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凱琪精選十首單曲

在Evi Yang的A&R指導下,薛凱琪2004年的首張EP 【F Debut】憑大熱作《奇洛李維斯回信》迅速定下明確路線︰具想法敢追求夢想的文青路線。不過,隨著與音樂伯樂Edward Chan、Charles Lee及方大同等合作的火花熄滅後,薛凱琪的音樂路沒預期的順利,在商業表現上到音樂水準上都沒有大放異彩。自2012年離開華納簽了Paco後的薛凱琪專注拍戲及大陸發展,音樂路線與造型都與華納時期的有很大出入,尤其是轉走歐美跳舞路線與及平庸情歌路線後,薛凱琪的音樂色彩越畫越淡,輪廓越來越模糊。

不過,薛凱琪似是想靠即將舉行的 【薛凱琪音樂紀2017夢之途中】再與香港樂迷拉近距離。繼【Electric Angel】上年十週年而推出《十年後的我》後,這次【夢之途中】除了會選唱較多side track 私房歌外,再次重拾「夢想」的主題,亦重走「文青」造型與風格,似是再接通早期她的音樂個性與主題。適逢這次【夢之途中】,我們就借此重溫她十多年歴年音樂作品,嚴選十首最佳單曲,排名分先後,逐首重溫分析。

第十位

MISS FIONA- 2016

由2010年的【August Girl】開始薛凱琪進入幾乎每個年輕主流歌手都經歴的階段︰她開始要擺脫「少女」形象,嘗試在造型到聲線都變得更成熟。這種轉型期是歌手在音樂事業的關鍵,亦是普遍很多歌手失手跌低的時候——薛凱琪亦有相同命運。2010年後的薛凱琪不只是唱片造型令人摸不著頭腦,她的音樂亦一樣混亂,若然這是成長,那這個成長期就是典型扮東扮西想做別人卻最後變了四不像的尷尬青春階段。

「中國風」帶不出新意,「跳舞音樂」又不突出只是左抄右抄歐美流行,更不幸的是就連大熱作亦做不到。結果薛凱琪或者在這段時期因為得黃柏高的關係而多了一些街客樂迷,但卻與原本熟識她的樂迷越來越遠。

不過,2016年的一首《Miss Fiona》再由Edward Chan主理的跳舞作品,則可算是為這幾年她的音樂風格來了一個小總結,算是修成正果。這不是薛凱琪的finest moment,音樂元素仍然是停留在向外國大熱如M.I.A.等取經,但無論是其「純情學生妹」外形到歌曲的定位跳舞律動的調節,這首作品都是她最近六年最具想法最有個性最令人記起的作品,是成熟的薛凱琪的音樂代表作。

第九位

【Funny Girl】- 男孩像你 - 2005

Pop Rock/soft rock的《男孩像你》不只有徐繼宗平易近人的動聽旋律,還多得軍師黃偉文為香港樂壇送上了女生愛上了只喜歡同性的男生的瞹眛窩心關係。對走較小眾「文青」路線的女歌手而言,LGBT的主題總是不會缺乏。更可喜的是,這個「兄妹」故事既悲又喜,以幽默筆調寫出了當中的複雜細微的細節,金句處處,是香港樂壇的其中最出色的romcom幽默愛情小品喜劇。

第八位

【August Girl】- 唇印 - 2011

【August Girl】是薛凱琪首張「長大」的唱片,雖然效果參差,但總算仍然有首由Edward Chan與Charles Lee合寫的《唇印》來撐場。Edward Chan、Randy Chow與徐浩合編的《唇印》是廣東音樂難得的r&b充滿律動的作品,不只旋律跌宕,音樂風格走90年代日式r&b風格,由簡約編曲發展到副歌帶點經典日系lounge music/r&b的夜式氣氛尤其做得出色奇妙,過度位美妙神奇。整首作品既具型格亦繼承薛凱琪一貫跳脫的音樂風格與及其活潑女生的個性,不用刻意低音沉聲扮熟女,加上整個製作出色上盛,是成熟出色的真正音樂表達。

第七位

【Smile】- 不呼不吸幾多秒 - 2008

【Smile】幾乎是薛凱琪的「The Line Up」或「Play it Loud Kiss me Soft」,唱片有明確策劃,由方大同負責的上半部尤其精彩,是薛凱琪音樂生涯的亮點。《不呼不吸幾多秒》或者沒有主打的單曲《甜蜜蜜》般受歡迎,但卻是薛凱琪的真正「方大同」式soul moment,是方大同【橙月】的女生變奏。

第六位

【F Debut】- 奇洛李維斯回信 - 2004

如果忽略《奇洛李維斯回信》,也說不過去。這是黃偉文為薛凱琪填上一系列的「追夢少女」的首集。他日後解䆁這故事是改編黎堅惠年輕時寫信給麥當娜的小故事。這故事的成功,方樹樑亦功不可沒。利用chamber music的氣質,《奇洛李維斯回信》有鄰家女孩的親密,亦有荷里活式童話故事的迴腸盪氣,當然,少不了平易近人的朗朗上口旋律。配合「頑強地進攻 爭取那認同 如朝朝代代每個不朽烈士奮勇」等充滿力量的精句,這不只是少女的追星故事,而是寫給所有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的人的奮鬥故事。

第五位

【ME】- 尋找獨角獸 - 2005

經過蔡德才簡約電子化小品《我想留低》後,由首張唱片已合作的James Ting終在《尋找獨角獸》終為薛凱琪度身訂造了一首她的迷離歌德式電子流行作品,巧妙地串連sample 了《Silent Night》,成為薛凱琪其中一首unmissable 的「追夢系列」聖誕單曲。黃偉文這次不挪用流行文化,以獨角獸為意象,配合聖誕主題,寫出這個帶有童話色彩的冒險故事,誓要找出「心中那白馬」。此曲成為薛凱琪的獨家作,連容祖兒在2007年走更生活化路線的【Close Up】亦模彷薛凱琪,出現了與「尋找獨角獸」同系極相似的《黃色大門》。

第四位

【Funny Girl】- 小黑與我 - 2005

在2005年的《小黑與我》正值是王菀之在香港樂壇嶄露頭角的一年,不只王菀之推出個人首張唱片【Ivana】,她的作品亦在流行榜上在不同的歌手的作品上出現,包括容祖兒的《呼天不應》及蔡依林的《許願池的希臘少女》。不過,《小黑與我》成功跑出並成為王菀之及薛凱琪的代表作,不無道理。

林夕精心寫的《小黑與我》將自憐自艾的歌詞主題帶到新的層次,它有傳統線性敘事,它有散文的生活觸覺,它精要地概括了在「離婚問題家庭」成長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他寫到一個既煽情悲涼,又能保持文字中的細微敏銳的故事。同時Billy Chan編曲的《小黑與我》以淸麗的鋼琴帶入,再加入提琴煽情點綴,將林夕的「可憐蟲」故事的起承轉合完整淸澈地敘述,是港式「情歌」中的秀麗脫俗之佳作,亦讓大家淸楚聽到薛凱琪的淸秀氣質。

第三位

【F Debut】- 麥當娜一吻 - 2003

《奇洛李維斯回信》是用偶像來說的追夢歴險,而同專輯的《麥當娜一吻》則是用偶像麥當娜來說出女生寫給自己的打氣情書,周耀輝用「世界對女生有很多恐嚇」來簡略勾劃出粗略的女性主題,亦成為日後薛凱琪歌詞中的一個關鍵字。音樂方面有基本上日後方皓玟的軍師的Edmond Tsang 與許創基(Strawberry Fields)主理,與同年為傅佩嘉《轉》出於同一血脈,都是帶有 Baroque古典音樂影響的廣東流行小品。《麥當娜一吻》為薛凱琪的音樂定下了淸晰定位︰大路卻有私密intimate的特質,跳脫鬼馬卻仍然有港式朗朗上口的旋律。

第二位

【Smile】- 劍龍在草地散步 - 2008

《劍龍在草地散步》是香港音樂上榜單曲裏頭其中一首最不港式,最具視野與格局的奇異港式流行。方大同不只為薛凱琪製作出甜蜜可口如《甜蜜蜜》等結合中式與R&B元素的流行曲,在《劍龍在草地散步》中他將Neo Soul及Club sound等音色注入歌曲,中間更有二胡亂入。這不僅是薛凱琪最具型格的一刻,亦屬香港上榜流行曲的一個反傳統的小奇芭。

當然,不得不提周耀輝的出色歌詞,既玩味,亦寫出歌曲的氣質與骨氣——更重要的是,這其實是撤底的情歌,意像的運用,尤如是周耀輝版本的《當地球上沒有花》。

第一位

【Electric Angel】- 小峽谷之1234 - 2006

Edward Chan與Charles Lee主理的《小峽谷之1234》毫無疑問是薛凱琪的最佳單曲,亦是香港樂壇其中一首最出色的電子跳舞單曲。它不只編排明朗出色,精彩位置不斷,更重要的是它是廣東電子跳舞流行少有的真正from start to finish 都有令人興奮的跳舞節拍。

周耀輝在歌詞上盡放幽默與創意,寫出這首或者是obscure 版本的《明愛暗戀補習社》,又或是爽快硬朗版本的《如果東京不快樂》——此作的出色更讓于逸堯請來Edward 與Charles 二人為楊千嬅製作算是同系的《大慈善家》。

蔡德才 自得悠然的音樂類型

(From 杨小哒 http://www.weibo.com/dada1180706 微博) Jason與人山人海一向以「電子玩具」作樂器而聞名,這個用上黃耀明的大頭照!

Jason與人山人海一向以「電子玩具」而聞名,時而作樂器花式,時而作視覺補充。這個用上黃耀明的大頭照! (相片來源︰ 杨小哒微博 –攝於廣州星海「上流社 (交舞) 會」)

很多很多年前,于逸堯第一次辦攝影展,其中一部份是人山人海各成員的人像照。攝影師說是按照對每一個人的觀感,去挑選一張做代表。清楚記得只有一張看不到面孔──他背向鏡頭,正在看下著雨的天空,卻叫人一眼認出是蔡德才。

蔡德才 (Jason)是見不到面孔的幕後音樂人,但寫給別人的歌,卻是出奇的立體,雖然旋律次次不同,但如一個易被認出的背影那樣有跡可尋。

我視每一位歌手為音樂人,他們即使只是演唱者,也會有他們的性格

黃耀明和李端嫻曾說,Jason好像很容易能寫出好聽的旋律。他坦言對某類的鋼琴作品最能手到拿來,靠自己的直覺譜出音樂。「但自己也因為知道有這個能力,所以更不想寫出這類作品(笑)是一種矛盾來的,可能也是想跟自己鬥氣,所以更多時間是去花心機做這類以外的東西。」

「若說以什麼分類去評自己的作品,應該就是循自身直覺所寫的,以及自己鬥氣時所寫的。」樂迷則多以電氣或偏古典去劃分他的作品吧?「雖然感覺上多做電子音樂,但其實就算入行後,也不是只偏向電子音樂,自己在不同階段也會受不同的東西吸引。例如做〈普普樂團〉時就試guitar pop,自己在流行音樂範疇裡也不斷和其他人合作,所以就是視乎碰到什麼人,再jam什麼出來。」他所指的不只樂手,也包括台前歌手。

「我視每一位歌手為音樂人,他們即使只是演唱者,也會有他們的性格,也會有他們的input。這也是我希望歌手有的態度。」這句在本地音樂人之間簡直如一句sound bite,一反大部份人視香港歌手為非專業人士的態度,不過更重要是解釋了為何當Jason做監製時,歌手為何會在vocal上會有較佳表現,予人脫胎換骨之感。

鄭秀文 vs 楊千嬅

對我而言,編曲都是一種作曲,甚至更有趣味。可能源於自己對聲音比旋律更有感覺。

就像鄭秀文,她是其中在Jason監製明顯下有分別的。「Sammi是一個主導性越來越強的歌手,她很清楚自己要什麼。現在當她的監製,是做一個比較technical的監製,處理她vocal多於為她度身訂造一些東西。因為她都不需要。所以也少了如〈很愛很愛你〉(1999年) 這類較『蔡德才』風格的作品。」

反而在楊千嬅身上,可能更多「蔡德才」味道的東西吧? 「其實所謂自己的風格,也不會 歸類成特定一種,像〈飛女正傳〉,是當時想做band sound ballad,於是便做了。自己什麼都想試試,如麥浚龍的〈無念〉,都富實驗性質,很高興有自由度去盡情作這樣的嘗試。」

在楊千嬅加入A-music前和後,Jason和于逸堯也陸續合作做了很多「千嬅」經典。「其實一直在楊千嬅身上是,少做決策,多做執行,工作都由其他人分下來,我就執行。我和阿于一直都著重她的vocal及音色上的東西,參與度更高。」以前,他亦為很多于逸堯、Eric Kwok等的楊千嬅作品做編曲,「對我而言,編曲都是一種作曲,甚至更有趣味。可能源於自己對聲音比旋律更有感覺。」

自己的嘗試 別人的目光

其實也真的很難界定參考和抄襲。好像良心一樣,沒有人知道,只有自己知道。

Jason坦言現在與以前的最大分別,可能就是作曲較少。「現在多做編曲,沒什麼作曲靈感便不會勉強去做,反而很樂於探索編曲的變化。」回想,他說出道的第一首灌錄作品,其實也是編曲。「那時達明演唱會裡認識了區新明,他找我編了〈借來的美夢〉給鄭敬基。本為彭健新的歌曲,鄭敬基出碟卻找來此曲翻唱。不過現在聽來,實在不明白監製區新明為何會收貨。」他笑說。
回到楊千嬅,她的作品自然是體現了編曲對他繽紛的可能性──〈還未夠快〉的daft punk、〈繼續努力〉普普樂團mix的第二次創作、〈斗零踭〉的舞曲intro…..都大大擴闊了楊千嬅的空間。而除了楊千嬅,很synth pop的〈色情男女〉(莫文蔚)、較grand的〈美麗無常〉(蔡德才)、〈我的二十世紀〉(黃耀明) 等等,都標誌著他多元興趣。問他最滿意自己的哪一首作品,他細想,數出一堆非大熱之作:「作曲方面喜歡〈白色戀人〉(薛凱琪,2006)、〈睡王子〉(何韻詩,2007)。編曲的話,就選〈難得好天氣〉(許如芸,2000) 及〈無念〉(麥浚龍,2011)。」細聽,會更明白他最富直覺性的音樂天份。

「尤其是〈無念〉,十分喜歡。故希望有機會再跟Juno合作,因為自由度很大。」他坦言在香港樂壇,資源一定是越來越少,能用上真樂器的阻力也是越來越大,但無論環境如何,他也能實驗一些新的方法。「像盧凱彤的《掀起》專輯,我們都實驗了一些新的錄音方法,還是有空間去嘗試不同的東西呢。」

向自己交待,於他最重要。記得〈春光乍洩〉,甚至近期的〈斗零踭〉,也被人說抄襲,他沒有抓破臉的反駁,或像一些音樂人在網上與人吵過翻天。「其實也真的很難界定參考和抄襲。好像良心一樣,沒有人知道,只有自己知道。這也與一個創作人的道德觀有關,自己的意圖是什麼,自己知道便可以。」

也可能來自其太愛涉獵類型音樂之故?「不過,也會看是什麼情況,有需要都會解釋。只是大部份情況,自己大多不理會。」如何看待外間的反應呢?「若太介意受眾的反應,其實也是一種自負。記得好像是阿于這樣形容我,他說我做的音樂像是給我自己聽。某程度上,也解釋了我比較不介意評價的一面。到現階段為止,都算做到過經典作品,所以自己都滿足了。」

(From Tuesday Morning Surfing Club Facebook Page) Jason說,很快TMSC又會有show,大家要留意了。

那認不出來的廣告音樂

自己的音樂源頭當然是鋼琴。

近年,他的「多嘗試」也進軍到其他範疇,除流行曲及舞台配樂,也多做了廣告曲。「你不會聽出來是我的作品來的!」

「廣告作品多是導演主導,與我以往的模式很不同。若計非主流音樂,之前做舞台配樂,自由度很大,甚至太大,如《The Life and Times of Louis I. Kahn 2007》就會有很極端的音樂作品出現,越少規則,反而做出來的東西會一式一樣。而廣告音樂則是短音樂,形式也不同,且目標為本。我每次也像做功課,在技術及製作上對我來說也是新挑戰。」

回到流行樂壇,要回顧他的現場演出,會想起鍵琴上優雅的〈罅隙〉,或者游走舞台兩端使勁地玩手風琴,甚至拿著咪和明哥rap〈Rock me Amadeus〉,那也是鍾情不同類型音樂的延伸,由鋼琴開始,到synthesizer也不終結。

「自己的音樂源頭當然是鋼琴。那時小孩子沒有那麼多類型的音樂班,不如現在有作曲班、演奏班等,。自己被鋼琴吸引,所以學琴、學古典音樂。」到中學時,由接觸canto pop到電子音樂,喜歡達明一派及浮世繪,再追到始祖英倫的New Wave,都是他重要的音樂養份。

「後來還有夾band出校園演出。」嘩,很難想像他如Ellen般遊走校園band show!「哈,也是試一試,但不太喜歡。」86年他買了自己的第一部Synthesizer,從此投入電子音樂的懷抱。

樂壇的系統失靈

但這應該無阻音樂質素,近年一樣有很多好音樂。自己就很喜歡Chochukmo

他寫了音樂這麼多年,又有沒有為樂壇萎縮而慨嘆呢?「現在就如系統失靈了。因為數碼音樂、下載等,改變了整個消費模式,那是沒辦法的事。」但他不是在埋怨,說來還輕描淡寫。「但這應該無阻音樂質素,近年一樣有很多好音樂。自己就很喜歡Chochukmo,聽說他們是很有紀律的樂隊,對自己很有要求,如軍訓式的要求。難怪技術和台風都同樣出色。」這亦一定程度反映了他的心境──無懼外在環境,只要自己一直盡力就可以。

之前說過會跟有耳非文組隊(Pop Pop Candy..好像已經是幾年前的事),去年又和V記、CM等人以Tuesday Morning Surfing Club的名義表演過,問他有沒有下文,他說:「還在呀!兩隊也還在...只是看何時有時間弄一些東西出來。他們都很忙!」他還笑說TMSC其實很適合台灣春浪的演出,看來這個project也不是消失了。只是不太強求吧。

一直都在的,大概就是人山人海。今年劉以達復出,對人山人海下了「著重包裝,要artistic行先」的評價。而黃耀明曾經說過,人山人海較著重感染力,多於演奏技巧。拿出此評語與Jason研究研究,他不諱言:「我們也叫自己做『視覺系』!哈...我承認我們不是技術系,我們多以概念、戲劇感先行。」大概,那也是他及人山人海的特色,亦令每次他們在台上的演出,比唱片製作更令人引頸期待。

當年初道不久,Jason和黃耀明上了音樂節
目《週點》,還與明哥表演〈每天你愛多一些〉。

後記:

記得讀過黃耀明有一次談和Jason合寫的作品,他說應該很容易聽出分野──明哥說,較老土的部份一定是出自自己的手筆。

曾和其他樂迷討論,認定蔡德才是人山海成員裡面最貼近大眾,但又把另類音色玩得淋漓的一人。他沒有拋棄前衞和實驗,但也能兼顧脫俗與流行──無論是自己的獨立音樂專輯,還是給主流樂人的作品;無論是簡單的鋼琴編曲,還是上電的冰冷處理,都不失這種平衡。訪問完畢,大概也令這一理論站穩住腳。「蔡德才風格」最貫徹的就是一種兼備吧。

編者注︰

一)感謝蔡徳才先生抽空接受訪問,訪問問題原有四十多條,絕不好答。

二)訪問在三月進行,由林綸詩親身訪問,問題則由多位筆者(快樂的、林綸詩及陳大文合力設計)

三)此訪問是人山人海訪問系列的第一撃,你想問人山人海其他成員什麼問題?不妨分享!我們盡力問!

四)此訪問是在上年進行,訪問時蔡德才還未正式與觸執毛合作。

不是音樂組合的Charatay

Charatay,讀出來時應把「chara」讀得低音一點,最後的「tay」稍微拉高音,六位成員包括岑寧兒、陳詠謙、張傑邦、梁仰詩、洪豐盈和袁慧妍。他們自稱不是一隊組合,而是偶像團體……那是說笑的。正確來說他們只是一班主要唱無伴奏音樂(acapella)而且認識很久的朋友。

這數個具音樂天份的年青人自小就很友好,一起跟香港兒童合唱團到過國外表演,但同時亦百厭非常。他們兒時會把合唱團詩歌的歌詞改掉來罵團長、會在巴士上穿著游泳裝束扮游泳、還會在碼頭旁邊大大聲唱歌(結果被警察趕走)。他們有著自己一套的瘋狂,例如自己人才能看懂的寫譜方式、例如小時候無聊地把「格勒底」說成「Charatay」、「自己攞黎賤」說成「Chikinology」、「囂張」說成「Hill Cheung/張山」等,通通都成為他們現在的專業用語和溝通語言。也許正是這份一起成長的友誼和日積月累的感情,讓他們拒絕把自己稱作「組合」這具商業意味的名詞。

看Charatay在名字和海報上如此chikinology,別以為他們只是虛有其表玩玩下的團體。他們專業的程度受到流行音樂界的極大賞識,曾擔任大大小小音樂會(包括Eason Chan x Edison Chen x Eric Kwok的【黃金組合】及劉美君【大開色界】演唱會)的和音,最近更參與了容祖兒的【Number 6】及陳奕迅的【DUO】巡迴演唱。在這之前的二零零九年的二月一號,他們為認識十年而在藝術中心Agnes B. Cinema舉行了屬於他們自己的音樂會【張山十年】,所有觀眾(除了一名不知為何會買票進場的陌生人)全都是他們的朋友親人。聽說那亦是一場很符合Charatay風格,很有趣獨特的演出。除了演唱他們從前參加合唱團唱過的作品和一些經典的無伴奏合唱歌曲外,他們還唱了為別人演唱會和音的作品。你也許會問:「咦,他們都唱和音那主音怎麼辦?」對,他們也許是世界上首隊會播放預先錄好的主音,卻現場演繹和音的樂隊!【張山十年】內Charatay亦唱出了無比感人的原創主題曲《不枉我們張山十年》,由岑寧兒作曲、陳詠謙填詞,道出了他們十年內的甜酸苦辣和無限的感慨:「然後我在最終做過甚麼?我們有過一首歌」。

再細看這兩位成員陳詠謙和岑寧兒。陳詠謙現屬黃偉文填詞人聯盟的旗下,曾與李克勤、陳奕迅、張敬軒、Twins等人合作,自己亦曾參與過A# Singers及VEGA等無伴奏合唱組合,是位能文能武的音樂人。Yoyo岑寧兒身為岑建勳與劉天蘭的女兒亦極具演唱和創作細胞,寫過不少原創demo外亦試過背著結他跟at17的盧凱彤一樣到處在台灣的咖啡館演唱。有磁性及具魅力的聲線為她帶來不少歌迷,甚至為她在【DUO】其中一場巡迴演唱裡贏得一塊寫著「Yoyo」的燈牌。

雖然成員各有各的生活和工作,但Charatay無論在音樂作品或大家的感情上一直有增無減。最近他們在林子祥的發燒專輯【LAMusique Vintage】feature了兩首歌 《三人行》及《一個人》,並拍攝了他們首個(認真製作的)Music Video。像Charatay這般具自我風格、瘋狂、且具音樂熱誠的一班朋友,實在令人羨慕。


官方網頁

香港的Modern Children

modernchild.jpg

Modern Children
成員︰Kenneth(vocal/Guitar/Bass)︱Jimmy(Guitar/Bass)
S.T.(Violin/Programmer)︱Hin(Drum)︱Chih(Guitar/Bass)
廠牌︰unsigned︱地區︰香港

2006年成立,五位男生組成的Modern Children暫時來說的彈藥就只有Myspace上的四首demo。我明白的,好的東西都只會嫌少不嫌多,你嫌少也大概只可能是因為習慣了香港樂壇一年必定要交出十來首作品一兩張專輯的影響罷。那如果你嫌香港主流的音樂欠缺創意是罐頭是差勁,那我們便不應嫌這四首demo少了。

四首作品風格各異,而選取《Home》播放只因其易入口而且短少精桿,適合衝衝忙忙的香港人口味。喜歡用不同的音樂單位作reference來介紹的「香港樂評人」,按照傳統我也要用幾個名字來穿鑿附會,像Andrew Bird 的【Armchair Apocrypha】碰上Yann Tiersen或是瑞典新貴Detektivbyrån,異國情趣碰上whistle與Celesta帶來的童趣稚氣,幾分清澀…

好了,還是用自己耳朵聽最實際。Modern Children 其實只是一隊創作平易近人而動聽indie pop 樂團,留一點時間,不妨聽聽,你才會發現原來你忽略了這班香港男孩的聲音。

P.S.Modern Children在十一月廿八日還會在Kubrick演出,還等什麼。

Home – Modern Child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