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 For 香港抗爭音樂誌

「獨裁政權不只害怕行動上的反抗,更害怕的是敢於行使表達自由的人民。在獨裁極權眼中,凡是不配合政權宏大敘事grand narrative的,通通都是敵人。然而,我們和一眾香港人均不會畏懼;面對要醜化民主運動的主旋律,我們會繼續用文化思想唱反調,說出香港人的真實故事,繼續捍衛著我們奇妙的香港。」

——《F For:香港抗爭音樂誌》第一冊序

《F For:香港抗爭音樂誌》是一個奇妙的過程。

實不相瞞,其實F For團隊其中數個核心成員都是海外港人。透過螢幕看香港新聞看得滿面眼淚,相信不少海外香港人都經歷過。我們不介意被稱為離地或離棄香港,但是我們一樣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貢獻香港及這場運動。

住在海外,就知道外國人普遍對香港的態度都是「中立」的:即是他們可能會同情,但他們心底清楚,他們不可能為我們做得更多。他們看到電視上的片段,也不盡了解點解香港人會咁搏、諗乜嘢。電視的documentary再好,如Channel 4製作的《The Battle For Hong Kong》也不過一小時,也是從一個外國的角度出發。

我們很想,做以香港角度出發的記錄。所以我們想做這本音樂誌,用香港音樂,說出這場運動的真實精神。作為文藝撚,當然仲好想見到一本有關香港抗爭的書出現在大小獨立或art book store,等那班外國hipsters文藝青中老年都可以成日被提醒香港的事。

2019年10月我們想到可以做一本抗爭音樂誌來為這場運動出一分力。Post一出,竟然收到四方八面朋友說有興趣。一下子由幾丁友變過十人,一句到尾,都只是想為香港出一分力。然而,音樂誌消息一出,還是有不少質疑與問題,所以希望借這個post解釋一切。

「要捐都捐畀手足先啦!

昨天立場新聞的報道一出,有幾個人即時說「要捐都捐畀手足先啦!搞咩音樂誌」原則上我們是同意的。如果我們只得五蚊可以捐,這五蚊當然就捐給手足讓他們解困先。

可是現實情況上,有經濟能力的人通常不只有五蚊,捐款的選擇不只有一個。捐給手足,再捐給這計劃,是沒抵觸的。

當然,不是說我們的犧牲及貢獻,及得上街頭上的手足。相反,正正就是因為我們這班文藝蛋散於心有愧,未能在街頭一樣拼搏,我們才希望可以用「文藝/文化」的手段作出貢獻。

長篇大論,說回眾籌,好坦白講,其實最初的想法是我們核心成員打算自己拎幾萬蚊出來印的。我們也從未想過透過這計劃來賺錢,做過出版的都知靠賣書搵錢難過登天,掹車邊都稱不上是「人血饅頭」。最尾冇咁做的原因,係因為其中一成員話,「唔駛咁呀,我哋拖馬叫手足一人一蚊損出來畀你哋印都得。」

這番話令我哋領悟到,呢件件事其實真係唔只關我哋事,而係關香港大家事;呢個唔只係我哋的project,亦係屬於大家的project。或者我哋係有少少幼稚,認為每一個支持抗爭的朋友都會十卜我哋,但我哋同時有信心大家會看到,記錄香港抗爭運動的意義,願意花五蚊來支持呢個project。

多得Glass Onion音樂筆記Music And Story音樂.人生Small Press Tune的拔刀相助。不介意在繁忙生活中抽空做呢件事、出錢出力。感謝一班音樂人在唔知頭唔知路的時候,相信我們,十分nice地同我哋做訪問。在街頭上,大家互稱手足;對我哋一些上唔到街頭的人來講,這個團隊感覺上一樣係手足。希望,大家就算唔當我哋係手足,至少可以當我哋係同路人。

如果你有五蚊可以捐,可以考慮捐畀我哋。(五蚊是Kickstarter最低可捐的款項)

多謝你。

Kickstarter 眾籌Link

F For: Hong Kong Protest Music Zine Teaser from newbee on Vimeo.

文藝復興青年論壇 — 思索香港樂壇後感

forum

【冬至的文藝復興沙龍:思索香港樂壇】感覺是上了一課樂壇工商管理課。「香港樂壇已死」這些題目,聽眾和音樂工作者著眼不同,從聽眾角度出發,以為是音樂質素論,但音樂工作者的死來得更現實,是錢。

1. 講者說傳媒(包括網上音樂評論)是打擊香港樂壇的力量。舒文:「香港媒體以前會配合音樂工業的發展,當我們想做一首金曲,他們就會幫手寫好一首歌。」作為網絡媒體的一員,我們不過在是其是非其非地以歌論歌,如果要將評論扣成抹黑,你的和平便是我的和諧。「做一首金曲」這種想法很有問題,我認知中歌曲的人氣累積是一件 Bottom-up 的事。

2. 研討會最後變了音樂工作者自勉的場地,講者的論調是樂壇沒有病,樂壇不景氣是樂迷不買碟要負的責任。當有海外留學生說「我離開了香港還是很喜愛香港流行曲,例如XXX的歌詞教會了我…」,嘉賓就很高興。但他們沒有意識到今天很多問題都是環繞香港流行曲歌詞,這就是最大問題。

3. 就著「詞大於曲」的現象,我終於聽到一個最好的解說。黃耀明以台下觀眾身份回應:「外國樂壇點解咁好?就係因為無黃偉文無林夕。自己的樂隊寫番自己既詞自己既曲,甚少寫歌給別人。」香港樂壇這所工廠,填詞作曲一員工批,歌手在取同一批貨,揀得多合身都是來料加工,個個一樣。林一峰強調了多次「獨特性」這個字,正正因為樂壇生存了太多沒有音樂性格的「取貨表演者」。

4. 節目完結後出現很大粒花生,有觀眾衝上台說「呢番說話我唔講出口,我怕我會後悔一世。其實陳奕迅同容祖兒可以可以應承唔再拎獎。」氣氛相當尷尬,有蔡楓華「剎那光輝唔係永恆」的感覺。不過這觀眾的這個問題也道出了香港樂壇上游力量的問題,記得我在 2011年的年度樂壇總結文也提出過權力交替的問題。

但今天嘉賓開啟了 Music Industry Defense Machanism,景氣一片,卻沒反思過香港樂壇流水作業出產的問題。

男與女,直或基,為香港人權發聲,站出來


多得黃耀明及慢必陳志全,雖然今年是香港政治黑暗的一年,但亦是香港社會運動與人權運動的重要一年。今日工黨何秀蘭提出「促請政府盡快諮詢公眾,有關立法保障不同性傾向人士的平等機會及基本權利」的議案被保皇黨等反對, 其中李慧琼更再次騎劫民意,指「主流社會不接納同性戀者不等如歧視,立法也未必可移風易俗,改變市民的不接受態度。」而葉國謙更這樣說「香港是中國人的社會,民建聯會堅守中國人價值,但對同志會採包容態度。」

適逢今日美國大選,開放的奧巴馬贏得選舉, 更讓人明白我們生處的香港社會如何落後。同一時間何韻詩只是在微博轉有關消息亦被和諧。另一邊廂中國進行零票數的閉門選舉,習近平成新中國總書記,實在諷刺。在電台聽到奧巴馬當選後的演說,更是感觸︰

“It doesn’t matter whether you’re black or white or Hispanic or Asian or Native American or young or rich or poor, able, diabled, gay or straight, you can make it here in America if you’re willing to try,”

原本已經準備了一個同志歌單,發現不用多,我們只選三首最具代表性,最意味深長的來來總結今天的心情,展望香港人權的未來。性傾向、膚色或國藉,用來限制人的自由及權利,那也實在太膚淺。

1. 唱了廿年,依然祝願香港未來會是個開放的社會

達明一派 禁色 1988
作曲: 劉以達
編曲: 劉以達
填詞: 陳少琪

願某地方 不需將愛傷害
抹殺內心的色彩
願某日子 不需苦痛忍耐
將禁色盡染在夢魂內

2. 送給明光社及一切宗教團體用宗教理由歧視性取向不同的人。愛人的權利是不需靠宗教認可的。

楊千嬅 零號 1999

作曲︰蔡德才 填詞︰黃偉文

不必福音 罪與罰都給我
不必福音 無論誰 都不過 只得一生
我不依 怎麼樣 天國已有多近
由別人相信 永生的神
投其所好 像個使徒
我不要等 虔誠逼出的缺憾
寧願我沒永生 多分幾個吻

3. 相愛的人均應有被法律認可的權利。不是一紙之書重要,而是一紙之書應是每個人應有的權利。

何韻詩 再見…露絲瑪莉 2002

作曲:黃丹儀 填詞︰黃偉文

和你再親也似未存在過這世上從沒這二人
無人夜深即使有過熱吻 可惜永遠沒法開燈
塵世眼中你我未能合襯
似我壞名譽你仍然吸引

自由及改變是自己爭取的,就如女性的平等也是經過長期的爭取才有今天的男女平等狀態。只要相信,就要爭取,就要行動。今個星期六遊行,你相信就要站出來。

有關「性取向」的歌單(歡迎補漏)

黃妃樂隊 同性戀Gay 1985

關淑怡 ﹣ 他需要你、她需要你

達明一派 ﹣ 我愛你

林海峰 ﹣ 的士夠格

許冠傑 – 封佢做偶像

鍾鎮濤 – 壞了的指南針

讀者Victor補充︰鍾鎮濤1984年「壞了的指南針」此曲批評同性戀是心理失常的行為,絕無隱瞞!在二十一世紀的香港此曲絕對不能出版!(除非歌手想失去大部份Fans)

AMK 2094年

張國榮 左右手

草蜢 失樂園

羅大佑 愛人同志

達明一派 忘記他是她

古巨基 歡樂今宵

假音人 我愛上了你的男朋友

何韻詩 勞斯.萊斯

何韻詩 汽水樽裡的咖啡

何韻詩 光明會

何韻詩 紅屋頂

容祖兒 黃色大門

容祖兒 出色

薛凱琪 男孩像你

薛凱琪 小峽谷之1234

張惠妹 彩虹

楊千嬅 藍與黑

C AllStar 少數

蔡依琳 迷幻

林二汶 Wanna Be

林二汶 仙樂飄飄處處聞

藍奕邦 Pong Nan 《Cocktail》

My Little Airport 菊花的味道

達明一派 《每日一禁果》

黃耀明 《迷戀荷爾蒙》

何韻詩 《露絲瑪莉》

范瑋琪 張韶涵 《如果的事》

超粉紅 《同志》

AT17 《女扮男生》

AT17 《他和她的事情》

麥浚龍 《酷兒》

回應陳詠謙,我係陳大文

寫了上一篇火氣大大的文章後,過了一會竟然在微博收到陳詠謙的親筆回應,想也想不到,內容回應如下︰

陳大文先生,我實在可憐你的神經過敏,又同情你毫無幽默感。但我忍受不了你時常針對我。兩人行、天河、活著為求甚麼所談及的,你隻字不提,就這一首歌,你說我派膠?羞辱我還不夠,你還要羞辱這樂壇?陳大文?你是誰?

然後為《姐姐》作曲編曲的馮翰銘亦回應︰

AlexFung馮翰銘:Every coin has 2 faces. It can be just a cute joke, my friend. (今天 00:20)

我亦親自回應馮翰銘的回應

回覆@AlexFung馮翰銘: 其實我文章一開始已經問︰「聽罷李克勤最新單曲《姐姐》,我不禁要問問,這是另一個逆向宣傳嗎?」其次,如果這是一個幽默,那究竟這幽默是建基於菲傭的題材還是當中的描述?這是我不能理解及明白的地方。 Damon (今天 00:39)

馮翰銘亦再回應︰

我們喜愛創作,就是因為沒有對錯,沒有一個追尋答案的必要。第一次接觸SEAL 1994的專輯時,他刻意抽起歌詞不印製出來,希望樂迷藉著他們聽到的,去尋找屬於自己的情感丶情懷。然而香港人近年生活迫人,不免會懷緬昔日光景丶聲音。做音樂丶搞藝術,也得找點樂子。所以,放輕鬆點吧!

我選擇不在微博回應陳詠謙,現在在此回應。

先回應莫名其妙的「常常針對」指控,我坦白說,我自己都不知道我何時有「針對」過「他」。我再翻查3C的文章,發現原來所謂的「針對」就是在總共兩篇文章內提及你的作品。除了上一篇外,我僅在薛凱琪【Filicious】裏頭批評陳詠謙的歌詞。原來對其詞作批評兩次就叫「常常針對」?

然後,如果陳詠謙承認這是一首「幽默」作品,那就更符合我說的「派膠/呃膠」的論據,屬「逆向宣傳」,我又不明白為何陳詠謙會怒火中燒。

這首歌的歌詞的幽默,其實建基於將庸俗melodramatic「愛情」的寫法套落「菲傭題材」身上,令整個歌詞變成「不合乎常理」的處境。問題來了,那為什麼要將對「菲傭的敬愛」要變成這樣的幽默失真的描述?幽默其實有很多種,可以把玩諷刺幽默黑色幽默或將一些小事生活事巨大化異化,不過幽默感覺多建基於irony(反諷), sarcasm(諷刺)等層面 。《姐姐》的問題就是將一個認真的主題變成一個諧趣的處境。如果說原來寫「對菲庸的愛這」題材這樣寫算是「幽默」,那便令整個議題變得不認真,甚至可閱讀成有諷刺意味,難道這就是他要達到的效果嗎?

從另一個角度解讀,陳詠謙解釋因為李克勤這張大碟主題是「大人的兒歌」,所以這樣填寫便合理云云。其實,早在文章中我便提及,若然這是從小孩角度出發,確實是一首別出心裁,又幽默又表達現今社會現象的作品。然而,問題又來了,陳詠謙的歌詞的開頭便是

你照顧我爸爸媽媽 永遠都不開口跟我吵架  天天等仔女放學 盡責顧家

即是一開始便告訴你這是從大人的角度出發,那之後的那些「沒有你 還是愛你」歌詞,便如之前提及,變成一種「膠味甚濃」的不合理感情。這不是派膠,還算什麼?

由小孩角度,帶有童趣的文學作品其實很多,讀西西或讀任溶溶,這些是文學。流行曲歌詞,質素不好的很多時令讀者/聽眾失去對文字或文學的鑑賞力及分析力,這正是我讀著這堆砌、「指向模糊」的歌詞最憤怒的地方。

其實我很高興歌手或創作人會對樂評或評論作出回應﹐因為這正正是樂評的其中一大功能——促進討論,激發思考。我不僅尊重更愛音樂人出色的創作,不過同時相信評論不是隱惡揚善,壞的創作亦要批評。我欣賞及尊重馮翰銘為其作品辯護,創作到討論從來沒對與錯,最重要是有寛宏的心。從討論當中,創作人解䆁分享,到聽眾表達意見甚至批評,過程便更能讓創作人與聽眾都對作品的動機及意義有更深的體會及了解。我落筆用字語氣或重令受批評者難以嚥,卻絕無羞辱之意,一字一句均有理據。本站3CMusic建站以來宗旨就是不賣誰的帳,我們不認識行內人,所以不怕得罪誰,不會自欺欺人,更不會像蔡卓妍的工作人員一樣,走音後仍跟她說「你唱得不錯哇」。一個對著批評便大叫「常常針對我」及大喊「陳大文是誰?」的填詞人?何以堪?

我們慶幸香港音樂圈這兩三年的進度,小眾indie band sounds開始有起色;同時主流歌手亦開始有音樂人的風骨,敢言的黃耀明漸漸成音樂界甚至娛樂圈的良心及精神領袖,何韻詩亦開始誠實談及香港音樂圈保守不思進取的問題。不過,我們看得見進步,亦同時看到主流製作依然處於不滯狀態。

進步的空間其實源自對自身不足的認知及反思。其實誰批評有什麼關係?再者問及「陳大文」是誰,你想知道我的身份証號碼還是要知我長相生平學歷社會地位有冇上過電視雜誌報紙⋯⋯?其實,「陳大文」是誰,真的重要嗎?

一二六四,新角度舊悲憤

不用多言,踏入二零一二年六四,我們希望用五首這幾年的新香港作品來讓讀者重新認識香港的政治議題及大家對香港前途的情緒。六四七一維園見,

永遠懷念塔可夫斯基 – 上街的理由

這個政府並不是我選出來
仲話代表我愈諗愈不該
因為不要被扭曲對六四的感慨
七一我們就要站出來

No One Remains Virgin《心繫鳩國》

千好萬好不及社會主義好
盼有一天逃往北歐等終老
聯署憲章也沒有人被捕
坦克不會迷路踐踏前途

Kolor 愚公
曲: Sammy So
詞 :梁栢堅

來到這句號 回顧這血路
誰希罕那分毫 割蓆棄袍
上天幫不到 移太歲的土
擎天一笑 天堂有路 愚公終不倒

周博賢 不要在黑暗中死去

滿是地雷 再有否靜默地過活的理據
維護你與我的堡壘 來重奪控制器到手裡

White Dimension 何沛澄 – 我們循序漸進邁向2012世界末日

政府要忙住配合呢個路線圖,循序漸進要末日嚟到,
一定大把野等住要做,點會得閒發展民主搞呢搞路。

請給我非法下載的合理理由

我相信凡懂得使用電腦的人,都有過非法下載的經驗,當中包括音樂、電影、漫畫及電腦軟件等等,所以我並沒有資格站在道德高地斷然批判非法下載,只是看過以下幾篇文章,實有點不吐不快之感。

數碼彈起  CD已死?

討論音樂格式及音樂習慣︰CD已死,串流年代

請給我花一百元買唱片的理由

非法下載等同盜竊 勿與業界問題混為一談

在開始討論前,我必需說出我的立場,我認為非法下載等同盜竊,無論在甚麼情況下,盜竊都是錯的。故此,即使唱片業界有他們自身的問題,我們都不能把非法下載視作理所當然。情況等同你在某食肆吃過一頓難吃午膳,你總不能以難吃為由而拒絕付鈔。同樣地,你也不能以歌曲質素欠佳為由到唱片店偷唱片。

也許有人認為,只要不是分享源頭,非法下載從來難以入罪,但這不等於說非法下載不是盜竊。雖說非法下載與店鋪盜竊在刑責上不盡相同,但本質上卻大同小異 - 你希望不付分毫得到商品,說穿了是貪。正因為大多數人心底都有一份貪念,致使非法下載日趨嚴重,更可悲的是這令部份人掉進臭蟲論的困局。「我們不能跟現實脫節,要知道今日非法下載已變成主流」,問題是所謂主流往往跟是非對錯沒有必然關係,所以我們不能以此為由把非法下載合理化。一個人偷竊是偷,難道一萬人偷竊就不是偷嗎?

我認同「大氣候出了錯」所以唱片業需要自救,但在唱片業自救的同時,樂迷也該作出反省。業界問題與非法下載雖有密切關係,但我們不能單純把兩者以因果關係串連起來,我不屑唱片公司將唱片銷量下滑歸咎非法下載,同理,我亦不屑有人把非法下載單純歸咎於歌曲質素低劣。

買音樂不是憐憫施捨

為甚麼需要買唱片?我買唱片的主因是我喜歡當中的歌曲,亦有部份原因是出於對音樂人的尊重,作為消費者,我的確沒有義務去助音樂人養妻活兒,更沒有責任去幫助業界解決問題,不過如果每個人都不願付錢購買正版,出色的音樂人將無以為生,損失的將會是廣大樂迷。出於這份信念,我還是會把我喜歡的唱片買回來。話說回來,我近年已經極少只下不買,一是時間問題,我無暇接觸大量不同類型的音樂,二是對於劣質音樂,我根本懶得下載,三是 YouTube 上已經有聽不完的音樂,用不著把音樂逐首下載。

買賣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不是憐憫施捨。我們從小被教導要擁有商品就得花錢購買,買與賣是在平等的層面上,為甚麼有人非要把買家說成是善慈家對賣家的憐憫施捨?餓了要吃,吃飽要買單,難道有人會視之為對食肆老闆及從業員的施捨?優勝劣敗,汰弱留強,商業社會從來如此,商品品質欠佳,消費者沒有購買的理由,但這不是盗竊的借口。

非法下載不是理所當然

非法下載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十多年前我在學的時候一樣有盜版,只是形式不同,還記得當年我們會買空白錄音帶給有買正版唱片的同學為我們錄歌。畢竟學生哥財力有限,有時我們會說好你買唱片甲,我買唱片乙,然後交換亙錄,或者是到唱片店租唱片回家盜錄,只是那些年我們還有半點知恥之心,所以我們大概會說「我知道錄歌唔好,有錢你估我唔想買正版咩!」,而不是理直氣壯的說「學生哥好多錢要使,點解要買 CD?」。

我不願以非法下載得來的音樂作為寫樂評的材料,在我寫過的樂評中提到的唱片,沒有一張不是真金白銀買回來。我總覺得如果我在網頁上推介某唱片,但我又沒有買下該唱片的話,怎麼說都欠缺一點說服力。相反,當我不喜歡某唱片的時候,如果我根本沒有擁有該唱片,我也沒有資格去批評它甚麼。所以當我看到寫過那麼多樂評,甚至於座談會演講的「專業樂迷」原來一年只買三數張唱片的時候,我感到驚訝。「專業樂迷」已然如此,更莫說把音樂視為純綷消閒娛樂的大多數。是非都被扭曲了,所以甚至有人認為只有笨蛋才買正版唱片而恬不知恥。

唱片的價值

科技不斷演進,我們聽音樂的習慣亦隨之改變,在沒有數碼檔案的年代,我們會不勝其煩地帶著 walkman 或 discman 上街,為的就是能夠在街上享受音樂。如今人們只要有一部手機就能聽音樂,實體化的儲存媒體已經變得可有可無,我們又何必非要擁有唱片不可?只是對於我來說,一張完整的唱片除了歌曲,還包含整體包裝,這包括唱片封套、歌詞書以及唱片本身的設計與印刷。

聽音樂從來主觀,一張唱片的價值往往不是用金錢來衡量,除非你樂於炒賣唱片。我認為唱片的價值在於它帶給我的喜悅,那份喜悅可以是源於旋律、歌詞、概念,歌手或者是唱片設計等等,這些都不能以金錢換算。如果你買一張唱片,還要計較它一年後貶值或增長多少,那我會說你喜歡的不是音樂,倒不如把金錢拿去買你心目中的潛力股好了。

說到喜歡音樂,當中應該包含一份對音樂人的尊重,因為我們期望出色的音樂人能夠再接再勵創作好音樂,所以我們更應該以實際行動表示我們的支持與肯定。當然,透過網絡發表樂評,令更多人接觸好音樂,相信對音樂人來說絕對是一種鼓勵,不過更直接的支持的方式還是購買正版音樂。

Sad but true 固然容易

作為樂迷與消費者,唱片公司賺錢與否與我無關,唯一令感到傷感的是出色的音樂人買少見少。如果說「站在道德高地,力斥非法下載音樂者固然容易」,隨便拋下一句 sad but true 也不見得有多大難度。一方面視非法下載為理所當然,一方面又為樂壇業界而 sad,你 sad 些甚麼呢?

原文連結

請給我花一百元買唱片的理由

站在道德高地,力斥非法下載音樂者固然容易。

打從翻版碟普及開始,到 WinMX、Foxy 盛行,唱片業界沒間歇地在這十五年間呼籲大家「買正版、買正版、買正版」,說到今天唱片工業的口吻竟與慈善事業一樣,口號是打救貧窮歌手。我會買唱片,但只會從一個消費者的角色出發,不會因為你要養妻活兒而憐憫買碟;但我非法下載唱片更多,實在沒有強裝正義的必要。我明白唱片銷售對於很多歌手,尤其是獨立音樂的重要性,但我們不能跟現實脫節,要知道今日非法下載已變成主流,甚至會有人覺得:我花時間聽你的音樂是你的榮幸。

我在盤算今天會買唱片的原因。在 Web2.0 的年代要得到單曲不再是難事,但實體唱片擁有的不只是十首單曲,製作團隊意念或者會透過封套、歌詞集或其他音樂副產品去表現,所以我用花一百元去買的不只是音樂,而是追求一個完整的概念,帶領音樂昇華到更高的層次。所以以購買數碼單曲的平台如 Moov 和 KKbox 永遠不能取代實體唱片,它們分割了專輯的形態,吸引不了我去購買數碼正版音樂。然而今天流水作業的香港音樂工業,很多音樂人都只是用幾首單曲充數成碟,歌曲與歌曲之間沒有意識流動,試問又有幾多張唱片值得我花一百元去買一個概念,追求音樂以外的藝術?有概念的,我數到 Swing 的【武當】和何韻詩的【Ten Days In The Madhouse】,但當我愛不釋手在剛推出時以原價買入,不消一年就在勁歌賤賣$39,帳面損失達60%,慘過長揸電盈。那些年有質素的唱片保值,聞說陳百強的專輯今天可在內地炒到過千;這些年唱片不再是一門投資,換來的就只有貶值。

今天的年青人寧願花六十五元去看一齣【那些年】,都不願淘一百元買一張唱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一起的女孩】不像【潛行凶間】擁有大量科幻特技衝擊眼球,即便是柯震東打手槍打得如何翻天覆地,本不足以吸引你走進電影院合法去看一部青春小品。然而【那些年】建立了一個集體認同文化,由辦公室、學校到茶餐廳大家都紛紛談論,那陣子聽得最多的一句是「我再唔睇那些年就OUT喇!」,沒看過就如被世界孤立一樣。唱片亦不外乎流行產物,音樂要流行才有生存價值。八十年代唱片在大眾之間製造過潮流,例如會有中學生放午飯到唱片店排隊買一張張國榮的唱片,然後在課室內大肆炫耀。可惜今天茶餘飯後大家都很少會聊唱片,我們寧談某韓星有幾靚仔,乃至鋒芝娛樂八掛,擺一張唱片上檯講換來的竟是無比尷尬。對於要在朋輩間建立身份認同的年青人,不能透過需要透過唱片建立大眾認同的時候,買唱片對年青人難免是沒有意義。

「過去十八歲沒帶錶不過有時間」,年青人有的是時間,不惜花費大量光陰去尋找非法音樂,揮霍不起的只是金錢。某論壇死link了,在另一個論壇開新 Account 尋找新link去;FOXY 不辦了,也要想盡辦法在YouTube下載音樂。我這一代人生於容易非法得到音樂的年代,也生於一個很荒謬的年代,父母不但未有灌輸版權的觀念,反而大讚仔仔囡囡非法下載音樂慳到錢夠醒目。Zoo Records 的老闆說得對:年青人未上班,不知搵食艱難,所以不會尊重音樂原創人。但我在想,這施捨的心態豈不是抱著一個慈善家的身份去買碟?更遑論今天有幾多個已踏入社會有經濟能力的七、八十後會購買唱片,他們會說儲錢買樓更實際。

磚頭在香港有價值,文化在香港沒有價值。對文化產品毫不尊重,根本不只是音樂業界獨自面對的問題,電影界、文字界一樣在香港這個文化沙漠裡掙紮,香港的文化產業就在狹小的空間生存。在一套信奉金錢的教育底下,學懂計算「機會成本」的新一代很自然選擇了非法下載,卻從未意識到「文化有價」這回事。音樂工業在香港根本不能再靠唱片搵食,只能依附商業運作,在音樂產品上植入廣告、唱唱商場 Show 便是生存的方法。海外歌手要生存尚可多勞多得多搞LIVE,儘管香港人還是很捨得消費在演唱會,香港又缺乏表演場地,西九一直磨蝕文化人意志,而在地產霸權王土下租場開 Show 又貴到媽媽聲,文化局局長上場更恐怕歌手要唱紅歌。所以話,香港樂壇根本就是香港的縮影:大氣候出了錯,試問唱片業如何自救?

sad but true.

醜人上

2011-05-30 蘋果日報副刊:數碼彈起  CD已死?
原文連結

2011香港樂壇:朝代更替

唱得出「那些年錯過的大雨」,卻想不起2011年香港樂壇有甚麼代表作。有人話香港樂壇 is dying,一直被台灣樂壇瓜分佔有率,國語歌吞噬粵語歌市場,像簡體字入侵香港一樣可怕。但可怕得過每年頒獎禮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張相熟的臉?都十幾個年頭了,每年看頒獎禮就像看歡樂滿東華一樣,沒有甚麼新意,沒有甚麼變動,很枯燥。然而,香港樂壇一直蘊釀著一股潛力量,中生代等著發圍,香港樂壇似乎在不久的將來會上演一場朝代更替。

This City is Dying — 唱片公司的市場焦慮症候群

2011年陳奕迅竟然倚靠一首苦澀難入口的《苦瓜》生存,在慨歎陳奕迅今非昔比之餘,也很同情歌手今天的處境。歌手們在香港樂壇生存得相當吃力,為著市場佔有率日焦夜累。縱然膩了,我們每年還是會聽到容祖兒有一首《花千樹》,謝安琪每年還是會有一首《你們的幸福》,連王菀之也可能每年會有一首《末日》。這些所謂的「食糊作」都是靠著同一條方程式生存,歌詞一定要交給林夕或黃偉文處理,作曲最好找到 Eric Kowk, Christopher Chak 或者以媚外心態購買外國旋律。而唱片公司又一直在盲目信奉著這套理論,每年都很有野心地經營著這些罐頭作,再祈禱會有《囍帖街》的結果。千猜度萬猜度,2011年很諷刺地最終也敗給一首沒有刻意經營過的《那些年》。

Dr. Dylan 「This City is Dying」振奮人心的演講,某部份也是衝著香港流行樂壇而來的﹕「你睇吓我哋呢個世界,睇吓我哋呢個城市係乜嘢樣,除咗錢呢個字之外,我地已經分辨唔出是非黑白,我哋每個人都被環境訓練到,好似倒模出嚟咁。」因為金錢,每個香港歌手都成倒模歌手,就連謝安琪也越來越容祖兒。又因為金錢,林夕、黃偉文以外的填詞人皆被唱片公司看低一線。2011年小克為羽翹所寫的《念銅鑼(銅情心)》以銅鑼灣風光入詞,食字見小克頑皮的風格,而筆觸卻是意想不到的細膩。2011年藍奕邦活躍詞壇多於作曲,為容祖兒《垂涎》添幾分妖嬈,為鄭融《自來水》添幾分嫵媚,一下子成為女性代言人。還有梁栢堅《我們的胡士托》和陳詠謙的《天河》,香港詞壇從來不是非林即黃,為何唱片公司執著要黃偉文寫《牆紙》才能派台?

其實每個歌手骨子內還是有其獨特的音樂個性的,只是被香港這個商業掛帥的城市蠶食。當你以為謝安琪【Slowness】後不會再有草根皇后的味道,【你們的幸福】大碟的出現是救市的保證,證明 Ban Ban Music 年代的謝安琪尚未死亡。【你們的幸福】除了在社會議題夠出眾,謝安琪在凌駕《少女瑪利亞》《潔淨皇后》《溫室》等作品比起《你們的幸福》更加自在,因為這才是謝安琪的音樂性格,這才是屬於謝安琪的。陳奕迅唱《苦瓜》進行曲根本不對板,《六月飛霜》的沉鬱與爆發精彩更多。王菀之的出生就注定是一個火星人,當大眾因為《末日》開始接觸她的音樂時,《水百合》才是我認識的王菀之。不過香港人就是這樣,興趣是當個設計師,現實卻是個文員。This city is dying; We know.

樂壇老化 資深歌手應放棄領獎

這幾年的樂壇頒獎禮越看越悶,全都是陳古容楊的戲份。不少人會認為香港樂壇的新一代不能予以寄望,慨歎著「樂壇一輩不如一輩」;但香港樂壇新一代根本缺乏上游的機會,音樂做得如何努力都不被認同。當香港面臨人口老化,香港樂壇一樣在老化:被封為「樂壇人瑞」的楊千嬅、樂壇霸權陳奕迅和容祖兒來到2011這個年頭,是時候認真考慮放下對獎項的眷戀不捨。

近年來音樂評論人一直大力抨擊陳奕迅的音樂,承繼去年頹風,2011年的【Stranger Under My Skin】依然吃力不討好,音樂的實驗性也許被營銷語言誇大了。但事實陳奕迅踏足樂壇十年有餘,尚有甚麼音樂實驗未嘗試過,我們實在難以再期望陳奕迅會有【Listen To Eason Chan】般嚇人一跳的驚喜,「沒有進步」這些詞語根本不屬於陳奕迅。2011年,我們樂於聽見陳奕迅宣布不會出席任何2012年年度的樂壇頒獎禮,但更期待聽見的是日後「不再領取任何獎項」。

音評網站好容易給予讀者錯覺,針對某些天王天后級歌手。然而好音樂是沒法針對的,2011年的容祖兒是一個最令人安慰的例子,【Joey & Joey】成為容祖兒履歷中音樂水評最高的唱片,從《牆紙》的溫婉嫵媚竟然找到容祖兒的內涵與文藝氣質,《垂涎》的大膽意識超越了容祖兒保守的音樂底線。當容祖兒的音樂趕得上其成就,更應放開獎項包袱嘗試更多 K歌以外的事情。回娘家華星之後楊千嬅已昇華到另一個層次,2011年《火鳥》《白天鵝》等為生命作總結的作品,基本上已經擺脫市場的運作,無需再為遷就頒獎禮而活。

一個健康的樂壇是需要新陳代謝的。飲水思源,也許89年沒有張國榮宣布不再領獎,四大天王也未必有發揮的機會;四大天王1999年不宣布退出樂壇頒獎禮,陳奕迅也沒可能在千禧年有發展空間。歌手的音樂生涯很短暫,梅艷芳1983年開始活躍歌壇,90就宣布不再領獎,相比起來,三位歌手的十餘年音樂生涯已經非常資深。我們多謝三位歌手在千禧年間留下過無數經典歌曲,是時候在音樂事業最光輝的地步放手,考慮摒棄樂壇頒獎禮,用另一種心態繼續做好音樂,同時賦予新一代機會。無謂到來年來月褪色時,默默被大家忘記。

2011.樂壇中生代實力年

2011年的作品數量不算多,但勝在質素挽救,其中中生代的音樂掘起,力證香港樂壇未必是青黃不接的。at17 短暫拆夥後,盧凱彤在年頭的【掀起】展現個人的音樂魅力,一枝樸素的結他就交代了其音樂才華與底蘊,成熟度絕不失禮。從盧凱彤對《雀斑》Vocal 灌錄的執著,我們應該慶幸香港樂壇有這樣的中生代歌手。曾擔心《有時》的流行會讓周國賢走得更迷失,2011年竟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搖滾路線。《天馬行空》用弦樂舖出華麗,《覺醒字幕組》的大膽搶耳,已掩蓋自身演繹的瑕疵。可能與陳奕迅合作《張氏情歌》的關係,《初戀殘酷物語》更見對情感的有了新的揣釋,成就了周國賢最精彩的階段。以兩位歌手本年度的表現,男女歌手三甲不入實屬香港樂壇的可惜。

另一中生代周柏豪這年憑【本体分裂】在流行層面受到廣泛認同,欣賞他不甘安於偶像派之名,在處理《Smiley Face》等大路愛情作品時,也涉獵到非常《裙下之臣》的《黑》,其後的《天光》也在歌曲層次上多下了功夫。KOLOR 從地底打拼到今年終於爭取到更多曝光率,《愚公》惹到一定關注,但更愛《Get So High》的大力示威控訴。官恩娜的歌聲得到認同之後,今年度的《由他去》聽到其自信灑脫。這幾隻樂壇潛力股,欠的就只是一張大碟去奠定自己的路線。

末日成為2011樂壇最濫的題材,其中張繼聰說新世界秩序的【5+】和 C Allstar 充滿願景的【新預言書】也是優異作品。張繼聰《瑪莉殺死小綿羊》以經典童謠諷刺世界殘酷,更將末日話題拓寬到環境保育,落點有趣。C Allstar 【新預言書】中愈趨大器,除了單曲處理得更加精緻,更是當今樂壇少有的概念大碟。更不可忽略的是年頭麥浚龍的【無念】,一張要人反覆嘴嚼的藝術品,乃至藍奕邦重塑靡爛的八十年代,到泳兒突破自己的《愛情是吃的》—- 我不見得樂壇中生代沒有希望,欠的只是上游的機會。

2011.二線的生病與康復

2011年農夫像是活於過去,用《舉高隻手》流行的那一套推再做《全民合拍》。對時代節拍的有所掌握正正是農夫的優勢,2011年時事民生熱話多不勝數,卻沒有好好充份把握。難得2010年【奇蹟】突破了農夫音樂的樽頸位,沒有把握2011年發展時機實在可惜。也許電影成為了薛凱琪的主菜,今天聽她的音樂再沒有以往的驚喜。可能是唱片公司猜度得太多,偽裝成熟的【August Girl】只有聲線矯揉造作的薛凱琪,《8月號》和《除下吊帶前》都讓人聽得很不舒服。

對歌手有期望才會有批評。尤其是何韻詩這些一直對好音樂有所堅持的歌手,實在不情願看到音樂水準有下降的一天。就算【Awakening】的概念是以勇氣作包裝,意識再積極正面,也未免是眼高手低之作。當台灣金曲獎的評審稱讚何韻詩在【無名.詩】能充份凌駕多種曲風的時候,【Awakening】卻因閉門造車而流於單一,創作班底不夠多元化。何韻詩做音樂的自由度比很多流行曲手要高,既然有如斯得天獨厚的條件更應好好把握。給自己多點 Inputs,不要故步自封,何韻詩絕對有理由創作更好的音樂。

張敬軒大病康復,2011年在流行層面未必回勇,但音樂卻稍見起息。【酷愛】之後張敬軒的音樂一直處於宭局,【Urban Emotions】至【No. Eleven】過份賣弄張敬軒的聲線,勉強唱著不稱身的懷舊音樂。2011年為張敬軒挽回很多分數,以R&B為基礎,配上電子樂的《Deadline》和配上弦樂的 《Stop the Time》都是一條適合張敬軒逃出宭局的路線,也是挽留自己觀眾層的好作品。但所期待絕不是一張新曲加精選。

總結.2012年樂壇新秩序

中生代的掘起告訴我們,樂壇青黃不接只是一個假象,他們一直在等待接棒,欠的只是機會。甚麼都玩過了,對資深歌手而言獎項是何等閒物,但對後輩而言卻是上游的原動力。資深歌手也要明白花無百日紅的道理,畢竟你們也唱過「高峰的快感, 剎那失憾」,何不昇華到另外一個放下商業的包袱的境界?也許2012會是世界末日年,但更多人認為這不過是指世界新秩序。同時請中生代做好準備,如果有上游的機會,你們就注定要接受更嚴苛的批評。香港人不要自怨自艾樂壇有多壞,不妨積極一點,注入更多良性競爭,上演一場健康的朝代更替,This City May Not Be Dying。

原文連結

小心解拆與重現Swing

一向很怕「樂壇如今太不景氣」之論調,尤其是歌手一方--埋怨歌迷無買碟、香港無樂壇、唱片公司無機會。音樂人與樂迷互相責怪對方「今非昔比」,實是消極。但若出自今年正式解散的Swing之口,我想我會額外同情。

1999年,Snowman成立,二人叩門多時,抱著顛覆樂壇的理想,終獲千禧年代唱片支持推出《Snowman》。後投身英皇,公司主張易名Swing,推出同名專輯。2001年同推《On Fire》及《For Sale》,前者發火,雖具爆炸力,但風格及主題繁雜;後者概念完整,不理市場,但碟名就是以販賣自己為暗旨,預示解散。這年他們獲得叱咤組合金奬,但Jerald已萌去意,二人合作不了(不適應娛樂圈是非與工作量,及Eric的作曲作品多獲派台)。2002年推出新曲加精選的告別集《Swing Swang Swung》。到2009年與英皇合約失效後,Jerald決定重組Swing ,兩年後成功與否都會離開,回流加拿大,Eric一口答應。上星期告別演唱會,說是無憾離開,Jerald卻哭了四次。

是晚紅館演唱會,叫我不斷想起Swing的酸溜。Jerald說做不到巨星,且唯一演唱會只有唯一贊助;Eric則笑說沒有人相信他的話。他們不只一次表示沒有人理。以當年得的獎和上榜率來說,有留意他們的人當然覺得成績不賴。但現實卻是你即使搜尋Youtube,也不會找到大量Swing的作品。唱片公司不力捧、形象不夠突出,連帶樂壇不景氣的天時地利人和,都令Swing無法達到他們的目標。這於悲觀的Jerald是最為明顯。演唱會上陳子聰笑Jerald抄歌,立時憶起Jerald說曾特意向大熱流行曲發洩,抄陳輝陽的〈終身美麗〉作成〈小流星〉(是為森美小儀歌劇團而作,2002),他寧願被人罵也想有多點noise。結果,錄得零反應。演唱會當晚位位嘉賓說不捨,那相信不只是為告別,也是為他們所得到的迴響而不值。

第一張《Snowman》音樂上有電子、芭樂,歌詞亦已涉打工仔囧詞、口語耍花槍,在情歌當道下反應渺然。到Swing時期,曲風則揉合電子、舞曲、R&B、Modern Jazz,唱方面有Jerald的Beat Box及Ad-lib、Eric的英語抒情。音樂風格始於西方,歌詞卻從一而終非常地道,講跑步、講食魚、講打風、講風水、講港男。進一步去說,我尤喜歡Swing部份作品刻意的反差:歌曲與歌詞都相反進行,以甜蜜的旋律說情已逝,抒情的鋼琴編曲說心有不甘,以矛盾寄托矛盾。

黃偉文說過,Eric Kwok是少數有要求曲目主題方向的作曲人,可想而知他在Swing更是額外執著。由瀕臨拆夥時期的《For Sale》,〈大大公司〉說的執笠大特賣主題,到〈帝國大廈〉的鬱鬱不得志(黃偉文以911延至情人愛偶像、不愛自己的不忿,與Swing自身不受重視來作相映,今天聽來別有感慨),都訴說他們的心結。七年後這趟復出, 歌曲繼續寄意,Jerald以娛人先娛己的方式輕鬆回歸。第一張《武當》調好內功,〈Let it go〉說明真的放下,「原諒自己 即使兩目閉起/…交叉跟剔也有過 難明白亦上了一課」,接著《電》再玩歌詞概念大碟,從前的無聊男怒吼變成無奈男悟性,首首唱中佬心聲。最後一張《Swing到盡》終極顛覆自己,以〈無限〉作最後的叩問,問歌詞為何物,「請小心解拆與重視 或者當中廢話一遍」,壯烈奔走,Swing從此也一去無回頭。

另一Swing的第三成員一向被喻是填詞的林寶,標誌著Swing那種難耐壓迫而偶爾作樂。但黃偉文在不多的Swing 產品中,是另一關鍵詞人。Swing的過癮卻深情主題,黃偉文遊刃有餘。早年有〈打者愛也〉及〈大大公司〉,近幾年有講生活層次的〈麵包生命〉及告別遺書〈那邊見〉。黃偉文獨有的抵死但濃郁的寓意,在三大詞人中是很適合男子組的。

有趣是黃偉文與Boy Duo Group都有不解之緣。比Swing遲兩年出道的Shine同樣依靠黃偉文的歌詞,營造出一系列富文藝關懷氣息的非情歌。那種細膩溫柔的歌觸與Swing的強烈吶喊形成對比,挾著外型及包裝端好的形象,卻仍難逃解散的命運。樂評人田中小百合就曾把Shine的後勁不繼歸咎於黃偉文減產。那時唱片行業開始面臨危機,公司資源有限,女子組如Twins及後來的Cookies似乎有更多方向發展,亦大可能是Boy Duo Group不被力捧的原因。

那是男子組最繁盛的時候,有Swing有Shine還有Boy’z。另一組合Boy’z亦比Shine遲兩年出道,兩隊都同在08年解散。Boy’z走偶像路線,據說因成員之一Steven年紀太小、紀律不好而發展受阻。今年復合,Steven長大了,Kenny亦成熟了,如Jerald般放低執著。音樂上多了要求,找來張敬軒為他們打造R&B,明顯是要加入實力元素,雖然只有兩首新歌,新曲加精選專輯口碑還是不賴,能否成功繼續卻還是未知之數。今年組合goldEN也蒲面,更說過要以Swing作目標,歌迷則希望不會步Swing的退出的後塵吧。

這男子組解散的魔咒,最成功似乎就只有軟硬。就Swing與以上兩組相異的「玩野」類型來說,亦與軟硬的方向較接近。要打破規則、抵死嘲諷,其實連種子成員林海峰單飛也繼承不了。口語及麻甩入詞,在非情歌系列裡玩阿Q控訴,Swing和拆夥後的林海峰一樣,雖然首首言之有物,音樂感亦強,卻始終難成大氣,只能為小眾注電。演唱會上林海峰唱出唯一的非Swing作品,正是二人所寫的《流行曲》,「慘情 我愛你抵死冇好收場/煽情 必兩粒眼淚情緒高漲/去到chorus chorus要易記易唱/記住要 重複 重複 我為K迷著想」。三人一拍即合,無非都因為是同路人──大家都深明流行曲的煽情必嬴道理,卻不甘心去做,另闢蹊徑在軟硬之後、K代之時,注定不能跟歌迷鍾情的軟綿綿被窩相比。

Swing或許真的不能以出位去顛倒樂壇,可幸是他們在臨別時依然給了我們迴光。如陳奕迅當晚在台上所說,他們的歌曲首首動聽,在音樂隨手可得的年代裡,卻成為了犧牲品。所以,我們需要的不該是Swing的回歸,而是對Swing過去作品重視,也是對任何其他好歌的重視。歌神把責任由音樂人交回樂迷身上,愛樂的、評樂的,我們都聽進了麼?

她成功了他們沒有,給演唱會中的粉絲

不能親身到九展看楊千嬅Minor Classics音樂會,唯有網上倫睇。不過,雖不在現場,依然被楊千嬅的粉絲嚇親騷擾。

坦白說,從這次音樂會再一次証明你別再天真得再想看那玩味奔放跳脫反叛電子indie的華星楊千嬅,現在的楊千嬅走女人穩重路線,除了年紀增長外,唱功及中氣亦增長了。上一次【Ladies and gentlemen】的經典曲目唱得太多,整體就只像是重新演繹,騷味演味濃了卻略欠靈氣。這次用成熟女人感覺演唱從前少女曲目,則真正叫人刮目。

可惜的是,楊千嬅正式脫離少女時代,歌藝大躍進的時候,部份粉絲的智商反而沒進步。聽她唱《零號》沒有電子卻變了較演歌的唱法,不再是原版那傷心欲絕厭世的控訴,反而是怨念十足的呢喃。楊千嬅的演繹雖動容,卻改變不了粉絲咆哮合唱是煩厭非常這事實。

印象中楊千嬅的粉絲在慢歌中咆哮合唱已是非新鮮事,只是想不到相隔這麼多年一樣沒有改變。演唱會是互動的,大合唱是平常事。然而,合唱也要看場合,大熱作合唱最常見亦最容易接受;快歌舞曲合唱亦正常。不過慢歌,尤其是伴奏極少的慢歌你咆哮合唱,除了令人煩厭外,則多少反映你是心智幼稚盲目追捧偶像加不懂得尊重自己別人甚至你偶像的無知粉絲。

像這次《零號》的慢作,在歌者方面是需要十分投入沉淪在音樂之間;在聽眾方面,你亦需要靜靜地欣賞投入這樣感情猛烈的演繹。莫說咆哮,任何噪音在這樣的場合也是不可發生。你一咆呢哮呢,噢,多謝你,因為你已破壞了歌曲了。希望無論是楊千嬅粉絲又或是一般粉絲,以後在演唱會期間請將音量收細,懂得在適當場合收細音量,安靜欣賞,尊重自己,尊重音樂。

謝謝合作。

談香港樂壇的「一碟兩語」與「一歌兩味」

《天河》傾出的那些年收音機是唯一娛樂的日子,《孔明燈》唱出「賣懶賣懶賣到三十」的童年唱詩,我非常期待李克勤新碟會賣甚麼香港情懷。錯愛兼中伏,我們都被派台歌欺騙了感情,寄附在歌曲上的香港集體回憶,統統被塞進了國語專輯【似曾相識】,那預期與現實的落差真是非粗口可形容。

「一碟兩語」日趨流行

君不知原來潮流興搭豬骨,但凡香港歌手推出國語專輯,為怕香港樂迷失寵,都會在碟尾附上一兩首廣東歌以表心意。也許動機是鼓勵香港電子傳媒多播播歌為爭獎衝刺,也許天真到認為有聽眾會為了隻《月球上的人》去買【認了吧】,為了隻《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去買【無名.詩】。但你們的厚愛我們實在難以消化,正如陳奕迅《張氏情歌》出世於一張國語專輯就是一個怪胎,與碟名一樣是一個令人摸不著頭腦的大問號。

香港傳媒不認受國語作品?

我又不見得香港主流傳媒抗拒甚至排斥香港歌手推出的國語歌。方大同為香港樂壇帶來一個很好的議題:傳媒應否為香港歌手推出的國語歌打折扣?慶幸本地主流傳媒沒有因語言不同而調低對方大同的評價,尤見商業電台都其寵愛有加。例子比比,正正去年謝安琪《脆弱》和今年盧凱彤《雀斑》都沒有被傳媒忽略過。當我們即將恭迎《好不容易》成年度歌曲的時候,唱片公司似乎低估了國語歌在香港市場的接受性。

反 Bonus Tracks 的「一歌兩味」

我所反對的不是廣東歌附於國語碟推出,而是「碟尾搭豬骨」的唱片銷售模式。反之亦言,明明概念好完整的一張廣東碟,尾尾出現一兩首「一歌兩味」國語歌的情況司空見慣。幾年前人人熱唱謝安琪《囍帖街》,黃偉文的歌詞成為流行的關鍵;一年後【Yelling】中林若寧為同旋律譜上國語詞,易名《歡送會》,竟然換來的是一致劣評。這不是林若寧詞鋒拙劣可以解釋的,因為大眾已將接受了 Eric Kwok 這個旋律是屬於利東街的,才會惹來對《歡送會》的反感。容祖兒《花千樹》就是《花千樹》,無謂為照顧大中華市場而在【Joey & Joey】碟尾出一隻《最後情人》。更奇怪的例子有陳奕迅【?】中,同一旋律在不同語言上製造了氣氛衡突,藝術的《看穿(國)》和現實的《神奇化妝師(粵)》各走一端,沒有 Gimmick 只有尷尬。

旋律和歌詞不是如此兒戲可以獨立運作的,所以「一歌兩味」是香港樂壇其中一件最荒謬的事。何韻詩曾經做了一件自相矛盾的事:去年她出走台灣在 Club house 大唱廣東歌,也在多個綜藝節目包括【娛樂百分百】演繹廣東話版《木紋》;明明身處國語市場卻從未唱過【What really Matters】中周耀輝處理國語版的《木紋》。相信何韻詩考慮的不只是作品的傳唱度,更重要是作品原汁形態的情感是二度製造無法比擬的,也成就了歌者的堅持。

「一碟兩語」可以不是罪名

反對「一歌兩味」是必然的,但「一碟兩語」卻不一定存在問題。音樂本來是沒有語言的,第十八屆台灣金曲獎是一次很好的反思,林生祥堅拒憑專輯【種樹】領取最佳客語歌手及最佳客語專輯兩獎,原因是他杯葛金曲獎以語言劃分音樂。其實很多香港歌手,包括黃耀明【拂了一身還滿】, 林一峰和黃馨的【花訣】, 盧凱彤【掀起】, 鄧紫棋【My Secret】等都示範了國語歌並存的可能性,大前提是要有整齊的曲風或強烈的概念支撐,歌曲並不是以 Bonus Tracks 的名義寄生,更不要出現「一歌兩味」。既然我們提倡音樂大同,就不應再以為語言是一種局限。

為甚麼大碟要有 Bonus Tracks?

我沒有甚麼要捍衛粵語歌的宏願,只是希望唱片公司和歌手們反思一下 Bonus Tracks 的意義。如果刻意在唱片劃分一隅給另一種語言,給歌手們爭獎或增加銷量之用,實在是一個非常可悲的現象。再用李克勤【似曾相識】的例子,久無粵語作品樂迷或許會覺得可惜,但也不及未能將《天河》《孔明燈》觸及本土情懷的濃郁概念延伸至一張專輯可惜。說穿了,我只是擔心整個樂壇為了發錢寒到失控,不惜「一雞兩味」甚至不顧唱片概念去犧牲專輯的完整度。請勿再用市場解釋音樂,解剖專輯,多謝合作。

原文連結

重構劉子千《唸你》成名元素

原文刊於信報七月廿一日

歌曲或MV要在網絡廣傳其實極難,中港台近日則有劉子千一首《唸你》成功製造網絡現象,成為大中華新的Internet meme。《唸你》如何令劉子千由寂寂無名到一夜成名,在此嘗試解構並闡釋個中現象。

刻意逆市場宣傳︰刻意老土惹你笑?

如果你把《唸你》當是笑話一則,心裏不爽,狠評老土難聽,但又不禁再分享,那你就正正跌入新世代網絡宣傳策略的圈套。網絡發達,言論開放,像高登等平台的網民早已養成對什麼都極速評頭品足的習慣。然而批評背後往往都欠缺了包容、對事件詳盡的了解及應有的分析力。最普遍——亦是最蠢的——就是不少網民均假設眼見的人和事真的是如眼見的沒經大腦,動輒破口大罵,正正不自覺地成為人家的宣傳工具,推波助瀾。《唸你》或者就是摸清了網民底細而作出的聰明市場策略。

《唸你》的弔詭在於大家也搞不清所謂的「難聽」唱法是「真心」還是刻意「搞笑」。只要聽畢【感動】全碟,便會知道劉子千的唱功遠比《唸你》中的成熟。所以不難令人猜測︰這是否從頭到尾都是商業策略?父親劉家昌坦言《唸你》是要讓他忘記技巧來唱,而這種唱法及mv的風格都是他堅持的。這又洐生另一有趣的反思,若判斷這只是狡滑的宣傳技倆,那便純粹商業;相反,若然我們相信《唸你》是基於劉父的音樂信念及堅持,那又有另一種閱讀。

「不正常」音樂衝擊保守聽眾

網友狠評《唸你》難聽,究竟有幾難聽?絕大多時間我們都找不到具體理由來解釋為什麼一首作品難聽。舉Rebecca Black的《Friday》為例,被稱為最難聽的原因,其實不是歌曲真的「難聽」,歌曲錯在歌詞內容的空泛無聊。對於大眾,《唸你》錯在它的與別不同。歌曲用六七十年代的音樂風格配合搖滾編曲,以隆重絃樂延續舊歌情懷,手法不新穎但亦不老土。千夫所指的是劉子千的唱功,或應更準確︰唱腔。要所謂「正正常常」地演繹歌曲何其容易?接受不了劉子千的演繹——那幾乎像一個孩童般張開嗓子用力地唱的演唱,說穿了,其實只不過是我們都習慣了坊間的標準演唱方程式。

大眾跟隨Social Norm不愛離群是情理之中,然而把這慣性思維放在音樂上則難免固步自封。缺乏包容力接受力,快速作出沒論點的批評除了是缺乏批判思維的表現外,更可惜的是喪去了欣賞不同音樂的可能性及洞悉力。人人的口味固然有別,有喜有惡,然而,如果看不穿劉子千的演唱是刻意懷舊及幼稚,捕捉舊社會戇直男士的情深款款,那就未免太膚淺了。【感動】一碟是劉子千孝順劉家昌而唱,為的是「老人家開心」,而歌名「唸你」則是源自劉父舊作《念你》。整個策劃至少充滿人情味。惡罵之餘,不妨嘗試了解。歌曲其實就像老夫子用傻勁對陳小姐示愛一樣的情懷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