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樂vs黃耀明管弦電音交換溫柔與暴烈

黃耀明
港樂 vs 黃耀明 – 電幻狂想曲
日期︰2006年3月9-12日 | 場地︰香港紅磡體育館

minggorposter.jpg

披著時間上路的小王子,從火星來到紅館,順著天性,完成生命,華麗地豐盛,展現維納斯的風采。2006年3月,黃耀明、人山人海與香港管弦樂團合作,放任管弦樂與電子樂彼此交換了四夜的溫柔與暴烈。

minggor002.jpgminggor004.jpg

消失的光陰散在風裡,黃耀明卻在時間中穿梭,嘗試一一拾回失去的片段。《友情歲月》一直豐富澎湃,《如果你愛我》換上另一種冰冷表情,曾受觀眾熱愛的歌,這夜只有黃耀明獨自的演唱,觀眾並未有太大反應。代表作《春光乍洩》,十年前以有型的合成弦樂闖出一片天,十年後換上真實的弦樂,交織出更翻騰洶湧、更鮮活的情感。

《莫扎特不死之謎》音樂令人精神一振,但唱就完全不行了。已經不止是甩歌詞的問題,翹舌本該是很痞、很輕浮的音樂類型,落在斯文優雅的明哥身上顯得格格不入。如果這段音樂只奏不唱,相信必定更吸引。

寧靜的薩替《第一號吉諾佩第》帶出《禁色》的另一種平和味道。不過,或許以《一個人在途上》取代《禁色》會更適合。本該喜愛的《小王子》,戴一身飛行帽和妖異的披肩,在時間中滑行跌盪,散發出與童話完全搭不上邊的詭魅。

minggor006.jpgminggor007.jpg

唱回寫給彭羚的《隨身聽》,浪漫街頭孤絕的淒美。《我們不哭了》原是陳奕迅楊千嬅等初出道的合唱歌,黃耀明說是獻給梅艷芳,可惜演唱和音樂的編排並不融合,很奇怪的致意環節。一直愛《暗湧》,這次加強了鼓擊,叫部份觀眾跟著拍掌和應;歌曲的畫面感仍然強烈,一層層的弦樂舖陳出關錦鵬鏡頭下那黑壓壓的密雲。

從來好奇,想一聽電影配樂的現場演奏,這次終如願。雖然那齣電影從沒有看過。黃耀明換上藍色乾濕褸,拿著計時炸彈搬的手提箱,扮演007,一掃上一部份的悶氣。《艷舞台》絕對是驚喜,世紀末的電音,夾在古舊的英語舞曲當中,竟然很相襯。夜已將盡,《下一站天國》那染血的衣衫很駭人,音樂編排也不及《春光乍洩》的精彩。這時的明哥已經明顯失聲,結局也只能是美麗在心頭了。

背著十架的燦爛風光,自然是Bittersweet Symphony。如果歌曲放在演唱會前段,應該是很吸引的;放在這裡,明哥已無法唱回應有的水準。《南方舞廳搭《石頭記》的完結,編排上刻意得過頭了。寧願只取庭院深深裡看透世情的愁思,放棄煙霧彌漫的庸俗胭脂。

minggor002.jpgminggor003.jpg

沒有《不夜情》,沒有《忽爾今夏》,沒有《萬福馬利亞》。明明尚有更多適合與管弦樂團合作的好歌,卻選唱了大量英語老歌,加上連續二十分鐘的顧嘉煇歌,如此考驗觀眾的耐性,難免叫許多人失望而回。

電幻狂想曲表現了人山人海在編曲上花的心思,管弦樂與電子樂在空氣中互相較勁,既爭持比拼、亦同步和應,展現出歌曲華美豐盈的層次。不像過去的港樂演唱會,經常莫名其妙地將流行曲「淨化」為弦樂版,破壞歌曲本來的情緒。

是次演唱會更出現了比以往緊密的合作。當台上只有管弦樂團,演奏的並非隨意選取、與演唱會其餘程序完全割裂的樂章,而是與前後的歌曲有所關聯的作品。當樂團要進行中場休息時,歌手也沒有搬出電子鍵盤和迷你的流行曲樂隊,而是邀請樂團中的樂手繼續飆歌。這絕對是可喜的現象。

雖然港樂與流行歌手每年越界在紅館交流,卻始終無法克服場地的先天缺陷──紅館不是音樂廳,設計上並未照顧聲音的共鳴;山形觀眾席更是嚴重影響持平價票的觀眾對管弦樂的欣賞。若港樂打算繼續選用紅館作演出場地,是時候認真研究一下,如何令場內觀眾都能聽到他們精彩的真實管弦樂演奏。

minggor004.jpg

2006.3.9 第一場歌單

01 霍爾斯特:行星組曲——火星(classical piece by HKPO)
02 維納斯
03 友情歲月
04 如果你愛我
05 春光乍洩
06 蕭邦:C小調第20前奏曲:慢板(classical piece by HKPO)
07 Could It Be Magic
08 莫扎特不死之謎

09 MEDLEY: 薩替:第一號吉諾佩第(classical piece by HKPO)
10 MEDLEY: 禁色
11 給你
12 小王子
13 隨身聽
14 我們不哭了
15 暗湧
16 一二三上海灘
17 明日之歌

18 大亨
19 他的一生
20 畫出彩虹
21 罅隙

22 MEDLEY: 伯納赫曼:North by Northwest (movie score by HKPO)
23 MEDLEY: Gold Finger
24 艷舞台
25 Sunny
26 Somewhere
27 下一站天國
28 美麗在心頭

29 Bittersweet Symphony
30 MEDLEY: 南方舞廳
31 MEDLEY: 石頭記

6 Replies to “港樂vs黃耀明管弦電音交換溫柔與暴烈”

  1. 你就是教育城的「快樂的」嗎?

    你看那一場?你觀察得很仔細!

    對《莫扎特不死之謎》的評語非常認同,但足以讓觀眾大開眼界。

  2. 謝大文的邀請、支持和不斷追稿~~~ 才終於完成這篇文

    何故說得對。~~
    本來只看第四場$200,64段22行,through港樂訂的票位置不錯喔。後來在第一場當日得到70+段第一行$100(即係30+行囉)的票,免費的,所以有得睇多場。

  3. 各位好:
    我看的是最尾一場, 我特別喜歡的是>,
    像是走到巴黎街頭漫步喝喝咖啡聽聽音樂那種感覺.
    不過明哥很明顯狀態不足.
    我也覺得人山人海與香港管弦樂團出奇的可以產生火花,
    不是你一塊我一塊的拼貼出來識英雄重英雄的感覺.
    P.S. 何故兄, 在這裡在也見到你, 真巧

  4. 寫得很好。
    Falco的Rock me Amadeus變成《莫扎特不死之謎》,帶出法國Falco取自莫扎特,不過變成中文,真的不合明哥。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