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來說《在浮城的角落唱首歌》不是一套音樂電影-至少在形式上它不是。若你走進戲院期待看一齣兩小時的《音樂動起來》式閒談節目、聽聽音樂人的創作歷程、欣賞一連串樂隊的演出和MV……那你將會失望而回。導演麥海珊身為九十年代初期獨立樂隊AMK成員,貫徹了以往那份搖滾精神,以非一般的方向剖析了獨立音樂背後的精神及信念。
電影清晰地分為三部份,分別訪問了My Little Airport的阿P、The Pancakes的Dejay及迷你噪音的Billy。三位音樂人、三個地方、三段故事、三首歌曲。阿P描述了生活在牛頭角的點滴與附近活化工厦的問題,跟nicole演奏了《Rm 1210》;Dejay帶大家來到她兒時居住的石蔭邨,面對與記憶截然不同的社區,在天橋上唱了一曲《How Much Do We Remember》;迷你噪音的Billy則選擇了矗立著「自由戰士」雕塑的尖沙咀文化廣場,一邊談論著公共空間的意義,一邊與樂隊演唱紀念六四事件的《記號》。
三段看似無關連的訪問,麥海珊敏銳地看出了連結性-大家都或多或少提及到「自由」。阿P在牛頭角工厦居住,因為租金每年交一次,因此生活以月份計算,哪些月份需要工作、哪些月份可以休息;Dejay描述了小時候在公屋走廊中遊玩的情景,與鄰居建立著濃厚的感情,這些在商業化的社會已不再看到;Billy在談話中更刻意以自由作主題,在廣場探討著人民思想上的解放。
其實自由並不是這三段訪問背後唯一的共通點。一齣以音樂為題的電影何以絕大部份時間都不在談論音樂,而是拍攝兩位遊走於牛頭角和石蔭的青年,一班坐到廣場地上集會的群眾?這些生活細節表面上跟音樂並沒關係,但對他們來說,其實生活就是音樂的養份,音樂就是為生活而創作的。跟主流樂壇的歌手樂隊不同,My Little Airport、The Pancakes、迷你噪音都不是以音樂作為賺錢工具,而是用以抒發生活情緒的渠道。他們的歌曲都盛載著一定的文化背景、具一定社會性,而本身是獨立樂隊出身的麥導演就是明白這點,才會花大量篇章描繪這幾位音樂人的生活點滴。三篇訪問亦由淺入深,由阿P一人的生活方式,談到Dejay生活的整個石蔭社區,最後更透過六四事件討論整個民族及社會與人民之間的生存空間。越是沈重的內容,越能看出獨立音樂的精髓。
電影不單道出香港人生活的體驗,更有意無意清楚地劃分了主流音樂與獨立音樂的分別。主流音樂重視編曲、唱腔、音樂性、頒獎禮等,但獨立音樂的重點卻反而強調那份獨立的精神、那份追求自由的盼望。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層次,根本無法比擬。電影令人了解到為何一隊曲風輕快的二人組合、一個發音奇怪的小女孩和一班由叔叔組成的樂隊即使無甚唱功亦能揚威海外。他們靠的,是那份能顯出生活文化及對社會作出批判的感染力。
還記得紀錄片中Dejay在街上自彈自唱《How Much Do We Remember》時,中途突然停下來讓路給行人走過才繼續演唱。或許她破壞了音樂的連續性,但展現的卻是她對人的基本尊重。這大概就是麥海珊及三位被訪問的音樂人想表達的共同訊息-音樂、電影以至所有藝術文化都必須以人民為主體。
註:《在浮城的角落唱首歌》於2012年香港國際電影節兩場皆爆滿,下星期將於兆基創意書院再放映兩場,門票仍然有售。
《在浮城的角落唱首歌》
日期:2012年6月1日及2日(星期五至六)
時間:晚上7:30pm
地點:香港兆基創意書院 多媒體劇場
香港九龍聯合道135號(樂富港鐵站B出口 步行約5分鐘)
票價:$60,$30(全日制學生、60歲或以上的高齡人士及殘疾人士,先到先得)
合辦:麥海珊、香港兆基創意書院
Facebook活動連結:http://www.facebook.com/events/155497257898840/
原文連結︰享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