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樂壇一池死水,已是不爭事實。
現今歌手收入,全靠接廣告、登台或開演唱會。單靠賣 CD?應該會餓死。
但凡事有例外,土炮發燒音響天后 Susan Wong的新碟《 511》,首三星期已賣出四千張,打入暢銷榜三甲位置。很難想像,最初她在樂壇碰得一鼻子灰,更曾離開一陣子,把她「執」回來並捧為發燒界天后的人,正是樂意唱片老闆葉建華。
你可能沒聽過他的名字,但他捧紅過夢劇院、彭羚及李惠敏。近年轉戰發燒試音碟後,更將一些半紅不黑的奀星羅敏莊和 Susan Wong捧成發燒界天后,因此被譽為是發燒界黃栢高。
要在風高浪急的樂壇生存,沒三兩道板斧,很快便消失得無影無踪。強如樂壇教父黃栢高也要被調職拍電影時,在樂壇打滾逾廿年的葉建華仍繼續捧新人、錄唱片,而且成績驕人。
不過這位發燒界黃栢高,不像正牌那位愛出風頭,對鏡頭極度抗拒,攝影師才拍了數張,他已五官抽搐,再補數張,他已狂眨眼又周身郁,拍攝被迫停頓。他曾與無數巨星合作,但卻連一張合照也欠奉,「我最怕影相,雖然和很多天王巨星合作過,但一張照片也沒影,我和他們是同事關係,你會不會失驚無神在辦公室與同事影相?」
說來諷刺,不愛影相的他,卻曾多次上電台及電視台頒獎禮,如在十大中文金曲、勁歌金曲攞獎,「所以我才轉做發燒碟,因為不用宣傳。」這句話一半屬真,因為做發燒碟只須在音響雜誌賣廣告宣傳;另一半原因是他睇淡樂壇前景。
葉建華指香港唱片業走下坡,很大程度是歌曲在互聯網大量下載而被搞死,因此早於○○年,已萌起製作發燒碟的念頭。「我唯一識做就是音樂,自己又玩開音響。當時香港的發燒天碟,不是純樂器演奏就是外國爵士歌手。本地製作的不外乎鄧麗君、蔡琴等國語碟,唱英文歌的發燒碟歌手則完全冇。這個時勢,只有發燒一群肯真金白銀買碟。」他指 MP3雖然質素已大大提高,仍難以跟錄音細緻的 CD比併。
奉旨揀靚女
「你試吓這兩句落重啲鼻音!」樂意的錄音室內,葉建華正與新簽回來的歌手 Kirin Wong錄音。雖然架上墨鏡,但也看到 Kirin面容俏麗,葉建華細聲向記者說:「好多人以為錄發燒碟,女歌手有把靚聲就得,其實發燒友九成九是男人,若歌手連樣子也漂亮,那就天下無敵。你覺得 Diana Krall(加拿大著名爵士樂女歌星)唱歌技巧真的很好嗎?因為樣靚加分囉。」
自從轉做發燒碟後,他清一色揀靚女歌手簽約,之前的 Susan Wong、羅敏莊,現在的 Kirin,均是樣靚聲甜。他笑說:「叫做多張刀,勝算都大啲。」葉建華能夠將發燒友心態拿捏得準,皆因自己是同道中人,在他賽西湖的家內,便有一套一百四十萬元的發燒音響系統,辦公室那套亦要數十萬元;採訪當日,便有一班發燒友在其辦公室聯誼。
一首歌錄半年
除了樣靚聲甜,葉建華說能被他揀中的女仔,必定英文了得,因為發燒友愛聽英文歌,對每粒音符及唱出的每隻字,都會「嗒」得很仔細;稍為咬字不正,以後便不會幫襯。「我聽聞現在的歌手唱一句錄一句,整首歌是堆砌出來!我一定要求歌手一氣呵成唱出來,每粒音、每個字都要準確兼有感情。試過有歌手錄一首歌,用咗半年時間。」
他對歌手要求高,連音樂也不馬虎,「好多歌手錄歌所用的音樂都係『罐頭』(非以真實樂器現場演奏收音,而是使用 CD或電腦的合成音樂),又係嗰句,發燒友一聽就聽得出!」故此他每次錄歌,例必請樂隊現場錄音。「錄一隻碟有平有貴,不過最少都要廿萬元。但只要有質素,發燒友絕對捨得花,我們公司有些發燒碟推出貴價靚聲制式如 SACD的發燒碟,每張售價高達二百多元,一樣有市場,加上發燒碟收錄的絕大部分是經典歌,不像流行曲一隻碟只賣到幾個月,可以長期發售。我們又不用多做宣傳,拉勻成本唔高。」
葉建華雖不肯透露生意額,但香港約有二十多間專賣發燒天碟的店鋪,其中在旺角西洋菜街的老闆表示樂意的女聲天碟一向銷路不錯,「香港只得樂意有自己旗下歌手,仲係唱英文歌,同雨林(國內最大發燒碟公司)歌手只唱粵語、國語好唔同,可說是獨市生意,所以很受香港發燒友歡迎,平均每隻碟在我鋪頭都有千多隻銷量,算是非常不俗。」其中 Susan Wong的首張唱片《 Close to You》,總銷量更逾九萬張,較很多流行歌手還要厲害。
慧眼識奀星
當時曾簽約嘉音唱片的 Susan Wong,在流行樂壇發展未如理想,已離開一段時間,曾任嘉音總經理的葉建華,獨具慧眼找她從頭來過。
Susan如今憶起,也慶幸有這伯樂:「當時在流行樂壇發展不好,令我好無自信,況且要賣靚聲喎!壓力實在很大,記得出《 Close to You》時,我影唱片封套也很隨意,不想人認得我。係 Keith(葉建華)鼓勵我,話發燒友一定愛聽我把聲。」
葉建華笑說:「 Susan喺澳洲長大,英文咬字一定無問題,再加上她的聲音沙沙地很磁性,唱爵士樂簡直一流,香港班發燒友又點會唔接受?」結果首張唱片彈出, Susan一炮紅遍中、港、台,她的個人網頁,會員人數已過萬,成為發燒界神話。
葉建華隨即替 Susan推出了數張發燒碟,在完全沒宣傳下亦交出好成績,他指全賴互聯網幫助,「發燒友一個傳一個,網上公開討論,有了口碑,班人搶住買。互聯網的出現,雖然令整個唱片事業崩潰,但亦造就了我。」
製作 Disco音樂 賺第一桶金
他的音樂旅途,早於中學年代展開,當年除了夾 band,他更是第一代新浪潮樂評人,曾在《年青人週報》寫外語碟樂評,之後創辦了《搖擺雙週刊》。畢業後任冷門外語唱片的香港代理,引入 Factory、 Rough Trade、 4AD等冷門音樂公司的唱片,「嗰陣香港仲未咁開放,啲人要搵冷門嘢,一定要搵我,所以其實嗰陣好好賺。」
八四年香港的士高大行其道,他找香港名 DJ合作,製作一系列電子音樂混音唱片,結果極受歡迎,掘了第一桶金。之後他開始培育自己歌手,第一炮就是夢劇院,「當時香港後生仔好興聽日本的樂隊如格子樂隊、青春三人組咁,我睇準個勢,後來夢劇院成績唔錯,兩年出咗六張碟。」
半退休狀況
可惜九○年李敏突然離開香港,夢劇院被迫解散。之後他發掘了彭羚及李惠敏等,然而走紅後,全都跳槽至更大唱片公司,就連 Susan Wong最近一張唱片,亦希望有更多新意,選擇了離開樂意。
與歌星關係走馬看花,葉建華卻不以為意,「任何歌手與唱片公司合作一段時間,都想轉新環境。始終創作需要新靈感,我自己都要。這個圈講眼光,仲要不斷推陳出新,漁翁撒網找新人找新點子,才是生存不二法門。」
說得輕鬆,只因他早年憑超卓眼光賺下一大筆,○○年更毋須上會,以七百萬元買下賽西湖逾千呎單位歎世界。不用開工時,便約朋友吃飯、在家聽音響消磨時間,已進入半退休狀態。「之前做音樂,要面對老闆、歌手,起碼唔可以蝕本,好緊張,直到現在先真正做到最愛嘅音樂。」
葉建華檔案
57歲 已婚 育有一子一女
71年︰在《年青人週報》寫外語碟樂評
81年︰創辦《搖擺雙週刊》,與另一本《音樂一週》為香港年輕人熱門音樂讀物
82年︰創立樂意唱片公司,代理冷門外國唱片入口
84年︰推出土炮 disco混音碟
88年︰為夢劇院推出第一隻同名大碟《夢劇院》
90年︰為彭羚推出個人大碟《 With Love》
93年︰為李惠敏推出個人大碟《 Debut》
95年︰兼任嘉音的總經理,還帶着樂意旗下歌手李惠敏轉投嘉音唱片
00年︰轉戰發燒音響界,簽下 Susan Wong,第一隻發燒碟《 Close to You》賣出超過九萬張
03年︰推出貴價靚聲制式如 SACD及 XRCD的發燒碟
text︰柳浩東
photo︰于港民、張國慶
轉載自:香港壹週刊第10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