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 For 香港抗爭音樂誌

「獨裁政權不只害怕行動上的反抗,更害怕的是敢於行使表達自由的人民。在獨裁極權眼中,凡是不配合政權宏大敘事grand narrative的,通通都是敵人。然而,我們和一眾香港人均不會畏懼;面對要醜化民主運動的主旋律,我們會繼續用文化思想唱反調,說出香港人的真實故事,繼續捍衛著我們奇妙的香港。」

——《F For:香港抗爭音樂誌》第一冊序

《F For:香港抗爭音樂誌》是一個奇妙的過程。

實不相瞞,其實F For團隊其中數個核心成員都是海外港人。透過螢幕看香港新聞看得滿面眼淚,相信不少海外香港人都經歷過。我們不介意被稱為離地或離棄香港,但是我們一樣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貢獻香港及這場運動。

住在海外,就知道外國人普遍對香港的態度都是「中立」的:即是他們可能會同情,但他們心底清楚,他們不可能為我們做得更多。他們看到電視上的片段,也不盡了解點解香港人會咁搏、諗乜嘢。電視的documentary再好,如Channel 4製作的《The Battle For Hong Kong》也不過一小時,也是從一個外國的角度出發。

我們很想,做以香港角度出發的記錄。所以我們想做這本音樂誌,用香港音樂,說出這場運動的真實精神。作為文藝撚,當然仲好想見到一本有關香港抗爭的書出現在大小獨立或art book store,等那班外國hipsters文藝青中老年都可以成日被提醒香港的事。

2019年10月我們想到可以做一本抗爭音樂誌來為這場運動出一分力。Post一出,竟然收到四方八面朋友說有興趣。一下子由幾丁友變過十人,一句到尾,都只是想為香港出一分力。然而,音樂誌消息一出,還是有不少質疑與問題,所以希望借這個post解釋一切。

「要捐都捐畀手足先啦!

昨天立場新聞的報道一出,有幾個人即時說「要捐都捐畀手足先啦!搞咩音樂誌」原則上我們是同意的。如果我們只得五蚊可以捐,這五蚊當然就捐給手足讓他們解困先。

可是現實情況上,有經濟能力的人通常不只有五蚊,捐款的選擇不只有一個。捐給手足,再捐給這計劃,是沒抵觸的。

當然,不是說我們的犧牲及貢獻,及得上街頭上的手足。相反,正正就是因為我們這班文藝蛋散於心有愧,未能在街頭一樣拼搏,我們才希望可以用「文藝/文化」的手段作出貢獻。

長篇大論,說回眾籌,好坦白講,其實最初的想法是我們核心成員打算自己拎幾萬蚊出來印的。我們也從未想過透過這計劃來賺錢,做過出版的都知靠賣書搵錢難過登天,掹車邊都稱不上是「人血饅頭」。最尾冇咁做的原因,係因為其中一成員話,「唔駛咁呀,我哋拖馬叫手足一人一蚊損出來畀你哋印都得。」

這番話令我哋領悟到,呢件件事其實真係唔只關我哋事,而係關香港大家事;呢個唔只係我哋的project,亦係屬於大家的project。或者我哋係有少少幼稚,認為每一個支持抗爭的朋友都會十卜我哋,但我哋同時有信心大家會看到,記錄香港抗爭運動的意義,願意花五蚊來支持呢個project。

多得Glass Onion音樂筆記Music And Story音樂.人生Small Press Tune的拔刀相助。不介意在繁忙生活中抽空做呢件事、出錢出力。感謝一班音樂人在唔知頭唔知路的時候,相信我們,十分nice地同我哋做訪問。在街頭上,大家互稱手足;對我哋一些上唔到街頭的人來講,這個團隊感覺上一樣係手足。希望,大家就算唔當我哋係手足,至少可以當我哋係同路人。

如果你有五蚊可以捐,可以考慮捐畀我哋。(五蚊是Kickstarter最低可捐的款項)

多謝你。

Kickstarter 眾籌Link

F For: Hong Kong Protest Music Zine Teaser from newbee on Vim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