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傾出的那些年收音機是唯一娛樂的日子,《孔明燈》唱出「賣懶賣懶賣到三十」的童年唱詩,我非常期待李克勤新碟會賣甚麼香港情懷。錯愛兼中伏,我們都被派台歌欺騙了感情,寄附在歌曲上的香港集體回憶,統統被塞進了國語專輯【似曾相識】,那預期與現實的落差真是非粗口可形容。
「一碟兩語」日趨流行
君不知原來潮流興搭豬骨,但凡香港歌手推出國語專輯,為怕香港樂迷失寵,都會在碟尾附上一兩首廣東歌以表心意。也許動機是鼓勵香港電子傳媒多播播歌為爭獎衝刺,也許天真到認為有聽眾會為了隻《月球上的人》去買【認了吧】,為了隻《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去買【無名.詩】。但你們的厚愛我們實在難以消化,正如陳奕迅《張氏情歌》出世於一張國語專輯就是一個怪胎,與碟名一樣是一個令人摸不著頭腦的大問號。
香港傳媒不認受國語作品?
我又不見得香港主流傳媒抗拒甚至排斥香港歌手推出的國語歌。方大同為香港樂壇帶來一個很好的議題:傳媒應否為香港歌手推出的國語歌打折扣?慶幸本地主流傳媒沒有因語言不同而調低對方大同的評價,尤見商業電台都其寵愛有加。例子比比,正正去年謝安琪《脆弱》和今年盧凱彤《雀斑》都沒有被傳媒忽略過。當我們即將恭迎《好不容易》成年度歌曲的時候,唱片公司似乎低估了國語歌在香港市場的接受性。
反 Bonus Tracks 的「一歌兩味」
我所反對的不是廣東歌附於國語碟推出,而是「碟尾搭豬骨」的唱片銷售模式。反之亦言,明明概念好完整的一張廣東碟,尾尾出現一兩首「一歌兩味」國語歌的情況司空見慣。幾年前人人熱唱謝安琪《囍帖街》,黃偉文的歌詞成為流行的關鍵;一年後【Yelling】中林若寧為同旋律譜上國語詞,易名《歡送會》,竟然換來的是一致劣評。這不是林若寧詞鋒拙劣可以解釋的,因為大眾已將接受了 Eric Kwok 這個旋律是屬於利東街的,才會惹來對《歡送會》的反感。容祖兒《花千樹》就是《花千樹》,無謂為照顧大中華市場而在【Joey & Joey】碟尾出一隻《最後情人》。更奇怪的例子有陳奕迅【?】中,同一旋律在不同語言上製造了氣氛衡突,藝術的《看穿(國)》和現實的《神奇化妝師(粵)》各走一端,沒有 Gimmick 只有尷尬。
旋律和歌詞不是如此兒戲可以獨立運作的,所以「一歌兩味」是香港樂壇其中一件最荒謬的事。何韻詩曾經做了一件自相矛盾的事:去年她出走台灣在 Club house 大唱廣東歌,也在多個綜藝節目包括【娛樂百分百】演繹廣東話版《木紋》;明明身處國語市場卻從未唱過【What really Matters】中周耀輝處理國語版的《木紋》。相信何韻詩考慮的不只是作品的傳唱度,更重要是作品原汁形態的情感是二度製造無法比擬的,也成就了歌者的堅持。
「一碟兩語」可以不是罪名
反對「一歌兩味」是必然的,但「一碟兩語」卻不一定存在問題。音樂本來是沒有語言的,第十八屆台灣金曲獎是一次很好的反思,林生祥堅拒憑專輯【種樹】領取最佳客語歌手及最佳客語專輯兩獎,原因是他杯葛金曲獎以語言劃分音樂。其實很多香港歌手,包括黃耀明【拂了一身還滿】, 林一峰和黃馨的【花訣】, 盧凱彤【掀起】, 鄧紫棋【My Secret】等都示範了國語歌並存的可能性,大前提是要有整齊的曲風或強烈的概念支撐,歌曲並不是以 Bonus Tracks 的名義寄生,更不要出現「一歌兩味」。既然我們提倡音樂大同,就不應再以為語言是一種局限。
為甚麼大碟要有 Bonus Tracks?
我沒有甚麼要捍衛粵語歌的宏願,只是希望唱片公司和歌手們反思一下 Bonus Tracks 的意義。如果刻意在唱片劃分一隅給另一種語言,給歌手們爭獎或增加銷量之用,實在是一個非常可悲的現象。再用李克勤【似曾相識】的例子,久無粵語作品樂迷或許會覺得可惜,但也不及未能將《天河》《孔明燈》觸及本土情懷的濃郁概念延伸至一張專輯可惜。說穿了,我只是擔心整個樂壇為了發錢寒到失控,不惜「一雞兩味」甚至不顧唱片概念去犧牲專輯的完整度。請勿再用市場解釋音樂,解剖專輯,多謝合作。
同意关于”完整度”的说法。不同语言的歌,如果主题一致,照样可以在同一唱片内和睦相处。很多bonus track,感觉是为做而做。我自己的iPod里有些歌的播放次数是零,当中大部分就是这些bonus track。
楼主提到的”一歌两味”,说得详细点,应该是指那些直接照搬旋律和编曲、只更改歌词的做法,如”欢送会”、”最后情人”⋯⋯上述做法固然不值得提倡,但如果能在编曲方面下功夫,出来的效果是可以很不错的。例如两年前的《On Wings of Time》专辑,”她扔了根火柴”和”小团圆”、”我不打算流眼泪”和”迷失艺术”,这两组双语歌曲放在一起就不会突兀。即使是编曲相若的”月亮说”和”月亮事”,Ivana在唱法上稍作更改,也能唱出不一样的感觉。
总之一张唱片内存在多种语言,我觉得这没什么问题。就算是为了不同语言的音乐市场,无可避免地出现”一歌两味”,也请在编曲或其它方面花点心思。
一歌兩味不是這幾年的事,鼻祖根本是王菲。1998年《唱遊》專輯出現經典的雙生兒〈償還〉vs〈紅豆〉(至少當年還有將雙語分成兩張大細碟),繼後還有1999年〈守望麥田〉vs〈百年孤寂〉、2000年〈給自己的情書〉vs〈笑忘書〉及〈螢火蟲〉vs〈再見螢火蟲〉這幾個case,接二連三以後,同樣現象才逐漸蔓延至其他香港歌手的專輯當中。
1. 很同意Bonus Tracks的出現會破壞一張唱片的完整性
2. 至於”一碟兩語”則保留觀望態度,始終還未遇過一張可把兩者完全共融的唱片,隨著曲目播放,一時粵一時國,始終語調、咬字等等的不同會影響一張唱片的流暢度
3. 同一張唱片出現”一歌兩味”是很突兀,但它們分開去兩張,又的確有成功例子,例如陳奕迅的”十年”跟”明年今日”,”富士山下”與”愛情轉移”,但我相信這是萬中無一的,哈哈
Regarding this topic of mandarin and cantonese songs mix in one album, how come no one mention about Ivana’s “In the Wings of Time”, which is a good example of how mandarin mix with cantonese together in one album. 一曲兩歌, 但完全是兩首獨立作品, e.g. ‘她扔了根火柴” 和 “小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