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以前到現在,香港主流歌手的大前題都是「不得罪任何人」。商家大財團固然不可以得罪,冇宣傳或廣告即係自斷米路;電台傳媒人不可以得罪,唔播你歌或流行榜唔高企都得如自堀墳墓;最後普羅大眾尤其師奶不可以得罪,因為香港音樂圈的最崇高目標是「最受歡迎乜乜乜」,不求銷量高,只求隔離屋村陳生李太都識你聽過你唱歌(師奶文化或女權都是香港特別強勁的)。到最近,主流歌手更不可以講政治得罪政治,不然後果嚴重。像王菀之實則也不是不留意政治,只是其一知半解「和理非」立場其實更令人反感過「討厭政治」,所以僅可以以「討厭政治」打圓場;G.E.M.支持梁振英的言論已成潮文,更令她可以更上一步取得成年聽眾群的機會更渺茫。
其實我們不是特別看不起王菀之或G.E.M.,她們只是脫離民意,敢言地表達她們意見罷,更多的香港歌手都是醒目地玩著不表態的遊戲罷。香港的情況的絕望,已不僅是政治情況那麼簡單,政治牽連的其實正正是日常生活的大與小。將政治歸為「政治」只不過是香港政府將市民潛移默化變為事無大小都覺得不關自己事的手段而已,你看連林夕亦開始寫專欄大寫政治,就知道香港的情況的嚴重了吧。
流行音樂再怎樣避世玩樂,亦總需要與社會找到一個切入點的。在香港的絕望政治環境下,流行曲的音樂主題不一定要與政治有關,能反映社會大氣氛,又或是能夠在音樂中找到回應社會時事的註腳的,就是relevant的流行作品了。在這方面,近近做得最到位的還是C All Star,所以C All Star能夠蓋過其他主流歌手,成為新一代樂迷的心頭好。不過,今天聽到陳柏宇新大碟的首支派台歌《矛盾大對決》,頓感陳柏宇的機會或許終於來到了。
陳柏宇是那種平凡得你不會記起,亦因為沒有什麼八掛新聞,所以你幾乎對他一無所知的那類歌手。在Sony 旗下的他一直的發展都是平平,今年亦已經三十,專輯亦推出了八張了,最致命的還是早期李克勤情歌路線讓他成為那類完全沒個性的情歌歌手的範疇。不過,上一張專輯【The Next Moment】則開始見他的整個唱片策劃年輕化起來,尤其是與恭碩良的合作最為醒神。這次Sony 亦不是沒有留意,新主打《矛盾大對決》繼續給恭碩良、Kelvin Avon及馮翰銘掌舵,意外地是首在廣東歌層面是「好嘈」的重型一點的pop rock 作品。
恭碩良在這兩三年突然變為香港其中一個最活躍、多產的音樂人,是好事,至少我們需要多一點是pop rock底子的音樂製作人,更加慶幸的是與馮允謙不同,他們不將陳柏宇變成翻版恭碩良。不過,這作品音樂部份還不及梁栢堅的歌詞搶眼,梁栢堅簡單地把整個香港的情況寫出,一貫其風格,很抽離地寫出香港的情況,卻不加入個人意見或情感(又或是這不是他的風格,而是市場限制?)當然,唱政治唱社會不值得大驚小怪,我只是很高興一向其實在樂迷呼聲很不錯的陳柏宇確實有一個前進的機會,脫離沒靈魂的幽靈歌手的一群。
另一邊廂,一向以「小淸新」風格來翻唱金曲而取得樂迷支持的Robynn & Kendy則向著討厭政治的港蛙之路代言人進發。最新作品《La La La》雖有Edward Chan監製而令作品的聲音的層次突然大進步,但作品還是停留在那種cafe 音樂的平庸沒個性,更要命的是其歌曲的老土兼和諧的主題。將粗口或人家的難聽說話變為「La La La」這種小學生意念,前人也做過不少類似主題,但Robynn & Kendy竟借C君的歌詞,變成一首像是發表偉論,充滿說教意味的作品。
更令人咋舌的還是當中的「和諧」港蛙心態,像「時刻都需要在表態 連決定恬靜拒絕發聲都介懷 人只想可以靜一下 別要太多對話」,確實撃中了不少覺得社會太多戾氣太多爭吵太多人為吵而吵為反而反的港蛙心態吧?而Ghost Style的Rapping的「和諧主題」更是直接
You wanna make a change then change yourself
I can’t hear the protest or negativity
I only hear a melody, I’m on a higher frequency
Join in the harmony
這種明明「避世反智」當「有型」的做法,「改變不了社會改變自己」的迂腐小農心態,與討厭政治變為一種生活態度的姿態無疑吧。當然,明明「La La La」這種念頭已經是陳腔濫調,應該不用去抄人或者是參考什麼吧?不過原來「巧合地」今年早幾個月英國一hit single原來亦叫做《La La La》,亦是用「La La La」來替換咒罵。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