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變幻時,港女代言人變中國女士楊千嬅

記得2010年劉曉波拿諾貝爾和平獎,我與在挪威奧斯陸當地的中國朋友一起到長毛等在挪威市政廳前發起的遊行,到場後中國朋友煞有介事,說他稍後與我再匯合,因為他要低調離遠人群,確保不會入鏡,以免被抽後算帳,日後難以再拿簽證。同時市政廳外中國餐廳的員工一樣鬼鬼崇崇,只敢偷偷在門前看,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不想激嬲中國政府,惹來麻煩。

另一邊廂在奧斯陸的中國人在對出的公園進行反對諾貝爾和平獎的抗議,當地媒體揭發中國大使館曾發信迫當地中國人參與遊行,不然後果自負。結果當然那些在場的中國人說他們是自願的,國家沒有迫他們這樣做,他們是真心愛國。

2019年,Deja vu,歴史就是不斷重演。反送中示威行動升級,示威者將中國旗掉到海,有傳中國官方施壓要求藝人表態愛國,中國央視發起護旗運動,因此大小香港演藝界人士陸陸續續包括成龍、彭浩翔、余文樂等紛紛在社交網絡上當中國護旗手,然後到八月十四日楊千嬅發出聲明表示自己是「出生於中國香港」,兼「一直深愛中國,深愛香港」,為這場「護旗活動」推到高潮。

中國對市民的操制尤如扯線公仔,人人都是沉睡間牒,所以在外國不少科技基設如電訊公司近年亦開始有不取用中國人;中國公司亦難分私企或國企。這亦是為何美國禁用華為的5G設施,亦向英國施壓不要用華為的5G科技。

在中國的海外居民尙且要被迫聽命,不然隨時真正被「打返大陸」。但對於這班有名有勢,連楊千嬅作為香港一線歌手亦要在香港關鍵時刻表示對中國效忠,離棄正在爭取民主自由同時亦是令她有今時今日成就的香港市民,未免自貶身價 ,亦過份短視。

事緣

一切均由楊千嬅由對6月15日義士自殺在Instagram發出RIP帖而開始。然後有人發現她like何韻詩借台灣金曲獎來談香港的帖。她隨後急急刪帖,並說自己戶口被盜用。這引起香港到中國社交網絡的關注,香港人失望,向她淸算,批她彈弓手,要吃兩家茶禮;中國人則直接將她與何韻詩歸邊,指她港獨。正在中國巡演,一直活躍中國的她透過她旗下的經理人公司,亦即是她老公丁子高的公司正向娛樂發出聲明,同時她亦在微博出帖說「我在香港出生及長大,我愛這遍土地,也熱愛我的祖國。我相信明天會更好。」

無可否認,楊千嬅這次也算是不幸,她本人尚算是受害者。不過,在是非黑白常被顛倒的緊張時刻,樂迷心痛失望要與她劃淸距離也無可厚非,碎碟樂迷M Ching Ckc也語重心祥︰「令佢知道賺人民幣無所謂,代價係失去一個由佢唱片都未有機會出就留意佢既支持者。」

要記住,沒有誰比誰高尙,沒有下流只有更下流。這樣擺一個歌手上枱,不盡公平;有人更借此事對當事者再作人身攻撃,其他偶像粉絲借此批鬥,更是無賴。大家忘記的是,香港演藝界早已名存實亡,早為打入中國市場而將香港人的尊嚴販賣。那些一早參加愚民的中國演唱真人騷的,或直接與建制做friend成文匯之友的,或連聲也不敢出沉默不語的歌手藝人,無一不虛偽,甚至更可視為見死不救。只要他們一日要賺人民幣,明日他們也可以是楊千嬅。

雖然如此,我們還是要針對楊千嬅,批評她這次的處理。我們批評楊千嬅,實質是痛罵中國借用其國家優勢,壓迫香港音樂人,剥削他們的言論自由。香港主流音樂之死,正正與香港失去本土定位及價值有重大關係。近年香港歌手被大家以「偽人」之稱,就是因為他們為迎合大陸市場而對自己的言論自我審查,連以前已經不大的言論空間也自我奄割,一句真話不敢講,只敢說模稜兩可之言,那他們製造出來的音樂也自然變為空洞無物的商品吧。

香港人有權利用僅有的言論自由,楊千嬅大可向外解釋,堂堂正正,磊磊落落,但偶像老了就是老了,她偏選擇以極苯拙超迂腐勁過時的公關手段,僅以愛國宣言來向中國低頭,結果一夜間名譽掃地。粉絲撐她要顧全大局,要養唱片公司及音樂人團隊?這說得通,但說穿了還只是有關她個人得失,也只是愛你變成害你的「愚愛」。香港唱片工業她甚至陳奕迅都撐不起,其腐敗程度早需要重新啟動。中國市場只是上了岸的香港歌手的金地,帶協不到新晉歌手之餘,更要他們承受壓制言論自由的毒風及矮化貶值了的香港本土文化與身份認同。

那最棘手的問題來了,中國的propaganda行動讓我們看不起陪過我們長大,我們曾經喜歡的歌手藝人,那我們應選擇怎樣處理今日的他們?那麼我們可怎樣再檢視香港的流行文化?楊千嬅,一個在千禧年可謂最經典的港式流行文化人物,方麗娟余春嬌校長,如何可以從她在香港流行文化一夜間劃掉?

有趣地,這與國泰的難題如出一轍。有人認為杯葛國泰這些香港公司,正正墮入中國政府想打亂香港秩序及香港人身份的詭計,因為打撃香港公司,最終受益的會是中資的競爭者。此說有其道理,但亦有漏洞。

會杯葛的消費者,或用國泰的人通常是中產,他們有意識杯葛,自然懂用外國航空;而不關心治政治的港人,不理三七廿一,平時也只是看那個較抵,國泰的存在對他們根本不重要。另一方面,盲目支持爛掉了的蘋果也屬不智做法,幫不了忙。

此說法,唯一要記著的是,瓦解香港人身份是中國一直夢寐以求的目標。由強拆天星到一切殖民地色彩建築,到今日用人民幣將香港歌手藝人協持的做法,都有相同的本質。那我們究竟可做什麼?

要割蓆?我們不能亦不可,因為這只會迫她更加走進中國;同時與她割蓆亦與即矮化我們的本土流行文化,我們打得爛家中唱片,卻洗不掉腦裡回憶,抹不走她在流行文化留下的足跡。我們可做的,要繼續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明星在乎大眾反應,只要我們繼續表示對她的失望,製造推動論述,讓她知道她在香港累積的「喜愛」已被人民幣磨滅,才是我們最有威力的攻勢。

你有個個也有

楊千嬅意外走紅後到今天不意外地染紅,難怪令人心痛,讓不少樂迷會有「想不到活動發展至今這是最令我失望心痛的一幕」的感慨。當中最心酸的,還是當中反差之大。

人人都知楊千嬅變了,沒有過去的勇,已成圓滑過人的「樂壇人瑞」,對她早沒期望。但只是沒想過低點可以這麼低,實在與她當年她以接近「獨立音樂」姿態與意識形態走紅,「沒有千萬堆頭,心口得個勇字」,帶著「反文化」駐腳的形象相差太遠。更甚的是,那個十幾廿年間一直唱著演著不夠信心,天資不夠,仍然要堅持努力的典型「香港人」身份,一度是港女代言人的楊千嬅,在大染缸中竟淪落為中國香港女士楊千嬅,怎能不唏噓?

從來香港人愛楊千嬅,是高牆與雞蛋中選擇雞蛋的高尙選擇。沒有想過,今時今日,在雞蛋與高牆的黑白之戰之時,楊千嬅,及很多其他「楊千嬅」,均埋沒良心選擇黑暗。

作為林夕的一塊肉,唱盡無數細膩玄妙自省的歌詞的楊千嬅,有望能細心用心再讀林夕為她親身訂造的歌詞,就算不再烈女,也要讓傷過的初心重新再跳,保住我們的真情性。我們,繼續努力。

修正版原文在明報8月18日星期日生活刊出

相隔十七年楊千嬅與人山人海合演拉闊音樂會

叱咤樂壇透露楊千嬅將與長期合作的人山人海在十一月合演903拉闊音樂會,是兩個單位的第一次正式合作的音樂會。在華星時期基本上是人山人海包辦音樂的楊千嬅曾參與二千年時人山人海活躍時舉行的【黃耀明@人山人海拉闊音樂會】,演譯梁基爵與陳輝陽的作品。

楊千嬅與黃耀明一直有不少合作,他們在2004年合演903拉闊音樂會,楊亦有擔任達明一派2004年【為人民服務】演唱會嘉賓;黃除了曾在【冬天的故事】擔任唱片監製外,亦擔任楊千嬅首個演唱會【花樣千嬅】的嘉賓。不過自從黃耀明活躍政治被打壓後,二人公開會面與合作則不再。

update: 關於楊千嬅X 人山人海十一月拉闊,據講音樂。 ,謝茜嘉在節目表示這場演出還未正式confirmed ,還在最後商討階段。我們會話畀你地知最新消息。

春嬌救志明 電影原聲大碟 電影上映同日推出

電影【春嬌救志明】OST 電影原聲大碟將於 四月廿七日,即電影正式上映之日推出,將收錄MKB48的《傳說》,余春嬌與張志明合唱的《當我想起你》(陳百強)與及應是碟內唯一原唱作品《余春嬌》。碟內亦收錄Kyle Castellani的《It’s Undeniable》與及卡通片【小雙俠】主題曲《小雙俠》,由華星兒童合唱團主唱。

1. It’s Undeniable (Kyle Castellani)
2. 動地驚天愛戀過 (余春嬌)
3. 傳說 (MKB48 – 余春嬌/Isabel/Brenda)
4. 當余春嬌想起張志明 (聲演:Brenda)
5. 當我想起你 (余春嬌featuring張志明)
6. 余春嬌 (余春嬌)
7. 小雙俠 (華星兒童合唱團)

(圖片取自楊千嬅FB)

春嬌救志明楊千嬅MKB48推K場版傳說

拍到第三集的電影《春嬌救志明》中再延續首兩集K唱唱流行曲傳統,繼【志明與春嬌】(2010)唱了甄妮的《最後的玫瑰》及【春嬌與志明】(2012)唱王馨平的《別問我是誰》後,《春嬌救志明》中春嬌(楊千嬅)與戲中Isabel(陳逸寧)及Brenda(林兆霞)合唱《傳說》,並以MKB48(Mega Karaoke Bitches及會於48歲蒯解散)身份經寰亞音樂將此單曲正式推出

1987年的《傳說》是香港八十年代短壽組合Radias 名曲,是融合中式樂器與當年流行的80年代英式new wave 樂風的經典作,由林夕填詞。Radias大部份歌詞均由林夕主理,是林夕歌詞在香港樂壇發光發亮的序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J4X3Sq-nAQ

陳輝陽分享舊作點滴,重聽楊千嬅《少女的祈禱》最驚訝

陳輝陽將舉行【少女的祈禱——陳輝陽 x 女聲合唱 作品音樂會】,門票現已賣光。這場演出是用古典方式演繹其流行作品,他自言是「集合了古典合唱 (Divinity) 和流行音樂 (use wireless mic) 的方式來呈現,古典演繹 流行經典。」他在門票售清前,一直在Facebook 每天分享舊作,其中包括《暗湧》及《垃圾》的Demo 等。

他亦公佈了演出的set-list,指上半場是快樂,下半場則是黑音,以下是他的exact words:

快樂的輕盈 (happy lightness) , 主題是圍繞着 :
姐妹情 (分享, 惻隱, 溝通, 體諒, 懷緬, 純愛, 治愈, 勵志, 青春, 等.)
下半場叫做靈魂的黑暗 (profound darkness), 主題是圍繞着 :
自我完善 (天真, 自卑, 疑慮, 遺憾, 谷底, 自省, 脫變, 重生, 釋懷, 感恩, 等.)

歌單則是:

********************* 上半場 快樂的輕盈 (happy lightness) *********************
天使的禮物
黑夜不再來
Shall We Talk
日與夜
交換溫柔
飲酒思源
明日有明天

哀悼乳房
終身美麗

========== 中場休息 華麗上班族 “ 最後的華爾滋 ” 四手聯彈 ==========
********************* 下半場 靈魂的黑暗 (profound darkness) *******************
少女的祈禱
垃圾
暗湧
三千年前
人來人往
孤獨探戈
火鳥
抬起我的頭來
最後的歌

整個演出有廿首作品,陳奕迅與楊千嬅的作品各佔五首,鄭秀文則有兩首。陳輝陽與早期的楊千嬅、陳奕迅經常合作,都是他們的音樂頂盛期,成就歌者與音樂人的成就。他在Facebook 分享中,提及陳奕迅的《黑夜不再來》是想把廣東作加入法式流行的優雅氣質,貫切港式文化如蛋撻等的文化fusion。

而到楊千嬅的《少女的祈禱》,他指今日重溫舊作當中,對楊千嬅這首歌的演繹最驚訝,指其「細致情感」是「沒有任何一個字不夠好」。

他亦重提《交換溫柔》是回應911 的作品,而與余力機構的《哀悼乳房》則是他個人最喜歡作品。

陳輝陽是香港流行音樂歷史上的鬼才,是顧家輝後另一重新定義香港流行曲的流行音樂家。我們將會借此機會重溫陳輝陽的音樂,敬請留意。

香港唱片商會銷量榜,楊千嬅第二不敵Adele

新一週香港唱片商會銷量榜Adele 繼續最好賣,剛出新碟的楊千嬅屈居第二,同樣發了新碟的許廷鏗及胡鴻鈞則各貼第四及五位。

香港唱片商會銷量榜 Week 51 @ 2015.12.19
本週名次 / 上週名次 / 上榜週數 / 唱片名稱 / 歌手名稱
01 / 01 / 04 / 25 / Adele
02 / New / 01 / 如果大家都擁有海 / 楊千嬅
03 / 02 / 04 / Evolve / 陳慧嫻
04 / New / 01 / Watermark / 許廷鏗
05 / New / 01 / 明知故犯 / 胡鴻鈞
06 / 03 / 02 / Head Full Of Dreams / Coldplay
07 / 05 / 03 / 生於斯 / C AllStar
08 / 06 / 06 / 新的心跳 / G.E.M.
09 / Re-Entry / 02 / LOL / Twins
10 / Re-Entry / 04 / Made In The A.M. / One Direction

楊千嬅如果沒有致敬就【剛剛好】

楊千嬅

如果大家都擁有海

廠牌:寰亞音樂︱ 評分:6.3

你的評分唱片解密

在極端政治氣候,香港最近的熱門關鍵字都是「本土」與「離地」,以此作為界線來界定那些是與自己同一陣線。楊千嬅當然離地,有錢人離地就像是自然定律一樣,少有例外。事業心重的楊千嬅走紅後一直處事圓滑聰明,就算是黎明時代,到現在黎明非老闆,楊千嬅還是說話客氣小心,不會得罪人。有個拼搏娛樂圈的老公有個仔有個親共親正苦的老闆的楊千嬅,今時今日當然不會參與政治議題,從來楊千嬅就不是特別政治,她的歌詞也多於自身,離地當然是自然選擇。

其實我們不是要審判歌手,我們有權輕視甚至鄙視離地歌手,但也不至於要窮追猛打或用來當非黑即白的判決。我們要打擊的一直都是香港樂壇的虛偽,只要不是討厭政治或親共親政府,離地也並非罪大惡極,畢竟歌手不是activist,改變改革也不會由歌手或有錢人上改的,只要不虛偽誠實對待政治議題就是我們希望見到的。原本楊千嬅離地上太空也不是叫人黑人憎那種,但點知呃like搞大左,唔熟歴史卻參與大陸微博向「抗日軍人」致敬而激嬲樂迷及香港人,忽然變了「致敬嬅」,不然【如果我們都擁有海】或者就很容易會無爭議地成為一張奇蹟地最「貼地」,最反映香港現況的大碟。

老土情懷,不老土的表達

【火鳥】後四年後的【如果我們都擁有海】是楊千嬅入行廿年的紀念專輯,以情懷為中心,打著老土牌回望過去,原本可以是很災難性的結果,最後反而竟然是張頗有討論價值的大碟。【如果我們都擁有海】再一次證明不僅楊千嬅確是林夕的一塊肉,她的音樂題材及歌詞的可讀性仍然是香港廣東樂的最高境界,這張的歌詞的寬闊意境及深度智慧,竟然再次能踏到【Unlimited】的級數,出現不少甚具智慧的精句。

【如果我們都擁有海】專輯名取自村上春樹,對於有人感到意外,其實這些人也確實不了解楊千嬅代表的文化符號吧。楊千嬅由華星時代開始歌名就玩文化經典,「仲夏夜之夢」、「野孩子」、「花與愛麗絲」,甚至你可說【夏天的故事】結尾曲「仲夏夜之夢」正是沙士比亞同名的【冬天的故事】的起源。當然,這扯得太遠,但楊千嬅是九十年代成長的文青到偽文青的心頭好,不無原因。

散文新詩氣質,林夕加入社會脈膊

【如果我們都擁有海】的散文新詩命名,在整張唱片的歌詞上也貫徹始終。在【Unlimited】中林夕獻「亦舒說」,這次的【如果我們都擁有海】就是一本亦舒愛情智慧集吧,林夕、黃偉文、藍奕邦及于逸堯竟能捨棄已成陳腔濫調,早在【火鳥】中寫到沒有盡頭的自我鞭策的主題,繼而將生與死、舊愛、感情、逝去的愛情、沒有結果的愛情及友情從新角度出發,更寫得如此深刻,貫徹楊千嬅之前的小小玄佛化思維,是香港歌詞界的頂尖境界。可以想像如果詞人沒有認真或功力填,隨時會是十首陳腔濫調的懷愐過去的主題,不用看得遠,就像專輯的敗筆林若寧的《來生舞》一樣,堆砌煽情陳腔濫調全軍覆沒,與歌曲本身的平庸乏味完全配合,是專輯的最低點。

不過,專輯第一首面世的《來生舞》不是沒有功用,整張專輯的主題感覺上產生得是很organic 的,像互相呼應,互相影響,所有歌詞都有不少linkage 及呼應,像有了一首才令到有第二首的出現,尤其是于逸堯填的兩首,都有如此的作用及感覺。

至於為何說這張碟是出奇地「貼地」及反映社會現況,這還不是多得林夕在專輯的序幕《愛在旁若無人的太空》與及結尾的《風起了》。前者基本上就是C AllStar 新碟的《生於斯》的港女版,「這世界那麼臃腫卻那麼匆匆 又沒空隙裝啞扮聾」,與「生於烽煙裡 沈默叫囂都被討厭」就是異曲同工。不少香港人基本上就是如此心態,不少人不是不理,但生活同時迫人;同時佔領後港人回復到「正常生活」,面對壓力重重,人人都想離地到太空一下吧。這絕對是香港當代避世之歌,當中林夕用筆亦甚幽默,人人都愛身處在旁若無人的太空吧?

至於結尾《風起了》林夕reference 了王菲的《浮躁》則是開宗明義寄意社會改變的作品,是叫醒沉睡港人之作。「黃葉接近發霉 仍舊拒絕飛舞」,到「吹一吹 世界有風 至有景 細賞變數」,更有寄望有實質行動的「待到風起 螻蟻起飛 乘坐紅葉戰機」。用此風作結實屬聰明,歌曲的短促怪異,略略老土的R&B到副歌的pop rock亦打亂了全碟散慢的節奏,亦寫出了香港現在的「浮噪」狀況,同時為未來的自己到社會都帶出了冀盼改變的希望。

音樂部份淡如水,首首都是單曲是「專輯格式」的未來嗎?

說了那麼多有關歌詞部份,音樂部份這張專輯則明顯走親民大眾化路線,沒有人山人海已幾乎可預料專輯的音樂不會太出眾,確實,這張連【火鳥】及【Home】中少少的edge 亦去掉,加上首首悶蛋大路情歌格局,幾乎上演【Meridian】再版的悶局。幸好,呢一張因為做得慢,做音樂的都是最穩陣的那幾個,雖然全部都generic平庸,但至少在細節位都處理得圓滑上盛,歌曲亦沒有滯悶的情況出現,全部都做到易上口唱得流暢的流行曲。同時像《好不容易遇見愛》的韓式情歌,或《剛剛好》的pop rock 氣質,都算是小小的不一樣了。

專輯另一值得留意的是專輯幾乎每一首作品都變成單曲,雖然這是順應時代趨勢,不少年輕歌手都索性不出專輯了,但如果楊千嬅順應潮流,也未免令人擔心。畢竟楊千嬅一向的賣點都是專輯不過份商業化的side track,這些都是她一直以來音樂出眾的地方,所以她才會開得到Minor Classics ,才會有那麼多樂迷討論及喜愛的空間。當然,派台單曲也不一定要是formulaic 保守公式化的大路歌吧,重點還是要保持創意及edge吧。

主題懷舊,音樂亦懐舊

專輯音樂generic,最出色的要數《最好的債》,雷頌德在傳統情歌上交出了功力,最尾的處理是妙筆。另一首是《沒關係不是愛情》,連綿的字讓楊千嬅再展現像《她成功了他沒有》的細緻肉緊演繹,估計單曲有潛力成為新版《深息》,會是不少樂迷的心頭好。其他的作品都是普普通通,有些是巧妙地在災難中走出來變得可接受的,像是《有過去的女人》再版的《高我》再來極高key 嬌滴滴唱法加上死唔斷氣的ad lib,加上雷頌德極老土的編排,幾乎是A Music 的重演,但死唔斷氣唱法唱唱下又在細緻位又唱出不一樣的層次,再配合藍奕邦的歌詞,又唱得通。

《風起了》簡直是坐過山車,一開始的驚嚇到在第二段開始在那Price Tag-esque的R&B段落上加上Organ 聲墊底的漸入佳境,都是不是沒有想法。《藍與黒》翻版的《房間號碼》 在bass的處理及副歌結尾上亦有亮點;陳詠謙的這首「藍與黑」random hook up的延續(乾脆叫做「2046」吧),亦填得出色,副歌的「一深一淺」既幽默亦大膽生動,「繼續」及「進入」亦夠玩味亦留有閱讀空間,是陳歴來最出色的作品吧?

【如果我們都擁有海】是一張意境寬大的流行專輯,有關生死,有關感情,有關自身甚至社會,亦充滿「正能量」及正面的願景。這專輯亦證明做一張平易近人的流行專輯也可以做得細膩到位,亦可在歌詞上大發光彩。這張專輯有點像楊千嬅【Music Box】的取向,大路親民,音樂卻平庸乏味。音樂上,這不是喜歡人山人海或喜歡華星時期的樂迷的楊千嬅,但至少這也不是衰到貼地的A Music 的楊千嬅,音樂認作認真了,每首可成篇,歌詞回復水準,唱也唱得好了,歌者與歌亦合一了。

畢竟,楊千嬅也不是【到此一遊】的楊千嬅的lofi indie 製作,不用再PS 相key 自己到不同地方了,現在的她是著幾萬蚊Gucci 或Loewe 直接到英國影相的級數。原來最愛非愛,沒有最好,沒有最壞——「致敬」也不是最壞,你可以想像其實同689影合照的其實隨時可以是跟同一老闆的楊千嬅。如果沒有致敬,就剛剛好。

(後話,google 了楊千嬅 致敬,發現了原來楊千嬅有回應致敬一事,指自己無政治立場,致敬只從感性角度出發,沒想到那麼複雜。圓滑至此,人瑞有法。)

【唱片解密】楊千嬅 - 【如果大家都擁有海】

新開環節,是唱片的factual fun facts,幫助大家了解認識專輯。楊千嬅【如果大家都擁有海】與C Allstar 【生於斯】是首炮,有乜甩漏或沒被發現的fun facts 歡迎留名提供!C Allstar 的將會今晚稍後推出,可以先分享你知的fun fact!我們會落credit。

1. 新碟碟名取自村上春樹散文《如果大家都擁有海》,而村上春樹的「如果大家都擁有海」則是取自The Beach Boys 的《Surfin’ USA》歌詞,歌詞意思是「如果大家都擁有海,大家都會來衝浪吧」,原句

If everybody had an ocean
Across the U. S. A.
Then everybody’d be surfin’
Like Californi-a

2. 楊千嬅繼2012年【火鳥】後四年後的大碟,是入行二十週年的專輯。

3. 新碟班底只有AGA(天橋)、張子堅(愛在若無人的太空及好不容易遇見愛)及Anna Lo(風起了)是新班底。

4. 新碟是繼A Music 年代後,首張專輯沒有人山人海參與製作,只有于逸堯參與監製及填詞。

5. 于逸堯填了兩首歌詞《天橋》及《沒有關係不是愛情》,是2003年的《娃娃夫人》後為楊千嬅再度填詞的作品,他個人上一填詞作品為泳兒的《清潔愛》。

6. 傳聞原本何秀萍及伍樂城都會參與本碟作品。

7. 《剛剛好》為陳奕迅所作曲,二人對上合作已是《數你》中陳奕迅的和音。

8. 《沒有關係不是愛情》全篇歌詞幾乎沒有重覆,副歌亦不斷換字,屬廣東樂少有,對上一次楊千嬅的同系作品有林夕填的《她成功了他沒有》。

9. 《房間號碼》是《呼吸需要》(只是沒有Edward Chan)的班底第二集,由Kendy Suen作曲,陳詠謙填詞,周錫漢編曲,于逸堯監製。

10. 《最好的債》是相隔十年,繼【Single】後與黃偉文首度合作作品。

11. 對上一次與Eric Kwok 合作是A Music 年代的《麥芽糖》。

12. 除林夕及于逸堯外,藍奕邦是唯一有份連續參與楊千嬅三張近年專輯的單位。

13. 對上一次與雷頌德合作是A Music 時期【原來過得很快樂】。

14. 對上一次與CY Kong 合作是【Unlimited】。

15. 楊千嬅最多派台單曲的專輯,總共六首,包括《來生舞》、《天橋》、《愛若無旁人的太空》、《好不容易遇見愛》、《最好的債》及《剛剛好》。

16. 藍奕邦透露《高我》是三年半前已準備好的作品。

17. 于逸堯填詞的《沒有關係不是愛情》是初稿名,正確名稱為《沒關係不是愛情》,于逸堯透過寰亞音樂Facebook聲明。

18. 《風起了》林夕的歌詞「只因欠缺苦惱」及「未怕起狂潮 但怕無聊」reference 王菲《浮躁》中歌詞「九月裡 平淡無聊 一切都好 只缺煩惱」。

19. 專輯照片在英國Dorset 的Durdle Door的East Beach拍攝。

楊千嬅 - 【如果大家都擁有海】

楊千嬅新碟【如果大家都擁有海】十二月十一日推出,tag line 為「沒有最壞 只有最好 因為一切剛剛好」。

楊千嬅 Miriam Yeung【如果大家都擁有海】

發行日期: 11 / 12 / 2015

[starrater tpl=10]

Track Listing
1. 愛在旁若無人的太空
2. 高我
3. 天橋
4. 剛剛好
5. 房間號碼
6. 最好的債
7. 來生舞
8. 沒有關係不是愛情
9. 好不容易遇見愛
10. 風起了

唱片解密

由楊千嬅到陳慧琳,袒胸露臂為左乜?

女性身體從來是高度複雜的話題,學術扮野點就說是Body Politics,feminists女性主義者會討論究竟女性的「性權」是empowering 還是disgrading 女權。外國娛樂圈喜歡不穿袒露的如Miley Cyrus 等都各有自己意見及想法,但偏偏香港娛樂圈的討論還是停留「性感」就是話題的層次。

楊千嬅與陳慧琳同是90年代成長的朋友的流行音樂名字,喜歡她們與否,都不能否認二人的公眾形象都是健康不暴露,所以在坊間形象一向甚好,是家長認可的「偶像materials」,是一眾G 奶O靚模製造的波潮洶湧的媒體環境下的幽靜小山丘。

不過,偶像結婚生子,事業已過高峰,想不到兩人都來過「性感」大解放,先有楊千嬅的大製作卻是大flop 的《色惑》,現在到陳慧琳《Let’s Celebrate》的「旺角區舞女造形」,其實為左乜?喜歡她們的聽眾,其實真想看她性感嗎?如果試性感是因為乜都要試的話,那為什麼有那麼多可能性不試,偏要試性感?

還是她們有更多想講?還是兩人想再續當年楊千嬅《花樣千嬅演唱會》中合唱的好友關係,齊齊感性合唱?

講你想講。

[socialpoll id=”2312739″]