人之境地,但今次卻因為增進了經驗與知識,多了很多製作上的選擇和靈感,例如要怎樣替歌曲做 MV和用什麼模式跟Fans互動交流等等。」雖然事隔七年,但原來Ciao! Baby並非籌備經年之作,「我們各自住在不同地方,跟其他外國樂隊合作之餘,也忙於在其他媒介創作,所以未有時間錄製一張full length專集,直到2010年以短時間完成新曲後終於把唱片完成;這幾年也有寫歌,於不同地方製作以及發表過一些歌曲,但此專集最主要的製作期是2010年夏天至冬天,當中最難忘的是連續多日製作同一首作品,為了不讓自己連發夢都loop住那首歌,刻意在睡覺前聽聽其他音樂希望『洗番個腦』,還刻意盡情投入,唱唱旋律,跳跳舞,洗個澡……但最後都無幫助。」

由等待到得到成果所帶來的喜悅,實在難以形容,不諱言曾經擔心過MMK會是One Disc Wonder從此消失,原來只是自己過分悲觀,MMK一直有信心覺得唱片會面世,間中還有參與其他Project、唱片合輯和現場演出,所以MMK沒有完全停下步伐來。而製作Ciao! Baby期間,他們常聽的唱片離不開Serge Gainsbourg、Nat King Cole、Chet Baker等老牌經典,當然少不了大量Bossa Nova和Indiepop風格的唱片,難怪Ciao! Baby處處流露出浪漫、深情和詩意的懷舊聲音。

Ciao! Baby由唱片封面設計到內裏歌曲,給人完整和統一的Retro感覺,除了從前的輕盈Indiepop外,一如MMK所說,內裏還布滿了Bossa Nova,以及French-Pop、Light Jazz等音韻,開場曲Ciao! Baby充滿六十年代的活潑Swinging感覺,悅耳輕柔的La La La唱詠,極可愛。Jazz For Lovers, Solitude For Me的抒情Bossa Nova和Alapati的漫妙French-Pop,共通點是那羞澀的情懷,緊接而來的Bubble Love Waltz,華爾滋調子下,是個未能開花結果的苦楚愛情故事,Peter楚楚可憐的歌聲,令歌曲倍添傷感。至於法文Acoustic小品Mathias, Excuse Moi De Mon Francais Allemand,是最接近早期MMK風格的作品,溫婉而簡約,清涼的木結他和輕聲的唱腔是Perfect Match,悠揚樂韻的Mercy Mercy, To My Melancholic Life Journey,除了醒神的小號吹奏外,中段出現的中文詩句背誦是神來之筆,令歌曲不至於完全地投向單一的懷舊方向。Ciao! Baby跟前作最大分別是多了幾首中文創作,Interlude 1-飄着(Floating In The Air)是Bossa Nova琴音配合詩歌朗讀,感覺像日本女歌手Kahimi Karie早期作品,甜絲絲的暖意在心頭;至於國語歌詞的《我們搖搖欲墜(Broke)》,浪漫醉人的聲音背後,是暴烈的歌詞,「失戀了/撕裂了/死掉了/是我的事/清清的/冷冷的/沉沉的/過去現在/融化一體」,溫柔地殺死了我。由Edine來演繹的《回憶 旋轉 舞步 (Memories Swirling Dances)》,趣致可人,至於Peter主唱的《If No One Speaks Of (回憶 旋轉 舞步 Wine Mix)》,是這曲的英文版,換上懶洋洋的編曲,像重回八十年代的Neo-Acoustic世界。

最後,問及MMK還會有下張唱片的可能性,「當然有,隨着生活的體驗,音樂上的衝擊與世界的變化,經常會萌生很多新的可能性。」但願那不會是下一個七年,七年又七年,我等不了。

【轉載】明報專訪 The Marshmallow Kisses

殘響音牆﹕與Peter閒聊《Ciao!Baby 瞧!寶貝》
The Marshmallow Kisses

以棉花糖為樂隊名字,可以想像 The Marshmallow Kisses 的音樂風格:甜膩、輕快、幽默、圍繞著青春的二三事,跟大碟的封套和MV同出一轍。音樂人林一峰這樣形容新他們剛推出的大碟《Ciao!Baby 瞧!寶貝》:「The Marshmallow Kisses 把瑞典的空氣,巴西的陽光,法國的情色和香港的小聰明一併放進新專輯,聽後讓我十分期待有一天能與他們合作。」

已經七年沒有出過專輯,或許大家以為 The Marshmallow Kisses 這隊香港少有的Indie pop樂隊早已各散東西,但七年後的今天,他們再次以混合世界各地味道的音樂,引領大家進入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因樂隊成員之一的Eden身在外地,是次訪談只能捉著 Peter 細問新專輯的事宜。「其實不是整體停下來,一直想再做,但自己和隊友都各自有事忙,間中仍有參與製作不同的雜錦碟,仍有出 show。各自有其他 project,Eden 有自己的樂隊,她亦有跟其他 band 合作;我則多做graphic、design、配樂等,我又去了加拿大遊歷,直到去年儲到一定數量的歌,亦有空檔了,便的起心肝做。」他續說:「其實這些遊歷對音樂的內涵都有影響,使我們成長了,做過的事雖然不是音樂,但亦對思想和技術有所提升,會知道有新的方法去處理。而且,大碟內有些歌是從前寫的,亦有些是最近寫,所以層次上會更豐富。」

大碟的主打歌包括《Ciao Baby》、《 Jazz for lovers Solitude for me》、《Dreaming is fucking right》,談的是愛情、夢想、宅女精神等,還有關於一夜情《Bubble Love Waltz》和安全性行為等題材,十分年輕,亦很個人。Peter解釋,這與Indie Pop的精神有關:「情歌多?或許愛情一向是很多人的困擾,Indie pop是貼近生活的事,它單純、直接、無機心,內容主要是個人經歷,不會與生活相隔太遠。所以,雖然是個人的事或感覺,但相信大家也會有共鳴。」聽下去,發現Peter和Eden選擇Indie pop為音樂風格亦似是在反抗某些主流價值觀或意識形態:「香港的社會一向不鼓吹個人主義,有太多社會規範告訴我們什麼是對或錯,人們習慣遏抑自己的想法。希望這些歌能夠鼓勵個人去珍視他們的獨特性:有些東西只屬於個體,每人的思考角度和想法都會不同,但應被容許和重視。」

「一個step,做1000次」

一如以往,《Ciao!Baby 瞧!寶貝》內大部分歌曲都通過電腦軟件和網絡製成,他們如何溝通和分工?「創作階段有時各自寫,錄音或其他technical的東西則由我負責。多數是我弄完某些旋律,她再加上自己的聲音。」Peter形容這樣的創作方式非常「宅」,有點閉門造車之感,但他並不抗拒,甚至有點擁抱這種方式,「可能我有些完美主義,數碼的方式容許我undo同一個step,做1000次,直到滿意為止。」他笑說。

不要忘記 The Marshmallow Kisses 大概於十年前成立,而在成立之初,他們已經依靠電腦和互聯網做音樂:「的而且確,開初是有點想破格,大早已和Eden分隔兩地,那時候的網絡世界才開始成形,有可能性,但還未發展到現在這麼成熟,所以就算不見面都可以試試,這沒人試過的合作方法,使我們的組合更特殊和有突破性。」現在得來毫不費功夫的方便,卻曾帶給他們一些技術上的難題,Peter亦承認開頭設想得太簡單,未必能實踐所有想法,如檔案的傳送,軟件的配合都令他們頭痛萬分。

在世界各地玩音樂 ( 曾參與英國 Indietracks 音樂節、台灣草地音樂節、澳門藝穗音樂節等 ),Peter 如何比較各地的Indie圈?「外國當然較自由,東南亞的填鴨教育模式如前面所說,主張因循和規範,外國人則很早就培養下一代去擁有獨立思想,他們大早習慣發表和表達自己,較少抑壓,很早便決定了自己想做什麼,做rock star的專注做rock star,即使他只能捱麵包!另外,西方的音樂工業和市場都較成熟,雖然CD產量低,但收入能維持,因為樂迷願意付款去買 mp3,尊重音樂人產權,香港和國內則很難做到。」

令我意外的是,Peter對香港的 Indie 圈卻不灰心:「幸運地,我有志同道合的人互相幫忙,例如我跟維港唱片的朋友時常一齊表演,hang out,大伙兒一起行動的感覺很好很快樂。另外,香港始終地方小,人相對少,容易策動事情,反而想到的計劃都可以實踐,好像有攻略似的,你知道step 1 2 3 要做什麼,如要出碟和做 live show,都能夠做到,feedback 和成果快,因為渠道又多。」

輕快旋律訴說寂寞

雖然 The Marshmallow Kisses 的歌詞經常流露出對當代城市生活疏離的一些感觸,使人想起村上春樹小說裏那些寂寞的故事主角。但或許因為有 Indie pop 的滋養,Peter仍然是正面的,「這種音樂不是嚴肅的,它較率性、輕鬆、不用太細緻地雕琢,反而講究整體的感覺,如何保持單純和青春的心境,它以直接和mild的方式去切入問題,可能帶種調和作用,即使寂寞都是以輕快的旋律去訴說。有時把東西浪漫化。這是音樂本身的特殊功效。」看 Peter 溫文儒雅的外表就知道了,以溫柔的方法去表達激烈的東西,不僅是他的音樂理念,亦是他的人生觀吧。

《Ciao!Baby 瞧!寶貝》新碟2011年1月27日起於香港各大CD店有售

文:饒雙宜
明報副刊 2011年 1 月 3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