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吹波糖說起–Indie作為小眾「語言」

Guardian有個樂迷說: I define an indie band as anyone who sings about “my town”, “your town” or “this town”. 獨立音樂的一個看法是由小出發,小鎮風情以地域為喻,就是偏離中心或主流。吹波糖是廣州獨立樂隊 (blog),歌詞全是廣東話,第一張專輯《青春殘酷物語》是在香港發片。去年推出了《All you need is..》,繼續粵語夾點英文去玩搖滾,甚是港式,他們也與香港較多交流,例如07年就和穗港獨立樂隊合出了《雙城樂記》一碟。

音樂會,看到香港樂迷舉著一或二或三隻手指,舞台前狂呼叫,竟突然想起以後還有多少band 能讓粵語band迷徹底投入。當有樂評人以為新晉樂人創作英文歌是「知其不可而為之」,作為內地樂隊摒起國語擁抱粵語,其實才算是知難而進吧。撇開廣東話歌詞難唱難填 (相比英文及國語應該至少困難一倍,國語四音,粵語九音,英文則隨手都能執廿個押韻),就是如今神馬也北望神州,唱國語大概能汲納不知多少個歌迷。粵語就是只得一個廣東省及香港,(不用說很多業餘樂隊其實寧願填較易的英文歌詞) 紛紛轉唱國語的香港歌手太概會覺得你太傻。上星期他們又來香港,在蒲吧開了《ALL YOU NEED IS…尋歡作樂》

吹波糖在現場比在專輯更發揮流行搖滾功力,迅速把氣氛抄高,編曲簡、節拍勁。除了玩了兩張專輯的歌,還有新歌〈盛夏〉,呼籲大家在暑假來臨時把握時機拍拖。我第一次聽live版本,尤其喜歡〈愛麗斯夢遊〉、〈陽光燦爛的日子〉及〈秋語〉,有點文學互涉但又是熱血搖滾,內外動人。當然,廣東話是香港樂迷如此投入的一個要素,不單是唱,還有間場的說話,都額外親切。

看內地樂評說「流行搖滾」是在大眾與小眾的邊界,皆因好流行者會嫌嘈吵,好搖滾者又嫌你黏著流行無性格。其實吹波糖有令我想起Mr.,只不過後者找穩了後台,又有形象迷倒眼睛,兩者牽動歌迷都靠簡單及節拍出發,有天或許都成少數粵語流行樂隊之二。流行搖滾是否有天會捨粵語而去,希望我真是想得太多。

原文鏈結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