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遠聽而不可細味的鍾舒漫【True Instinct】

cover1400x1400

鍾舒漫

True Instinct

廠牌:英皇︱ 評分:4.5

你的評分

[starrater tpl=10]

鍾舒漫由初出道開始便已是不少樂迷又愛又恨的單位,她有特別及個性的聲線,但她卻屬於英皇娛樂,那個每個歌手都一模一樣沒有個性沒有內容的流行歌手唱片公廠。原來她2007年已出道,唱了近十年還是唱不到任何代表作,英皇終於畀佢由「純情卓韻芝」樣變成「潮童女生」形象,與細妹鍾舒琪以「日本涉谷潮童」形象出歌,玩無厘頭的青年文化,作品《SS14》除左畀人聽得出係抄外,都算係引起返一d 討論及注意。

不過,鍾舒漫的問題還是「英皇娛樂」這四個字。不要讀任何英皇娛樂的文案,因為讀完,一係會侮辱你智慧,二來亦係侮辱香港人的智慧。年輕人可以很簡單很玩樂主義很嬉皮笑臉,但不代表是白癡沒有智慧的,英皇娛樂的問題就是這樣,那些文案讀完你會覺得只要是中學生也會覺得寫那條友是有問題。

正如《SS14》一曲中,歌詞可以在當時全球在「依波拉」的恐慌中用「依波拉」來做噱頭、hookline,就知道整件事是如何反智。

鍾舒漫這張向80年代致敬的【True Instinct】亦然,先不要說「又玩80年代?」,係,香港樂壇玩來玩去都係80年代,由楊千嬅【電光幻影】開始玩左十年多到何韻詩陳奕迅到人人都話要玩80年代,但佢地的80年代來來去去都只係new wave synth pop那種聲,乜80年代真係得咁架咋咩?吳雨霏早前的【艷羨】未又係玩80年代致敬,至少佢玩disco及R&B,這張【True Instinct】則又是陳奕迅《重口味》帶來的影響吧。

【True Instinct】最可取之處是整張EP 均是舒舒漫作曲,而《改潮玩代》與及《聚光燈》的八十年代new wave 雖然又係玩來玩去都係果野同聲,但在廣東歌的系譜上還是做得對板成功的,鍾的旋律其實亦有自己一套,前者的旋律走向及key設定的東????味是不錯的;後者的旋律其實是上盛的,林寶的歌詞亦幫鍾舒漫爭取了一點分數,若然在vocal及mastering 上不那麼單調乏味的話或可成佳作。

至於其餘兩首則可謂是大災難,《自信足爭》的R&B是拉牛上樹,亂咁來;《沉默的對話》則是惡趣味當有趣。

再睇【True Instinct】的MV,你見鍾舒漫真係好努力,但這亦是叫人覺得唏噓的地方,好似《改潮玩代》的MV,她學陳奕迅玩80年代造型加那些惡頂舞,混入韓風式少女風味,哇,呢d 唔係幽默唔係好笑唔係型,係好cringeworthy 好惡頂呀。玩幽默是需要很多功力,亦是很危險的,因為當你幽不到默,整件事只會變成是徹底災難。年輕人無傷大雅的幽默趣味其實有時蠻好笑,若然玩那些幽默的人真的是十幾歲的後生仔及佢地真係好笑的話。

岑寜兒活在「香港」here,卻離地在如天堂的there

cover

岑寧兒 Yoyo Sham

Here

廠牌:︱ 評分:5

你的評分

[starrater tpl=10]

當代香港文青唱作人代表岑寧兒等了多年的首張專輯【Here】的定名還頗尷尬,here, 這裏,明明生活在這個混亂的香港,但專輯的「這裏」卻原來一點都找不到其他人在這裏的感受,是絕對的離地代表,還真諷刺,亦頗能概括整張專輯的感覺︰沉醉在自己的小確幸,離地地樂觀,感性卻空洞。

【Here】當中包含了Gospel, a cappella,folk pop, World music 等的音樂影響,美麗渾厚的和音Harmony,柔麗的vocal,輕浮的假音及氣聲,層次極佳的音樂編排,確實是一張適合天氣晴朗的星期天的專輯,但想來想去,又發覺,原來這只是適合沒什麼事幹的星期天自家cafe 式音樂設定。

專輯的歌與之前她的作品類似,都是探討個人存在及感情世界,卻用一個極平靜的調調,嘗試以一些「小聰明」的意象來表達深厚的感情,像《空隙》中的「該怎麼形容 像一個球 又像一個洞 它越大越滿卻越空」,又或是《含羞草》的「我的影子 長了一棵含羞草 誰碰到了我 也就碰到了它」這些意象,有點像中學時上文學課學生用盡力想的那些意象,不差,亦難稱得上獨特及深刻,適合個人沉溺,或者。

講述感情關係的《空隙》與《You and I》,前者有盧凱彤編曲,較像90s pop rock 格局;後者更有Jerald 配編慣大熱情歌的Ted Lo出馬,則較像60,70年代的pop ballads,出動煽情弦樂,還是敵不過歌詞本身的空乏,煽極也煽不到多少情。倒是仍然是極有蔡健雅影子的《Mask》效果最佳,偏向chamber pop的小品格局,尾段加入的弦樂等都見奇哥的功力。

見證專輯的創意不足,當然是兩首翻唱作品吧。嘗試加入戲劇感及Tango的《光之翼》則像一個現場acoustic 版本的翻唱,現場版本的感染力及現場感或者會更好;翻唱《Twistable Turnable Man》則令我好奇,為什麼我不聽回Andrew Bird原版?意義究竟何在?我真的想不通。

專輯最精彩的,還是開首的《明天開始》以及單曲《哪裏》,前者是個愉快的音樂歴程,內容說什麼都沒所謂了;後者有Jerald的R&B及funk處理,算是聽得最投入。

或者,岑寧兒頗能代表當代的年輕歌手及一眾富裕的香港年輕人,像王菀之一輩,中產家庭出生,有宗教背景,通常衣食飽滿,追求生活品味。縱使世界紛亂,他們還能樂觀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就像《Glow》一曲的樂觀,「yes, everything you touch turns into gold / yet you won’t let it show, cause you don’t even know」的猶如聖詩的超凡調調。

或者,他們追求的「藝術」不是當代藝術著重的「叛逆顛覆」的精神,而是追崇封建年代建制藝術的high art 藝術家地位及藝術家的傲慢。音樂無疑是可成為避世的工具,但當一個歌手的聲音唱出無物,sing for nobody的時候,那我在想,這種音樂,真是放在Cafe 上播亦有點無謂,究竟為誰而唱。像寫友誼的《不枉我們張山十年》,這種歌詞我讀書時寫在紀念冊亦嫌老土作狀吧,為什麼還可以出現在專輯裏?是我不夠潔白純真嗎?或者,這音樂只是不適合我聽罷,我只不過是想貪心一點真心喜歡這個香港力捧的新音樂talent 而矣。

最後,這專輯有奇哥助陣,奇哥的音樂造藝不用懷疑,但這張專輯為何這麼generic?我終於記起,當年自然捲的精彩,原來還要多得娃娃的歌詞及個性。

Robynn & Kendy 舊酒舊瓶,高質唱K

sailawayrk

Robynn & Kendy

Sail Away

廠牌:Universal︱ 評分:4.5

你的評分

[starrater tpl=10]

用詞與時代是會跟著時間走的,以前八九十年代我們喜歡叫一些唱得過份機械化的歌手叫做酒廊歌手,到九十年代尾二千年頭我們喜歡叫一些唱得很basic 的歌手在唱K。現在是網絡年代人人都可以發表音樂的年代,要形容Robynn & Kendy的新碟【Sail Away】,我覺得一個新的term來形容這兩個歌手的歌聲是確實需要了。

以在網絡翻唱經典金曲而取得大量點撃,更獲得Universal歌手一約,看來會是一帆風順吧。但是,環球簽了回來後,卻有點不知怎樣領航這隊Robynn & Kendy。出碟翻唱?網絡的那班人又會肯花錢買嗎?走原創,那究竟要走什麼路線?這正正是這組合的「死結」。Robynn and Kendy 的第一張EP以一半「新作品」一半「翻唱」來試水溫,新歌方面則走像at17般的「獨立、民謠、知性」的淸新路線,結果反應卻十分冷淡。當然了,以「小淸新」簡約編曲來翻唱家傳戶曉的金曲的Robynn and Kendy,又不是真的是那種獨立流行的小淸新,她們亦沒有獨立流行那種DIY、不打磨的美學,她們在最早的網絡歌曲已是有本錢用上專業器材與及有「人」協助拍攝了。

吸納不了喜歡獨立流行的文青,那到第二張專輯【Dear Diary】呢,雖然繼續一半新一半舊,新歌依舊有《小說伴咖啡》那種作狀文藝淸新,但最後跑出的卻是最polished的作品《陶瓷娃娃》。或者是因為這個原因吧,首張全新歌專輯【Sail Away】的作品終於不再走文藝淸新,變為一張格式化的廣東流行。

誰不愛聽出色的傳統廣東流行?但【Sail Away】聽到的卻只是像一間二手店賣著質素不過爾爾,且你看過無數遍的物品。坦白說,新專輯有Edward Chan及繼續王紀華作監製,歌曲確實是不難聽的,尤其是Edward Chan監製的作品應是獲得更多budget 的,在音色、混音等一切都是把她們的聲音推到更高的層次。不過,真正的問題,首先是Robynn and Kendy的創作力問題,專輯不乏好旋律,但更多的是平庸乏味的旋律,聽得出大部份都是從九十年代廣東流行取經,卻沒有真正的耀眼處。其次是,也許因為這個原因吧,兩人唱得也像唱K,雖然這張專輯明顯聽到兩人的不錯的歌喉及蠻廣的音域,但唱出來也就是太過圓滑,十分機械。最後,來到音樂編排、和音編排到創意層面,就是了既無新意亦無想法。

當然,也不是沒亮點的,《Sail Away》是專輯的亮點,在旋律到編曲都發亮的,編曲的T-ma@EMP交足功課,由鋼琴到結他到假絃樂,以接近jazz的improvise的美學編排,都編得美麗動人。可是,失驚無神的rap 卻是一個turn off,這種要加段rap的過時潮流,令整首作品忽然冗贅。這張專輯幾乎每種風格都會有兩首類似作品,《Sail Away》的同系就是緊接的「民謠小淸新」《今天只講笑》,有如雞䯇。走幾乎出現在每個歌手專輯的Fergus Chow處理的《公主病死了》怎繼續玩他喜歡的八十年代disco簡約風格,慶幸這次沒有再要送上某經典作品的一個snippet,同樣略略R&B的《到你》由The Exchange 有較生動的主理,groove更好效果更好。

王紀華監製,劉祖德編曲這個組合很九十年尾、二千年頭,《不痛不癢》就是這個很屬於那個年代的慢歌。同樣單位,同樣這麼多「合成樂器」,其實曾經製造過一首經典《當地球沒有花》,這次《不痛不癢》亦有類似氣氛,整體效果還不錯了。《第十行星》則是專輯中除了《Sail Away》外的亮點(這首有點at17),全因副歌的旋律寫得特別好,亦終於聽到較heartfelt、真摯的演唱。

不過,其實專輯最最最致命的還是音樂的內容,即是歌詞——這或能解釋為何專輯聽起來那麼空洞的原因。專輯策劃沒有方向,各填詞的沒有協調,由港女至極的《今天只講笑》到港蛙討厭政治的心態的《La La La》,到突然藍奕邦的《公主病死了》或是結尾的《It’s gonna be Okay》突然變得有宏大的「使命感」,都是九唔搭八。或是那些傳統單身之苦又或是自省的主題,都是沒有新意亦沒有多麼的心機,陳腔濫調,邏緝比兒童卡通片更簡單。其實單看專輯叫「Sail Away」就知這隊組合的空洞,上張專輯的《無人島》不是已唱了「Fly Away」了嗎?空路不通,水路更佳?

聽Robynn & Kendy【Sail Away】確是很矛盾的,它不是沒有心機的,你亦可看到製作的人大部份亦交出了心機及功課的,亦做到九十年代二千年頭的音色出來的。可是,在策劃沒方向的情況下,加上旋律了無新意與音樂毫無內容的情況下,這不是舊酒新瓶,而是壞酒爛瓶,她們唱不出任何人,包括自己的故事;歌聲的空洞,或者連唱K也不如。

My Little Airport星期五,納悶

My Little Airport

寂寞的星期五

廠牌:維港唱片| 評分:5.0

你的評分

[starrater tpl=10]

聽My Little Airport(後簡稱小機場)第六張專輯【寂寞的星期五】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納悶。當我在他們上一張專輯【香港是個大商場】提到他們在音樂上的偷懶後,這張相隔一年的作品就已達hea到爆的地步。當然,你又會說,他們的歌詞及情懷才是賣點呀。當然了,一直喜歡小機場的我當然知道他們的歌詞是他們的signature吧。這才是這專輯最納悶的地方,十七首作品絕大部份就連歌詞題材都變得重覆沒新意之餘更沒有智慧了,怎麼了?

《我們一起離開吧》不過是《讓我搭一班會爆炸的飛機》的重覆版;《how can you fall in love with a guy who doesn’t know Gainsbourg? 》也不過是《我愛官恩娜,都不及愛你的哨牙》等的變奏,這次的Gainsbourg幽默不怎幽默之餘,更有點無聊,且更多少提醒我們,小機場也不過是賣著「文藝青年」的subculture及意識形態,這種跡象亦在《牛頭角青年》或《去信和賣碟》中可找尋得到。這讓我恍然大悟,與其說這張專輯多了小機場的生活體會,那不如說小機場或林阿P已經變了indie 界的Wyman,寫出一首又一首多愁善感、引起大家共鳴的到肉歌詞吧。

專輯十七首歌其實更像作品集(compilation),值得入落新專輯輯的,或者不超過五首,必收的包括︰《羅曼蒂克》的典型小機場,又文藝又市井,又浪漫又麻甩,這才是小機場的必殺技吧?《菊花的味道》正直香港同性戀話題最熱烘烘時期推出,大家都知「菊花」在網絡早已有另一含意,歌曲副題其實是「江交棒心情愉快」。跟著一定是首支單曲《憂傷的嫖客》(引伸閱讀),還有誰寫得出這様幽默的一篇?跟著的,對不起,真的很難選了。

小機場喜歡中英法交雜,或者用英文形容更精簡「repetitive, derivative and sloppy」,或「the old charm has turned vapid」之類的,都可套用。除了Deja vu,我多少覺得自己有在聽衛蘭的感覺,那種重覆重覆再重覆的感覺,不是說「Janice的歌呀,其實好好聽架,好中好有共鳴架,你唔鍾意呢類歌,冇經歷過果種戀愛你唔明架啦!」就可以justify得到的, vice versa。

Indie是態度,小機場也是一種indie態度,然而將這種態度變為機械式的重覆製作,這其實與主流機械式的人工製作一樣,都是變為理所當然毫無創意,沒分別的。一套受歡迎的電視劇拍到第六季已經是水尾了,如果不改不作轉變,這只會outstay its welcome。我自認一直喜歡小機場,實在不想「MLA is dead」這作品那麼快出現呢。

G.E.M.【Xposed】曝光太久,褪色了嗎?

Xposed

G.E.M. 鄧紫棋

廠牌:Hummingbird Music| 評分:5.0

你的評分

[starrater tpl=10]

轉眼間香港樂壇的新聲G.E.M.原來已經出道幾年,推出了四張大碟。樂壇都相信她,像杜麗莎、倫永亮等前輩無一不覺得她最具潛力;樂迷都相信她,論唱功,大家都首推她;大眾都認識她,大家都知道她唱得。然而,小巨肺或小天后的名字再好聽,也不過是媒體砌字的虛名。青春偶像歌手必定遇到的一個瓶頸,就是如何能從年輕觀眾群中再推廣吸納更大的聽眾層,成為真正的流行「巨星」。畢竟青少年崇拜偶象的熱情期通常短暫,熱情一過,偶像歌手也隨即慢慢消逝。

G.E.M.是不是在這一個瓶頸,我諱言。然而,G.E.M.卻似乎明白她要擴闊聽眾層的必要,在這張新第四張個人專輯【Xposed】進行流行少女歌手都幾乎必有的一張標誌著「成長」專輯。

確實,【Xposed】一碟G.E.M.的聲線明顯硬朗了,編曲的火氣及樂器的聲軌位置亦大大提昇;形象上亦開始走起型格路線起來,要在視覺效果走Lady Gaga式「視覺系」。不過,依然由Lupo Groining掌管的音樂,「大個女」的感覺是有,但也不過是舊酒新瓶,曲子依舊是像二三線的歐美流行曲。

《What Have You Done》這樣硬朗帶著重型的超catchy流行曲作主打,在香港來說仍然是值得鼓勵,尤其是在寫階級、種族不公平的問題就更見G.E.M.的眼界及更接近一個rocker的態度。不過《下一秒我們就死掉》的編排便更明快爽勁,更適合娛樂駕車人士。鋼琴引入的《Someday I’ll Fly》就接近十數年前那些大熱的英美少女pop rock 流行曲,不過副歌又是這種咆哮式遞進,是不是三首歌的副歌其實是可以互相替換的?

幸好自己作曲填詞的《泡沫》突然慢下來,才讓人知道終於是一首新作品。《泡沫》是一首很標緻美麗的情歌,自己填的詞亦簡單直接,寫出「愛本是泡沫 如果能看破 有什麼難過」這樣直接精準又引起人共鳴的歌詞。歌曲要受歡迎應該不難,不過,層層遞進升key的唱法就讓人聽到第一段的低音實在有點勉強,而尾段再次「爆seed」的遞進又未免太理所當然,可惜。

帶點哥德味道的《潛意識》編得絲絲入扣,融合Rapping、College rock及stadium rock的《Oh Boy》則算是專輯輪廓最明亮的作品。到了電子跳舞加民族元素的《After Tonight》(其實有沒有sample?)則就像是Eurovision裏頭東歐國家的一首參賽落敗作品。

Cousin Fung獻曲的廣東作品《失真》加入絃樂聲入intro,以為是一首較柔弱內歛的作品?怎知副歌又怎麼好像與之前的歌一樣的?G.E.M.自己作詞作曲的《奇蹟》則明顯達不到《泡沫》的層次,旋律平乏外更像是周杰倫舊作的變奏。到了專輯最後一首《不存在的存在》曲詞編都展現另一層次的G.E.M.,尤其是她的歌詞交出了出色且不同層次的歌詞。將感情關係、思緒狀態及深度以意象及直接描寫等手法寫出,既描繪深刻亦具有思考及想像空間,出色。

【Xposed】的問題是G.E.M.在歌路的重覆,聲線不夠層次;音樂上點子及旋律都只在於一般水準,未見真正亮點。為什麼一些歌曲節奏不可以慢一點?為什麼一些歌曲不可以是有另一種遞進方式?直接式的力量型演唱沒有問題,只是當這變成是理所當然的演唱,重重覆覆唱著辨識度不高的歌曲時,不禁令人覺得厭倦。

G.E.M.要走進流行天后路線,開拓青年兒童市場以外的一片天,最重要還是一首出色、特出的killer track。最近她與Jason Mraz的合唱被廣傳,是的,其實G.E.M.不就是需要有一首《I’m Yours》的出色單曲。我們珍惜G.E.M.的獨立製作路線及曲詞創作,但是如果G.E.M.繼續唱著不過爾爾、分別不大的歐美流行,G.E.M.有再好的唱功再大的潛力亦走不到更長更遠的音樂路程。

專輯重點︰不存在的存在、下一秒我們就死掉、Oh Boy

潘美辰「鷹與月」歐亞合璧的老歌新唱


Eagle & Moon

鷹與月

廠牌:Linfair Records Limited/DECCA | 評分:4.1 (你的評分)

原文刊載於信報八月十六日心水推介

潘美辰十九歲出道,在樂壇打滾廿多載,原來她只不過四十二歲,相當年輕。以創作歌手出身,由出道暴紅到轉攻內地登台,廿多年最為人熟識的依然要數初出道的《我曾用心愛著你》及《我想有個家》。香港年輕一輩或者連潘美辰是何許人也不知道,筆者之所以感興趣也全因這一個「史上第一張歐亞合璧的雙語專輯」的賣點。潘美辰這次自資出碟,與居美波蘭藉女生Joanna Moon組隊發片,結合潘洋名Eagle所以名為鷹與月,與國語「音樂」同音,看似天造地設,鬼斧神刀,實情卻是難以啟齒的尷尬。

所謂的歐亞合璧,其實只不過是用雙語廣播唱出九十年代格式的流行曲。【鷹與月】大部份歌曲由潘美辰作曲,各自填中英文詞,各有各唱自己語言。更壞的是歌曲基本上還是90年代潘美辰的那種流行曲。何來創作火花?最弔詭是全碟十二首其中六首是由三個旋律分裂出來,其中更重用潘近年唯一知名度高的作品《我可以為你擋死》,環保之餘,更有著迂腐的市場考慮。

大碟不乏朗朗上口的流行作品,不過基本上難以分清那首是那首,而作品當中像《我怎麼可以》依然停留《我曾用心愛著你》的結構,確實是考驗聽眾對90年代K歌的熱愛程度。《就是想愛你》跟與陳以仁合唱的《前世情緣》算是碟內亮點,前者重現九十年代英美流行曲的流暢;後者有賴一點電子元素,終於打破機械式的K歌格式。

其實僅是首支單曲《傷心神話》的MV已可總結整張大碟的問題︰它雖有舊時代流行工業的市場策略及野心,卻沒有貼近時代的手法及視野。整個MV就像8、90年代中港台粗製濫造的山寨版特攝片,造型劇情演技就只能以其中一幕來概括︰吐血。當然不難聯想到最近因老套而大紅的劉子千,不過《唸你》勝在復古得徹底,造就時代衝突引來大話題;《傷心神話》則尷尷尬尬只淪為騎騎尼尼,以其「爛」口碑獲得近五萬的點擊率已算是宣傳湊效。

娛樂圈裏頭最悲哀的,莫過於一些老派流行歌手依然停留甚至是迷戀當紅時期的眼光及思考模式,打算再闖一片天。老派歌手追不上潮流坦然不是他們的錯,反之能夠鎖定自己的fan base,安守本份,唱其喜歡的老歌跳其喜歡的老舞,實是樂壇樂事,百花齊放。殘酷的事實是那邊廂劉家昌真心復古而令劉子千一夜成名了,潘美辰則學周杰倫玩Cosplay風格,仍然嘗試打造偶像般的崇拜,更不諱言說「我帶她(Moon)出來,我想要捧她。」嗚,以為在打造廿一世紀的流行曲,卻不知自己雙腳其實已滯留在過去的月台了。

陳奕迅皮下就是扮野講英文嗎?陳奕迅【Stranger under my skin】

Stranger under my skin

陳奕迅 Eason

廠牌:新藝寶

評分:5.8 | 你的評分

一個出道十五年的歌手,我作為一個聽了陳奕迅也近十五年的聽眾,聽著【Stranger under my skin】,我只是皺皺眉頭。或者骨子裏其實我已對陳奕迅沒什麼期望。坦白說作為一個流行歌手,由華星時代的稍稍反叛稍稍獨立流行,到英皇時期一首又一首精緻的流行產物,到新藝寶時期至【H3M】將陳奕迅重新與他的個人生活與及個人經歷作并列,呈現出另一層面的陳奕迅,我明白陳奕迅的時代總括來說是圓滿了。唯一叫陳奕迅音樂生命在沿崖抖震的相信就是近年陳奕迅十分勤力,每年都至少有一兩張出品,就算不以物以罕為貴的自然定律去判定,都是太多了,成了交功課般的水平,靈魂被挖走了,內容也被淘光了。

若然把這EP【Stranger under my skin】交給一個新晉歌手或是一個普通歌手,相信大家或至少我都會覺得對勁歡喜,計算準確,保守穩陣,有打碟歌賣碟歌打形象歌⋯⋯不過放於陳奕迅的水平,則僅不過是張經過計算的保守EP。

另一派台歌《六月飛霜》聽得出在編曲與編排上的用心,當中不少的twists亦湊效,那像向北歐viking行進曲的氣勢與氣氛,雄厚和音的編排以及陳奕迅Verse的那「唔唔」的處理都精彩,單計Verse部份歌曲確是編寫得精彩。可是一到Chorus便露底了,人聲處理失去了Verse的靈氣了,平白港式旋律且機械式地重覆了,到之後一直的旋律轉折亦兀突堆砌了。我多少覺得林夕的詞沒有好好被詮釋了。

《Stranger under my skin》則完全是EP裏一個最大笑話。我不知道是陳奕迅或是舒文對周耀輝的中文歌詞沒有信心,還是覺得「皮膚下的陌生者」這主題不夠明確還是怎樣。陳奕迅用一腔認真「講究」發音的方法去讀出那些老土過份暴露的英文歌詞我實在覺得除了是snobbish,stale, cheesy and …..這甚至是對本身中文歌詞的一個嚴重損害,中文的寫得更poetic了吧?如果能夠移除這Voice over,歌曲絕對是專輯一亮點,是首十分美麗的向林子祥中期作品致敬的作品來的。

《最後派對》歌曲來說是首像回到英皇後期的合格(平庸)陳奕迅side track作品,只是你不要介意林若寧那再次拾黃偉文《活著多好》的牙慧,更壞的是將死亡寫得如此抽離、陳腔濫調及說教。既然專輯是「皮膚下的自己」,其實歌詞理應更多「我」或有血有肉的角度出發,而不是這像小孩子的戲言的樂觀調子吧。經歷過至愛至親死亡的人,也明白死亡並非像這樣簡單膚淺吧?

《苦瓜》在之前已提及,賣的是黃偉文歌詞的情懷。《My Private Christmas Song》的偽爵士小品模彷得了聲音卻模彷不了靈魂,還不是snobbish嗎。《沼氣》是唯一一首專輯裏最徹底、最黑暗、最竭斯底里的電氣作品,令人聯想起亦像是舒文要告訴大家不只王雙駿懂玩電子玩DJ玩拼貼玩dub⋯⋯

【Stranger under my skin】這EP無論在概念上到執行上都與理想的效果有很大的差異。整個計劃是有野心及誠意的,不過奈何很多部份都仍被主流製作模式及框架所綁緊,主題沒有被良好詮釋及發展外,音樂水準及創意層面在陳奕迅的音樂生涯上亦沒有留下什麼重要註腳。

(追加︰現在卻一口posh英文的陳奕迅與《浮誇》裏「屋村你住那一座」的草根代表相背違。)而且打從《大開眼戒》中我們便知其實陳奕迅就是一個怪人,我不相信陳奕迅皮下的自己是如此尋常非人性化。

重點歌曲︰沼氣

全碟歌詞

謝安琪【第二個家】 家不似家

謝安琪
第二個家
廠牌:環球 | 評分:5.5分 | 你的評分

因為媒體的追捧,謝安琪於零八年灸手可熱,也因為媒體的負面報導,謝安琪的人氣似乎靜了下來,連帶音樂如是,今年轉戰台灣,借鑑了上張大碟市場上的成功,放下了不少一向的音樂風格,繼續以慢先行。

作為環球的力捧對象,大碟當然也找來不少當地的班底或製作人護航,然而一路上,謝安琪的音樂都不是靠音樂人的名氣而撐起,她其中一個成功之處是音樂上的方向,但此大碟中不少歌曲歌者的個人風格都被作曲人自身蓋過,未能完全將歌曲變成自己的歌,尤其從《脆弱》及《再見》可略見一二。攻台的頭炮《脆弱》出自方大同手筆,旋律歌詞俱佳,描述的心境頗切合歌者本人,但似乎歌曲雷聲大雨點小,首次合作未有擦出太多的火花,未知是否編曲太平淡所致,後段的duet效果也不太理想。《再見》由青峰主理,題材和曲風和前作《雨過天陰》相似,但問題和《脆弱》一樣,曲詞不錯,但歌曲就搔不到癢處,或是語言所限令演繹少了一份感染力。除《再見》外,蘇打綠還創作了《我想》,一柔一烈,《我想》由小威主理,搖滾曲風,所營造的風格與初入行的謝安琪相配,惟歌詞重心欠缺焦點,唱腔亦未夠自然。

另一個不同的是歌曲的題材,謝安琪的成功亦可歸功於市場上獨特的定位,此次大碟和之前比較沒有選取一些較大或較有爭議意味的主題,上張【Slowness】尚有《最後晚餐》或是《替你高興》的出現,今次帶來的是小品味濃或傾向自我生活主義的歌曲。剛發新碟的徐佳瑩跨刀交出了點題作《第二個家》,很舒服慵懶的bossa nova,歌者表現稱心,編曲中的配樂也締造出家的溫暖感,與緊接之後同樣相似曲風的《晚睡早起》相映襯。《沒有發生的愛情》簡單俐落,超過友誼又未到愛情的那種曖昧就如歌曲中散發的陽光味,對未知的關係帶著期盼,希望最美好最溫暖的結果來臨,氣氛營造到位。可是以上題材在台灣樂壇實不罕見,當大碟有太多與其他台灣女歌手類近主題的歌曲時,筆者不禁疑問製作團隊宣稱所呈現的歌手獨特之處在哪。

其他歌曲方面,與《我想》比較之下,深白色所創作的《So Free》反而更稱身,不用刻意搖滾,也感受到歌者自我的態度。初嘗新曲風的《蘭花指》略嫌浪費李玉剛的獻聲,沒有充分利用,歌曲編排實和其他中國風歌曲如《黛玉笑了》或《髮如雪》大同小異,另作為一首文藝氣息如此重的歌曲,作詞人未有充分利用歌詞中的韻節實屬可惜。曝光多時的《拾年》旋律流麗,惟歌詞未有太緊扣大碟主題,未知是否因為此歌出現時還未制訂大碟主題所致,廣東版加插的兩首Bonus tracks則令人失望,質素並不及廣東歌的一貫水準,快歌少了驚喜,慢歌也未如歌名做到感動。

撇下香港歌手一向唱國語歌曲的咬字問題不談,大碟歌曲及整體所呈現的風格也很台式,未如歌者所形容將香港的謝安琪帶到台灣。誠然,不少歌曲質素不俗,可惜要在當中找出精品不容易,也給風格相似的【Slowness】比下去。當謝安琪曾經是不少樂迷心目中好音樂的代名詞,歌曲中所探討的題材或歌者表現的態度也曾經受人所稱頌,今天的謝安琪卻在香港的娛樂圈上了一課,改變了自己也改變了風格,接連兩張大碟所呈現的是否預示了未來歌曲的新方向仍然未知,但當謝安琪不再謝安琪,損失的將會是廣大樂迷。

首選:第二個家

你能記得住周柏豪的【Remembrance】嗎?

周柏豪
Remembrance
廠牌︰華納唱片| 評分︰4.5︱你的評分

尤記得周柏豪出道的形象非常鮮明,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小伙子希望在樂壇中打出一片天,然而之後的專輯給人的感覺是愈來愈模糊,記憶點也愈來愈少,同年出道的新人亦分別遇上相似的樽頸位,也不禁令筆者擔心他之後音樂路的發展如何。近日看到周氏的唱片,似乎公司也意識到他需要一些突破,除了唱片封面的性感博盡,歌曲上也找到了新的製作人周博賢。

唱片開首的《傑出青年》及狂電台熱播的《乞丐王子》就是出自周博賢的手筆,兩首主題也是周博賢一向的擅長,社會議題,前者《傑出青年》描寫的是八十後青年,COUSIN FUNG 的旋律來得直接有爽勁,編曲亦未見累贅,能夠配合歌詞批判及主動爭取的態度,作為專輯的開首相當得宜,題材放在周柏豪身上也稱身,相比之下,《乞丐王子》雖旋律動聽,然而火花卻未有前者大,歌者感染力亦不足,不過唱腔及歌唱技巧的改進卻成為了今次的亮點,總括來說,兩曲歌詞一貫周博賢水準,不高不低,歌者表現也尚算不錯,音域亦適合歌者演繹,算是不錯的新嘗試。

餘下的三首歌曲風格則未有太大的突破,而且跟以上提及的兩首顯得格格不入,《最好不過》旋律編曲來自陳光榮手筆,很平淡,歌詞題材亦是老新常談,周陳配今次似乎少了應有的默契及度身訂造,《我不要被你記住》為舞台劇主題曲,由周柏豪創作,未有《想太多》或《最後的三分十六》的出色,後段的和音及變奏更是畫蛇添足,暴露歌曲聲線的缺點,POP ROCK 想做得不平凡卻弄巧反拙,拖垮質素,《走狗》則是周柏豪唱片近乎必有的曲種,旋律不時發現其他歌曲的鬼影,歌詞「誰想到聽講聽教令我個性也生銹」似乎點出了曲詞的面目模糊,順應市場。真的,一張EP也未免放了太多安全牌吧。

要在樂迷的心中留一席位,不單是靠單純的視覺效果,還需要不斷的音樂進步,唱慘情歌的男歌手大有人在,緊守崗位只會不進則退,今次踏出的一小步,未知能否帶來下次的一大步,唯望當日的小伙子能夠做到堅守便有夢,向大家呈現一個有血有肉的周柏豪,而不是跟潮流牽著走的走狗。

蕭敬騰為【王妃】效命,也別忘了自己

蕭敬騰
王妃
廠牌︰華納| 評分︰5.7︱你的評分
2009006701

蕭敬騰首張專輯的面目模糊,聽罷沒有多少歌曲能留在腦海,除了聲音不能盡發揮外,個性更是被製作人打壓。作為第二張專輯的【王妃】,先聽過《善男信女》藏著改變突破之痕跡,急不及待聽聽這次的蕭敬騰會否突飛猛進。

專輯依舊有上張專輯的台灣監製老大哥李偲菘、李偉菘及陳偉等人參與,亦加入了阿弟仔及蕭敬騰自己當製作人,算是稍為有「反建制」的傾向,效果亦算是有明確的進步,至少有不少歌曲上個性更鮮明,歌曲輪廓亦更深,至少在某些歌曲製作人也有心為蕭敬騰發崛應有的聲音潛力。

老派略帶土氣的搖滾流行《王妃》頗像楊培安的啤酒廣告歌曲,勝在乾淨簡單,作為派台作尚可勉強接受。對比起來《我不會愛》同樣流行度十足亦具洗腦功能,但副歌旋律有起承轉合的鮮明起伏,那連珠炮發式的氣勢,加上用盡蕭耍家的音色,展示出優質的聲音質感,是高度搶耳流行的效果,唯verse的低音部份效果欠佳,似含糊其詞。阿弟仔的《阿飛的小蝴蝶》頗似小宇新專輯曲目的的雙生兒,鋼琴與鼓聲都營造懷舊而dreamy的氣氛,在r&b跌宕節奏中蕭敬騰硬朗的聲音是個奇妙配搭,是首暖和的情歌。放輕下來的情歌《善男信女》嘗試內歛的演繹,蕭敬騰演繹出質感,惜編曲及整體處理流於平庸而煽情,尤其絃樂(小提琴)與蕭敬騰的聲音並不特別配合,不然應可成感人肺腑之作。方大同作曲的《Say A Lil Something》出色地復製了方大同,是首跳脫騷靈作品;惜方大同的作者存在感過強,完完全全遮蓋了蕭敬騰。

再度合作的陳偉送上《愛遊戲》,陳偉似乎依然留戀為那些「可愛系列女歌手」製作的俗氣快板流行,那把遊戲機式的尖銳女聲最是倒胃,再加什麼爵士元素也枉然,整體頗似老翻曹格。緊接的《小男人 大男孩》亦投射到曹格,雖然自己作曲填詞加監製,然而加重爵士戲路與及那些吊兒郎當式的玩味用聲,怎能不投射到曹格身上?蕭敬騰聲聲有力鋼硬直接,其實與爵士編曲甚不格調,整體放膽奔放是歌曲最可取處。《會痛的石頭》、《愛過了頭》等情歌了無新意是預想之內,當然不及早已推出單曲的《給愛人》的童話式氣氛深情,小提琴不斷悠揚穿插,加上陳鎮川的詩意歌詞配合,美好動人。另一創作的《Green Door》走接近現場演繹的隨意自然風格,印証了蕭敬騰的聲音在簡約的樂器上是襯托得最明亮動聽;只要在用心編排的結他上,蕭敬騰的聲音已經足夠地搶住了聽眾的耳朵;自己包辦曲詞的《寂寞還是你》亦展現明亮簡潔的氣息,唯旋律不過爾爾。

蕭敬騰的【王妃】算是在保守中尋求突破,表現有進步,卻遠未到預期蕭敬騰可發揮的水平,仍在主流唱片製作上的框框裏掙扎徘徊,唱片公司保守不長進策劃的尾巴依然給歌手綑得牢固。主流歌手,尤其是有潛力的新人給大唱片公司的迂腐策劃毀掉的歌手例子太多,蕭敬騰可否在魔掌中站起來唱更多屬於自己的聲音仍是未知數,只望不要只為王妃行事,也要自謀福祉,作適當反抗,甚至革命。

首選:給愛人、Green Door、阿飛的小蝴蝶

全碟歌詞

許茹芸【愛.旅行.一公里】出門遇險阻

許茹芸
愛.旅行.一公里
廠牌︰種子音樂| 評分︰4.8︱你的評分
2009006701

我反覆把許茹芸的最新專輯【愛.旅行.一公里】聽了又聽,心中的疑雲仍然積聚不散。

1995年出道的許茹芸出道至今經歷過許多女歌手經歷過的階段,一段時間走紅,一段時間銳意轉型,然後消失一段時間再以平淡的音樂回歸。我們當然不會忘記挾著翻唱Tori Amos《討好》出道的她,具有個性的演繹與有慢慢滲透情感特質的聲音;《如果雲知道》的早期上華時期許常德與季子等音樂人為她打造的一系列帶有老調的情歌,《淚海》、《日光機場》,都帶有獨突冷酷意境,無不聽得人動容。她那把婉弱時虛浮時硬朗夾雜大量氣聲唱法,便是她得到「芸式唱腔」的因由。嘗試過以自己創作派台,再嘗試過突破,先在《難得好天氣》一曲找來黃耀明監製,蔡德才的編曲大放異彩,讓許茹芸前所未有的冶豔。在上華最後一張專輯【花呋】亦偏峰,染指不同音樂類型。EMI時期的【芸開了】與陳珊妮合作,遇上徐千秀、李雨寰等音樂人,是一個重返樂壇的良好站足點。

相隔數年,2007年許茹芸加入種子音樂,帶來【北緯66度】一張既保留個人特色亦包含市場元素的回歸專輯,合理回歸。年多後獲得的【愛.旅行.一公里】則讓我頓感詫異。

【愛.旅行.一公里】坦然是一張合理的流行女歌手專輯,具備朗朗上口的旋律,流行卻不過份庸俗,編曲都有樣板的起伏。是的,若然歌者是一個資歷不深的女歌手,這是張合格以上的專輯;然而就是給許茹芸來說,整體就是太過少女流行,流於淺白,深度不足,在旋律上尤其問題嚴重,那些旋律給誰唱亦可以,許茹芸就完全被旋律蓋過,削弱了她的聲音特色,她也唱得格外忸怩。

帶有爵士點子的輕快《親愛的是你把我寵壞》定錯調子,副歌旋律過份香口,整體過份少女流行,給王心凌唱也一樣。種子音樂炙手可熱的吳克群作曲的《一公里》與問題類似,流行小調,卻過份流行圓滑,與《頂多是偶爾》那典型台式情歌曲式亦一樣,根本不足以讓歌者發揮其聲音,讓人不能辨識。黃韻仁作曲的《慢熱》重重覆覆的旋律帶出較特別的情緒,然而,除了聯想到蔡健雅華納時期的作品外,我總像在聽蔡依琳唱,又或是那個女歌手的聲音也一樣了。

1976陳瑞凱作曲填詞的《和你一起》則定位失衡,硬用「搖滾」編曲套入,又有迷幻佈局又有硬朗傾向,最後模稜兩可,感覺不騷不癢,其實單聽許茹芸在副歌終結的尾音處理便知道她的聲音潛質是遠大於現在歌曲能表達的,可惜。陳小霞譜曲的《另一半》原本伴以姚若龍的純潔的歌詞應是首感人美麗的小品,然而這作品仿似能看出專輯的問題癥結︰在編曲處理上完全不能跟得上旋律與歌詞,用電子聲效作intro到平淡的鋼琴都找不到一點是能與許茹芸的聲音或意境勾在一起的,整體貌合神離。又或是《愛的虛線》過份煽情的絃樂處理,都抓不著重心。

所以,聽主打歌淡淡然的《一有愛就走吧》,結他徐徐勾勒,男和聲也表現出不一樣的溫暖質感,已是專輯佳作。張震嶽作曲的《楓糖早餐》像向如《Something stupid》等oldies 致敬,出現懶洋洋的舒倘,亦婀娜風騷,是專輯的最亮處。

這張【愛.旅行.一公里】明顯是延續之前【北緯66度】取向,刻意減退以前的「芸式唱腔」,以比較直接平實唱法代替。然而,不芸式也不代表要將聲音個性打壓,在過份流行平白的旋律裏她的聲音沒有發揮空間之餘更有過份造作之感。許茹芸這片雲該如何繼續旅行找尋下一公里,哪個音樂人能夠助這片雲,棘手。

首選:楓糖早餐、一有愛就走吧

全碟歌詞

林峰【Let’s get wet】濕得有價值

林峯
Let’s get wet
廠牌︰EEG英皇| 評分︰6.0︱你的評分
200904302

電視劇演員要在樂壇取得好成績一向有難度,或是受歡迎程度不能持久,或是歌手本身對歌唱事業堅持不久,忽然覺得,林峯若然一直唱下去,或者會成為首個成功例子。

【Let’s get wet】坦然不是什麼精彩作品,然而貨比貨,與其他目標聽眾都是比較愛聽港式情歌的大眾來說,【Let’s get wet】算是跑出來,濕得有價值。憑什麼?憑林峯進步了的歌藝,令其本身不錯的嗓子良好地表現與及鄧智偉(Primary Shapes的frontman與及現幾乎包辦TVB所有主題曲創作)帶入的電子元素的點子與及歌曲基本的流行可聽性。

《Let’s get wet》無可否認是唱片中的最大亮點,足以照亮整張唱片。採用的電子元素無疑是老套,那些和音的「Let’s Get Wet」更是過火,可是歌曲重點是這種旋律走向與冷冽的氣氛是極度適合林峯的聲線,讓人首次發現林峯聲音上的質感,而percussion部份亦是出色部份。當然,黃偉文的歌詞也沒欺場,「讓身體的狂流 忠於本性的流」,將林峯的自信寫得謙厚而卻又充滿著豪蘯的意象,是屬黃偉文為歌手度身訂造的自白題材中的標青作品。忽然想起最近同樣愛唱電子的麥浚龍來作比較,林峯的聲音便較優勝,聲音的質感與音域都能凌駕電子曲風。

好了,其他的作品主要是那些帶著90年代流行曲風的典型廣東流行,對口味的也許會愛上。《換個方式愛你》是《愛不疚》的那種深情情歌;改編的《得寵》嘗試唱出鬼魅浪漫,中規中矩;鄧智偉作曲的《如果時間來到》旋律出色,讓林峯再次唱出良好的音色,唱出聲音的敦厚溫暖;《值得流淚》加入中國風格也是令人聽得舒服的小品,若林峯能放手,唱得沒那麼肉緊便更好;由jazzy的intro 引入的《愛鬥大》讓你搭上時光機回到九十年代,若然你不介意老套,也算不壞;壓軸的《Illusion》是回應《Let’s get wet》的作品,同樣由鄧智偉與莊冬昕製作,氣氛營造雖不如前,outro部份反而音效最豐富,亦最出色。

【Let’s Get wet】是一張讓人聽得舒服入耳的流行專集,而且林峯唱功在【Let’s Get Wet】中有顯著進步,其聲音與電子元素的匹配亦是這專輯內的最大發現。若然林峯繼續進步,相信就算不賣肉不濕身不靠英皇TVB亦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