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不足,情感泛濫,一峰思路難觸摸

林一峰
思路
廠牌︰東亞| 評分︰7.5︱你的評分
2009006701

林一峰在上一張專輯【城市旅人】中引述了英國散文家 G.K.Chesterton 一句:「旅行的整體目的並不是踏上異國的土地,而是最終回到本國時如同到了異國。」概念繼續延伸,思路不變,藉新專輯【思路】重新出發,一峰將22條Tracks分為 Outward Bound 和 Homeward Bound 兩大部份,發揮空間與【城市旅人】的「過去、現在、未來」一樣很大。

(這一篇碟評,文字紀錄始終不夠貼切,聽覺滿足之餘視覺亦要滿足。)

鋼琴帶起《維多利亞》,至中段種種管弦樂切入的熱鬧,神秘莊嚴的氣氛隨三拍子步步提升,以Waltz歌頌著高不可攀的的維多利亞港。「他雙腳著地撐起一個家」將維港擬人,撐起了兩岸建築,但政治神經敏感的你也許會有其他解讀,「別走得那麼匆忙」則更加耐人尋味。

Outward Bound 開始,從香港出發,《遊子意》似是在火車上輕彈輕唱。《紅河村》寫的不過是觀塘翠石樓和油尖旺之間的距離,而《遊子意》更遠更大,接軌世界,去得更遠更廣。

北上廈門鼓浪嶼,《鼓浪雨》非常寫意,選用口琴不其然令人聯想到海面。歌詞寫著的片段凌亂得可愛,一幅一幅地拼砌著一個小島。

【思路】有著【城市旅人】相約的舖排,聲音不再是天星電車,而是來自世界各地。《達爾文清晨》中也有一段火車廣播,小結他伴和,自己也如去了一趟旅行。

相隔半個地球,但上海百樂門和紐約百老匯依然各自各美麗。《從百樂門到百老匯》寫著兩個不夜城,霓虹與月亮鬥光鬥亮。Swing的編曲不似《鑽禧》華麗開場,反而別有一份魅力,猶如跳著探戈。

開展美國思路,《第一口酒》與 Manhattan skyline 尚有距離,《last exit to brooklyn》碰上了,卻與布魯克林擦身而過,在 no champagne no wine 之下經已對 Brooklyn 的繁華有無限的遐想。Light Jazz之中滲出陶醉,或許應驗了「距離有時我更加嚮往」。

從西岸紐約到東岸落衫機,繁華鬧市之中走著走不免對比得更失落。曾經出現在at17【Kiss Kiss Kiss】的《lost in L.A.》重新包裝成國語版,何秉舜藉Saxophone大復古,Re-arrange出懷舊的美國。有著《I’ve Never Been To Me》同一份的迷失,與Charlene一樣曾經走到加州,《lost in L.A.》寫著霓虹下情場失意後,大街上獨個漫步的寂寥。歌詞比原版昇華,一峰做到情景交融,歌詞情感細膩而又不失對落衫機繁華的描繪,真實也好故事也好,畫面美麗之餘亦感人。

瑞士琉森的夢幻過度,穿越湖水,打開歐洲大門。

編曲簡單的《心雪》泛起陣陣漣綺,記載著一段在西歐雪地漫步的回憶,濛了化了卻更加窩心甜蜜,刻於骨藏於心。尾段副曲大提琴的撲出是錦上添花,不溫不火,在既有意境之上多舖一層濛瀧。

雨鎖《都柏林》,結他彈著憂鬱,曲中畫面碎得很,我卻跟不上一峰這情感流。也許是歌詞中對愛爾蘭所寫的太少,令聽眾投入感亦相對大減。

當頭棒喝,《簽證.時差.飛行哩數》提醒旅「世界不是你的家」,身邊束縛原來不少。「版圖越來越大,世界越來越小」一句相當有趣,也許是旅途之上悟到的小道理。《簽證.時差.飛行哩數》同時為 Outward Bound閉幕。其實,這裡可以是一張專輯的圓滿點,【思路】為何不分為兩張專輯推出呢?

.

走上 Homeward Bound,民謠味道相對較濃,結他的運用也大增。下半場幾乎是另一張專輯,整體感覺與 Outward Bound 截然不同,地方描寫的比重放輕,而個人感情則放大。

《不屬於我的鄉愁》中的 Pop Rock 與鄉愁是一個錯配,就算尾段的升Key也沒有為全曲增添色彩,全碟之中稍為失色。《紅沙漠》純用上結他,道出一個愛情小故事,中段上一問一答的方式填詞尚有可取之處,但無疑故事的刻畫不夠傳神。同樣是以結他彈奏為主的夕陽之歌《稻草人》,一峰所放下的情感明顯較多,帶給聽眾一幅坐在草地抬到望著日落西山的畫面,同時也滲入了對人生的反覆思溯在內,「昨天太遠,我回不去,前路太遠,我看不盡」。

《雙子》中的結他運用相對靈活,旋律流暢,將小時候理想與今天所兌現的作個對比。《春夏秋冬》是環繞著四川大地震而生成,「不要哭,不要怕,我用我的手,為你撐起一個家」是一個母親為救孩子而犧牲的故事,帶有勉勵與啟發性,點出人不在但愛是永恆的訊息。將《琉森黃昏》放大,氣氛莊嚴的《小白船》帶到冥府,在奈何橋下飄盪著,中後段將和音蓋過Vocal的處理使全曲變得鬼魅,聽後仿如被洗腦一樣,回音不斷穿梭腦海。

回香港前應得盡慶,《下一站香港》一片熱鬧,爽朗的結他聲將呈現出一個派對。《遊子魂》重組【思路】,是歸程上對旅途回憶,輯錄全碟每首歌的一小段,順序砌疊的成品,這個處理手法非常新鮮,值得一讚。乘著《遊子意》的火車回來香港,《老榕樹》如從留聲機播出,重回榕樹破土之時,弦樂的舖排使層次變得豐富。最終完成旅程,紮根的地方還是紮根的地方。

上半場 Outward Bound 尚且能做到勾畫地貌,緣情寫景,容易帶動聽眾思潮起伏。但下半場 Homeward Bound 收起地圖,只著重情感蘊釀,一脈寫著個人的感情與思緒,純單向性的音樂輸出使聽眾幻想有所不足,欠缺共鳴。放眼世界的【思路】過於貪心,22tracks 環遊世界,地點選取非常之廣,貴多不貴精的情況之下,花心思仔細理解每粒音符的聽眾寡寡可數。【城市旅人】尚且能配合現今「即食文化」,但要讀者多加聯想的【思路】,真的要考考大家自己的創意與聯想力。【思路】是一張誠意滿瀉的大碟,縱然感染力並不算強,依然能保持一貫的音樂質素,值得大家來一次「耳朵去旅行」,擴闊眼界。

首選:《lost in L.A.》

全碟歌詞 | 原文連結

戴佩妮這樣的女生是可以走更遠的

戴佩妮
原諒我就是這樣的女生
廠牌︰喜歡音樂| 評分︰7.7︱你的評分
kwokjing

從來覺得戴佩妮的創作力與個性是不會比陳綺貞差勁的,可是陳綺貞走獨立,盡展個性;相反出道十年以來的戴佩妮卻在台灣主流樂圈裏乖乖的走,每張專輯循規蹈矩,鮮明的個性一張比一張減退,上一張專輯【iPenny】更製造出一張將其個性抑壓的抒情歌集。

開了第二次個唱,以mp3形式推出了一系列的作品,戴佩妮終於集合這些作品推出新專輯【原諒我就是這樣的女生】。誠然【原諒我就是這樣的女生】是接近戴佩妮這兩年的作品集多於一張完整的專輯,大部份作品由戴佩妮與其樂團D’Power編曲,每首混合不同類型音樂的作品輪廓與性格都明確。唯獨,以第八張創作專輯來說,水準保持,音樂的層次卻並沒有多少昇華,戴佩妮的聲音亦比起初出道時多了過甜的嬌憨;歌詞部份沒有開拓到新題材之餘更是與舊作品出現著嚴重的內容重覆,過份圍曉著關於自身不妥協的個性與對舊愛的歌詞。

說回歌曲本身,14首作品裏確實佳篇處處,首選《我想也沒關係》與《看見聽見》,前者是融合藍調爵士的民謠,體現到結構簡單的樂團現場演奏的民謠風格是讓戴佩妮的聲音發揮得最極致;《看見聽見》亦然,聽到她聲音的爆發力與在演繹上的游韌與層次感,忽發其想,除了戴佩妮唱得到這樣既具性格與剛巧的歌曲外,台灣樂壇還有那個唱得出這份率性與堅定?

其次則有一系列優秀作品,像坦率快意的《這就是我》、應是西班牙旅遊觸發的夏日風情《Las Ramba》、玩舊派舞廳爵士風情的《天生好手》、柔媚的《那個那個》寫出唱出女生只願當伴侶的唯一的大眾心事、《冷落》加入大小提琴,展示空靈的意境,編曲上展現不一樣的深度與眼界。

質素被比下去的作品則有《吹嗶嗶》或是戴佩妮一人編曲的《Laftie》,雖然都是用盡心思但效果仍可窺見有改善的空間。前者靠戴佩妮的賣力歇斯底里演繹更顯結他貝斯等樂器演奏力度不足,玩味足夠,卻幫不到戴佩妮的氣勢,且靠玩聲與單調咆哮均不是戴佩妮所長,整體難成佳篇;後者在電子聲效的運用與氣氛方面亦明顯未到高水平。

另一方面,戴佩妮是被困於對舊愛的回憶吧,《兩難》或是《一念之間》都是類似的情愛題材,相對以往《街角的祝福》、《怎樣》等情歌的筆觸感情濃厚直接,這些情歌作品難免落於有為文造情之嫌。而且兩首作品都多少落於過度製作與過於匠氣,尤其後者的類似情歌調調我已經記不起是《防空洞》還是那首了,是否每張專輯都有這樣典型的情歌的需要?

【原諒我就是這樣的女生】的質素是不容置疑,戴佩妮依然保持著其充沛的創作力,唯歌詞題材明顯是在以往作品裏過份重覆了。好像很久沒聽見像《不一樣》、《oh my god》又或是《慾望的世界》這樣具個性的個人思考與關懷社會的自省題材了;亦再沒有一張專輯裏體現統一的音樂性與個性了,反而多了的是戴佩妮聲音上的嬌嗲。我想,一直為不同歌手提供作品的戴佩妮可能處於創意output大於input的狀態,或者戴佩妮需要一個帶給她更多題材與思考空間的經歷與啟發;一個具勇氣的唱片企劃;陳子鴻外一/多於一個音樂上的新夥伴讓她的音樂可以有新衝擊並走到另一個層次。

天梯上的謝安琪可【吶喊】什麼?

謝安琪
Yelling
廠牌︰新藝寶| 評分︰6.5
2009021011

[starrater]

採取全攻形態活躍於香港娛樂圈,一首大熱的《囍帖街》橫掃樂壇,謝安琪瞬間晉身一線歌手。下一步,其實最難行,如何保持著《囍帖街》的氣勢而更穩固在樂壇的地位與及安撫那班新吸納的樂迷,第一難;如何保持本身音樂取向及定位,繼續再在音樂路上更進一步,是另一難。這幾乎是每個出現了一首疑似是one hit wonder的大熱作品的歌手面對的難題,亦是謝安琪面對的難題。

面對著這樣一個前設情境,雖則謝安琪口中說仍然以輕鬆心態製造音樂,不會計算/較成績,然而在頗快的速度便推出【Binary】後的第二張唱片,擔心倉促時間下製作的專輯的質量是情有可原的憂慮。當然,依然是周博賢掌舵的情況下,【Yelling】中我們聽到的基本上仍然是那個謝安琪,有點玩味不盡是情情塌塌而卻是關於生活的題材;可視為這是【Binary】的音樂風格延續,其實說為Double Albums可能亦會騙得到人,因為音樂進展不多,亦沒有明顯的突破心態,繼續延續【Binary】或之前的元素,繼續懷舊繼續Camp味,作為大熱作後第二張專輯尚可以接受。

在專輯其實以快板作品為主導的情況下,兩首派台歌《祝英台》與《年度之歌》放在中間其實絕對是有點阻礙了專輯的流暢度(喜帖街國語版《歡送會》就一定是敗筆)。論歌本身,《祝英台》喜在流行而不流俗套,作為派台作,歌詞能反思社會上性別定位到社會刻板慣性屬難得。要批評的,當然是盡可能不要再從被各媒體都改編/玩得太多太頻密的「祝英台」入手了,為何不給其他典故經典一個機會?作為打榜的k歌的《年度之歌》令謝安琪的面目模糊變臉;黃偉文填詞的《年度之歌》很容易聯想起《囍帖街》,其實題材由唱了一首大熱的流行曲的歌手作切入點是既有意思亦有趣的,只是整體題材與情懷發展下去變成了以大熱流行曲比喻人生興替與情人的移情別戀實在與《囍帖街》太接近,不禁淪為陳腔濫調。

面目模糊後,幸好有《字裡行奸》玩字之樂,可見周博賢他們就是再收錄《開卷快樂》來表達對主流傳媒的歪風還不夠洩其心頭憤,要有這個重型搖滾加rap延續來作嘻笑怒罵。「因種出了果 再滋養因 越轉越發變態」要罵的除了是媒體還是一班讀者。自Linkin Park大熱後玩過這類搖滾的華人歌手為數不少,《字裡行奸》算是最到位,最能從那些樣板抄襲中stands out出來。

以Brass(Trombone) RIFF來作主導的《直角等於三角形》則算是《如花》的延續,發放70年代舞曲靈魂,什麼Village People 什麼Boney M可能會即時能聯想起來,加上歌詞用「臀部來做腦袋好嗎」來斥責港人的單元思維與表面膚淺思想是絕妙。然而《直角等於三角形》最欠佳的除了是旋律外就是那份到喉不到肺的Camp味那份騷味,稍為可惜。

延續《亡命之徒》的迷幻電子接近Trip-Hop類型,Seasons Lee作曲編曲的《紅衣天使》則歸為平淡,稍稍未能帶起舞動之感;一拍下去,即被挪用張國榮《Monica》的音節加上80年代synthpop的《方玲霞》比下去,曲式至旋律都屬搞鬼類型,加上歌詞描述的那位睇電視睇得入魔的「Monica」及尾段玩味的「dadadum」和音,絕對是《入型入格》後Cult歌之延續。同樣帶有懷舊味的點題作《吶喊》是首出色的anthem,各元素都揉合得巧妙,只嫌還可以玩得更大膽,尤其是那些Soprano 「吶喊」和音其實大有潛質。

先有七十八十年代味,徐徐鋼琴送上的《我最喜愛的歌》或者流露的是像六十年代那些簡約民謠的雋永,Eric Kwok的上乘的旋律仍然是周博賢製作團隊的一個好補助,上趟有童趣的《港女的幸福星期日》,這次有清秀氣質的舞曲,簡約的編曲配合Orchestra樂器點綴,美麗。林若寧以「喜愛的歌」來寫愛情寫歌手,與《年度之歌》可以是相映成趣;亦可以覺得是過份陳腔濫調,老氣嘮叨,尤其是林若寧的填詞風格委實太多堆砌附會,懷舊也有個限度。

【Yelling】加入了Seasons Lee這單位是明智,因為畢竟靠周博賢一人之力難以一直承擔謝安琪的音樂發展。在香港還有那些單位可以加入謝安琪的名字下,或許與周博賢早有合作基礎的人山人海會是另一可能性,不過,不理是張亞東甚至是雷頌德,最重要還是歌者本質與其創作動機及態度才是重點。

周博賢在唱片頁面裡說派台作要選保守慢歌是基於唱片市場的制肘,我們明白,亦感慨,在香港有那個歌手沒有這樣子的怨言。看著謝安琪愈來愈是一副「姿色份子」在各大媒體活躍,唱著欠缺個性的作品時,我們是明白這是生存手段。只是,我們或者又會疑問,既然明知道這是市場的弊病,親愛又自覺的謝安琪,為什麼偏偏要這麼乖乖女去配合附和?

「直角不等於三角形」,然而,就算非直覺層面上,三角形確也可以是直角三角形。要「簡單化」大眾都留意到細節上的天使,其實最好的辦法是將天使的細節投射放大強調,不是嗎?

在各方條件與環境上都欠佳時,作為冒起走紅的歌手,面對著各方批評毒口,路不易走,但更應該大步漂亮地走,亦如香港樂壇,共勉之。

首選:方玲霞、字裡行奸、吶喊、我最喜愛的歌

黃湛熙獨立繼續唱,繼續大眾深情

黃湛熙
故事繼續
廠牌︰89268| 評分︰6.3
hei_cover

[starrater]

一直,香港坊間對indie pop的誤解其實頗深,Indie pop其實可以單純泛指由非「商業化大型唱片公司」的廠牌推出的流行音樂;與另類(alternative)顛覆激進是可以扯不上一點關係,黃湛熙便正正是這種玩indie pop而音樂卻其實很接近甚至本身是主流流行音樂的例子。

委實,由黃湛熙的音樂到歌詞都可以追尋出廣東流行音樂的薰陶,作為他第三張專輯【故事繼續】依舊是朗朗上口的旋律、主流式深情款款的歌詞與及以民謠姿態送出簡約的結他伴奏。

《我會唱下去》鏘鏘結他的輕快歌曲到尾段加入的拍掌,甚為爽朗,充滿著黃湛熙的力勁;《Biker》肯定會是其中一首最stand out的一首,以電結他riff加鼓的陣容;內容取自其之前發生的電單車交通意外,大聲唱著「我要騎下去」的堅定,兩首比較隨意跳脫的演唱方法與填詞手法亦最有黃湛熙的個人特質。《不知不覺喜歡你》接近full band處理,編曲算是最花巧,醒神;或者VOCAL 上可處理得可以更大膽豐富。

《時光機》續集的《相約夏天》依舊是那份輕盈恣意,不過只覺得歌詞的文學味或是副歌旋律的感染力,其實可以是編成不一樣的憂怨味道,也可以像是蔡健雅或是陳綺貞唱出的那些淡淡情歌。

跌宕的小則品有《She Loves Me》,依然能保持輕鬆的聆聽經驗;《My Majesty》屬優良流行曲,雖則有點老氣。《Everything’s OK》鼓聲到所有的音色忽然都熱鬧起來忽然World Music,原來是《菲情歌》的呼應,為菲律賓女傭的頌歌,是專輯中另一重點。單以結他伴奏的情歌《Kiss Goodnight》還好,但到寫與其寵物之間關係的《十年》,旋律比較平庸處理亦平板歌詞寫法更是平乏表面,是專輯較為軟弱的作品。

在這第三張專輯裏,在爽朗結他下黃湛熙哼出剛巧的聲音的風格已經更明確,不過隱憂是黃湛熙寫的曲已經開始有某程度的重覆局限。還是覺得既然黃湛熙是個有熱誠有故事的人,歌詞寫法描述確是可再仔細多層次一點,少一點主流音樂的conformity,跳出框框,便更好。說實話,黃湛熙的流行作品若然給某一個主流歌手唱,未至於會大熱,但也至少會有一定流行度了。

又或者,作為獨立音樂人,可以拿出多一點膽量,而不要壓在「玩獨立音樂卻沒有獨立音樂的鮮明個性」的尷尬位置,亦不用拿起主流歌手與聽眾既定的高高定位;也許,一切都可以跳出這個小小的盒子︰繼續平易近人,但可以更多趣怪念頭,更別樹一格。

首選:Everything’s OK、我會唱下去、Biker

香港區港式李克勤︰味道3.5抵食4衛生4

李克勤
Today Special
廠牌︰環球| 評分︰6.5
2009002011

[starrater]

自《演奏廳2》開始,李克勤已經將自己固定的情歌歌路來個變革,你說他一直唱得太硬嗎,偏偏在《My Cup of Tea》中選些猶如女生的小品來唱輕一下,雖則效果見仁見智。相隔一年多,單看《Today Special》封面裡擺起刻意的姿勢來拍下「隨意」的隨拍風格,便暗示這專輯與《My Cup of Tea》是同系列的。

這次找來明星級音樂人來做班底,以近年與陳奕迅合作甚多的梁榮駿護航。音樂上力求流暢流行,有趣地帶著強烈九十年代初仍有杜自持等名字時的流行曲風味。可喜在沒有刻意求破格變動的音樂類型,都盡是平易近人的流行曲。最為驚喜,應屬李克勤的演繹,自然得來更可收可放,比起往時層次分明之餘更覺有不一樣的遊刃。

將范曉萱譜曲的《廉價哀傷》原本有資格偏鋒的旋律編得深沉而高格調,Gary Tong以鋼琴來串連r&b的跌宕,為專輯立下清晰的定位,林夕依然寫他愛寫的“失戀算什麼”內容,亦出動了如“失戀不是中槍基督都受過傷”這樣略帶狡滑的文字智算。緊接略略trip-hop調味的《潑墨》編曲豐富卻不過分搶眼,依然以琅琅上口的旋律作主導,配搭得平實卻有新鮮感。方大同招牌騷靈味道的《今夕是何年》亦然,平易近人的旋律卻保持高格調的美好,精美程度幾乎可以令人回味幾年前的陶喆的作品。

專輯的男生合唱作品中,與張繼聰合唱的《爸爸聲》不及《忍君子》的精彩,前者雖貼題玩味,big band的元素亦恰巧點綴作品,可是亦最顯李克勤歌聲的生硬,副歌的旋律與處理亦太平板。而《忍君子》林海峰歌詞帶生趣,聲音客串亦帶出火花,老土當有趣仿佛一take現場的作品可堪玩味。

然而,專輯由《她慈我悲》開始水準便保持不住,《她慈我悲》顯得接近平時港式的裝模作樣的罐頭作品,整體曲詞編略為牽強,唯李克勤的演繹可取;張敬軒作曲的《在一起卻很寂寞》與側田作曲的《萬年寂寞》皆是港式空洞堆砌的情歌問題,前者曲式懷舊卻不出色;後者側田的旋律明顯較有流行潛質,但也不過是側田自家《好人》、《命硬》等的複製。再加上同樣問題的《服》便成為專輯的情歌/冗曲三部曲,幸TedLo在《服》中的爵士元素最為突出,算是力挽狂瀾。陳奕迅作曲的《換季》,劉志遠的編曲顯功力,既保持歌曲乾脆亦能加入中國味的渲染,使這小調情懷抒發得既有時代感亦夠深情。別漏了緊接玩印度音樂元素“左麟右李”新曲的《唔使驚》,驚喜地玩得有聲有色,飽滿熱鬧。

專輯上半部是委實精彩,惜下半部歌曲質素參差。不過,最可貴還是此輯中李克勤以更平實的音樂來突破舊有的李克勤框框,監製梁榮駿功不可沒。已為人夫已為人父,放慢步伐,或者李克勤的音樂亦能步入另一階段。

首選:換季、廉價哀傷、潑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