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文藝復興沙龍:思索香港樂壇】感覺是上了一課樂壇工商管理課。「香港樂壇已死」這些題目,聽眾和音樂工作者著眼不同,從聽眾角度出發,以為是音樂質素論,但音樂工作者的死來得更現實,是錢。
1. 講者說傳媒(包括網上音樂評論)是打擊香港樂壇的力量。舒文:「香港媒體以前會配合音樂工業的發展,當我們想做一首金曲,他們就會幫手寫好一首歌。」作為網絡媒體的一員,我們不過在是其是非其非地以歌論歌,如果要將評論扣成抹黑,你的和平便是我的和諧。「做一首金曲」這種想法很有問題,我認知中歌曲的人氣累積是一件 Bottom-up 的事。
2. 研討會最後變了音樂工作者自勉的場地,講者的論調是樂壇沒有病,樂壇不景氣是樂迷不買碟要負的責任。當有海外留學生說「我離開了香港還是很喜愛香港流行曲,例如XXX的歌詞教會了我…」,嘉賓就很高興。但他們沒有意識到今天很多問題都是環繞香港流行曲歌詞,這就是最大問題。
3. 就著「詞大於曲」的現象,我終於聽到一個最好的解說。黃耀明以台下觀眾身份回應:「外國樂壇點解咁好?就係因為無黃偉文無林夕。自己的樂隊寫番自己既詞自己既曲,甚少寫歌給別人。」香港樂壇這所工廠,填詞作曲一員工批,歌手在取同一批貨,揀得多合身都是來料加工,個個一樣。林一峰強調了多次「獨特性」這個字,正正因為樂壇生存了太多沒有音樂性格的「取貨表演者」。
4. 節目完結後出現很大粒花生,有觀眾衝上台說「呢番說話我唔講出口,我怕我會後悔一世。其實陳奕迅同容祖兒可以可以應承唔再拎獎。」氣氛相當尷尬,有蔡楓華「剎那光輝唔係永恆」的感覺。不過這觀眾的這個問題也道出了香港樂壇上游力量的問題,記得我在 2011年的年度樂壇總結文也提出過權力交替的問題。
但今天嘉賓開啟了 Music Industry Defense Machanism,景氣一片,卻沒反思過香港樂壇流水作業出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