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音樂格式及音樂習慣︰CD已死,串流年代

Chikin: 「學生哥好多錢要使,點解要買 CD?」

朋友Alan 看罷蘋果日報「數碼年代 CD已死?」一文,即對Chikin的言論作出批評。或者,更值得討論或反思的是,究竟音樂要從咩格式再出現?究竟聽音樂的習慣點樣改變?

聽音樂唔畀錢係大眾常態

或者,諗返轉頭,聽音樂不肯付錢其實每一個年代都大有人在,更可說是社會上的大多數及主流。由以前cassette 帶,大家互dub;到早期CD年代大家興買老翻;MD幾年又走返Cassette條路一樣搵人dub MD,搵舖頭入歌;走到數碼年代,Sharing前所未有咁容易,終於我地唔駛畀錢人去dub 帶,按個掣即可以download,搞掂。所以唔肯花錢,唔係新鮮事;至於連「專業的音樂迷」都只係一年買幾張碟,或者會令人詫異,但或者無奈的係,對於聽中文音樂的音樂迷來說,確實一年值得用錢買的唱片,又可能真係唔多過幾十張;再對照自己口味再選,只買幾張或者算是情有可原。

口袋越肥,對音樂越孤寒

當然,亦難怪Alan會睇唔過眼。「學生哥好多錢要使」所以唔買CD,難道以前的學生哥又唔多錢要洗?慨嘆的是,社會愈富裕,現在年輕人什麼九十後口袋比以前的飽更滿,反而願意花在文化上面的錢卻更少,比起以前的人更孤寒。怪得了誰?係咪又係社會的錯?都係,香港地,學生要潮要型,人用smartphone你又要用smartphone。覺得值得用四千買smartphone,卻覺得用一百幾十買唱片是不值的事;覺得要需要用四五百去寫簡體的it買件潮衫,都唔會想去用錢買返套達明一派或AMK全輯聽。呢個係社會現象,係香港呢個文化越來越乾涸、音樂圈越來越窄狹的社會現象,你睇我地的歌星,你估佢地花多d 錢落去買名牌上,定係花在音樂上?這些一切,我地怪不了誰,是嗎?

年代不同,對音樂的熱情表達不一樣?

當然,你都唔好說當年。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像袁sir一定會去諗返當年點樣儲錢買黑膠,又會覺得你地d 人聽cd 真係唔知當年買張黑膠幾辛酸。七八十年代的又當然一定記起果d 去唱片舖買唱片年代,為左搵一張唱片走
幾間唱片舖,走信和走monitor records的年代,而睇唔起你地班聽mp3 的死靚仔啦。或者,Alan嘆息的,就係越來越少人真正用行動甚至「血汗(錢)」去表達音樂的人,尤其係新一代,連樂評人chikin都不用行動支持音樂,那普通人呢?

當然,我地或者唔駛一定要學樂評人陳錫海用佢的唱片嘆息牆話畀你知咩叫熱愛音樂。唔係話唱片量不達三千都唔好話自己愛音樂,但係確實話自己鍾意音樂但不買音樂當中又好似存在弔詭。學者背後通常有一個強勁滿滿的書架,玩具發燒友通常有個玩具庫。90後音樂發燒友表達佢對音樂的愛,則先去插個電掣,開著個1tb harddisk,用手指指住個mon話畀你知佢的mp3存量,唔。或者,只係消費模式改變?

CD早已死,現在是串流年代

其實,我們知道,音樂的意義不在於出現在什麼格式上。蘋果日報的報導其實已經不應在2012年出現。CD已死?CD早已死了好多年啦。在外國,例如英國,近年CD銷售已經大幅滅吵,反而黑膠Vinyl卻越賣越好;實質唱片銷量下降,但數碼音樂則越賣越好,早幾年興在音樂庫買音樂,itunes便是主流。近年呢,當然是串流當道(streaming),外國年輕一代現在最普遍是用spotify這些音樂串流平台,合法聽歌,你亦可以選擇唔畀月費,但就要聽廣告同每日只可以聽有限的時間。現在香港亦開始出現較多音樂串流服務,Moov普及不了早已成事實,Soliton 則仍然係早期,普唔普及仍未知。但至少現在大家都相信,音樂串流係音樂消費的未來,唔知呢樣野又會唔會改變到香港後生仔對音樂的價值的睇法?

chikin:「講音質,老實講我真係未聽到好大分別,即使有,又是否值得我花100元去買?」

或者,其實買cd 甚至買vinyl 同聽mp3最大的分別唔係音質,而係當中行動的意義同意識形態。我最近買了幾張黑膠,但屋企沒有黑膠碟的唱機。點解買?因為買實質唱片除了係為佢一張結合cover art 同創意的結晶外,
更加係對音樂人的尊重同支持。

你又究竟點睇呢?歡迎發表。

3 Replies to “討論音樂格式及音樂習慣︰CD已死,串流年代”

  1. 這位 Chikin 的最大問題是把非法下載說成理所當然,他非但沒有為自己的侵權行為感到半點愧疚,更將非法得來的音樂作為寫樂評及演講的材料。今時今日誰沒試過非法下載?只是自己享受免費得來的快感就好了,沒必要到處張揚及發表見解。至於他說分辨不出音質好與㙘,所以不買正版唱片,我想這只是自欺欺人罷了,難道他會認為在食肆吃了一頓難吃的午餐就可以不付鈔?不可能吧。

  2. 今時今日我話俾人聽我專登出門口去買一隻流行專輯,尤其是香港的,係會俾人笑。聽得最多既 comment 係:「呢 D 歌,download 得啦。」六個字入面已經包含左好多邏輯同文化上既問題。咩叫「呢 D 歌」?音樂人唔駛放心血落去做歌咩家陣?我買古典爵士音樂時又冇人敢 challenge 我喎,又要聽又要歧視本地創作,你話丫,香港人。

    自己都玩音樂,都知道玩音樂背後有幾多工夫心血,所以我都堅持要俾錢聽歌。上年何沛澄@White Dimension 要送張【Shimmer of Dawn】俾我,我都堅持要俾番錢佢。但當全世界集體失覺時,堅持原則只會俾人話傻仔。不過唔做傻仔我夜晚又訓唔著。

    有時買碟要買 physical product,係想要音樂有個 physical 既存在起度,唔係淨係禁個掣有歌聽咁簡單。聽 classical 既人會知每一張專輯都會有本小冊子介紹曲目,幾 informative,而 pdf booklet 始終冇咁好 feel。流行曲其實都可以咁,與其用禮券或浮誇包裝去 sell product,不如加本 booklet 介紹一下曲目、製作過程、甚至叫詞人講解歌詞等等,將 credit 俾番製作單位。做得好其實文化同商業係可以並存。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