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堅惠的離世,然後在面書見到她為盧巧音填詞的《接收現實 》的分享。這讓我記起,彷似是遠古時代的事,九七到千僖年的時份,就是林奕華亦會與最主流最紅的陳慧琳合作,而盧巧音有陳輝陽及梁翹柏,古巨基有Black Box的林健華,梁漢文、陳奕迅的音樂會找到Huh!?的Tim Leung及Edmund Leung,而楊千嬅就基本上就是整個人山人海,模擬城市、黎達達榮撐起,而就連【私日記】一碟的「手寫字」亦是進念的胡恩威所寫(那個年代胡恩威還未叫香港人唔鍾意香港點解唔移民)。那個時期,還未興獨立音樂還未興文青概念,唱片公司還未將什麼都變成噱頭,確實是好時代。
我不是懷著那種「舊的總是好」的nostalgia或偏執,但確實那個年頭是新音樂人湧起的年代,陳輝陽,Eric Kwok,伍樂城、黃丹儀、周博賢、人山人海都是那個時代起步,而早一點起步的如CY Kong、雷頌德、王雙駿等在那個時期亦已自成一家;同時獨立音樂人或上一代的樂隊組合亦插手主流音樂,所以特別熱鬧。而那個年代,人人仰慕的是賣個性不買歌迷帳的王菲,還記得那時的樂迷如何抱著聽《紅豆》、《約定》的心情,被【浮躁】及【寓言】等拉進十八層地獄的失望,但結果還是每次甘願購買她的新唱片,不敢走寶。
但是,或是又要拉政治落水,或者是九七後吧,香港的媒體腐化程度比想像中更激烈,而本身媒體的不健康狀況與及結構性的問題令廣東音樂一去不返,歌手音樂人均變得沒風骨沒底線,就算是明知賣音樂賺不夠錢,卻仍然願意製作「擊中市場」、tick 哂所有boxes會受觀眾歡迎的平庸情歌,很是諷刺。
是的,這些感想都是因為聽到一個曾經是暗訝底「香港文青歌手」的楊千嬅的新作《來生舞》而帶來,但卻不僅只是應用到這首作品的。這幾年的香港流行曲,輪廓分明的有幾多首?坦白講,叫人記得到的,有幾多?我不相信音樂圈沒有新talent的,只是相信有制度及有一些人不容許一些新talent 有機會變得更好,我不相信所有音樂人都是想做所謂的radio-freindly的K歌作品,然後上過幾週流行榜自我感覺良好就滿足的。
那為什麼,就算是楊千嬅,一個已經上哂位,連影后都拿了,已經不用再搏什麼獎項的歌手,當大家都在幻想經過兩張重用人山人海班底令人重拾信心的EP後,有過《我係我》有過《火鳥》等作品後,會帶來一張完整不妥協的專輯時,會派來一首擺明針對市場的平庸turn off?當然,我不是不明白的,或者,這一年明顯是楊千嬅的再上力的一年,電影《香港仔》到「拉闊音樂會」,那就代表要做一些「偏向市場」但卻是平庸乏味的作品?
這首作品,我反覆聽了十多次,基本上編曲是多餘的,整個編排到mixing 都有種歌手有歌手唱的單調乏味唱K感覺,像那個「電子編曲」要營造的糜爛、凋零、蕭條感覺,是完全搔不到要處,atmospheric欠奉,而很坦白說,聽了十多次我也不太記得intro 是怎麼樣;同類型的像楊千嬅自己的|明日之歌》、《閃靈》或是近期又hit 返的謝霆鋒《玉蝴蝶》又或是黃耀明一系列像《一千場戀愛》那些,都完全將作品比下去了吧。還有,說到電子說到theramin,不找梁基爵或蔡德才甚至何山,就已經脆異了吧?當然,我不覺得這是黃思彦的問題,而是整個製作的大方向問題吧。
來到歌詞,說這類題材不感人的,在香港的社會上,我想或者會引來公憤吧?人的感情真的可以很廉價的,失戀當然是普遍人的感情要害,但生離死別對我來說就像是呃人眼淚的必殺技,你沒可能不為這題材感到傷感的。不說遠,像《飲酒思源》、《火鳥》等都在訴說她自己的心路歴程,當一向以賣「真」的楊千嬅,一直以來歌曲都有意無意地配合她的生命的時候,突然活生生正在享受工作與家庭樂的楊千嬅要玩到「死」,呢舖確實是玩大左。正如拍愛情片或感人片總要來個主角大哭的場面,點解?因為人的感情同理心真的很簡單的,你很容易就會受到感染。
我不是說這主題不感人,只是,歌詞的堆砌確實很難讓人投入這歌詞,這詞作有如《明日再會》的堆砌,都是落力拉著一些感動字眼去讓你感動——大家對林夕的愛,不是沒原因的。很多時大家說歌詞堆砌是不解䆁的,我今次就不知為何很想解䆁,因為不只這首,坊間大部份新填詞人的歌詞,大部份都堆砌得過份。最簡單,感動前,不如先問問究竟這首作品想表達的是誰死?這麼簡單的處境,在歌詞中亦造成混亂了,「不害怕死唯獨不捨瘦弱的你」,這彷是說主角是死那個吧?那為什麼要強調「瘦弱」?但是歌詞其他部份,都好像在指是「伴侶」死吧,那究竟是誰要死呀?我又找另一個角度,或者可以是理解是其實「伴侶」早已死了,現在「主角」在死了,咦,但點樣可以「如生命總有個限期 用僅有生命陪伴你」?我甚至要用上Alzheimer’s的橋段,來令作品make sense,但最後都係講唔通。
好了,不做Sherlock Holmes,那我又不明白歌詞的時間概念,既然強調生命只是「秒速」,那其實應該對生命有很超然的態度吧?好,就算不是,然後又「給十秒鐘回味一起那幾千里」,講完人生只係秒速後講「十秒鐘」,係咪有點過份?再說「時間遠走高飛到下世紀嬉戲」,既然咁愛一個人你偏偏只用十秒鐘懷念一起的路?哦,原來係指臨死前的十秒鐘?
然後再讀于逸堯為歌曲寫的「背景」,很坦白說,這個情懷很實在,我在歌詞上卻完全讀不到這個主題。
《來生舞》是個勇往直前的邊緣回望。我們常常慶幸自己一路走來相安無事,代價卻是不自覺而殘忍地拋棄了往日的情懷,為的可能是害怕忘不掉隨手撫摸得到的傷痕,也可能是害怕自己捨不得,亦有可能只是因為慵懶而忘本。無論甚麼原因,人成長成熟成功了,不就等於要變得麻目不仁,依然可以擁抱哀愁的美麗,歌頌遺憾的印記。不完美的人生才是不枉此生;昔日的種種缺陷美,成就了今天不完美但完全的我,讓我在明日世界終結時,可以雙手緊握着一切回憶,在最寧靜的冰點上安然過渡彼岸,下世紀再嬉戲。
最後,我真的不想講,但都要講,「長橋一過 奈何化霧」,其實如果只用橋來暗指「奈何橋」其實幾有意思,但畫公仔畫埋腸上的血筋,就真係好核突。同埋,喂,家陣咩年代,乜我地呢一代的人仲迷信「奈何橋」?係咪睇緊《倩女幽魂》呢類片呀喂?當然,音樂部份亦不讓歌詞的老土獨美,和音的美學真係老土到以為返返幾十年前。
作為一個聽廣東歌大的八十年代生長的人,我不是因為一首楊千嬅《來生舞》而讓我感到悲傷,我只是慨嘆現在廣東音樂真的沒有可以讓一些成年人聽的作品,很悲哀。講流行又不夠悅耳流行,講歌詞又全部沒有想像力。當然,這亦是因為這是楊千嬅的原因,一個曾經以音樂性見稱的歌手,一個曾經是以歌詞可讀性見稱的歌手,竟然,到了今時今日亦交出了這樣的一首作品。再看同公司的蘇永康、梁漢文,這些曾經都交出過好音樂的歌手,這一兩年亦交出平庸到不能的「市場作品」,發生什麼事了?
或者,我是不應該在這裏發牢騷,應該只是對自己說一句「算罷啦」就算。
來生舞
曲:伍仲衡
詞:林若寧
編:黃思彥
監:舒文@Zoo Music/于逸堯@人山人海
唱:楊千嬅
仍腳踏你歸家的幾里路
仍細味與你冰點雪下擁抱
長橋一過 奈何化霧
忘記遇過太多的美好
仍掛念你掌心的溫暖度
仍戴著與你牽手破爛手套
捱不到白頭皆老 記憶給不斷損耗
怕記不起伴你幾個微涼清早
不害怕死唯獨不捨瘦弱的你
成為秒速一生最大的缺陷美
如生命總有個限期 用僅有生命陪伴你
難逃分開始終稍欠運氣
給十秒鐘回味一起那幾千里
時間遠走高飛到下世紀嬉戲
白髮等不到齊眉 遊歷過風光全忘記
唯一會是你 忘不了下輩子欣賞你
仍浪蕩你那天公園散步
仍聽著你愛的歌帶淚起舞
人間我逗留不到 甚麼都不用知道
也記得起被你親吻如何的好
不害怕死唯獨不捨瘦弱的你
成為秒速一生最大的缺陷美
如生命總有個限期 用僅有生命陪伴你
難逃分開始終稍欠運氣
給十秒鐘回味一起那幾千里
時間遠走高飛到下世紀嬉戲
白髮等不到齊眉 遊歷過風光全忘記
唯一會是你 忘不了下輩子欣賞你
橋一過便了 來生再讓我結識你
很明顯是指第一身的我即將死亡,伴侶瘦弱並不代表將會死,可能是年老亦可能是哀傷所致,不明白為何筆者連如此顯淺的中文也看不明白。
我同意林若寧作詞只是一般,但或許林夕沒那麽多時間吧,那又沒辦法,現在作詞的來來去去都是那幾位,楊又未能找到黃偉文或其團隊,選擇更少。
至於主題是死亡我不覺得千嬅不能唱,難道你有興趣聽她唱幸福小女人主題的歌曲?講真我就沒多大興趣了。根本死亡就是一個永恒的主題,也不是說幸福美滿就不用想這問題,千嬅都已踏入中年,說這些題材也合乎現在的閱歷。而且她的唱片近年已走向宏觀的主題,像火鳥也是正能量的自強不息題材,並不是只說自己的故事而已。可能她這張碟就是以生離死別作中心,這筆者還是待她發片時再評價吧。
秋去冬來,已病倒多時,
他每清早仍舊到來醫院探望,
陪伴至一起食過清淡午飯,
為我換上手套,準備途步歸家…
看著牆上的鐘,準備入睡,
我是否還有下個清早?
hI SAERENDIPITY,我指「瘦弱」是堆砌沒意思,你卻說我不明白,我真的不明白你明白我寫的什麼。
我沒有說過死亡主題不能唱,請問可以不要曲解我的意思好嗎?
Damon先生:
恕我不能同意你的講法,試想想如果故事中的伴侶是年紀老邁的話,「瘦弱」又何來堆砌?基本上這兩個字已立刻概括了故事中的「你」的形象,簡單而有畫面,我倒覺得這填得不錯。反而你說堆砌的應是開頭「仍………」的那幾句排比句,我覺得你說堆砌沒錯但卻錯舉例子了。
至於你說「當一向以賣「真」的楊千嬅,一直以來歌曲都有意無意地配合她的生命的時候,突然活生生正在享受工作與家庭樂的楊千嬅要玩到「死」,呢舖確實是玩大左。」,很明顯你不認同千嬅選此作為歌曲題材,我倒想知道我如何曲解了你的意思?或許你可說得清晰一點好嗎?
其實看過你很多文章,我明白你經常要批評歌手或歌曲,但有時不是非捧到上天就要踩到地底。說真的你說這首歌作為第一主打不夠力我是認同的,但你說千嬅要迎合市場才出這首我卻不同意了。迎合市場乾脆出首大路情歌就得,這首歌題材不是大眾喜愛(電視劇才會生生死死吧,流行曲生生死死那些通常係失戀報復而不是這些講老講病的),旋律或編曲又不是最K的取向,若果你說這是迎合市場才推出我會覺得很可笑。
反正以前她推出及時一開始都覺得很一般,到最後還是交出具水準的及,筆者還是放鬆一點看看之後的歌曲是怎樣吧。
補充:上文最後那段是
反正以前她推出〈龍爭虎鬥〉及〈大傻〉時一開始都覺得很一般,到最後還是交出具水準的〈Make Up〉及〈Unlimited〉,筆者還是放鬆一點看看之後的歌曲是怎樣吧。
堆砌是整篇都堆砌,我舉「瘦弱」是因為這是一個很明顯「塞字」的詞語。你不認為「瘦弱」是堆砌是你的意思,我又不會覺得你是錯,為什麼總是說我是錯呢?
同時,這就是我說「堆砌」的原因,「瘦弱」第一聯想離不開年老、體弱,如果整個設定是兩人都年老的,其實就明顯令整件事更多餘更不合理,兩人都能夠活到老了,還求什麼?真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所以「瘦弱」明顥是多餘,砌詞造情,你不同意我沒意見,但你硬要說是我錯我就覺得很無稽。
用「玩」字及「玩大左」其實就已經反映我係指佢處理成件事錯了(「玩大左」廣東話來說通常係指佢做得OVER THE TOP,做得過左火位),係ON TOP OF 「佢賣真」呢樣野,即係「佢賣真」係令到成件事更加AWAKWARD更加unconvincing。注意我沒有用到「因為」「所以」呢D野去LINK住D 句子的,所以不是因為佢賣真,所以佢唱死就錯。
迎合市場不代表佢就可以做一首好中市場好出色的作品,呢個就係成件事FAIL的原因,我講咁耐都係指佢做到唔湯唔水。同埋如果你連覺得用舒文做班底都唔係想迎合市場的,咁其實我地唔係好同一個宇宙。
就我現在理解份詞,係指主角有病快死,卻對未能照顧年老的對方而覺得有些遺憾。我想就算已經年老,求的可能是你死先定我死先的執著,因為如果自己死先對方就要承受傷痛。
有沒有因為所以根本沒關係,我也不是說你說她賣真所以不應唱以死的題材,我只是引用你那句句字而沒有加插自己甚麽因果推斷,請不要誤會。我想說的是當千嬅已經到了這個階段,若想分享她對生死的看法也沒甚麽奇怪或者格格不入的,若她還是夏天的故事年代就當然不適合,但今時不同往日,可能你覺得還是太早,那就當她說故事吧了。
找舒文這回事我也有點意外,但慶幸她還有干逸堯,但我不覺得單單一句找了舒文監製就是迎合市場,不能認同這個舒文=迎合市場的邏輯,我想要迎合市場選首K旋律同歌詞比較有效,一般聽眾才懶得理你首歌是舒文還是Eric Kwok監製。如果你覺得這已經迎合市場的話可能你要做些心理準備,直覺告訴我她下一主打會是賣碟歌,很大機會會更主流更K。
其實我在此留言也不是要你認同我,只是想給看你這篇文章的讀者多點思考的方向,我想我們在此話題上只能”Agree to disagree”。我同意寫文章要有自己立場,但很多時看你的文章觀點寫得太盡太沒餘地,這沒有問題不過個人覺得這樣的話便沒有甚麽討論或分享的意義。
HI SERENDIPITY,好多謝你用時間留言,但好坦白講,我覺得有一點waste of breath,我講什麼你都不太明白我想說什麼,所以我再解釋亦沒有什麼作用。正如我沒有講過迎合市場就有問題,迎合市場而做左首其實迎合唔到市場又唔出色的歌先係關鍵,我文中每次都有寫「平庸」兩字,呢個係我意思。
舒文即係以前的雷頌德,如果你覺得搵雷生作歌都唔係想做迎合市場作品,我冇你辦法;同時如果你聽唔出呢首歌的K 歌FUNCTION的佈局,我亦沒你辦法。
從來這個世界都唔係非黑即白,你對一篇文章的回應更加不一定要排到去同意定唔同意。我寫呢篇野就係用我的思維去刺激討論,我寫野如果冇一個好強的意見的話,我通常都唔會寫。我寫出來就係想人回應,你已經講左自己意見了,這就是我寫文章的目的。或者你太習慣看一些好客氣的文章,好多意見都有好多兜轉,那是你的口味,不緊要。
不作多講,只指出兩點
1. 迎合市場為閣下意見製作單位並沒承認,故「做左首其實迎合唔到市場又唔出色的歌先係關鍵」並不成立,因為沒人說過此為這首作品的目標。
2. 此曲非舒文所作,不同閣下指「搵雷生作歌」的例子。
我覺得首歌都幾悶 尤其係chorus個編曲
但係聽聽下我居然覺得千嬅唱功救到首歌
我想,po主想要說的堆砌,是指意義上面的堆砌。“挨不到白頭到老”和“白髮等不到齊眉”有什麽區別嗎?整首歌都是這樣,用意義相同的語句(只是表現形式不同)來表達同一個意思,歸納一下核心就是“我唔想死住啊!”基本上,我將其歸納為一支廢話歌。
編曲乏味到聼10遍就想delete!我尤其不喜歡前半段的鼓點,是來催眠的嗎?當然你也有你喜歡到死的權利。
不是說這個題材不能唱,楊千嬅可以唱鄭秀文可以唱容祖兒都可以唱。關鍵要唱得好啊。我個人不太喜歡一般歌手以很膚淺的態度去演繹生與死。尤其是倘若你沒有在對死亡這件事有足夠的了解和尊重的時候,貿貿然以死去煽情,是很cheap的。
我有一點不太同意PO主的是,楊千嬅在過往也交出過非常之大路貨的作品。對她期待太高是你自己不好呀。
王菲的【浮躁】及【寓言】,尤其是前者,才是極品,一直是我最喜愛的華語大碟。可惜她離開了新藝寶後的作品, 很少有這張大碟所呈現的驚喜感和統一性。CY Kong/林夕寫的《開到荼蘼》是另一神作,但【只愛陌生人】的風格是有點鬆散。
反而我覺得【寓言】內的《給自己的情書》才是因為太迎合市場口味(商業味太重)才真是有點令人失望(但又不至於失望到有被打入地獄的感覺)。
P.S. 我是google search楊千嬅後,走了進來,但我在這留言卻一直只提到王菲。我知是離題了,但敢問筆者喜歡【浮躁】嗎?其實近十年來,香港本地的音樂,我幾乎只聽indie bands。。。很多人說楊千嬅唱功不夠好,但我同意林夕所說的:她能把歌詞的故事好好的演繹出來。
我認同林若寧功力不夠深厚,但我反而覺得題材另類中,帶有點意思
若一對情侶能到白頭,總有一個會先離去…正所謂生死一念間,來去皆一人
歌詞明顯是講述主角剛死去,卻遺下年邁伴侶的第一身感受(解釋了「瘦弱的你」的意思)
內容講述人由離開一刻,直到奈何橋的時候,記憶一點一點的消失進入六道輪迴…所以「橋一過便了,來生再讓我結識你」
相信筆者年紀太輕,對生死的概念太少吧
其實我唔明白我地呢一輩點解唔可以信 「奈何橋」??
雖然我一向都覺得林若寧既詞硬係有野係夾硬黎
但如果我將隻歌理解成個人死左,但仲留戀人間,可惜必須要走,走之前對留係人世既情人唔捨得
咁又得唔得呢?
要懂得欣賞先可以體味另一種思想同文化,咩野叫奈何橋呢一代唔講?
佛學中就有因果同前世今生。可以話詞可以寫得再好,但問題係詞己經是淺白簡單,都無人明咁簡單的意思。
第一係無宗教衍生的文化的根基。第二係人生經歷不夠,第三是創意欠奉,所以無法利用思想感受文字空間。
我就覺得佢依然好貫徹佢自己。
其實歌詞可以係對伴侶或兒女的感情 年幼的子女不能親吻父母?父母不能欣賞長大後的子女? 奈何橋很有中國文化特色 難道周杰倫/何韻詩某些歌都很老土? 如此執著幾多秒不如用心感受如果自己快離開深愛的人(如有)會是什麼感覺 你不相信投胎 無神論者? 但也請尊重其他人的宗教 這首詞就是説投胎前喝孟婆湯前最後的回顧時刻 個人覺得很很感動亦很欣賞林若寧一直以來填的詞和帶有中國色彩的其他作品
利申:80後,很喜歡 弱水三千 夜半敲門 梁祝下世傳奇 方文山填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